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子夫 繁体
立秋后,城市里还保持着“秋老虎”的闷躁,风却夹带着温凉或早或晚的先入为主,让每天骑电动车接送孩子的事情变得很飒。晚上我给孩子带了一件很薄的外套,他推开我说:“妈妈,你不知道春捂秋冻的道理吗?我不能穿外套,我要冻着。”一副自得意满的样子,让我又好气又好笑。我说:“穿上外套,不系扣子,风就会施展魔法,让你变成超人。”迎着风,衣角翻飞,一路上,我们演绎着英雄。孩子对这种游戏永远乐此不疲。
“春捂秋冻”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即使抛开中医的印证,也没有人愿意质疑它的道理。单从“秋冻”来讲,三伏过后,人体的细胞和血管都已经习惯了高温下的膨胀,开放的毛孔需要自然适应,慢慢地回弹,如果稍一遇冷就捂得太严,必然会干预身体自我调整的节奏,同时,降低自身的免疫,反而容易矫枉过正,令寒气入侵,让本来应该滋阴润燥的秋天频添杂病,未来冬天的严寒就更加难过。
邢台大开元寺风光
身体是承载人的载体,需要得到绝对的尊重。人体有道,气是本源。《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吐气纳息肺自敛是生命之法。人体的气是有温度的。不谈个人体质因素,正常人吸入30度左右的气体应该是最舒服的,大自然气候的变化是温婉而有序的,它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应变和适应。温度的无常是对身体的历练,我们绝不能反应过激,也该循序渐进,不间断的觉受外气和内气的对抗,觉察“度”的极限,恰当的增减衣物。
人的身体如同是一瓶久封的红酒,需要通过轻柔的晃动,让它苏醒;也像是生命长河中的战士,需要磨砺才能日久弥新。实现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适时地放手。
禅宗的打坐里有胎息的境界。不呼不吸,绵绵有序,无念无为,自然常住。止息连片,贯通中脉时,必明心入定,此时的身体也就无所谓寒热。虚云老和尚62岁时,在终南山茅棚禅定半个月之久,被友人叫醒时,煮的芋头早已腐烂,门外一直白雪皑皑也不见其寒冷感冒。
可见,让身体通过气温经受历练的同时,个人的修行更加重要,气道静到止时,无念于真空妙有,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又何谓冷暖?
子夫
20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