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第26

“斯大林在一篇演说里,把列宁、普列汉诺夫放在一起,联共党史也说到他。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要讲到他。”

话说1937年12月13日,国民党曾经吹嘘的“南京保卫战”仅仅经过近半月的激战便失利了。战役最高指挥官唐生智率长官部少数人员在第36师掩护下渡江而去。他所下达的突围命令,只有第66、第83军两部遵照执行,成功突围。其余各部混乱不堪,惨不忍睹。南京陷落。

早在攻陷南京之前,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就策划了将南京的中国军民包围并屠杀的罪恶计划。据第6师团23联队第4中队第3分队分队长中野忠之寿笔供:“1937年12月11日以后,于江苏省下关及长江上,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的方针:决定在南京城内及其周围,将中国抗日军人及抗日爱国人民从东南西北加以包围,逐次压缩包围圈,以实行一人不剩的大屠杀。”

在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奸淫、放火、抢劫和血腥大屠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在日军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战后,据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有19万;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有15万,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

12月13日这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组成以林伯渠、张国焘、习仲勋、徐特立、刘景范、马明方、高岗为成员的边区政府新的主席团,由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

此时,“十二月政治局会议”还在继续进行着,正讨论如何对待陈独秀愿意回到党内工作的问题。

原来在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并没有吸取教训,也不承认错误,可他对毛泽东的敬佩却一直没有改变,不但未发表过反对毛泽东的言论,还对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根据地大为赞赏。他认为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之排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没收地主的土地给农民”的见证。“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苏维埃政制,已不是乌托邦而有了俄国的经验,他不但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保障,同时,也是空前的最高度的民主主义政制,任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权所不能召集的彻底民主的国民会议,只有它能够召集。”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六大”要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直接邀请陈独秀、蔡和森、罗章龙、张国焘、邓中夏5人参加,陈独秀鼓励其他4人都去,而他则拒绝参加。1929年以后,陈独秀攻击“六大”路线。此一时期,他的观点与苏联托洛茨基不谋而合。10月16日,他和彭述之联名致电中共中央,说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走上了分裂党的道路。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4人决议案》。1931年5月,在中国托派组织的统一大会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的中央总书记。1932年10月15日,蒋介石以“危害民国罪”将陈独秀逮捕入狱,直到1937年8月23日,经胡适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保释,才被释放出来。托派分子又请他出面把托派组织起来,他的回答是“各奔前程”。托洛茨基邀请他到美国会面,他拒绝了。胡适拉他去美国,说有一家图书公司请他去写自传,他说:我的生活简单,用不着去美国。胡适、张伯苓和周佛海拉他进国防参议会,还说蒋介石答应给他5个名额。他说:“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大敌当前,国共第二次合作,既然是国家需要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对他就是了。”蒋介石打算让陈独秀出任政府劳动部长,陈独秀斥蒋介石是“异想天开”。蒋介石又派朱家骅找陈独秀,请他另组一个“新共党”,给他10万元经费,他还是不为所动。他就是一门心思找中共中央联系,先是让他的代表罗汉先找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后来又找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表示愿意回到党内,在党的领导下工作。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在讨论陈独秀的请求时,王明坚决反对让他回到党内。他说:

“我们和什么人都可以合作抗日,只有托派例外。”

有人说:陈独秀与托洛茨基究竟有所不同。王明说:

“斯大林正在雷厉风行地反托派,而我们却要联络托派,那还了得!斯大林知道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反对托派,不能有仁慈观念。”

毛泽东与陈独秀还是有感情的,但他更坚持党的原则,他说:

“我们中国共产党不拒绝同过去犯过错误而现在真心悔悟、愿意抗日的人联合,而且真诚欢迎他们的转变。陈独秀等托派分子能够实现下列3个条件时,亦愿意与之联合抗日:

第一,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全部理论与行动,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之错误。第二,公开表示拥护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第三,在实际行动中表示这种拥护的诚意。其它关系,则在上述3个条件实现后,再行考虑。”

毛泽东的主张和他提出的这3个条件,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

尔后,毛泽东与张闻天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南京和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发去了上述内容完全相同的电文。可陈独秀却拒绝接受中共中央的3个条件,他说:

“我已经不是托派,所以没有发表声明脱离托派的必要。我们过去没有错误,所以也没有承认错误的必要。”

后来,董必武在1938年8月代表党组织多次去看望在四川江津县城的陈独秀,劝他以国家民族为重,抛弃固执与偏见,写一个书面检查,回到党内工作。陈独秀却依然说:

“回党工作,固我所愿,惟书面检查,碍难从命。时至今日,谁有过,谁无过,在未定之数,有什么好写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没有因私废公,中共中央也就没有让陈独秀回到党内。斯时已经叛变投敌的张国焘趁机向蒋介石建议:由国民党知名人士公开访问陈独秀,再将陈独秀的抗战言论编辑成册,用以对付延安的宣传。蒋介石便让戴笠和胡宗南以私人身份,带了水果和茅台酒等礼品秘密拜访陈独秀。陈独秀拒不接见,戴笠、胡宗南找到高语罕通融,这才见到了陈独秀。陈独秀说:

“我是逃难入川,虽以国事萦怀,却不问政治,更不曾有何政治活动,本人孤陋寡闻,不愿公开发表言论,引起喋喋不休之争,请转告蒋先生好自为之。”

这正是:月转圆缺光辉在,竹生枝杈气节直。

陈公本是拓荒者,局限执拗两误之。

后来,陈独秀在1942年5月27日因患高血压病逝于江津县城10公里外鹤山坪石墙院,终年63岁。

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曾经对陈独秀作了正确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

“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普列汉诺夫以后变成了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北伐胜利,轰轰烈烈。可是这一时期的末尾一段,我们党搞得不好,出了一个陈独秀主义。”“斯大林在一篇演说里,把列宁、普列汉诺夫放在一起,联共党史也说到他。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要讲到他。”

再说1937年12月13日,“十二月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准备召集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全文如下:

一、政治局认为在最近时期内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党的工作,均有最严重的意义。

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在于讨论和规定如何在巩固和扩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下,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同时,党七次大会应当对于自党六次大会以来的革命斗争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期限不能过长,应尽可能地在较短时间内召集大会。

四、党七次代表大会的主要议事日程,政治局暂提议为下列各项:

1、10年奋斗的基本总结和今后奋斗的基本方针。2、如何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胜利。3、动员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对日抗战工作。4、在新工作条件下的党的建设问题。5、改选党的中央领导机关。

此大会议程应交六中全会审核及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决定。

五、为有系统的进行一切有关召集七次大会的准备工作,政治局决定成立一个准备召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委员会,准备委员会由下列同志组织之:

1、毛泽东 2、陈绍禹 3、朱德 4、周恩来 5、项英 6、张闻天 7、张国焘 8、秦邦宪 9、赵容(即康生——笔者注) 10、廖陈云(即陈云——笔者注) 11、王稼祥 12、彭德怀 13、任弼时 14、邓发 15刘少奇 16、何克全 17、林祖涵 18、吴玉章 19、董必武 20、徐特立 21、曾山 22、张鼎丞 23、陈毅 24、杨靖宇 25、高岗

准备委员会之主席为毛泽东同志,书记为陈绍禹同志,为便利于进行经常工作,决定在准备委员会下设立秘书处,由下列同志组织之:

1、毛泽东 2、张闻天 3、赵容 4、廖陈云 5、陈绍禹

六、准备召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之责任,在于在中央领导之下,动员全党同志和扩大民众积极参加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准备工作。

七、各级党部对于大会之应行具体准备工作,由准备委员会秘书处拟定交政治局批准后通知全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1937年12月13日通过(签名 略)

12月14日,“十二月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共驻国际代表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

王明原本善于拉帮结派,故在“12月政治局会议”上有些得势,因此会议对王明在党内的特殊地位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毛泽东身处此境,为了抗日大局,不得不在策略上让了一步。可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张闻天竟然在这关键时刻,要将总书记的职务让给王明。这是毛泽东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毛泽东提议,在中共中央不设总书记。于是,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在中央不再设立总书记职务,重新改组书记处,由书记处实行集体领导。

会议决定增补刚刚回国的王明、康生、陈云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加上原书记处的张闻天、毛泽东,改组为新的5人书记处。免去了博古、周恩来、项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保留政治局委员。

会议决定,博古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张闻天任中央宣传部部长,李维汉任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任中央敌区工委书记,康生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

毛泽东提议,由任弼时出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会议决定:由王明、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谈判。

由周恩来、博古、项英、董必武、凯丰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以周恩来为书记,博古为长江局委员、组织部长。领导南部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由项英、曾山、陈毅、方方、涂振农组成中共东南分局,以项英为书记,曾山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陈丕显为青年部长,陈少敏为妇女部长,温仰春为秘书长,领导新四军工作。东南分局受中共中央和长江局双重领导。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