本期目录:
【地形:辽阔与闭塞兼具】
【植被:森林、草原、苔原】
【原始印欧人与叶尼塞语系族群】
【斯拉夫人初登历史舞台,游牧民族来往亚欧之间】
【基辅罗斯建立】
【蒙古征服与金帐汗国】
【莫斯科公国升格为沙皇俄国,向东扩张】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融入欧洲成为俄罗斯历史叙事的追求】
【飞速扩张难掩社会矛盾,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开辟国家建构与民族解放新思路】
【从不发达国家变成超级大国,再到轰然倒下】
【无所适从的俄罗斯】
俄罗斯,当今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横跨11个时区,占据着大部分东欧平原和整个亚洲北部。俄罗斯是东亚与欧洲之间的天然桥梁,其文明形态也是东西方共同浇灌的产物。俄罗斯与欧洲、中亚、东亚接壤,与北美隔海相望,俄罗斯及周边地区是近现代世界历史演进的核心地带。
【地形:辽阔与闭塞兼具】
俄罗斯地域辽阔,总体来看,其国土大致可以看作是一块高原山地与海域围合的大平原:外围高原山地包括了远东各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哈萨克丘陵、高加索山、萨彦岭、伏尔加-第聂伯分水岭(瓦尔代丘陵)、斯摩棱斯克高地等,海域包括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这块大平原具体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两者以乌拉尔山脉为分界,平原和低地占据了俄罗斯60%以上的国土。另外叶尼塞河以东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平均海拔仅500-700米,如将其视作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延展,全俄超过75%的国土属于较低海拔平坦地区。
▲俄罗斯地形图: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为主体,周边由高山、高原围合。
▲亚欧大陆地形图: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天然具有联系东亚、欧洲两大人口与文化重心的优势。
俄罗斯境内的主要河流多从以上围合的山脉、高原发源,或流入平原、低地(伏尔加河、叶尼塞河),或穿过高原(鄂毕河、勒拿河),或进入其他大流域(黑龙江),最终注入内海(里海)或周围海域。
▲俄罗斯主要河流分布。
▲俄罗斯河流流域分布。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一道重要的分界线,以西地区主要是平原,越向西海洋性气候越强;叶尼塞河以东接着中西伯利亚高原,越往东海拔缓慢升高,直达太平洋沿海的东西伯利亚山地,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拥有北半球最寒冷的地方。向东越过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地域属于季风性气候,其中最靠南的黑龙江沿岸、日本海沿岸地区气候相对舒适,为俄罗斯远东主要的人口聚居区。
▲俄罗斯气候分布:大部分国土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西部和东部靠近海洋的平原和海岸带是相对舒适的海洋或季风气候,欧洲部分最南端的黑海沿岸有一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当地拥有索契等知名的度假城市。
【植被:森林、草原、苔原】
俄罗斯的历史叙事和文化图景离不开森林,亚寒带针叶林从东方的鄂霍次克海一直延伸到西方的波罗的海。俄罗斯木材的蓄积量占到全球的1/4,位居世界首位。
除了森林,俄罗斯境内其他地区的植被主要是苔原、草原,苔原位于森林带的北部的北冰洋沿岸,居住着涅涅茨人、楚科奇人、因纽特人等北极族群;草原位于森林带的南部,是亚欧大陆中部草原带的一部分,这条草原带从东亚的内蒙古高原延伸到欧洲的潘诺尼亚(匈牙利盆地),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穿梭的天然走廊,这些游牧民族也深刻改变了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植被情况。
▲亚欧大陆北部针叶林带。
▲亚欧大陆中部的草原带。
▲环北极地区的苔原地带。
【原始印欧人与叶尼塞语系族群】
俄罗斯地域辽阔,族群复杂,境内存在多条历史线。早期俄罗斯历史大致以叶尼塞河流域为界,以西是原始印欧人的活动范围,以东为叶尼塞语系族群。两边的族群都存在相互流动,原始印欧人也曾一度东进,叶尼塞人也曾发生过西迁,也一度向东进入美洲大陆。
