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通过短视频虚假宣传,打着助农、推销“大凉山特产”旗号,生产销售假冒产品,谋取利益,违法犯罪……9月20日,四川省凉山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团队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
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这是凉山州公安局破获的全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会上,凉山州公安局、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凉山州商务局、凉山州委网信办对“网红主播”虚假宣传案及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
MCN机构物色“网红苗子”孵化、设计剧本收割流量变现
据凉山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卢晓梅介绍,今年5月,凉山公安机关接州市场监管局通报,发现网红“凉山曲布”“赵灵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公安机关接到线索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经昭觉县公安局立案查明:2022年7月,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即管理直播的机构)负责人张某进入凉山腹地,物色到个体工商户赵某(女,汉族,27岁)、阿日某某(男,彝族,23岁)等“网红苗子”进行精心孵化。
该公司通过设计剧本、话术,专门挑选当地无人居住的生产用房、破壁残垣作为直播背景,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偶遇”“蹭饭”“助农”等情节短视频,博取眼球、收割流量,孵化出“凉山曲布”“赵灵儿”等百万粉丝网红账号。
网红“凉山曲布”和“赵灵儿”
赚取流量后,顺势通过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假冒产品被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雇佣水军制造爆款、抢单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
在侦办“凉山曲布”“赵灵儿”案件的同时,今年6月,凉山公安机关在工作中还发现,网红“凉山孟阳”“凉山阿泽”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
经昭觉县公安局立案查明:2020年以来,成都澳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负责人唐某以剧本、摆拍等方式,在短视频平台孵化百万粉丝“网红”阿西某某(凉山孟阳,女,彝族,21岁)和阿的某某(凉山阿泽,男,彝族,21岁)。
网红“凉山孟阳”
2021年3月以来,该团伙从成都、昆明等地低价购入雪燕、红花、贝母、羊肚菌等农产品,打着“凉山土特产”“助农”“原生态”等旗号,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期间,唐某伙同李某、郭某等人雇佣网络水军,在直播间制造爆款、抢单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卢晓梅表示,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组织严密,迷惑性强,涉案地广,形成了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
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
卢晓梅介绍,截止到目前,该系列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捣毁MCN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查扣涉案蜂蜜原材料20余吨,假冒“大凉山土蜂蜜”成品4700余瓶,商品外包装5万余件,生产设备3套,冻结涉案资金500余万元。
目前,相关涉案账号被封禁。卢晓梅介绍,通过侦办该系列案,厘清了网红团队“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凸显了“上游供货商家-包装引流团队-虚假助农主播”的吸粉带货利益链条,总结提炼了一套具有凉山特色的打击类似案件的实战经验。
卢晓梅表示,凉山公安将深化公安部“百日打谣”和凉山公安“砺剑-2023”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从严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对“悲惨营销”“虚假助农”等网络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以打开路、以打促治,全力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僭越法律红线的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严厉查处。
凉山警方提醒:自媒体不是随意收割流量的“自留地”,自媒体从业人员切勿造谣引流、非法牟利,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希望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线索,与警方一道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农民日报评凉山网红:消费“伪苦难”,是对农民的多重伤害
9月,四川省凉山州等地的石榴进入成熟季。在网络上,出现了多段情节类似的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地上,老人随后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片段,让网友瞬间破防,引发大量转发和关注同情。但是经过媒体调查显示,此系虚假摆拍,商家旨在通过视频引流牟利。
还是相同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近年来,电商平台上此类营销手段屡见不鲜,人们称之为“卖惨式”营销。其实,它卖的不是“惨”,而是“伪惨”,是虚假的苦、伪造的难。类似的套路还有很多:破旧的小屋里,年迈的奶奶带着小女孩蹲在地上吃土豆;贫瘠的土地上,年幼的姐姐背着更年幼的弟弟做农活……虽然角度和手法各异,但路数是相同的,无不是通过虚构生活场景和事实,大肆渲染、假扮贫苦以达到收割流量牟利的目的。近日,四川省凉山州通报了“凉山曲布”“赵灵儿”等多名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的案例,揭示了其炮制“视觉贫困”的生意经。
当苦难、贫困变成一种商品时,这已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极大透支;而消费“伪苦难”,更是对农民和全社会的多重伤害。表面上来看,这似乎起到了推动农产品销售的作用。但事实上,很多网红不只是视频内容造假,其销售的农产品也为假冒。“凉山曲布”“赵灵儿”两个网红账号,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这不仅挤压了地方农特产品的市场,还损害了大凉山的品牌;而且,视频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不少出镜的农民却是真的,他们多是被网红机构忽悠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拍了视频,没想到却在网络上造成了诸多影响,还莫名其妙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这让不少被拍摄者感到很受伤。可以说,这些造假视频,是借了农民的脸,黑了农民的名,又损了农民的利!
