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事件发生后,罗瑞卿将黄克功逮捕入狱,并将案情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立即赶到抗大研究处理意见,他神色严肃地说:

“我们正从全国各地吸收大批知识青年来延安学习,黄克功的行为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一定要审判处决,严肃法纪。”

边区高等法院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成立了以雷经天为审判长的审判庭,审理此案。在审判庭调查审理此案期间,国统区的国民党喉舌《中央日报》将这个案件作为“桃色事件”大肆渲染,攻击和污蔑边区政府“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蹂躏人权”。这些叫嚣一时混淆了视听,引起了部分不明真相人士的猜疑和不满。延安各界及广大军民也是群情激愤,舆论纷纷。

9月6日,陕北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布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拒绝国民党方面派遣任何人参与。由林伯渠、张国焘、秦邦宪、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郭洪涛、马明方、高岗9人组成边区政府主席团,以林伯渠为主席,张国焘为副主席。

国民政府承认划出陕西省的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延长、延川、旬邑、淳化、定边、靖边、甘泉、富县、米脂、绥德、佳县(旧称葭县)、清涧、吴堡,甘肃省的庆阳、合水、环县、镇原、宁县、正宁,宁夏的盐池、神府、关中部分地区,一共有25个县市,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直接管辖,并为八路军之募补区。

9月7日,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向前、萧克等赶往代县太和岭口阎锡山行营指挥部,与阎锡山会谈。阎锡山正在部署大同会战,见客人到来,满面春风,热烈欢迎。周恩来等根据毛泽东9月4日关于“整个华北战线酝酿着极大危机,利用红军新到壮其气,而改变其做法,是一极好时机”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与阎锡山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以及平型关、雁门关的防御等问题进行会谈。双方商定:

(一)八路军进入山西后以太行山脉及太行山北端为根据地,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二)在第二战区行营的直接指挥下,成立有共产党、八路军代表参加领导的各级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发动民众,组织游击战争,其工作纲领由中共拟出;(三)八路军在山西境内只发动群众,不干涉县政;(四)国民政府给红军补充的物品,二战区兵站帮助运输。

阎锡山还向中共中央代表扼要介绍了大同会战预案,征求周恩来等人的意见,并建议周恩来等去大同见见傅作义。

是日晚,周恩来一行到达大同,同傅作义谈了两三个小时。傅作义表示拥护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主张,坚决抗战,服从阎锡山的统一调度。

9月7日晚,毛泽东撰写了短小精悍影响深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全文如次: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做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1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2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3种。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4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5种。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6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处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7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8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9种。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10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11种。

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11种。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

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它是消极的东西,客观上起着援助敌人的作用,因此敌人是欢迎我们内部保存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性质如此,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9月8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等,说明西北战地服务团动身时间和行程,要求办事处派人携通行证到吉县迎接。

9月10日,张闻天、毛泽东联名致电林伯渠,全文如下:

伯渠:

请告罗汉我们对托派分子的下列原则:

甲、我们不拒绝同过去犯过错误而现在真心悔悟,愿意抗日的人联合,而且竭诚欢迎他们的转变。

乙、在陈独秀等托派分子能够实现下列3条件时,我们亦愿与之联合抗日:一、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全部理论与行动,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的错误。二、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三、在实际行动中,表示这种拥护的诚意。

丙、至于其他关系,则在上述3条件实现之后,可以再行考虑。

洛  毛

9月10日这一天,驻西安办事处的林伯渠致电毛泽东说,根据湘鄂赣边区游击队在武汉的谈判代表刘玉堂、黄耀南的电报和书信报告得知,他们在与国民党谈判改编问题时,已经允许国民党提出的由武汉行营在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抗日军第1 游击支队”中安插副司令、参谋长、副官主任、军需主任、副官等6 人,且防区有一部分与保安团混驻一地。

毛泽东当即复电林伯渠说:

“湘鄂赣在武汉的谈判,根本错误,请兄不待董(指董必武——笔者注)到即行通知在汉代表停止谈判。董老已在中部途中。请董老到鄂后,立令湘鄂赣代表回去,由傅秋涛(湘鄂赣省委和军区主要负责人,抗日军第1 游击支队司令员——笔者注)换任新代表,否认旧谈判一切不利条件,重新提出有利条件。董老到后,坚持下列原则:1、部队包办,国民党不得插一个人。2、一定防区,此防区背山地,有险可守,不与国民党军队及民团混杂,不争移驻大地方。3、一定的足够的饷款。4、对鄂豫皖边区谈判原则同上。”