公元前3300-3000年,以游牧为生的原始印欧人在俄罗斯东欧平原南部延伸到哈萨克草原一带逐渐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族群,这个族群采取单穴竖葬,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被称为颜那亚文化。这一文化体系的族群被认为是原始印欧人的起源,东欧平原南部的草原则成为印欧人的起源地。
原始印欧人驯化了马匹,后期还能够使用车轮、青铜武器,因此相比于美索不达米亚等农业地区,战争能力更加强大。公元前3000-2500年,地球进入相对寒冷的时期,原始印欧人以东欧草原为中心,陆续扩张到欧洲、南亚,取代、驱赶了当地更早的居民。在今天俄罗斯境内,原始印欧人也曾跨过乌拉尔山,在西伯利亚,甚至中国新疆地区都留下了文化痕迹。公元前2100年-1400年期间,原始印欧人在南西伯利亚、中亚地带发展出农业、畜牧业为主的青铜文化,欧美和俄罗斯学界称之为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
▲早期印欧人扩张情况。
作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之地,东欧平原成为印欧语世界的枢纽,东来西往的印欧语族群也不断进入到东欧平原,如斯基泰人、萨马提亚人曾从西伯利亚、哈萨克草原入侵过东欧平原。这片土地上,不同的印欧语系族群互相融合。
东欧平原也并非全是原始印欧人的天下,在东欧平原偏北的地区,也居住着大量乌拉尔语系族群,他们相较于原始印欧人更早进入欧洲北部。现代乌拉尔语系大约形成于距今10000-7000年,印欧人扩散到东欧平原时,吸纳了部分乌拉尔族群,东欧的俄罗斯和其他东斯拉夫民族演进过程中,乌拉尔语系族群的血脉和语言成为其有别于西欧人的重要差异来源。
在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居住着叶尼塞语系的游牧部落。叶尼塞语系在历史上最厚重的一笔可能是东方历史上的匈奴,匈奴的语言早已失传,但据分析,很大可能属于叶尼塞语系。匈奴的辉煌历史,表明一直到距今2000多年的时候,叶尼塞语系仍然是西伯利亚为代表的北亚地区的主要族群。而在更早的时候,叶尼塞语系的族群曾跨越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影响到后来因纳-德内语系等一部分美洲本土语言的形成。
今天,在美洲大陆的阿拉斯加、育空地区的纳-德内语系,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叶尼塞语系存在着构词和原始词汇上的联系,至少证明两者在很早的时期存在交流,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横跨亚洲、美洲的德内-叶尼塞超语系,成为联系亚洲与美洲的另一条人文纽带。
▲叶尼塞语系目前仅有数百人使用,趋近消亡,但历史上可能是北亚地区的主流语言,并且跨过白令海峡与北美土著语言产生联系。有学者认为叶尼塞语系与纳-德内语系在词汇等方面具有密切关系,并建构德内-叶尼塞语系(未被普遍接受),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的本土语言联系起来。
【斯拉夫人初登历史舞台,游牧民族来往亚欧之间】
印欧人进入欧洲后,发展出不同的民族集团:拉丁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等。斯拉夫人最早在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史料中被记载,当时记载的维涅季人(Veneti),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祖先。维涅季人(斯拉夫人)更早时候在波兰维斯瓦河一带形成,并在罗马时期成为欧洲东部主要的族群。
▲罗马时期记载的欧洲民族,维涅季人(Veneti)生活在波德平原、东欧平原,与罗马帝国边境隔着日耳曼人部落。
公元1世纪开始,斯拉夫人逐渐分化为东西两支,西支继续称维涅季人,东支称安特人(Antes,即后来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公元6世纪后,斯拉夫人继续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形成斯拉夫南支,被称为斯拉文人(Sclaveni)。随着东罗马帝国与斯拉夫南支的接触更加频繁,东罗马帝国方面也逐渐认识到斯拉夫(文)人与安特人(东斯拉夫人)在早期属于同一集团,而与东罗马接触更多的南斯拉夫人的称谓,斯拉夫一词开始成为东欧这一族群的总称。
▲斯拉夫人在波兰维斯瓦河一带形成,并先后向东、向南迁徙,形成今天的西、东、南斯拉夫人。
▲公元7-9世纪斯拉夫人在中东欧的分布,已经与今天的族群分布大致接近。
公元1世纪开始,东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到伏尔加河、第聂伯河流域,依靠农业、畜牧业为生。当东罗马帝国建立后,东斯拉夫人也与东罗马开展贸易,输送粮食、奴隶等商品。公元6世纪,东斯拉夫人与其他印欧语族群一道参与到民族大迁徙中,并开始冲击东罗马帝国的边境,东罗马帝国最终击败了东斯拉夫人。