更重要的是,这些恶意的造假、虚构的贫苦,还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对脱贫成效产生质疑。大凉山,作为昔日我国最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其贫困程度之深、攻坚克贫之难,世所罕见。当地的干部群众,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方才摘下了延续千年贫困的帽子。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一些虚假的视频而被改变。但如果谣言一次次大量重复、连续性出现,必然会对人们的判断造成误导,不仅无法形成对当地发展的正向观照,还会对此前地方干部群众辛勤付出造成消解与伤害,更是对未来大凉山可持续发展信心能量的消耗。
据凉山州警方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从严打击网络乱象违法犯罪。特别是聚焦凉山“悲惨营销”“虚假助农”等网络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这必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根除“视觉贫困”之乱象。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此类问题的监管与治理一直在推进,媒体也曝光了不少案例,可此类现象还是屡禁不止,一些影响力较小的账号不断变换各种手法欺骗网友,还有一些被关闭的账号则换个“马甲”卷土重来,让人防不胜防。这体现了网络监管之难,也更说明,在法治的力量之外,还必须强化平台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人工智能时代,从技术上解决视频造假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有关平台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敬畏感,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催生“以谣言博眼球”的畸形流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正常的公益助农和“视觉贫困”造假区分开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业态的快速发展,给很多边远地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受到连累。也正因为此,我们更要加大对“视觉贫困”的打击力度。
大凉山并不拒绝流量。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对于像大凉山这样的地区而言,由于底子薄,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地区,正需要流量的加持、网络的助推。当年丁真不就是凭一己之力把四川甘孜理塘带火了吗?既要打击乱象,更要善引流量、善用流量,如此,流量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增量。当更多的阳光照进大山,当更多的活水浇灌于此,当更多的硕果挂满枝头,这必然是对偏见和误解最有效的化解,对谣言和假象最有力的回击。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农民日报
本文初摘录于:2023-09-23,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10-13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一名模样十一二岁的女孩,上着吊带、下穿短裙,随着音乐跳舞,做出眯眼、嘟嘴、扭屁股等表情、动作……该短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一些留言不堪入目。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 2025-05-12
-
“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今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则快讯:“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说是山东枣庄一位外卖员在小区门口倒下,抢救无效死亡。点进去才知... 2025-05-12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一名模样十一二岁的女孩,上着吊带、下穿短裙,随着音乐跳舞,做出眯眼、嘟嘴、扭屁股等表情、动作……该短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一些留言不堪入目。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 2025-05-12
-
“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今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则快讯:“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说是山东枣庄一位外卖员在小区门口倒下,抢救无效死亡。点进去才知... 2025-05-12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当地时间5月8日,路透社援引两名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称,在7日的印巴短暂“空战”中,一架由中国制造的巴基斯坦歼-10战斗机成功击落了至少两架印度军用... 2025-05-10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印度总理莫迪首次公开发声:在7日与巴基斯坦爆发近20年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后,印度总理莫迪8日召开政府部长会议,称国家处于“敏感时期”,敦促各部门“持续保持警惕”并“保... 2025-05-09
-
2025年4月底,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开宗明义指出一个被西方反复回避的问题:美国在全球关注的生物安全议题上,至今未向... 2025-05-08
- 极目新闻记者 郭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被当地公司承包。该网友质疑称,该公司成立短短数日,是否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极目新闻记者... 2025-05-07
- 这几天,中日友好医院的事儿连番升级,素材丰富,一波比一波好看。我们办公室一边吃瓜,一边感叹:真好看啊,网友们把祖宗十八代都翻个底儿掉的挖掘能力,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2025-05-06
-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体佳 张宇) 男性也能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近日,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记者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篇医学论文内容荒诞、涉嫌学术造假,...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