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3页 | 下页

12月11日,毛泽东将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写于12月9日的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批给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

王鹤寿在报告中说,他们在企业里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发扬《鞍钢宪法》的精神,“找到了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范例,而且解决了许多过去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在给薄一波的批示中写道:

“此件请你看一下。别的工业部是否也抓起了思想政治工作,请你查告我。看来学解放军,并且调一些解放军好干部到工业部门工作,是一个好办法。请你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12月12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了编辑部的文章“六评”,题目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给赫鲁晓夫的复信,毛泽东一直拖到1964年3月1日才发出。详情容后再叙。

12月12日下午,毛泽东把《文艺情况汇报》上登载的《柯庆施同志抓曲艺工作》一文批给了北京市委的彭真和刘仁,他在批语中写道:

“此件可以一看。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话剧、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问题也不少。至于戏剧等部门的问题就更大了。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一个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抓起来。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关于毛泽东对文艺界的批示,不少资料都认定是“两个批示”,并把这个批语称之为第1个批示。实际上,毛泽东在这方面先后作过3个批示,除了前面说到的11月间的第1个批示,这个应该是毛泽东对文艺界的第2个批示。第3个批示在1964年6月27日。

12月间,江青到康生家里谈京剧改革的问题,她问康生说:

“有一出新编历史剧,叫《海瑞罢官》,是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写的。不知道康老看过没有?”

康生说:

“我知道他们写了这个剧本,但是还没有看过这出戏。你看有什么问题吗?”

江青笑了笑说:

“等你看完我们再讨论一下。”

过了几天,江青再一次约康生谈话,康生已经有了意见了,他说:

“这出戏,严重地违反历史事实。历史上的海瑞可不是那样的。尽管海瑞是一个清官,对清官我们现在也要作历史的和阶级的分析。他对明朝的嘉靖皇帝可是忠心耿耿呀!”

江青含而不露地说:

“看来你这个肃反专家还是没有看出根本问题所在。在我们党内,有一个人可是自称是海瑞的,你知道是谁吗?”

康生说:

“彭德怀嘛,那个老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有什么资格自称海瑞呢?我看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王莽式人物。这一点,我曾经和主席说过,彭德怀好像王莽。

江青说:

“不管彭德怀是什么人,我们党内可是有人把彭德怀当海瑞了。我就亲耳听到过这样的议论。我在这出戏上演的时候,在剧场里就有人说彭德怀就是当代的海瑞,总有一天会有人给他平反的。”

康生说:

“彭德怀够格吗?根本不够格!但是这说明了党内路线斗争的复杂性。我早就听说,彭德怀要翻案,我们政治局里也有人支持他站出来工作。听说主席已经点头了。有这回事吗?”

江青点点头,说:

“许多人在主席面前吹风,主席把这个问题压了很长时间。看来这个问题未必能压得住。因为国内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上上下下的谣言很多。不是有一出叫《窦蛾冤》的戏吗?那是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名作。说窦蛾被冤枉处斩时,发下三桩誓愿,一是血溅白练,二是六月下雪,三是让楚州地方旱3年。我们从1960年开始也是连续三年史无前例的大旱,有人就把自然现象加到彭德怀一伙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原因上了,说我们反右斗争是冤枉了他们。于是,也冒出一些自称要学关汉卿的所谓秀才和作家,迫不及待地要写戏、拍电影、出小说,等等,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和代表人物平反、翻案。”

康生说:

“对文化界的这场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我们可是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呀!”

