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本期讲解《中山国》纪录片第六集:

流韵

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废除了中山国君,中山国历史上第七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尚,被迁往他们祖先的出发地肤施,中山国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中山一脉,却仍在中原大地绵延千年,为后人留下了独特的宝藏。

中山一脉 似绝非绝

肤施,位于今陕北的鱼河古镇,这一带也曾是白狄族鲜虞部活动的中心区域。1979年秋天,在距离鱼河谷镇不远的雍城高庄村北,两座战国时期的墓地被发掘出来。

“它这个地方原来小的地名叫野狐沟,这个野狐沟它连通的是一个很大的河,叫雍水河。雍水河跟秦的都城有关联。”

田亚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两座古墓出土的文物中,一件青铜鼎引起了考古队员们的注意,这件器物不但与中山国王陵遗址出土的青铜鼎的器型完全相同,鼎盖上补充錾刻了“里”二字。里,是秦国的基层政权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建制。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鼎盖上补充錾刻的“厝里”二字

“中山国国家在出现危难之际,那么像这个器物的主人他可能是一个贵族,或者是一个王室成员。他逃落到秦国来,带着他生前的这些器物,到这个地方来了以后,秦国接纳了他,而且在这个地方安排了他的墓地或者是田宅。”

田亚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失去了家园的中山人,为了表达对先王厝的怀念,将他们新的居所命名为“厝里”

在今河南光山,有一易氏宗祠,其中尊奉的正是中山国的最后一代国君尚。《易氏家谱》记载,早在春秋末期,东迁的鲜虞族人进入华北腹地后,在易水河畔游牧的易氏部落加盟,之后成为中山王族。中山灭国后,其王族的一支被秦国迁至太原,后来由于中原战乱再次南迁,并改姓为“易”。

“尚公是中山国最后一位国王。中山国灭亡以后,被发配到易水去做宰相,尚公的后人在那里以地为姓,这就是易姓的来源。”

易兵《中华易氏简史》执行主编

在湖南、湖北、江西等我国南方省市,经过千百年繁衍生息,易姓子孙枝繁叶茂、人才辈出。

中山一脉还延伸到了大洋彼岸的琉球群岛。公元十四世纪初,琉球群岛上形成中山、南山、北山三个割据政权,而且都与中国大明王朝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琉球群岛上中山、南山、北山三个割据政权

公元1425年,明永乐帝赐琉球中山王尚姓。中山王尚巴志扫平三山,统一琉球,定都首里。

1968年春天,又有两座墓室被发掘。这两座毗邻的墓室位于河北满城西边的陵山,后经研究判定,这是第一代汉中山王刘胜和他夫人窦绾的陵寝。

“在墓里出土的东西有一万多件吧。包括了当时最丰富的文物集成,可以说是汉代文物大观了。”

郑绍宗  时任河北省满城汉墓考古队队长

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汉代中山国的精美文物,与战国中山王陵出土文物一起,构成河北古代中山文明的双子星,被誉为“一静一动两中山”。

中山国之脉到这里还未结束,在南京紫金山脚下,明代将领徐达安卧于苍松翠柏中,他在去世后被追封为中山王,也是有史记载的最后一位中山王。

从西汉中山王刘胜开始,直到明朝初期最后一代中山王徐达,中山作为历史行政区划名称累计存在了长达1800年之久。

中山风物 遗泽后世

1981年3月16日,来自中国河北的战国中山文物展览在东京博物馆开幕,引起轰动。从东京、名古屋再到兵库,在日本持续半年的战国中山文物巡回展,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东京 战国中山文物巡回展现场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青铜器等文物,非常壮观和激动。那时我还是一名研究生,青铜器的壮观、工艺品的精美让我非常感动。我是春天去看的神户展会,当年秋天就前往北京大学留学了,印象非常深刻。”

岗村秀典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

中山文物,走出国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大使”。

深得中山王之心的双翼神兽,穿越千年,驻守在河北省博物院北大门两侧,同样深得观众喜爱。双翼神兽是古代中国瑞兽“麒麟”和风神“飞廉”的原始形象,它源自古波斯神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

“像这样的造型这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那么多青铜器里面,这是唯独的一件。”

苏荣誉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将动物造型融入青铜器,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手段。它们在祭祀中被视作神奇的力量,担负着沟通天地的重任。

生动的动物造型,在战国中山青铜制造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中国青铜艺术又一次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双翼神兽

如何将阳春白雪之艺术引入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这是黄子爵常常思考的问题。

黄子爵,现任中山国王陵陈列馆馆长,他自小在中山国周边长大,对这里有着独特的情感。从大学文物鉴赏和修复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成立了专门复制中山国青铜礼器的作坊,钻研中山国青铜器复制工艺。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黄子爵成立的中山国青铜礼器作坊

