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东方直心 繁体
第14章
“有多少人民群众连野菜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忍心去吃猪肉呢?我咽不下去呀!”
话说1961年4月16日晚,毛泽东召集刘少奇、陶铸、王任重、胡乔木开会,讨论食堂问题。
4月18日,毛泽东离开长沙,去了南昌。
4月19日晚,毛泽东在南昌会见了以古巴教育部长阿曼多·阿特·达瓦洛斯为首的古巴文化代表团全体成员,在座的有邵式平。毛泽东同古巴客人进行了长时间亲切谈话。他在谈到知识分子时说:
“我们应该争取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否则我们就无法继续我们的事业。”
他还指着身边的邵式平说:
“我们中间有个大知识分子,就是这位邵省长,他读过大学。”
新华社对毛泽东这次外事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报道中说:“毛主席最后在送别古巴朋友的时候,特别嘱托他们向古巴人民的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总理致以亲切的问候,并祝古巴人民在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尔后,毛泽东到达杭州,住在刘庄。
此时,浙江的调查和《六十条》试点工作均已告一段落,浙江调查组的成员随即回到杭州,同毛泽东住在一处。
4月23日,毛泽东找田家英谈话,研究下一步调查工作,谈到全党范围的,也谈到浙江调查的问题。
4月25日上午,毛泽东写信给在杭州的邓小平,他在信中写道:
小平同志:
请你起草一个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通知,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负责同志于5月15日到达北京,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起草委员会的委员们(列举名单,照广州原样)则于5月9日到达北京。此次会议的任务是继续广州会议尚未完成的工作:收集农民和干部的意见,修改工作条例《六十条》和继续整“五风”,不讨论工业和城市整风问题,或者只在会议末尾略为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留待7月会议上去讨论。为此,到会各同志,应利用目前这一段时间,对农村中的若干关键问题(食堂问题、粮食问题、供给制问题、自留山问题、山林分级管理问题,耕牛、农具归大队有好处还是归队有好处问题,一二类县、社、队全面整风和坚决退赔问题,反对恩赐观点、坚决走群众路线问题,向群众请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题,恢复手工业问题,恢复供销合作社问题)进行重点调查。下10天至15天苦工夫,向群众寻求真理,以便5月会议能比较彻底地完成上述任务。
此通知,请你找田家英同志合作起草。今天晚上我们谈好,明天用电报发出,是为至盼!
毛泽东 4月25日上午9时
是日晚,田家英参加了毛泽东召集的会议。会议开到次日凌晨2时,决定浙江调查组就农村中若干关键问题继续进行调查。
4月26日,中共中央以《中央转发主席批示的几个重要文件》为题,将前面说到的胡乔木的那一封关于韶山等地调查研究的信和附文4件转发中央局、全国各省。内容如下: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现将胡乔木同志的一封信和附文4件转发给你们,请你们仔细研究,作为研究和解决食堂问题和有关问题的参考。这个文件是否转发至下级,由你们自行决定。
中央 1961年4月26日
4月27日晚至28日凌晨,毛泽东在杭州饭店接见了来自几内亚、乌干达、约旦、南非、塞内加尔、怯尼亚(今肯尼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的7国亚非外宾,他在谈话中说:
“我们的斗争你们支持,你们的斗争我们支持。我们支持全世界所有人民的斗争,包括你们的斗争,团结所有向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的朋友,不管什么国家,什么政党。”
毛泽东还说:
“在对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当中,采取正确的路线,依靠工人、农民,团结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爱国反帝力量,紧紧地联系群众,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革命政党的力量,在开始时都是处于少数地位,但是有前途的就是他们。”
在五一节前夕,毛泽东从杭州到了上海,在锦江饭店接见了谈家桢,在场的还有柯庆施、陈丕显、曹荻秋、刘述周以及负责教科工作的杨西光。毛泽东一见谈家桢就笑着问道:
“你对把遗传学搞上去,还有什么顾虑吧?”
