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12

“罗霄山脉中段的政权,必须坚持,绝不能放弃。现在的形势发展,对我们坚持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建设巩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十分有利。如果此时离开边界去湘南,必然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话说毛泽东对坚持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红色政权充满了信心,他深信这是对中国国情切实把握的结果。但在党内掌握党权的那些人会怎么看,是支持还是责难?他心中不免有几分不安。

1928年6月16日,毛泽东在塘边村分别致信湘、赣两省省委并转中共中央,详细报告了井冈山斗争“剧烈”、“阔大”的情况,报告了军事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同时也申述了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理由。他在信中写道:

“以宁冈为大本营,其理由有三:1、此间系罗霄山脉中段,地势极好,易守难攻。2、党在此间由无组织进为有组织,民众比较有基础(赤卫队、赤色游击队组织了),弃之可惜。3、湘南、赣南只能影响一省并只及于上游,此间可影响两省并能及于下游。因此三个理由,我们只有用全部力量与敌人争斗,决无退却抛弃。”“但山上粮食万难,款子万难,伤病医疗万难,正随时解此难点。”

关于成立湘赣特委一事,毛泽东诚恳地向中央剖白心迹,他写道:

“宛希先、毛泽东为常委,朱德、陈毅、刘辉宵为候补常委,暂推毛为书记。泽东此刻在学习期间,实在不能担任。以后两省委及中央之派人即可召集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

关于今后工作的打算,他写道:

“1、普遍发展6县之党。2、发动当地农民的暴动。3、改造军队变成真正的红军。4、在军队中建立坚强的党。5、办军校及党校。盼望政治消息,请湘东特委担任政治消息传达,3日1次。……8、多派同志来工作并请省委随时指导。”

毛泽东对党和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天日可鉴。但他没有想到不久之后又招来了上级的全面非议。详情容后再叙。

就在这6月中旬,蒋介石命令江西军阀朱培德和湖南军阀何键联合“进剿”井冈山根据地。朱培德便调集第6军胡文斗部杨池生的第9师及第3军杨如轩的第27师共5个团,以第9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第4次“进剿”。湖南国民党军第8军第2师也由平江调到攸县,威胁井冈山根据地的西侧。

毛泽东得知赣军即将进犯,立即赶回永新城召集军事会议,与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研究对策。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确定了“诱敌深入”、在根据地内歼灭赣军主力,尔后乘胜反击打破第4次“进剿”的作战方针。在反“进剿”的第一阶段:1、示弱诱敌,将4军主力28、29、31团全部撤出永新,由地方党组织赤卫队、暴动队袭扰进犯永新之敌;2、声东击西,由毛泽东、朱德率28、29、31团主动出击,佯攻湖南酃县,虚晃一枪,迫使湘敌不敢轻举妄动,诱使进占永新的赣敌进入根据地;3、袁文才、王佐等带领第32团依然留守根据地,密切注视赣敌杨池生、杨如轩两部的动向。会议结束后,第4军各部依计而行。

果不其然,杨池生、杨如轩率部由吉安进占永新城后,见工农革命军西征酃县,以为有机可乘,就迫不及待地部署对井冈山根据地的进攻:由杨池生的1个团守备永新县城,1个团经烟阁、四教、龙源口进攻新七溪岭,1个团在永新城至新、老七溪岭之间待命;由杨如轩的两个团经墩上、白口进攻老七溪岭。杨池生的前敌指挥部设在白口。

新、老七溪岭相距不足5公里,紧靠龙源口村拔地而起,地势险要,像两扇大门,守卫着井冈山根据地的大本营宁冈。毛泽东得知赣军主力已经从永新出动,立即与朱德等人率领28、29、31团急速返回宁冈,部署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方案。

6月20日,毛泽东在古城主持军事会议,制订了如下歼敌方案:1、由朱德、陈毅率29团、31团1营在新七溪岭抗击杨池生的1个团;2、由王尔琢率28团在老七溪岭抗击杨如轩的两个团;3、由袁文才、王佐率32团小分队,埋伏在白口村附近的武功坛山上,配合作战;4、由永新、宁冈两县的地方武装,埋伏在新、老七溪岭附近的山头上待机;5、由毛泽东率领31团第3营在永新龙田、潞江一带扰乱赣敌,并监视湘敌。