错金银是战国时期青铜器制作中出现的最为复杂、细腻的一项工艺技术。工匠们要使用金银片,经年累月地劳作,才能在青铜器物表面上错磨出精美的纹饰。

除了青铜重器,中山王墓中还出土了3000多件玉石器。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龙形玉器

“中山国玉器的发掘,尤其是龙形玉器的发掘表明中山国到了中原以后,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它的尊龙、爱龙、美龙的华夏文化的意识,在中山国中已经形成了。所以中华民族,过去华夏民族的文化,对于中山国的影响已经是深入到它骨子里了。”

王亚民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

蜻蜓眼琉璃珠,是王厝生前的至爱之物,也是战国时期各国贵族、富商追捧的奢侈品,如今出土量屈指可数。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蜻蜓眼琉璃珠

与蜻蜓眼琉璃珠同样珍贵的,还有十多件极为罕见的玉人,这些玉人为研究当时中山人服饰、形象和风俗习惯提供了直观的感性资料。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玉人

这些构思巧妙、工艺精湛的器物,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中山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中山人留给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

文字,记录着历史,传承着文化,是沟通与交流的媒介。中山篆,中山三器上刻铭文,被誉为“最美古文字”,正将中山国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徐徐道来。

在坚硬的青铜器上,如何刻出每一笔都精妙流畅的中山篆?自从“中山三器”出土以来,这个技术难题始终让专家们争论不休。

“关键就是笔道那么流畅,横、竖、曲那么流畅,没有留下刀痕,这是一个谜。当时既没有外星人又没有机器人,肯定手工操作。至于手工操作如何做得这么流畅圆润,这么美,那就是一个技术高低了。”

张守中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此等神秘美丽的文字,心驰神往者甚多。1977年9月,75岁高龄的商承祚先生,专程从广州来到中山王墓考古现场,并亲手制作了两套“中山三器”铭文的拓片。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商承祚先生来到中山王墓考古现场

离开河北前夕,商承祚把整理中山文字的重任,交给了青年学者张守中。张守中反复摹写中山铭文,把2000多个文字进行分类整理,编纂了《中山王厝器文字编》一书。通过这部工具书,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领悟到了中山篆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魅力。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在精品荟萃的河北馆内,一幅书法作品震惊中外。这幅作品的作者是马歌东,他研究中山青铜铭文多年,相继出版了《马氏中山篆书谱》、《马氏中山篆字源考辨》,为中山篆书法创作提供了基础文本。

“这书法的特点刚劲飘逸。刚劲主要是说它是刻出来的,非常地有那种力量感,而且它是一笔下来,给人一种刚劲的感觉,但是它又飘逸,它又很讲究艺术的美。”

马歌东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2016年的中秋,一场名为金石雅韵的笔会活动在中山故地平山县举行。来自中国台湾的篆刻家黄尝铭先生和河北省书法家们汇集在一起,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为一年后的中山篆书法邀请展做准备。

2017年9月,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如期举行。123幅书法、212方篆刻首次荟萃一堂,28位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参加了开幕式和学术交流。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现场

一种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文字,今天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在艺术家们手中变得流光溢彩、风姿绰约。

隐于史书后的灿烂国度

“人众地瘠,投机取利,殷商遗影,民俗躁急。”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绘的中山国图景。在史圣眼中,中山国俨然一副落拓不羁的反派模样。

许多学者认为,司马迁不为中山立传,是囿于时代限制。因为华夏正统的史学观,长期以来都在主导着帝制中国的价值取向。

“在汉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估计他就不太清楚中山国的历史。因为一直到做《战国策》的时候,零零星星地才搜集了一些资料。所以司马迁那时候第一资料不足,第二他认为它是白狄的,不是正统的,所以他就把中山国给忽视了。 ”

何艳杰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2000多年后,第一部关于中山国历史的专著终于面世——《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在这本书中,晚清学者王先谦将先秦散轶的史料全面汇集,对史籍中记载的中山地名一一加以考证并附图表说明。

中山国纪录片(六)|穿梭千年 品中山流韵

《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

中山国独特的草原文明犹如爬山虎的触角,缠绕着中华文化这根“树干”,对文化融合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夷在外,华夏居中,这个格局就形成了。那么实际上这个格局形成之后,就说明统一的多民族统一体形成,那么后一步就是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渡。这个过渡在中山亡国之后,70多年后由秦来实现。”

王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这片面临滹沱、背靠太行的形胜之地

在中山国消亡之后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平静

但是中山人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风骨

却给这片富饶的土地

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存

来源并感谢中山国微众号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