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可与马斯克星链相竞争的超大卫星群

繁体

中国将建可与马斯克星链相竞争的超大卫星群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一直在快速前行,展现了征服外太空的雄心和技术进步的实力。在与美国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大量投入资源,为全球互联网打造自己的基础设施。最近发射的第一批互联网卫星就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卫星通信领域欲占据领先地位的雄心。美国商业新闻频道CNBC最近详细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并分析了中国卫星发射对全球电信行业的潜在影响。

周二中国发射了第一批互联网卫星,这些卫星将构成卫星群的一部分。中国希望该卫星群能与 SpaceX的星链相竞争。

该星座被称为“千帆星座”,将由超过15000颗近地轨道卫星组成。据称,这些卫星将实现全球互联网覆盖。“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从山西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首批18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科学院宣布此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计划到2025年底部署648颗卫星,作为建设覆盖全球的卫星区域网第一阶段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该领域的中国竞争对手,一个是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开发的星链,一个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旗下的OneWeb。

CNBC的文章指出,最新发射的卫星群“凸显了中国的太空雄心,以及北京希望在中美两国不断扩大的技术战中摆脱美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2020年中国建成了“北斗”网络。这个卫星群构成一个全球导航系统,可与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美国政府拥有的GPS系统相媲美。CNBC还特别提到,今年六月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六号”返回地球,从人类此前从未探索的月球背面带回了首批样品。北京还透露了2033年将执行首次载人火星任务的计划。

中国将建可与马斯克星链相竞争的超大卫星群

中国正打破美国卫星导航的主导地位

现代世界,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卫星导航已成为各国日常生活、业务经营和国防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美国创建GPS系统后,长时间里,该系统成为卫星导航领域毫无争议的“领头羊”。但据卫星导航服务市场网站《空间新闻》(space news)介绍,近年来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GPS最为雄心勃勃和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空间新闻》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美国的垄断已被打破,GPS面临一长串的竞争对手清单,从中国的北斗到欧盟的伽利略、再到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甚至还有印度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NavIC。

毫无疑问,美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因为该国正在积极寻求替代GPS 成为世界的主导系统。北斗在轨卫星数量有56颗,几乎比GPS多一倍,而且,监控站的数量甚至多出10倍,其中很多部署在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许多地区,北斗提供更高的导航数据便利性,并且某些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对于非洲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尤其重要。据《日经亚洲》报道,2020年,北斗在165个国家“优于”GPS。

中国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进一步提高北斗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在近地轨道发射卫星群、引入敏感传感器以及使用量子导航等新技术。

正如许多国际专家所指出的,北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倡议旨在增强其软实力和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这可能对竞争对手产生负面影响。

《空间新闻》认为,美国系统的主要“软肋”是导航服务价格过高。如果美国不尽快优先考虑GPS创新,那么技术力量平衡可能会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

中国将建可与马斯克星链相竞争的超大卫星群

俄航天集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确度超越GPS和格洛纳斯

俄航天集团总经理鲍里索夫3月份曾经表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度超越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

鲍里索夫说:“所有世界性系统都在完善。我们也在完善这个系统。如今需要承认,性能最好的大概是中国的北斗系统。而GPS和格洛纳斯差不多在同一水平。”

鲍里索夫说,将卫星系统与手机信号塔的信号相结合是提高导航信号精确度的一种办法。

他指出,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在轨卫星组成,信号覆盖俄罗斯全境,几乎覆盖全球。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本文初摘录于:2024-08-09,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8-09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4月1日,小米汽车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关注。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周强(化名)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引导方面存在缺失... 2025-04-02
  • 胡锡进:美高调推出第六代战机“对决”中国,这是历史性比拼

    特朗普周五在白宫高调宣布,将第六代战机交由波音公司生产,并命名为F-47,以维持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特朗普炫耀说,“这种隐形飞机几乎看不见,而且拥有前所未... 2025-03-23
  • 这个90后,干出了又一个“大疆”

    作者 | 姚西西来源 | 华商韬略(ID:hstl8888)33岁的刘靖康,等来了证监会的批复,不出意外,他将是科创板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他一手创立的影石创新(Insta360),用9年... 2025-03-21
  • 全面拆解!梁文锋和王兴兴背后的底层逻辑

    2025刚开年,来自杭州的两个年轻人,震撼了全球科技圈,到今天关于他们的讨论热度丝毫未减,成了这个春节当之无愧的“顶流”。他们就是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与深度求索(Dee... 2025-03-17
  • TMD有病:天天用AI吓老百姓

    媒体并没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思想;技术并没真正促进公平正义,当这两个怪物狼狈为奸时,资本站在旁边猥琐的窃笑,他们要收割百姓。现在的AI最大能耐就是吓唬,不学习就要淘汰,... 2025-03-14
  •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最强大的间谍摄像机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款基于激光的全球最强大摄像机,能够从近地轨道识别辨别人脸等微小细节。报道指出,这款摄像机由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的... 2025-03-13
  • 比Deepseek还强的Manus(马牛死)爆火:打工人的天彻底塌了

    时代的列车太快,一不小心就闪了我的老腰。前几天我还信誓旦旦地说:AI只是工具,只是我们未来工作的协作者。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Manus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如果... 2025-03-12
  • “90后”王兴兴的演讲太燃了!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

    3月10日,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讲述人王兴兴是个“90后”,他开创了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的技术先河。他和团队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已占全球近7成... 2025-03-11
  • 小心,AI开始胡说八道

    2025年2月,如果不是长期从事人口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婷的公开辟谣,很多人都真诚地相信了一组数据——“中国80后累计死亡率为5.20%”。在社交媒体上,许多“80后”都曾... 2025-03-06
  • DeepSeek闯进更难的第二关

    研发模型的层面,大厂面对幻方并不占优势。但要比“切蛋糕”,幻方未必是他们的对手。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题图来自:AI生成作为开源软... 2025-02-27
  • 李飞飞:从保洁员到AI科学家

    原文标题:《李飞飞:我更像物理学界的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深度学习崛起十年》,头图来自:Stanford University新一轮深度学习崛起的引爆点是AlexNet,而它的爆发却离不开... 2025-02-26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