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孔丘等 繁体
【原文】
子适(1)卫,冉有仆(2)。子曰:“庶(3)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4)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释】
(1)适:动词,往、至。
(2)仆:动词,驾车。
(3)庶:众多,指人口众多。
(4)加:增加。
【语译】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众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那还要再增加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再增加什么?”孔子说:“教化他们。”
【研析】
君臣治理国家应该要富民,然而富民怎么富呢?就是要教化人民,使他们的道德高尚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君臣居上位就是要广施德泽于民,使人民自己懂得积德,有德就能富,富有其实意味着繁荣、福报和境界的升华等,是全面的,并不单指钱财而已,君臣以德政教化人民,人民自然懂得重德行善而积德,否则人民会只知道看重钱财,以为那就是富,而不懂得积德而有钱财,那很可能是用自己以前积的德换来的享受,那岂不是要越来越缺德了吗?所以有了钱财不一定是好事,也不一定真正富有了。
不透过教化,也有办法使人民富起来,但往往缺少教化,人民不懂得重德行善,富起来之后容易骄奢婬逸,然后做坏事损德,所以不久又穷困了。教化才可以使人民真正富有,如人民所愿,太平盛世往往是这么来的。其实,富有也不是最终目的,教化有更深的内涵,道德礼乐文明可以使人民富强,使近者悦远者来,还有生命的意义和归宿在其中。
【延伸思考】
1、如果把富有的人分成两种:有德好礼和无德骄横。人的命运总是注定某个时机让人快速累积钱财,如果德没增加,人的命运并不会变更好。有德好礼的人,就是懂得提高道德修养、不断积德,他的命运福报会越来越好;而无德骄横的人,虽然一时富有,若不懂得提高道德修养,以致不断损德,他的命运福报会越来越差,等到享受完了钱财,生命的意义也就完了。
想想看:使人富有、命运变好的关键是什么?
2、贫穷的人、命运不好的人,梦想着发财,如果只是一味教化他们重德行善,而无法解决他们眼前的饥寒交迫,他们能接受教化吗?所以对于面临急迫问题、民生问题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先让他们的问题获得解决,再教化他们如何去积德富有?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不是在施给他们实惠、德泽?有德者居上位是不是最适合做这种事?
【历史故事】
富而好礼
《论语》记载子贡询问孔子对富有而不骄横者的评价时,孔子说自己赞同富而不骄,同时认为富有而爱好礼仪更应该成为富人的操守。
《左传》记载:郑国子皙没有礼貌,经常欺压别人,倚仗财富而看不起自己的上级,最终落得弃尸荒野的可悲下场。同样,卫公叔子因为富有骄横而得罪了卫灵公,结果被迫流亡在外。历史上富有而不骄横的人很少,而骄横常给他们招来悔恨和灾祸。
《左传》记载了庆封的富上加富并非是上天的赏赐,反而是一种惩罚。他逃脱不了被杀害的命运,而且还连累了儿子。齐国宰相晏子因为明白“富者不可安逸,安逸则自取灭亡”的道理,坚持操守,拒绝更加安逸。智者认为,对于为富不仁的人而言,增加财富并非是赏赐而是惩罚。
富有不是罪过,是命中所定。但对待财富如果没有克制的心就会招来祸患。人们如果能除去自大夸耀的心态,去掉鄙俗吝啬的心,消去心中的愤怒,堵塞婬欲贪念,那么大致就可以享有五福──长寿、富裕、康宁、好的品德及善终。
所以,富裕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不好好把握,富而奢侈,富而骄横,丧失做人的道德标准,更加贪婪吝啬,那么富有就会成为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