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4/5页 | 下页

5日11时半,粟裕令第3纵队全部出击。在新四军的全面进攻下,韩德勤军第33师全部动摇溃退,在新四军第2、第3纵队东西突击下大部被消灭,一部向东北突围退至野屋基、何家塘之线,向其军部及第117师靠拢。

是日晚9时,韩德勤军大部主力已被新四军解决。粟裕立即下达追击命令:“(一)情况(略)(二)各部应不顾疲劳,不惜一切牺牲,不重缴获,而在于乘胜追击以占领海安。 (三)追击任务及路线区分如下:(1)第1纵队由现地(野屋基)经八字桥、古溪,向营溪、孙家庄,经胡家集渡运盐河,由海安以西向海安进击。(2)第2纵队由现地(何家塘)经太平桥、古溪以南芦家桥、小塔头桥、花园桥、祖师庙,由海安以南向海安进击。(3)第3纵队由现地(大焦庄)经分界、搬经、加力、花园桥以东,由柴湾镇以北渡运盐河,经立发桥绕攻海安东北,截断海安顽军向东台之退路。(4)各部自行酌派兵力打扫战场,收容伤兵,应将主力之大部迅速兼程前进,务于10月6日早晨到达海安。(5)我随中央纵队前进。”

但此时各部队因过于疲劳,同时由于退守野屋基之敌未能完全解决,因此没有达成于6日早晨占领海安的任务。

10月6日拂晓,各追击部队从八字桥、野屋基、黄桥附近分路向海安追击,乘势歼灭第89军军部,军长李守维仓皇逃窜,失足于水中。韩德勤眼看败局己定,率残部向兴化方向逃去。

6日下午,新四军第2纵队与逃至营溪附近的韩德勤残部接触,战斗三四小时尚未解决。粟裕决定以第2纵队全力解决营溪之敌,而以第1纵队迅速出动,其先头部队经孙家庄由胡家集渡运盐河,务于1940年10月7日(次日)早晨确实占领海安。第3纵队则仍照原定路线追击前进。

从1940年10月4日至10月6日,粟裕指挥黄桥决战以伤亡900余人的代价,歼灭韩德勤部11000余人,第89军军长李守维溺毙,独立第6旅旅长翁达及旅、团长数人毙命,俘虏其33师师长孙启人,99旅旅长苗瑞林、117师参谋长等师、旅、团军官30余名,下级军官600名;缴获长短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山炮3门,迫击炮59门及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10月6日这一天,日军由于在百团大战一二阶段中损失惨重而受到巨大震撼,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日伪军深入根据地反复“扫荡”、“清剿”,实行野蛮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消灭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使抗日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给根据地军民带来了严重困难。

也就是从10月6日开始,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入百团大战第3阶段,即反“扫荡”作战阶段。

10月8日,毛泽东与朱德、王稼祥联名致电叶挺、项英等人,关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移动方向,发出指示:

叶、项、胡服、陈毅、雪枫:

一、蒋令顾、韩“扫荡”大江南北新四军,大江南北比较大的武装摩擦是可能的,主力战将在苏北与江南。韩进攻陈毅部队,被消灭2000余。另有顾、冷一师到江边还有北渡增援韩之模样,而李品仙等也可在策应,但是次要的方向。

二、最困难的是在皖南的战争与军部。我们意见,军部应移动到3支地区,如顽军来攻不易长期抵抗时则北渡长江,如移苏南尚有可能,也可移苏南。向南深入黄山山脉游击,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最不利的。下决心移皖北,由4支应派一部到无为接应。

三、苏北以全力击退韩之进攻,解决韩部。对顽方之李品仙、何柱国等力求和缓,惟同时应注意日寇之“扫荡”。日寇有可能配合此摩擦,四出“扫荡”我华中地区。

四、苏南新四军部队,应以游击战争坚持原地区。

毛 朱 王

10月9日,刘少奇关于军部应从速北移致电叶挺、项英等:

叶、项并报毛、朱、王:

一、桂军3个师已由五战区开大别山。另据立煌来人谈,鄂北东到有中央军,立煌亦到有中央军两个师,只据守据点。淮南路附近之吴山庙、高塘集到桂军一个师。

二、据确情息,李品仙在重庆令各部将于最近向皖东大举进攻。因我军在苏北之胜利,使津浦路东西直至海边各根据地打成一片,实为顽固派不能坐视之事。现我在皖东兵力薄弱(因4个团东进),且部队未整训好,在屡次战斗中伤亡数目甚大,棉衣未作好,今年路西灾荒我中心区又十分严重,故在顽固派大举进攻下只能以游击战争坚持,原有阵地不能巩固。

