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东方直心 繁体
9月13日,毛泽东读了周恩来关于福建前线的战况报告,致电周恩来、黄克诚:
周总理、黄克诚同志:
送来连日金门情况2件及我军命令1件,收到。除照你们命令规定路线执行以外,白天黑夜打零炮,每天24小时,特别是黑夜,特别是对料罗湾3海里以内,打零炮(每天二三百发),使敌昼夜惊慌,不得安宁,似有大利,至少有中利小利。你们意见如何?大打之日,不打零炮。小打之日,即是打零炮。特别黑夜对料罗湾打,白天精确地校准炮位,黑夜如法炮制,似较有利。请征询前线研究,看可行否?
华沙谈判,三四天或者一周以内,实行侦察战,不要和盘托出。彼方亦似不会和盘托出,先要对我们进行侦察。周彭张乔(冠华)诸位意见如何?顺祝旗开得胜!
毛泽东 9月13日于武昌
9月13日午饭后,毛泽东和张治中、江青在王任重陪同下,从东湖宾馆驱车来到长江边,登上船驶入江心。毛泽东在护卫人员的陪同下,顺着船舷的扶手下到水中,一口气游了十几公里。
下午2点,毛泽东在蒋家墩码头回到轮船甲板上更衣,同张治中、王任重、江青等人上岸。武钢的李一清、韩宁夫等人早在码头等候。众人上了车,向武钢厂区驶去。
今天是武汉钢铁公司第一号高炉正式投入生产。这个日产生铁2000吨的高炉的投产,将会给1958年的全民炼钢运动带来极大的鼓舞。
这天下午,艳阳当空,提前竣工的武钢1号高炉直插晴空,炉前贴着巨幅标语,3000多名群众和武钢工人聚集在高炉右侧,等待高炉出铁,等待毛泽东的到来。
毛泽东在厂区一排低矮的简易活动房前下了车,李一清请毛泽东在经理办公室稍事休息。韩宁夫正要展开厂区总平面图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指着他问道:
“我们两年前见过一面,你叫什么?”
“主席,我叫韩宁夫。”
毛泽东笑着说:
“你取了一个苏联人的名字喽,又是‘宁’又是‘夫’嘛。”
他看着厂区平面图听韩宁夫汇报,听说1号高炉有70多米高,直径12米粗,日产生铁2000吨,他满意地说:
“你们的高炉不同一般,应该叫大大高炉。”
他又问:
“几时能够出铁呀?”
韩宁夫说3时左右出铁。他问:
“有没有把握?”
韩宁夫说:
“有99%的把握。但也可能有预计不到的1%。”
毛泽东高兴地说:
“好哇!今天看不到,我明天再来看,明天看不到,我后天再来。总而言之,我三顾茅庐也要看到你们出铁。”
下午2点59分,毛泽东、张治中、江青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第二书记张平化、武钢钢铁公司总经理李一清等人的陪同下,乘车来到武钢1号高炉前。守候在那里的人们顿时欢呼起来,“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毛泽东在欢乐的人群簇拥中,攀上高炉平台,凭栏向群众招手致意。接着,他转向炉台中部,和等待在那里的14名为武钢建设立下功劳的先进模范人物一一握手。工人们高喊着:
“主席,您好!”“感谢您,主席!”
毛泽东也喊道:
“你好!你好!”
毛泽东来到炉工休息室的平台上,坐下来,了解高炉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情况,问道:
“各种设备是不是全是国内制造的?”
公司一位副经理答道:
“大部分设备是国内制造的,一些主要设备是苏联供给的。”
3点10分,1号高炉的炼铁工人打开出铁的眼,快要出铁了。毛泽东忙站起来看出铁。他问道:
“出铁需要多长时间?”
旁边的人尚未答话,只见炉前红光冲天,铁水奔流而出。炉台上下顿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毛泽东居高临下,向炉台上的工人鼓掌致意。他高兴地说:
“到前边去看看吧。”
毛泽东在炉前询问了一些出铁的情况。他又来到高炉操作室,接见了苏联专家。苏联专家组长巴杜洛夫向毛泽东道贺,他说:
“这么大的高炉,武钢要建4座。目前,苏联也只有3座,美国1座。这是你们的巨大胜利!”
