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工作的大方向已明确。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会议还对明年提振消费、扩大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作出部署。
业内分析,本次会议整体定调积极,明年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这是重大会议首次提到超常规三个字,或表明后续政策的举措将更加多元化。内需扩张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后续促消费政策的范围和力度均有望加大。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政治局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一方面,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目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继续呈现新亮点,特别是9、10月份以来,各项指标呈现边际改善,市场活力也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国内需求不足、企业利润下降、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依然突出,宏观指标与微观感受之间仍然存在明显温差,经济稳定回升向好的基础需要进一步筑牢。
自9月下旬以来,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密集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和增量政策。
随着刺激政策落地见效,近期多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的增长目标,为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十分重大。从有利条件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扭转了经济增速逐季下行的态势,提振了市场信心,资产市场回暖也有利于修复资产负债表,改善市场预期。同时,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能够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从挑战看,2025年需要高度关注或将来临的贸易摩擦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出口的大幅回落叠加内需的低迷可能增大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的外溢效应等。
何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政治局会议明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院教授刘晓光认为,2025年是积极的宏观政策的持续实施年。本轮宏观政策调整不仅是力度的持续加码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更是政策定位和政策逻辑的重大转变。作为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措施,本轮债务置换政策是一场“及时雨”。从短期看将大幅减轻地方流动性压力、降低付息成本,推动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从中长期看有利于激发地方活力,腾挪更多财力用于经济转型发展和民生领域补短板,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政府信用问题,逐步提升市场主体信心。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较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王一鸣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虽然有起伏,但是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表现为供给强于需求、供需强弱不平衡的态势。当前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0.2%,增速较10月放缓0.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为近八个月来最低;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3%,依然偏弱,显示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内在动能尚待巩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扩大内需,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的治本之策。国内需求扩大,一方面,能够部分对冲美国需求份额的损失,也将增加中美关税谈判的筹码;另一方面,使微观主体跳出“内卷式竞争”的陷阱,从低水平均衡提升至高水平均衡,增强各方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持续发力,“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增长,释放了消费潜力。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认为,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在内需层面,需要从“政策给力”和“改革发力”两个方面双向驱动,以提振预期、增强信心,让拉动经济的“内需引擎”更强劲。从供给侧来说,市场要创造出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需求侧来说,推动高质量就业和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为此,应该加快培养文化教育、托育养老、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同时,持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消费的增长。
政治局会议还提到了“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202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年,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重要改革举措,将在2025年加快推出,这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经济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表示,当前制约经济稳定回升的因素,表面看是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深层原因则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结构问题需要有一个逐步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已经明确的方针,在继续推动宏观调控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增强宏观刺激政策力度的同时,围绕稳预期强信心这个核心任务,加大改革力度,突出重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改革对经济回升的支撑作用。
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初摘录于:2024-12-1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12-1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内蒙古党委书记:口头汇报能说清的,不用费时费力制作PPT、小视频
3月1日,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孙绍骋出席并讲话。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办的《实践... 2025-04-02 - 上任两个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向俄罗斯发射“甜蜜”讯号。普京感受到了。但他表面上说愿意和特朗普携手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被的一... 2025-04-02
- 王毅谈中美贸易战:若美继续搞各种讹诈 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应邀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接受了“今日俄罗斯”国际... 2025-04-02
- 从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4月1日表示,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 2025-04-02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本文是蒋纬国先生的札记体文章(选自《蒋纬国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记录了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内战后国民党退居统治台湾其本人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从中可以... 2025-03-29
-
新华社马尼拉3月27日电(记者张怡晟 聂晓阳)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菲总统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本月11日被逮... 2025-03-29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2025-03-29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纸检测报告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正在经历戏剧性转折。0113家送检,为何仅1家幸免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市售13款“零添加”酱油的突击检测...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