“没有什么顾虑了。”谈家桢高兴地说:“我们遵照双百方针,学校里已经成立了遗传教研室,两个学派的课程同时开。”
毛泽东说:
“好嘛,我支持你。”
刘述周插话说:
“我们大力支持谈先生在上海把遗传学大搞特搞起来。”
毛泽东听了很高兴,他说:
“这样才好啊,要大胆地把遗传学搞上去,不要怕!”
此时,宋庆龄得知毛泽东已经连续7个多月没有吃一口肉了,经常以青菜粗粮充饥,她深为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的身体担忧,就特意给毛泽东带来了一网兜螃蟹,要毛泽东补一下身体。宋庆龄哪里知道,毛泽东岂止是以青菜粗粮充饥,在青黄不接的时节,他竟然一连20多天没吃一粒粮食,只以菠菜和马齿菜等等野菜,维持着他那伟岸的身躯。
宋庆龄的深情厚谊使毛泽东大为感动,可他却指着螃蟹对宋庆龄说:
“谢谢你,我不能收。我跟工作人员讲了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宋庆龄坚持说:
“螃蟹不是肉,也不是蛋,螃蟹就是螃蟹,你非收下不可。”
毛泽东对宋庆龄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尊敬,不便再推辞,只好收下了。可等宋庆龄一走,他就把螃蟹送给了警卫战士,谁也无法改变他不吃肉的决定。
有一天,卫士长李银桥帮助毛泽东做按摩,发现毛泽东的脚脖子小腿骨那里,一按一个坑,很长时间起不来。这明显是由于缺乏营养出现的浮肿。李银桥说:
“主席,你看,这是缺营养……”
毛泽东还未等他说完,就说:
“看什么,脚脖子都长胖了,你还说我缺营养。我看是营养过剩了。”
周恩来知道了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就过来动员他:
“主席,吃口肉吧。为了全党全国人民吃一口吧!”
毛泽东用他那少有的低沉的声音说道:
“有多少人民群众连野菜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忍心去吃猪肉呢?我咽不下去呀!你不是也不吃吗?我们都不吃,共度难关。”
正是:心系人民律自身,野菜果腹实感人。古来可有如斯者?至今读来泪沾襟。
1961年5月1日,毛泽东在上海市与各界人士共庆佳节。
这天晚上,曹荻秋陪同毛泽东在锦江饭店接见了周谷城等各界的知名人士,参加聚会的还有陈望道、沈体兰、沈克非、周信芳、金仲华等。众人与毛泽东围坐在小圆桌旁,周谷城就坐在毛泽东的对面。毛泽东亲切地询问了周信芳的年龄,又问了沈体兰的年龄。大家自始至终无拘无束,只谈生活琐事,不涉其它,兴致极高,尽欢而散。
晚上10点,周谷城在家里已经睡下,忽然接到了《解放日报》编辑部记者打来的电话,说是希望他写一首诗或一首词,在明天的报上发表,以表示对毛泽东的欢迎。周谷城婉言推辞说,毛泽东的诗词豪迈奔放,纵横千古,本人自愧不如,写不出来。记者却说:
“不要紧,要求不高,只写一首,随便写一首好了。”
周谷城说:
“主席是内行,要求不能不高。”
结果,周谷城拗不过记者的软磨硬泡,只好连夜填词一首,发表在5月2日的《解放日报》上,其词云:
五一节晋见毛主席,调寄《献衷心》
是此身多幸,早沐春风。蠲旧染,若新生。又这回倾听,指点重重:为学术,凡有理,要争鸣。
情未已,兴偏浓,夜阑犹在诲谆谆。况正逢佳节,大地欢腾。人意泰,都奋进,莫因循。
毛泽东从报上看到周谷城的词后,立即让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周谷城,请周谷城到他的下榻处来。
5月3日下午3点,周谷城来到毛泽东下榻处,毛泽东正在看报,见周谷城来了,放下报纸,开口就说:
“词一首,见到了,怕不只一首吧?”