毛泽东说:
“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王任重建议说:
“主席,是不是去看看炼焦炉?”
毛泽东说:
“去看看吧。”
3点40分,毛泽东离开了1号高炉,乘车来到炼焦厂。他向党委书记、厂长询问了生产情况。看了第一炉出焦后,他说:
“再看一炉。”
他还询问了煤气处理的情况,就回收废气制造化肥问题指示说:
“硫胺应该多生产一些。”
下午4点钟,毛泽东看完第二炉出焦后,在炼焦工人的欢呼声中,离开了武钢工地。武汉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李一清向毛泽东汇报了工作后,毛泽东说:
“像武钢这样大的企业,可以逐步地办成为综合性的联合企业,除生产多种钢铁产品外,还要办点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建筑工业等。这样的大型企业,除工业外,农、商、学、兵都要有。”
接下来,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林一山要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见时间已经不早了,天气又很闷热,就对林一山说:
“你谈的是长江的事,我们到长江去谈吧。”
一众人等马上转移到船上,毛泽东让林一山谈谈长江的泥沙问题,也就是未来的三峡工程的寿命问题。林一山说:
“长江的含沙量远比黄河的少,相对量少。但由于长江全年来水量比黄河大20倍,所以泥沙的绝对量还很大。根据计算,三峡入库泥沙,每年约5万吨。三峡水库寿命可以用400年,至少也可以用200年。这是假定三峡以上不修其它水库的话。”
毛泽东说:
“这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只200年太可惜了。”
谈完了工作,毛泽东就下水游泳。
9月14日,毛泽东视察了武汉第一纱厂、武汉重型机床厂等。
按照事先的安排,毛泽东视察了湖北就要去安徽,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需要先回合肥进行准备工作。张治中是安徽人,自然对家乡多一份偏爱,这次能陪毛泽东回到家乡安徽,当然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他找到曾希圣说:
“毛主席是第一次到安徽,怎么能使广大群众一睹毛主席的风采?这可是安徽人民多年来所渴望的机会。我们能不能事先把群众组织好,站在大道两边,请毛主席坐在敞篷车上,就可以使群众都能看到他。”
曾希圣当然也愿意这么做,可他知道毛泽东外出,一向喜欢轻车简从,更不喜欢夹道迎送之类的安排,就说:
“主席恐怕不会答应吧?主席无论到什么地方,像我们这些负责人都不让迎接。当然,毛主席这次到安徽,对全省人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能够这样做更好。”
张治中说:
“让我去和主席讲,试试看嘛。”
曾希圣说:
“好吧,听你的回音。主席能答应最好。”
在吃晚饭的时候,张治中便把这件事提了出来,他对毛泽东说:
“主席10年来才第一次到安徽去,安徽人民一定非常渴望能够见到你,你到合肥时,让人民站在道路两旁一睹风采吧?你不反对吧?”
毛泽东没有马上表态,他夹起一点菜,慢慢地放进嘴里咀嚼着。负责保安的罗瑞卿听张治中这么一说,不免吃了一惊,忍不住问道:
“你说要夹道欢迎?”
毛泽东每次外出,每每陷入群众的包围之中,难以脱身,这时候是他们保卫人员最紧张最担心的时刻。况且人一多,秩序难免混乱,也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毛泽东觉得罗瑞卿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他还是接受了张治中的建议,他说:
“我已经受到你们许多批评了,说我没到安徽去。安徽省委同志们也是多次这样说。这次你们怎么办我都不管了。”
张治中闻言,可真是喜出望外,吃过饭就告诉曾希圣说:
“毛主席批准了!”