三、军部在皖南既不可能,建议从速北移。因目前交通尚有可能,如果迟缓,恐有被顽固派阻断封锁可能。皖南阵地即用游击战争坚持,如不可能坚持即放弃亦可。因我如能巩固皖东、苏北、鄂北广大地区,使之民主化,这是中国革命中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指挥部暂时不能北移,希夷同志及若干人员是否可以首先北来?如何处理望告,2、4支队及游纵如何策应亦望指示。

10月10日,沈雁冰偕夫人孔德沚随董必武的车队离开生活、工作了5个月的延安,奔向重庆新的工作岗位。“鲁艺”全体师生在桥儿沟西边、延河北岸列队欢送他们。沈雁冰夫妇微笑着挥手向同志们告别。

此前,毛泽东在和沈雁冰的谈话中说,中央希望他能去重庆工作,担任重庆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加强国统区文化战线的力量。沈雁冰爽快地答应了,并决定把一双儿女留在延安。临行前,他在向毛泽东告别时说:

“我把两个孩子都交给了党,请党来教育他们吧!”

“这很好嘛!”毛泽东风趣地对老朋友说:“你现在把俩包袱扔在这里,可以轻装上阵了。”

10月11日,项英关于皖南情况及军部北移困难致电毛泽东等人:

毛、朱、王并告胡服:

齐亥电(10月8日指示——笔者注)悉。“扫荡”皖南敌军被我追击,已向青弋江下游退走。希夷尚在泾县,明日回部,讨论后再作详报;现在我军已积极布置准备。最近32集团军指挥部移宁国,新增来88军(原在上饶)两个师,行动布置已至绩溪、宁国一带。附近友军(总共8个师)不久前曾有军官会议之举行。地方政府传说正在开会,显系战备,正从各方布置。依据各方形势与条件,军部困难北移,也不便移3支区域(地区太小,敌友进攻无法住),仍以军部所在地作基点较有利,以便与3支地区连成一片,作准备已相当完备。

10月12日,刘少奇致电毛泽东等人,建议放弃皖南,集中力量巩固华中:

毛、朱、王:

一、据各方情报,蒋、李将大举向皖东进攻,并有桂军两个团即将进入无为县讯(原无为有桂军一两团),江南军部北渡道路可能被切断。

二、现皖东兵力薄弱,在顽方进攻下只能坚持游击。我因苏北百事待办,拟即日去苏北。而张、邓两同志留路西,一老一新,在情况紧张时亦不无问题。

三、前次建议江南军部及3支队即速北移(因移苏南已不可能),你们意见如何?我意应速下决心放弃皖南阵地,或以游击坚持皖南,而集中力量巩固华中已得阵地,否则华中、皖南均不能巩固,于我不利。除华北外,如我再巩固目前华中已得阵地,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相当的保证,时局的好转亦有相当的保证。

四、目前华中部队仍过少,屡次作战,伤亡减员甚大,且未经过长期整训。地方干部更少,华北干部事实上不能到达。军部现有大批干部,并有工作能力的机关在皖南,又没有很多工作可作,故为巩固华中,应付摩擦与“扫荡”,军部及3支均以即速北渡为有利。望考虑速决电叶、项,办理。

10月1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叶挺、项英、刘少奇、陈毅、黄克诚:

叶、项、胡服、陈毅、黄克诚:

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甲)蒋在英美策动下可能加入英美战线,整个南方有变为黑暗世界之可能。但因蒋是站在反日立场上,我不能在南方国民党地区进行任何游击战争,曾生部队在东江失败就是明证。因此,军部应乘此时速速渡江,以皖东为根据地,绝对不要再迟延。皖南战斗部队,亦应以一部北移,留一部坚持游击战争。(乙)省韩大败乞和,显系缓兵待援,此时黄克诚应以增援陈毅为理由,派部进至东台,与陈部会合,而以主力占领兴化以北以东之广大地区(东台河以北归八路负责),迫韩放弃反我方针,承认我之抗日根据地,停止皖西进攻之师。而陈毅则不拒绝和议,一面整理扩大部队,扩大根据地,示我全为自卫不为已甚。我皖东部队,应速部署向西防御,坚持皖东根据地,一面向桂军呼吁,反对内战,强调团结对敌。皖东决不可失,如失皖东,则蒋介石必沿运河淮河构筑封锁线,断我向西之前途。