当东欧平原经历着民族迁徙的时候,与东亚保持着历史共振的西伯利亚地区也同样经历着剧烈的民族迁徙运动。公元1世纪,中原王朝击败匈奴,迫使匈奴在此后数次西迁,并进一步推动西伯利亚、乌拉尔山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西寻找生存空间。
公元4世纪,来自伏尔加河的匈人(Huns)部落进入欧洲,征服了当时罗马帝国北部的日耳曼部落,并与西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匈人的来源至今没有定论,可能是匈奴或其他蒙古、西伯利亚游牧民族西迁后,与东欧平原的印欧语系族群混合形成的新族群,匈人最后随着领导者阿提拉的突然去世而衰落,但匈人之中相当一部分后裔最后定居在亚欧草原在欧洲的末梢潘诺尼亚平原(今天匈牙利的地形主体)。
▲公元1世纪,东汉打败北匈奴,迫使匈奴西迁。可能在乌拉尔山脉一带,与当地的印欧人、乌拉尔人融合形成了匈人(Hun)族群,匈人进一步沿着亚欧草原向西进发,并在公元4世纪进入欧洲,被欧洲人记录下来。
▲匈人在欧洲的扩张。
▲匈人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其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匈牙利,也是亚欧草原在欧洲的尽头,潘诺尼亚平原。
公元6世纪,阿瓦尔人(可能是波斯化的突厥语族)从东亚经亚欧草原,迁入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一带,建立阿瓦尔汗国,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为突厥语族(也可能为蒙古或通古斯语族),当地民众主要为(南)斯拉夫语族的族群。8世纪时,阿瓦尔汗国被法兰克王国灭掉。7-9世纪时,伏尔加河流域主要被同样属于突厥语族的可萨汗国占据。
▲公元6世纪时的欧洲东南部与南俄一带的族群,主要被突厥语各部族占据。
▲公元7-9世纪存在的可萨汗国:由突厥语族群建立,强盛时曾经统治过高加索地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在8世纪皈依了犹太教,成为历史上除了犹太人国家以外唯一的统治者接受犹太教的国家,但是当时的平民依然以伊斯兰教或基督教为主
公元9世纪,来自乌拉尔山脉一带的马扎尔人经过东欧平原的草原地带进入潘诺尼亚平原,马扎尔人在政治上臣服当时的可萨汗国(突厥语族),但语言上属于乌拉尔语系,与今天依然留在乌拉尔山脉的曼西人接近,在血统上,马扎尔人行经东欧平原,进入欧洲后与印欧语系族群发生了深度融合。马扎尔人以潘诺尼亚的草原为核心,继续在欧洲四处侵扰,直到公元10世纪被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一世打败。此后,马扎尔人在潘诺尼亚过上定居生活,并皈依基督教,成为今天的匈牙利的前身。
▲公元9世纪马扎尔人在欧洲的征讨,以潘诺尼亚盆地为中心,覆盖几乎整个欧洲。
游牧部落入侵欧洲多半停留在潘诺尼亚一带,潘诺尼亚类似于中国河套地区,成为通向亚欧腹地的门户,也是后来沙俄、苏联在欧洲扩张势力范围的尽头。
【基辅罗斯建立】
公元6世纪,东斯拉夫人(罗马人称之为安特人)在侵扰东罗马帝国过程中被东罗马打败,并且在在史书上销声匿迹达200多年。尽管史书上没有对东斯拉夫人的记载,但根据历史发展阶段判断,在这消失的200多年中,东斯拉夫人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氏族状态彻底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现,相邻的部落组成更大的部落联盟。
公元8世纪时,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以基辅、诺夫哥罗德、梁赞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大型部落联盟,但部落与部落、联盟与联盟相互之间征讨不断。根据俄罗斯自己的历史描述,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贵族为了解决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征讨的状态,派人前往北欧邀请瓦良格人派一位王公来帮助诺夫哥罗德建立国家。为此,瓦良格人留里克前往诺夫哥罗德,建立了历时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但也有人认为,留里克实际是以入侵者或雇佣兵的身份入主诺夫哥罗德并建立政权。留里克成为诺夫哥罗德统治者(大公)后,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明确记载的东斯拉夫人君主,尽管留里克本人并非斯拉夫人。
瓦良格人(Варяги),又称为罗斯人(Рѹ́сь),指的是前往东欧平原经商的维京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建立起纵贯东欧平原,直达东罗马帝国的商路,甚至抢虏斯拉夫人为奴,贩卖给东罗马和阿拉伯人。