曾希圣要先回合肥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合肥群众欢迎毛泽东后,必然会有许多人跟随到毛泽东的住处,他们会在毛泽东的住处附近等候他出来,不断地欢呼和喧嚷,会影响毛泽东的工作和休息,保安工作也不好做。于是,他就去找张治中商量,能不能在毛泽东进合肥时,仍然采取保密的办法,而在毛泽东离开合肥时,搞一个夹道欢送。张治中说,这个办法好,就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是日晚,武汉市11位妇女代表早早来到了省委会议室里,等候毛泽东接见。毛泽东来了,他面带微笑注视着在场的人,伸出手和站在最前面的劳动模范朱玫握手。后边的詹淑权握着毛泽东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周春枝也赶紧凑近毛泽东身边。萧慧纳介绍说:
“她就是我们在‘八大’介绍过的五好积极分子。”
毛泽东和周春枝、杨菊玲等代表们握了手,招呼大家坐在会议室正中的大桌子旁。他问穿着一身白制服的丘益英说:
“你是做什么的?”
丘益英站起身,举手向毛泽东敬了一个礼,说:
“我是人民警察。”
“你的工作有困难吗?”
“没有什么困难。”
毛泽东微笑着称赞说:
“也不容易啰!”
他看了大桌子上摆着的武汉妇女们制造的化学标本,有硫酸亚铁、硝酸、硫酸、硫酸钠、氯化铵等。他拿着一块焦炭看了看。这块优质焦炭就是站在他身边的喻望香亲手炼出来的。喻望香和20多个妇女苦战了两个多月,已经炼出了200多吨焦炭了。毛泽东望望喻望香,说:
“妇女也能炼焦了,这是怎么炼出来的?”
喻望香说,她们是用土法炼的。接着她将用什么方法,有几个人工作,需要几天炼成,一一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9月15日,毛泽东从武汉动身,经鄂城前往武钢大冶炼铁矿区、大冶钢厂视察。
上午10时,毛泽东在王任重、张平化和黄石市委第一书记杨锐陪同下,来到大冶铁山的尖山矿区,在铁山党委书记张品、矿长陈明江引领下,朝矿区走去。毛泽东问:
“整个大冶铁山矿石蕴藏量是多少?”
陈明江回答说:
“是1亿1千万吨。”
“多不多?少不少?”
张平化插话说:
“这个1亿1千万吨是近期勘探报告材料,有些情况还没查明。”
王任重递给毛泽东一块矿石,毛泽东翻来覆去地看着,又掂了掂,问:
“矿石含铁量怎样?除铁之外,还含什么成份?你们是不是光要铁?”
陈明江说:
“这里矿石的含铁量是50%—60%,矿石中除铁之外,还含有铜的成份。”
看了一段矿区,张品、陈明江请毛泽东等人来到休息室。陈明江汇报说:
“这里是露天采矿,剥离工程很大,基建费用也比地下开采要多得多。比如,地下开采,可以不修铁路,不搞电机车,也不用电铲。但地下开采没有露天开采量大。”
毛泽东问:
“花了多少钱?”
“基本建设原来计划的费用是1亿5千万元,经过工人们想点子,找窍门,千方百计实行节约,结果只花了1亿2千万元,省下了3千万元。”
“你们是包干?”
陈明江回答说是。毛泽东说:
“好!包干好。搞基本建设还是采用大包干的办法好,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建设成本。”
陈明江说:
“早搞大包干,省的还要多,有1亿就够了。”
张平化说:
“窍门和潜力到处都是,关键是发动群众。这里的电机车设计能力是拖8个车皮,工人们打破迷信,大大发挥了机车牵引能力,前几天拖到13个,现在拖到14个。工人说完全可以拖16个,比设计能力提高200%。”
毛泽东走出休息室,循着弯曲的山道,登上大冶铁矿露天采场尖山180水平处,察看掌子面上穿孔机、电铲、电机车、汽车、风钻的作业情况。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喜悦,久久地望着工地上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
吃过午饭,毛泽东乘车去大冶钢厂。他始终惦记着全民大炼钢铁的指标问题,在车上问杨锐:
“你看,今年1070万吨钢能不能完成?你们地方怎么样?”
