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原文】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论语·公冶长第五》)

【注释】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五百家为一党。吾党就是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而行事不够周延、礼节不够拘谨。

(4)斐然:斐,音“匪”,有文采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权衡变通。

【语译】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在鲁国家乡的学生志向远大,而处事不够周密;虽有文采能写成文章,却还不知道该怎么做适宜的裁剪。”

【研析】

孔子在陈国说这段话的时候,正是鲁国季康子执政,想召冉求回去协助政务之时。孔子当然希望列国能施行仁政,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学而优则仕”,所以藉此时机表达了:既希望鲁国家乡的学生们,能实现儒家远大的志向,回家乡去福国利民,同时也提醒他们行事礼节还不够周延谨慎,要懂得权衡变通,要因应人事时地物等各种实际情况去权衡、制宜,早些成熟起来。从这样的精神要旨可以看出:方方面面都要讲个中庸才好,要兼顾两端,不偏不倚。从大处着眼,也要小处着手,志向尽管恢弘远大,做事却要落到实处。

【延伸思考】

1、常言道:“人练事,事磨人”。热心承担责任做事,不仅可以培养处事能力、临机应变的机智,还可以懂得应对进退的礼节,使人的心性成熟起来。那是因为人的各种心性、思想、言行以及内在和外在、精神和物质等方方面面都没什么偏执,那就容易心想事成,一旦哪方面有了什么偏执,就容易在那方面出现矛盾冲突,反应出的不协调、配合不好,就使事情做不好,而让人感到烦心、劳累、受尽折磨。

想想看:要成就一件大好事,是不是要有很好的品德?古代的太平盛世是不是都有圣明的君主?学而优则仕是不是可以福国利民?品德高尚的人会贪污、玩弄权力吗?

2、为人服务时,一定要心存一念,凡事先为人着想,先替我们要服务的对象设想,否则是不是容易让人觉得粗率莽撞、轻浮无礼?如果不谨慎考虑对方的情况,做出适宜的应对,就算你是好意的,是不是可能不但没能服务好对方,反而容易使对方起反感或受到伤害?至少我们和对方讲的话和做的事,是不是必须得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的呢?不习惯为人服务和太过看重自我的人,是不是很难做到呢?所以有修养的人是不是越懂的服务别人,越能完成好事,越能为人谋福利?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不是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还要遇到各种情况都能权衡变通、不偏不倚、为人设想、处理得当的呢?

【历史故事】

深得民心的清官况钟

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叫《十五贯》,是根据清初戏剧家朱素臣的《十五贯传奇》改编的。现在还依稀记得书中那个清官的形象。长大后,才知道它是根据明代著名清官况钟办案为题材而编写的。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出生于江西省靖安县的崖口龙冈州,因而又号“龙冈”。 他干练精明,通达事务,而且为人正直、清廉,深得朝廷的器重。明永乐四年(1406年),二十三岁的况钟被靖安知县俞益看中,选为书吏。九年后,况钟被推荐给明成祖朱棣。经面试,朱棣将况钟破格提升为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崩,朱高炽即位,况钟再次被越级升迁为正四品仪制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况钟又被新任皇帝朱瞻基任命为苏州府知府。

苏州当时被认为是全国最难治理的一个府。那里官吏奸诈贪婪,赋税沉重,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逃离了家乡。况钟到任后,一面照批公文案件,一面私下里进行明察暗访。他在详细掌握了一批奸吏的确凿罪证后,将他们逐一法办,并处决了六个最坏的奸吏。顿时,“一府大震”,苏州老百姓称为“况青天”。整顿吏治后,况钟还减轻税赋,平均徭役,为民兴利,劝课农桑。特别是在清理积案、平反冤狱上更是为民所称颂。据记载,他“每一日轮治一县事,未期年(一年),勘问过轻重罪囚一千五百二十余名”。并且常常“折狱明断”,遇有奇冤者无不昭雪。从此,“吏不敢作奸,民无冤抑,咸颂包龙图复生”。

况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生活简朴,真可说是“两袖清风”。史称他:“内署肃然,无铺设华靡物”,餐桌上也只是“一肉一蔬”而已,“非公宴,别无兼味”。后来,“卒而归葬,舟中唯书籍,服用器物”,并没有其它贵重物品,故“苏人咸叹息之”。

在苏州府,况钟曾三次离任,都因百姓挽留,继而复任。宣德六年(1431年),况钟首次离任,是因母丧而回籍丁忧。他一走,苏州府便“奸吏无法,故弊丛生”。不久,郡中有三万七千五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召回况钟。因此,宣宗皇帝便命况钟“夺情”。况钟一回苏州,便使“法纪复振”。宣德八年(1432年),况钟任期三载后,需进京朝见,于是第二次离任。苏州人民怀念况钟,担心他此去“朝京”而不回。待来年春天,况钟返回苏州后,苏州人民才放下心。民间有歌谣赞颂况钟曰:“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况钟第三次离任是在正统五年(1440年)。是年,他任满九载,照例应加升一等,便赴吏部候升。当时又有一万八千余人联名上书挽留。皇上见状,只好升况钟为正三品官,仍署苏州府事。况钟第三次返苏时,百姓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可见其在民众心目中之地位。

况钟治理苏州先后达十三年之久,到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况钟死后,不仅“苏民痛哭罢市”,就连“邻郡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也络绎不绝。在“归柩之日”,百姓“倾城出送”,但见“白衣冠两岸,夹舟奠别”。为纪念“况青天”,苏州府七县大小集镇都建有专祠,岁岁奉祀。百姓家中也悬像祭祀,“比屋无间”。 在苏州沧浪亭内,一幅况钟的砖刻画像,至今犹存,下刻“法行民乐,任留秩迁,青天之誉,公无愧焉”的颂词,仍清晰可见。

他的坟茔,修建在江西省靖安县东门外的况钟园林之内。墓碑上刻着四个显赫大字:“况钟之墓”。墓后,竖着一块三点五米高、六米宽的“墓志铭”,再后就是一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的“清风亭”。镌刻在“清风亭”两根石柱上的一副对联,高度赞扬了况钟这位清官。对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明史》中的《况钟传》评价况钟说:“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明代李贽评价况钟说:“刚果敏达,不畏强御……廉洁之操,一尘不染。”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