后来,湘鄂赣省委在董必武指导下,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纠正了谈判中出现的失误,对国民党军派来的人,或用下层群众反对的办法予以驱逐,或将其束之高阁般地孤立起来,或用其它办法迫其辞职,最后使他们全部离开了游击支队。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八路军的番号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正、副总指挥改为正、副总司令。

9月12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嘱咐他“在晋在冀在京,均着重解释我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这个基本原则”;并强调说:

“这一方针的基本原则包含:(一)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二)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三)南京只能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四)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

9月16日,毛泽东复电给正在率领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的朱德、任弼时,他说:

“我3个师已无集中晋东北一处之可能,更无此必要。”“拟以115师位于晋东北,以五台为活动中心,暂时在灵丘、涞源,不利时逐渐南移,改以太行山脉为活动地区。以120师位于晋西北,以管涔山脉及吕梁山脉之北部为活动地区。以129师位于晋南以太岳山脉为活动地区。”

9月16日,日军一部从山西天镇南下广灵,关东军由蔚县西进。阎锡山拟集中14个团与敌决战,并希望八路军115师参加作战。毛泽东在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写道:

林彪同志并告朱、任、贺、关、聂、雪枫:

(甲)据彭雪枫称,日寇某军自天镇向广灵,关东军自蔚县急进,晋阎拟集中14个团与敌决战,希望我百十五师参加作战等语。

(乙)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此方针在京与蒋何决定,周彭又在晋与阎当面决定,基本不应动摇此方针。

(丙)请你将当前情况及如何配合友军作战之意见即电告,尔后即时电告。

(丁)115师现到何处?

毛 16日

林彪复电毛泽东说:

“想以陈光的第343旅集中相机给敌以打击,暂时不分散。”

9月17日,日军沿平汉、同蒲西路,向国民党华北防线的恒山支点合围。毛泽东决定改变八路军原来的部署。他在给朱德、彭德怀的电文中说:根据华北日军大迂回进攻的形势,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冀察晋3省的战略中枢,敌军向这里出动主力,阎锡山指挥的各军已失锐气,节节败退。

他还说:

“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因此,八路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已不适用。“此时如依原计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即使第二步撤向太行山脉,亦在其大迂回中(设想敌占太原之情况下),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

“依上述情况及判断,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地位,即展开于敌之翼侧,钳制敌军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为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义勇军,创建游击根据地,支持华北游击战争,并为壮大红军本身起见,”拟变更原定部署,采取如下之战略部署:“我二方面军应集结于太原以北之忻县待命,准备在取得阎之同意下,转至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活动。”129师于适当时机进至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地区;115师即进入恒山山脉南段,并准备逐渐南移,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脉中。

9月18日,毛泽东致电朱德、任弼时说:恒山山脉是第一战区与第二战区接合部,敌主力必从此进。林彪师现已当了正面,处于完全的被动地位,贺龙师决不能再用此方,应速向晋西北转进。

9月19日,毛泽东在回复贺龙、关向应并告朱、彭、任的电报中说:

“19日电悉,你师集中忻县待命转向晋西北活动,候周、彭(雪枫)与阎交涉防地后,听朱、彭(德怀)命令执行。”

接着,他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强调说:

贺龙率领的120师主力“应速赴晋西北:敌于太原,志在必得,此时部署应远看一步。五台、定襄、盂县地区狭小,敌进太原后,即在其包围中,因此,贺龙师应位于晋西北,处于大同、太原之外冀,向绥远与大同展开游击,方能给进攻太原之敌以相当有效的钳制。所以,贺龙师应速赴晋西北占先着,如叫再去五台则失去战略意义。”

9月2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太原成立。这是一个有共产党参与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由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任主任委员。共产党方面的委员有4人,他们是:彭雪枫、邓小平、程子华、南汉宸。程子华任人民武装部部长,南汉宸任政治部副部长,另有中共党员武新宇任动员分配部副部长。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