12月13日,毛泽东起草了一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指示》,他写道:

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军委,中央各人民团体党委,各部委会党委、党组:

现将湖南省委李瑞山、华国锋两同志1963年11月6日写的一个参观广东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以及附在上面的湖南省委1963年12月7日写的一个指示,发给你们研究。中央认为,这种虚心学习外省、外市、外区优良经验的态度和办法,是很好的,是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的重要方法之一。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对于自己所管区域的工作,不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一分为二,既有成绩,也有缺点错误),只研究成绩一方面,不研究缺点错误一方面只爱听赞扬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对于外省、外市、外区、别的单位的工作,很少有兴趣组织得力高级中级干部去虚心认真加以考察,以便和本省、本市、本区、本单位的情况结合起来,加以改进永远限于本地区、本单位这个狭隘世界,不能打开自己的眼界,不知道还有别的新天地,这叫夜郎自大。对于外国人、外地人以及中央派下去的人,只让看好的,不让看坏的。只向他们谈成绩,不向他们谈缺点和错误,要谈也谈得不深刻,敷衍几句了事。中央多次对同志们提出这个问题,认为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具备对于成绩与缺点、真理与错误这个两分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这应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常识。但是,中央和各地的同志中,有许多人却很少认真地用这种观点去思索工作。他们的头脑长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而不能解脱。所谓形而上学,就是否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对立与斗争(两分法)、矛盾着对立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走向他们的反面这样一个真理;就是人们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只见成绩、不见缺点,只愿听好话,不愿听批评话;自己不愿意批评(对自己的两分法),更怕别人批评。中央有几十个部,明明有几个工作成绩、工作作风较好的部,例如石油部,别的部却视若无睹,永远不去那里考察研究请教一番。一个部所管企业事业,明明有许多厂矿、企业、事业、科学研究所及其人员,工作做得较好,上面却不知道,因而不能提倡人们向那些单位学习。

同志们,中央在这里所说的犯有形而上学错误的同志是指一部分同志,不是指全体同志。但是,应当指出,有大量好同志却被那些高官厚禄、养尊处优、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爱好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同志,亦即官僚主义者,所压住了,现在必须加以改革。凡不虚心地不认真对本地本单位本人作分析,对别地别单位别人作分析,拒绝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方法的同志,要进行同志式劝告和批评,以便把不良情况改变过来。把向别部、别省、别市、别区、别单位的好经验、好作风、好方法学过来这样一种方法,定为制度。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请你们加以讨论。以后还要在中央工作会议及中央全会上加以讨论。

湖南省委在过去一个时期内,不做调查研究,主观主义的下达许多指标,往下灌的东西多,由下面反映上来的真实情况少,因而脱离群众,产生很大困难。从1961年起,他们开始改变了,以致情况大好起来。但是他们认为还是远不如广东和上海,所以他们派遣大批省、地、县3级干部,还有省和市的干部,组成两个考察团,分别到广东、上海去学习。这一点,请你们注意研究,是否也可以这样办。中央认为,不但可以而且应当这样办。如有不同意见,请你们提出。

中央 1963年12月13日

12月13日这一天,毛泽东给周世钊写了一封信。

原来湖南一师一位姓田的老人因生活困难,曾向毛泽东写信求助。毛泽东便通过周世钊来帮助这位姓田的老人。他在信中写道:

惇元兄:

看了田仁尊兄的信,表示生活较为困难,似有求助之意。送上500元,请予转交田仁尊兄为盼。祝好!

毛泽东 1963年12月13日

12月14日,毛泽东在6张宣纸上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并在信封上写了“送交 林彪同志 毛缄”几个字,此件手迹堪称毛体书法中的精品,在互联网上可以查阅。

原来在12月5日,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他看到两个文件《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和《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很高兴。毛泽东便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

林彪同志:

你的来信早收到了。身体有起色,甚为高兴。开春以后,宜到户外散步。

你对两个文件的看法是正确的。国内外形势均已向好,均已走上正确的轨道。可以预计,更大的发展是会到来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两个文件,11月中旬就发出去了,本月上旬各省已有反映,有一些地方的生产大队全体社员及五类分子,(有的多到700多人听讲)开会时向他们宣读,分组讨论,效果很好。军队如能照此办理,那也一定会好的。由团营两级理解力强的军政干部向连队一切人员分几次宣读、讲解、讨论,由群众提出意见,讲解员解答疑难问题,是会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不知已按你的意见布置了没有?军、师两级也可派一部分强的干部下去,杂在团营干部中,向连队宣读、讲解,作为军官当兵的一种形式。至于高级首长,例如瑞卿、萧华、杨勇、廖汉生、许世友、黄永胜、刘亚楼等等同志,也应该选择一两个连队去做一、二次讲解。讲解要联系环境,先要对准备去讲解的连队的情况做一些大略的调查。因为不能耽误操课任务,宣读文件只能夹在正常操课中间去做,所以需要几个星期。如果暂停操课,那就一、二个星期够了。据我从北京几个军事基层单位的少数同志接触,他们尚不知道此事,没有看过文件,也没有听过宣读。此事其实不难,只要由总政下一个通知,叫各军区各兵种印发文件,每个支部一本,传下去。由团营合组宣讲队伍,分头下到连队,照本宣讲,以排或班为单位进行讨论,自由发言,容许讲不同的意见,甚或反对意见,就可以在一个短时期内(例如几个星期)出现一个高潮,提高政策水平。一次宣讲之后,过几个月再作一次宣讲,使人们得到更深理解。军队一动起来,还可抽出一些干部帮助地方,向工厂、农村做宣讲工作。这样可以使军民联合起来,人民了解和拥护军队,军队了解和帮助人民,更是一大好事。是否可以如此做,请你和罗(瑞卿)、萧(华)诸同志商酌处理。

祝好!

毛泽东 1963年12月14日

曹操有一首题为《龟寿》的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又及。

12月16日,毛泽东给林彪、贺龙、聂荣臻、罗瑞卿、萧华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林彪、贺龙、荣臻、瑞卿、萧华同志:

国家工业各个部门现在有人提议从上至下(即从部到厂矿)都学解放军,都设政治部、政治处和政治指导员,实行4个第一和三八作风。我并建议从解放军调几批好的干部去工业部门那里去做政治工作(分几年完成,一年调一批人),如同石油部那样。据薄一波同志说:现在已有水利电力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正在学习石油部学解放军的办法在做。我已收到冶金部学解放军的详细报告,他们主张从上到下设政治部、处和指导员。看来不这样做是不行的,是不能振起整个工业部门(还有商业部门,还有农业部门)成百万成千万的干部和工人的革命精神的。要这样做,政治干部的来源,我想有4个办法解决:一是从解放军调出一部分强的而又可能调出的政治干部和懂政治的军事干部,送到工、商、农部门中去(先着重工业部门);二是由工业及其它部门派得力同志到解放军的军、师、团去学习几个月;三是由他们派人到现在莫文骅管的政治学院去当学生,按期毕业,回去工作;四是他们自己抓起来做,将解放军一套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办法,拿去略加改变(必须适合各个不同部门的情况),作为自己的东西去实行,现在已有4个部这样做了。看来这第4项办法是主要的,因为解放军不可能调出很多的干部。但解放军要给他们以帮助,是肯定的。请你们考虑一下是否可行,然后我和中央常委同志同你们谈一下(有个别管工业的同志参加。林有病可不出席),把方针确定下来。

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几年了,现在因为工业部门主动提出学解放军,并有石油部的伟大成绩可以说服人,这就到了普遍实行的时候了。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经林彪同志提出4个第一、三八作风之后,比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更具体化更理论化了,因而更便于工业部门采用和学习了。

毛泽东 12月16日

附薄一波同志给我的信一件。

欲知毛泽东以后如何让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待以后慢慢叙述。

东方翁曰:毛泽东对于浙江省诸暨县枫桥区干部群众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非常重视。由此,他提出了“依靠群众专政”的方针,并在给谢富治、彭真的批示中说:“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而刘少奇等人则在《后十条》中强调说:“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对基层干部和基层组织在扎根串连以后,能依靠就依靠,不能依靠就改组。”于是,一个与“枫桥经验”和毛泽东“依靠群众专政”的方针正好相反的“桃园经验”,便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深入开展之际,被刘少奇等人推向了全国各地!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