毛 朱 王

10月13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叶挺、项英、刘少奇、陈毅说:

“为对付日寇进攻,为巩固国内团结,华中摩擦在韩进攻失败后,我应加紧开展地方工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与整训自己的部队,对韩不应进攻,而应在韩再向我进攻时,各个反攻击破之。否则会妨碍我在重庆之统一战线工作,但胡服建议控制旧黄河以南阜宁一带战略要地,是必要的,可执行。”“对李品仙应力求和解,这是有关桂系与我们的整个关系。”

10月14日,毛泽东、致电陈毅并告叶挺、项英、刘少奇、黄克诚,电文中提出了同韩德勤谈判的主要条件,并请韩德勤及李明扬、李万里、陈泰运转告国民党中央及顾祝同。谈判条件是:

“1、停止安徽向皖东进攻;2、撤退皖南对新四军之包围;3、撤退苏南对新四军之包围。”

10月14日这一天,毛泽东就建设苏北根据地问题又发出了3封电报。他在给陈毅并告刘少奇的电报中写道:

“建设苏北根据地是很大的工作。同意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同意胡服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注意苏北与皖东打成一片,不要使中间有间断。尊重李明扬、韩国钧等中立态度及其利益,注意收集蒋、顾、韩的反共证据(人证物证),注意收集知识分子,注意调节各阶层利益,实行政权中的‘三三制’,预防‘左’的危险,注意组织财政经济问题,从长期战争出发,勿使人力物力浪费。”

在致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的电报中,毛泽东写道:你们注意吸收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社人员参加苏北文化教育工作是对的。但同时也应注意黄炎培、江问渔等所领导的职业教育社在江浙两省知识分子中的颇大影响。黄、江不仅在文化教育界有地位,而且是经营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家的著名代表,因此,也应吸收职业教育社社员及其各方有关人员参加苏北的文化教育和财政经济事业。应设法同江浙民族资本家代表张一麐、黄炎培、江问渔、褚辅成、穆藕初等联络,欢迎他们派人或介绍人参加苏北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毛泽东在给周恩来、叶剑英的电报中写道:

“苏北根据地的工作对全国有重大政治影响,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成为我们建立苏北模范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问题之一。如果我们能够以正确政策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民主方面与我们合作,在国共斗争方面保持中立,则不仅对孤立大资产阶级有极大帮助,且使我们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得以开始在全国注目之地区实现,对于目前阶段整个革命进程是有帮助的。”

他在电报中还说,请周恩来等除对生活教育社人员加以联络外,同时亦对江浙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加以联络,向他们说明苏北事件真相,说明我们在苏北的各种政策,约请他们派人和介绍人到苏北去办教育文化事业,去投资兴办实业,并说明我们欢迎他们派人和介绍人参加苏北的政权工作和民意机关工作,以便经过他们,扩大我们争取江浙民族资本家的范围,并帮助我们巩固苏北根据地。

10月17日,毛泽东为建设苏北根据地起草指示电,要晋东南、冀南及晋察冀下决心抽调300至400个有经验的党政军民工作干部,随杨得志部队南下,交刘少奇分配使用。

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总参谋长的名义,向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发出“皓电”,诬蔑八路军新四军:“一,不守战区范围自由出动;二,不遵编制数量自由扩充;三,不服从中央命令破坏行政系统;四,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

“皓电”最后以“中央提示案”的形式提出:限令大江南北坚持抗日的八路军、新四军,“于电到1个月内”,全部开赴旧黄河以北,集中到冀察两省和鲁冀晋一隅,受阎锡山指挥,不得越境和武装民众;还要求将50万人的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

10月21日,毛泽东又致电叶挺、项英,要叶挺尽快渡江,以速为好。

10月24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陈毅、粟裕说:

“关于军部北移与胡服会合、统一领导华中问题,我们已屡电叶、项,你们可去电催。”

10月25日,毛泽东将周恩来的来电转发给彭德怀、刘少奇、项英,并说:

“目前国民党方面的种种情况,均证明反共高潮是在着着上升,何、白19日电是表示了国方决心,如果国际形势更利于英美派,局部剿共会进入全面反共。”

10月25日,毛泽东复电周恩来并发彭德怀、刘少奇、项英说:

“目前我们的对策是稳健地对付国民党的进攻。军事上采取防卫立场,他不进攻,我不乱动;政治上强调团结抗日,向国民党及中间派及广大人民说明,贝当路线与英美路线两者的危险性,强调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再坚持一年,世界形势就大变了,目前是准备待机时期。”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