杨锐表示有信心。他介绍说,大冶钢厂的职工干劲很大,这个厂去年还只能生产十几万吨,今年已经跃进到50万吨。毛泽东说:
“这很好,跃得很快。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干劲。”
下午1点多钟,毛泽东一行人来到大冶钢厂,这是毛泽东第2次来大冶钢厂。厂长江敏、炼钢部党总支书记丁振江、主任王全治,马上出迎。毛泽东来到新建的平炉炼钢厂,顺着一条窄小的楼梯,要爬上离地面有五六米高的平炉操作台。丁振江和王全治一前一后要扶毛泽东,被他谢绝了。毛泽东来到4号平炉前,问:
“这是什么炉子?”
江敏说:
“这是平炉,又叫马丁炉。”
“有多大?”
“90吨的。”
丁振江介绍说:
“这是3座新近建起来的平炉,都是最近投入生产的。”
毛泽东从炼钢老工人、平炉工段党支部书记张开先手中接过蓝色的炼钢镜,迎着炙热火光,走到炉前观察钢水。他看了一会儿,又看了3号平炉,再走到2号平炉前。2号炉前不久大放卫星,称每炉炼钢产量超过设计能力将近1倍。毛泽东拿起炼钢镜看了一会儿,问道:
“现在你们一炉可以出多少钢?”
丁振江说:
“现在可以出到150吨以上。”
毛泽东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可是他的兴致依然很好,下了2号平炉,又看了电炉、转炉车间。他称赞说:
“你们建设得很快,建设得好。”
毛泽东来到新建的轧钢厂,特别注意观察了国产轧机。他还仔细地询问了厂里整风反右的情况。他说:
“政治挂了帅,什么都好办了。”
下午2点多钟,毛泽东结束了对大冶钢厂车间生产的视察,在厂区却陷入了欢呼的人海。他由王任重陪同走在前面,张治中由张平化陪同走在后面。不一会儿,张治中、张平化被挤到远离了毛泽东的地方,毛泽东成了人潮的漩涡中心。张治中、张平化费了好大劲儿,才挤到毛泽东跟前,见毛泽东虽然汗流浃背,却依然是欢心从容。
尔后,毛泽东一行乘车到了黄石港特殊钢厂,同工人们见了面,谈了话。毛泽东沿途还看到了农业丰收的景象。接着,他们一行乘车来到黄石市委驻地,和市委机关的干部职工见面并合影留念。
下午3点多,毛泽东在沈家营码头刚登上“江峡”号轮船不久,天气突变,一霎时黑云笼罩,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江水白浪滔天。毛泽东看着咆哮的长江,兴奋不已。他说:
“你们会不会游泳?敢不敢在长江里游啊?”
3点42分,毛泽东更衣走下舷梯,第一个跃入巨浪之中。护游人员一见,不敢怠慢,一个个“噗嗵!噗嗵!”跳入水中。
一刻钟后,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打得人睁不开眼。轮船上的人十分担心毛泽东的安全。王任重扯着嗓子喊道:
“主席,雨太大了,是不是上船算了?”
毛泽东眯着眼笑道:
“雨大好嘛……”
他的话被雨声和涛声淹没了。他继续在风雨中搏击,又游了10分钟,已经到了上窑河段,才被大家力劝上船。
5点30分,毛泽东举起手,向黄石告别,乘船顺江东下。此次武汉之行,他与4万多名职工见了面,群众热情之高,生产场面之热烈,无不使他深受鼓舞。
是日晚,毛泽东一直工作到9月16日凌晨3点,方才休息。
欲知毛泽东在安徽省内的视察情形如何?且看下一章分解。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向王炳南面授机宜的时候说:“在同美国人的会谈中,你要多用一种劝说的方法,譬如说,你们美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中国也不小,你们何必为了仅仅不到一千万人口的台湾岛屿与6亿中国人民为敌呢?你们现在的做法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他还说:“在会谈中要多用脑子,谦虚谨慎,说话时不要对美国人使用像板门店谈判那样过分刺激的语言,不要伤害美国民族的感情。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伟大的民族,应该和好。”这一同美国人会谈的方针,和本传前面所讲到的毛泽东提出的所有的那些对美事务的政策和策略,构成了一整套的、后人应该遵循的处理中美关系的行为准则。可有些人一反祖宗的成规,干了不少惧美亲美的事情,比蒋介石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头来自食恶果的报应,自然是难以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