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原文】

子曰:「予(1)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2)何述(3)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4)行焉,百物(5)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陽货第十七》)

【注释】

(1)予:我。

(2)小子:子,音「紫」。对年幼者、学生们的称呼。

(3)述:遵循;继续别人的事业或阐述他人的学说。

(4)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5)百物:众多不同的生物。

【语译】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话了,那么我们这些学生将如何遵循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了?四季照常运行着,各种生物照样生长着。天何尝说话了?」

【研析】

人有生老病死的宿命,但是天道屹立不摇。人是多么渺小,虽然可以弘扬天道,唤醒世人,但是人类的存亡,终究是人类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人受天道的制约,而人再有本事,再了不起,也只不过是狂妄自大的无知,人能撼动得了宇宙、天道一根汗毛吗?能改变天象和上天的安排吗?天体的运行、宇宙的时空、生命的生灭、人的命运、万事万物不也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道理在展现吗?只有修养心性、提高境界才能摆脱一层一层天道的制约,最后返本归真才是人生的要务,才能自在洒脱、怡然自得,而过多的主观愿望或悲天悯人,那可能也只不过是执着吧!顺天知命和不断地修养自己才是根本。

如果孔子还处于修养心性的阶段,那么还必须有让他提高的环境,遇到难关,还可能表现出犹疑难决、摆放不定的状态,例如:眼看着世道衰微、人心道德沉沦,自己深负重任,应该如何截窒?在朝兴教化好呢?或者在野普及教育好呢?退隐好呢?还是操劳世事好呢?有为好呢?无为好呢?或许孔子也感受到有为带来利也带来弊,有些人对孔子有看法,不能理解他,批评他,还有学生们面临困境也有所动摇,甚至学生们以孔子为师,却淡忘了还有更高的天道,就在身边,无处不在,等着学生们自己去领悟呢?孔子的话再对再有分量,也都不能代替天道,学生应该遵循正道而非跟人走。所以本文也说明了孔子如何破除学生们对孔子的依赖和迷思,也是孔子意在避免对学生们的亲自悟道造成障碍。

【延伸思考】

1、虽然天地时时展现着无言的教化,还有天象展现上天的意志和对人心的回应,但是人心太迷还是不悟,还需要有修养的人给人们一点提醒和引导,就像是教化人们一样。

想想看:这是不是也是在做好事,同时在修养自己?人们是不是往往容易崇拜他而忘记道理才是根本?这是不是会造成彼此修养提高的障碍?是不是他的显示心、自大、自以为是等执着招来了人们对他的崇拜?人有一点成就之后,要谦卑而不自大是不是很不容易?

2、人总是有依赖心,不肯自己去领悟道理,实践、证实道理,不肯亲自去认清真相,总想从别人那儿听取什么、获取什么。

想想看:从别人那里听取什么而没有经过自己的领悟和实践、证实,那算不算是自己的东西?那是不是只是听信别人、认同别人的东西而已?这样是不是容易形成对人的崇拜?这样其实是不是并没有敬重道理呢?不敬重道理而崇拜人会有什么危险?

【历史故事】

天象与人心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年少时曾师从以讲授《公羊春秋》见长的儒家大学者董仲舒。董仲舒给司马迁讲的第一堂课,就讲到「天人感应」的道理,他说:「根据《春秋》的记载,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事情是相互回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看,人世间每当有社会动乱发生时,上天就会先用灾害或怪异现象来进行警告。只要这时人间世道不是太远离天道,上天还是愿意扶持的,但人们自己也要积极勉励才行。」

司马迁听到这些话,想起小时候听到、看到的一些因果报应现象,不禁恍然大悟。后来,他在着《史记》的时候,记载了许多关于天象与人心关系的史实。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司马迁记载:三十二年,有彗星出现。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道:「唉!富丽堂皇,可是谁能长久享用呢?」「彗星在东北方出现,那正是齐国的地方,我为这件事忧虑啊!」

晏子说:「你身居高台深池,总想加重赋税,加重刑罚。长此下去,连更可怕的天象也会出现,彗星有什么可怕的呢?」

景公问:「能通过祈祷来消除灾祸吗?」晏子说:「如果祈祷可以把神招来,那么祈祷当然也可以把神赶走。心怀怨恨的百姓数以万计,你一个人祈祷,怎么能胜过那么多人的诅咒呢?」当时,景公喜好修建宫殿,声色犬马,生活极其奢侈华贵。而对民众来说,则是赋税繁重、刑法苛刻,所以晏子用这些话来劝谏景公。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司马迁记载,箕子在劝谏周武王时说:「如果君王敬天敬地,雨水就会按时滋养万物;如果君王政治清廉,陽光就会按时普照大地;如果君王明智,气候就会温暖得当;如果君王有谋略,就会寒冷适度;如果君王圣明,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如果君王行为不检点,甚至有恶行,那么天象也会变得险恶。」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司马迁还记载:三十七年,火星占据了心宿区,而心宿区正属于宋国的分野。这种天象让宋景公很担忧。掌管星象的子韦提议道:「可以把灾祸转嫁到丞相身上。」景公不肯,说:「丞相,好比我的胳膊和大腿,丢不得啊!」子韦又建议:「那么,可以转移给百姓。」景公又不同意,说:「国君依靠的就是百姓,百姓没了,国君怎么办?」子韦又说:「那就转移到年成(农作物岁收的状况)上吧!」景公说:「年成不好,百姓就会贫困,那我依靠谁当国君!我的性命该结束就结束吧!」

子韦听了,非常感动,他说:「上天全知全能,对人间的一切事情都很清楚。您说了三次充满仁爱之心的话,上天一定会赏赐您三次。今晚火星就会移开,您的寿命也可延长。」果然,当晚火星移动了三次,宋景公的仁爱之心也使自身化祸为福。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