6月21日,毛泽东率31团第3营奔赴龙田、潞江一带,其余部队亦分头作战前部署。

6月22日,进攻宁冈之敌分别进至龙源口和白口,企图经新、老七溪岭合击宁冈。

6月23日上午,工农革命军第29团和31团第1营控制了新七溪岭要地,打退了左路之敌1个团的多次冲击,守住了阵地。与此同时,第28团向进占老七溪岭制高点的赣敌右路两个团,多次发起猛攻。

是日下午,第28团攻占了老七溪岭制高点,将杨如轩的两个团击溃,王尔琢率部乘胜追击,直捣杨池生设在白口的指挥部,歼敌一部后,插入龙源口,切断了左路赣军的退路。此时,29团、31团第1营已将左路杨池生的1个团击溃,并跟踪追至龙源口,在第28团协助下,将其全部歼灭。

工农革命军各部乘胜进占永新城,打破了赣军的第4次“进剿”。

此次反“进剿”,工农革命军歼灭赣军1个团,击溃其两个团,缴获步枪4000多支,重机枪7挺,取得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以来战果最辉煌的军事胜利。

后来,根据地人民曾经这样赞颂工农革命军第4次反“进剿”的胜利:

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真好,真好!快畅,快畅。

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到了宁冈、永新、莲花3个整县,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吉安、安福各一小部,使湘赣边界进入了全盛时期。

就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毛泽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6月下旬的一天,扮作商人模样的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和省委秘书长杨开明,带着湖南省委的指示信,来到了井冈山根据地。二人上山后,杨开明去了湘赣边界特委所在地宁冈,杜修经则在先前来到根据地的省委巡视员袁德生引领下,前往永新找毛泽东。

袁德生,1894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佃农家庭,6岁时父母双亡,1916年到安源煤矿当采煤工。毛泽东派李立三等到安源后,袁德生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加工人补习学校,加入安源工人俱乐部,1922年9月参加了安源路矿大罢工,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先后到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年底回湖南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回湘赣边界配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且说在6月30日,杜修经在永新见到了毛泽东。他向毛泽东出示了中共中央1928年5月25日发布的《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大纲》中提出:“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建立红军区为目前的要义”,“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毛泽东表示接受中共中央《军事工作大纲》中的这一指示,把工农革命军第4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4军。由于各根据地之间讯息不通,红军番号相同的较多,如贺龙在这6月间建立的湘鄂西红4军,鄂豫皖根据地在1931年建立的红4军等)。杜修经又交给他一封密信。毛泽东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湘赣边界特委:

省委决定4军攻永新整军后,立即向湖南发展,由袁文才同志守山,并由28团拨枪200条,武装莲花、永新农民,极力扩大赤卫队的组织,实行赤色戒严,用群众作战的力量,以阻止敌军的侵入,造成工农为主体的湘赣边割据。在同志中即纠正对红军的依赖观点。应积极提高群众的自信力与创造力。至要!至要!

泽东同志随军出发,省委派杨开明同志为特委书记,袁文才同志参加特委,并指定莲花派两个最有能力的同志到特委工作,其余的仍旧。详见特委通知,并由省委巡视员杜同志及杨开明同志面述一切。此致敬礼

湖南省委

6月26日

毛泽东看到这样的指示,心情自然是十分沉重的。他知道,6月间刚从湘潭转移到安源的湖南省委推举的廖保庭(湘潭人,原是一名安源煤矿工人,后在10月间脱党,在职仅5个月),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省委书记,而实际负责任的则是省委常委林育英与贺昌(1928年3月任省委书记)二人。这一封指示信就是出于林育英之手。

毛泽东曾经说过湖南省委是“喝米汤的省委”。他最烦心的就是这个“喝米汤的省委”,不但尽搞瞎指挥,而且是“钦差大臣”满天飞。这些“钦差大臣”们已经使他吃尽了苦头。他也非常清楚,此时南方的统治阶级尚处于稳定时期,红4军主力如果“向湖南发展”,远离根据地,必将不利于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可这是上级的指示,“不从则迹近违抗,从则明知失败,真是不好处。”尽管如此,处于两难之间的毛泽东,在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原则问题上是决不会轻易让步妥协的。他提议召开湘赣边界特委、红4军军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讨论和研究湖南省委的来信。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