周谷城回答说:
“只有一首,我从来没有在报上发表过诗词,这确实是第一首。”
“总怕不止一首。”
毛泽东喃喃自语,意思是说周谷城像个常常写这些东西的人。周谷城忙解释道:
“我当时就对《解放日报》的记者说了,主席是内行,要求不可能不高,他们硬要我写。”
毛泽东摇着手,笑着说:
“主席也只有那么内行。”
他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了一个很小的手势。周谷城说:
“平时,我也偶然写几句。那纯属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有什么坏处?”
“附庸风雅的人,无非是发发牢骚而已。”
“发牢骚有什么不好?有牢骚不发,过得吗?”
毛泽东非常认真地说着。周谷城却转换话题谈起了古文的字义,他说:
“据说,屈原的《离骚》就是牢骚,因为‘离’、‘牢’同声。”
毛泽东轻轻点点头,说:
“可能是这样,但也未必一定。”
周谷城兴致正浓,又发挥道:
“离骚可能就是牢骚,牢骚可能就是啰唆。因为牢罗同声,骚唆也同声。念啰唆,可能就是发牢骚。”
毛泽东听着周谷城信口引申的见解,并没有表现出诧异,脸上浮着微笑,觉得蛮有风趣。周谷城又说:
“主席教我们说话要风趣,真该好好注意。”
毛泽东说:
“是呀!老是干巴巴的,有什么味。”
周谷城说:
“我近来替‘风趣’找到了一种解释:智慧超过需要时,可能有风趣;智慧赶不上需要时,不仅不能有风趣,恐怕还要出丑。”
说到这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毛泽东的自言自语似乎为这个话题划上了句号。周谷城又偶然提及了邓演达,毛泽东问:
“你认识邓演达?”
本传在第二卷中曾经叙述过,周谷城认识邓演达。那还是在1927年春由毛泽东把他介绍给邓演达的。邓演达对周谷城的文章很欣赏。大概是毛泽东忘记了,故而有此一问。周谷城见毛泽东如此问,便说:
“我认识他。”
毛泽东感叹道:
“邓演达先生这个人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
晚上,毛泽东留周谷城同在一个小方桌上共进晚餐。周谷城告辞回家时,毛泽东一直把他送到汽车旁。
5月6日,毛泽东就陈正人从四川简阳给他来信一事,给李井泉、陈正人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
四川省委李井泉同志,并转简阳平泉公社陈正人同志:
陈正人同志5月1日给我的信收到,很高兴。再去简阳做一星期、最好是两星期的调查,极为有益。井泉同志,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呢?我渴望你的信。你去调查了没有?中央列举了一批调查题目,是4月25日通知你们的。5月4日又发了一个通知,将会期推迟到5月20号,以便有充分调查研究的时间,将那批问题搞深搞透,到北京会议时,比起广州会议来,能够大进一步。我在这里还有一个要求,要求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同志,请你们在这半个月内,下苦功去农村认真做一回调查研究工作,并和我随时通信。信随便写,不拘形迹。这半个月希望得到你们一封信。如果你们发善心,给我写信,我准给你们写回信。
此信并告中央。
毛泽东 1961年5月6日于上海
你们来信,用保密电话直达我的住地及火车上,勿误为要。
5月7日,毛泽东接到了周恩来从河北邯郸打来的电话。周恩来汇报了4个问题:1、绝大多数甚至全体社员,都愿意回家做饭。2、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3、社员迫切要求恢复评工记分。4、邯郸旱灾严重,有的甚至颗粒无收。
毛泽东立即将周恩来的电话汇报记录转发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
5月8日,毛泽东收到了胡乔木这一天发来的信,信中报告说:韶山公社食堂由原来的112个,减为6个,其中5个不久都将不再办了。另外,胡乔木在信中还汇报了农村商业问题、手工业问题、城市居民食堂问题、国营工厂企业参加和领导城市人民公社问题和城市工商业及城市整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