▲北欧人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扩张,并建立了诺曼底公国、英国诺曼王朝、西西里王国等政权,穿行于东欧的北欧人(瓦良格人)开创了基辅罗斯。
▲瓦良格人贸易线路:瓦良格人是对穿行于东欧平原的北欧人的称呼。
879年留里克去世后,另一位瓦良格人奥列格继承了诺夫哥罗德的大公之位。奥列格与留里克没有血缘关系,但仍然沿用了留里克名号,延续了留里克王朝。奥列格在位期间,征讨周边部落,并于882年夺取基辅,之后奥列格迁都基辅,成为第一位基辅大公。此后,奥列格陆续将东斯拉夫人的各部落统一,建立起以基辅为中心的基辅罗斯,这也是俄罗斯国家的前身,曾经专门指代北欧人的“罗斯”一词也成为这个国家后来的名称来源(俄罗斯Россия,即Рось+ия,“罗斯”一词加上拉丁语对国家或地区描述的后缀(-ia),“俄罗斯”为根据蒙古语对“罗斯”一词的发音翻译)。
公元907年,奥列格率领军队远征东罗马帝国,并一度使得东罗马帝国给予基辅罗斯商人免交贸易税的权利。奥列格去世后,留里克的儿子伊戈尔(可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宣称)继承了王位,伊戈尔及之后的统治者继续对伏尔加河下游、北高加索等地开展征服,公元11世纪左右,基辅罗斯达到鼎盛,成为东欧首屈一指的大国。
▲基辅罗斯各地的公国。
▲11世纪时,基辅罗斯已成为东欧的主要大国,横亘在欧洲与亚欧大陆腹地之间。
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大公迎娶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并且皈依希腊正教,东正教也被定为基辅罗斯的国教。东正教对于基辅罗斯国家建构、部落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斯拉夫人的文化水平也通过宗教教育得以提升。
瓦良格人在统治东斯拉夫人的同时,也逐渐被当地人同化,最终融入到了俄罗斯民族之中。但瓦良格所属的北欧日耳曼人在后续的俄罗斯历史中始终是不可忽视一个族群,除了起源自北欧的留里克王朝,后续的罗曼诺夫王朝君主也普遍与普鲁士等德意志的王公贵族通婚,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拥有更多的德裔而非俄罗斯血统,德语、法语一度是俄罗斯宫廷的通用语言。直到19世纪20年代十二月党人起义后,日耳曼贵族的影响才逐渐削弱。
公元11世纪后,基辅罗斯大封建主势力不断扩大,掌握着自己的领地与军队,并威胁到基辅大公的统治,基辅罗斯也陷入分裂,形成了十多个独立的公国。这些公国认基辅大公为宗主,但实际上完全独立行事,彼此对抗。基辅在东斯拉夫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也逐渐失去。
基辅罗斯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是引入东正教的起点,对于俄罗斯民族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蒙古征服与金帐汗国】
公元13世纪,蒙古人在统一了蒙古高原后,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1220年,蒙古人征服花剌子模帝国,1221年,征服高加索地区,一步步逼近罗斯各国。1223年,在结束了对中国北方的战争后,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西征,越过高加索山脉,在今天乌克兰东部的迦勒迦河一带打败罗斯军队。1235年,成吉思汗孙子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开启第二次西征,1240年占领基辅、弗拉基米尔等东欧平原重镇。1243年,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靠近阿斯特拉罕)建立金帐汗国,并成为罗斯各国的宗主国,罗斯各国向金帐汗国纳贡以确保统治权。
▲11世纪时,钦察人(突厥语族)进入哈萨克斯坦北部,并在同时期和库曼人联合建立了库曼-钦察联盟,是蒙古人西征前,南俄与哈萨克草原上最主要的突厥人国家。
▲元与蒙古四大汗国。
▲金帐(钦察)汗国与罗斯各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蒙古人对罗斯各国统治的同时,欧洲的波兰、立陶宛等国也在试图向东欧平原扩张。1251年,波罗的海东岸,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群建立立陶宛王国(Kingdom of Lithuania),15世纪时发展成为立陶宛大公国(Grand Duchy of Lithuania),实际控制了今天波罗的海、白俄罗斯一带,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