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6),己欲达而达人(7)。能近取譬(8),可谓仁之方(9)也已。”(《论语·雍也第六》)

【注释】

(1)博施:广施德惠。

(2)济众:救助众人。

(3)尧舜: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二人都是上古时代传说的圣君。尧舜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的“圣人”。

(4)病诸:病,患,忧虑。诸,之,指博施济众的事。病诸,指博施济众的事很难行。

(5)夫:音“福”,发语词。

(6)己欲立而立人: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也让别人能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

(7)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能够明白事理,也让别人能够明白事理。

(8)能近取譬:近,就近、自身。譬,打比方。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方:法子、办法。

【语译】

子贡说:“假如有人,能广施德惠给人民,而且又能救助众人,这人怎么样?可以称得上是仁者吗?”孔子说:“这岂止是仁者做的事?那一定是圣者了!就连尧、舜都还不一定能做得到呢!所谓仁者,就是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也让别人能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自己能够明白事理,也让别人能够明白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修行仁德的办法了。”

【研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是修行仁德的途径。能近取譬,就能将心比心,为对方设想。例如:如果我是对方,角色互换一下,我这么对待他适当吗?对方会有什么感受?假如对方不愿意,那么尊重人家的意愿和选择,换个方式善待人家。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人家那样对待我,我也会不愿意,那我以后也不要那样对待人家。反之,如果是好的,是大家愿意的事呢?仁者就是要善待他人,希望别人变好,自己愿意把好事与人分享,乐善好施,成人之美,正是所谓“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仁者的最起点是从自己向善做起,善待他人,并且宽恕实惠于人。仁者修养心性,如果愿意成为同化宇宙规律的生命,走向返本归真之路,境界高了自然能超凡入圣,成为人中的圣者,甚至达到“神圣”的境界。其实一般财物的施舍不是根本的博施济众,因为那解决不了人类的根本问题,神圣的圣者所看重的是人的道德,博施济众当然也重在启悟人们重德行善,甚至走向返本归真之路,这才是真正所谓的“普度”、“济世”,这哪里是一般人或仁者所能想象的事呢?

【延伸思考】

1、“仁”其实不是遥不可及的境界。在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的前提下,我认为好的、自己愿意要的,我想到要与人共享;我认为不好的、自己不愿意要的,我不推给别人,我想到要让别人也远离那不善。凡事为对方着想、善待他人,扬善弃恶。也许这样做真的就“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想想看:自己最讨厌人家怎么对待你?自己有没有这样对待过别人?先试试看能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体现的是不自私,所以能与人共享、善待他人,而不贪得、不妒嫉、不争斗。不自私的修养,随着我们对自我的要求和心性的升华,可能也会有层次差异的变化,例如:从好东西、荣耀的事共享,到修炼体会、善意开导、悟道的沟通交流等共享。

想想看:自己有什么可以和人共享?为什么其它的美好不能共享?自己有没有私心?哪方面比较自私?如何修去私?

【参考】

多为他人着想,多施多舍,多学习道理多悟道,多去执着心和欲望,少为自我钻营,少享乐多付出。

【历史故事】

忧乐天下的范仲淹

范仲淹晚年被贬之后,用自己多年的俸禄积蓄在故乡苏州买了一千亩良田,用收来的租米赈济同族中贫困的人。有人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就劝他说:“你这样做,让子孙后代怎么办呢?他们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怨恨你的。”

范仲淹叹了口气,说:“如果他们真的怨恨我的话,那他们也是太不了解我了。我给他们留下的是更宝贵的财富啊!”

那人就问道:“到底是什么财富呢?”

范仲淹回答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立下了志愿,要以天下为己任。但是长大以后,考中进士,做了官以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或者是仕途不顺,或者是困于地方难以施展才能,或者是官职太小而难以进言。后来虽然得以主持改革吏治,但是也因此而获罪,被贬谪到邓州。我的朋友滕宗谅因为得罪了一些宦官佞人,也被贬到岳州。他处理政事之余重修了岳陽楼,请我做一篇记。我当时很痛快的答应了。”

那人插口说:“就是先生那篇众口传诵的《岳陽楼记》吧!先生写得实在太好了,尤其是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真是警醒人心啊!”

范仲淹说:“这就是我当时所想的啊!如今天下百姓却仍然是无乐可言,但是我却已经老了,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年轻时立下的宏愿了,现在我所能做的就只有尽自己所有的能力赈济族人了。”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