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七绝 莫干山

一九五五年

翻身复进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

七绝 莫干山(1955年)

《七绝·莫干山》手迹

【注 释】

〔莫干山〕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莫邪”、“干将”二剑,故名。为浙北避暑、休养胜地。

〔七人房〕指作者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

〔莽苍〕远望不甚分明的苍翠山色。

〔四十八盘〕泛写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

〔钱塘〕旧县名。这里指杭州市。

【考 辨】

这首诗最早由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一文披露,载三联书店1986年9月版《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题为《看山》,首句作“翻身跃入七人房”,林克回忆作于1959年。《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公开发表时,据作者手稿把“标题改为《莫干山》,把“跃入”订正为“复进”,写作时间校正为1955年。

此诗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五件。其中有三件首句作“翻身复进七人房”;有一件首句作“翻身复入七人房”;另有一件铅笔字手迹,标题为《天目山》,首句作“翻身跃入七人房”,次句作“回首烟云是上苍”。

【赏 析】

游兴高昂 情满于山——《七绝·莫干山》赏析

胡国强

这是毛泽东少有的几着首纪游诗之一。此诗最早见于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林克的《忆毛泽东学英语》[1]一文中,林克回忆道:“毛泽东经常在刚刚起床,在入睡之前,在饭前饭后,在爬山、散步中间休息时,以及游泳之后晒太阳时学习英语。1959年11月,他在杭州休息时,游兴很高,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等处。……在攀登莫干山时,他口诵《看山》诗一首:“翻身跃人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此诗后又见于陈晋的《山川游历与诗文意气》[2]一文中,也是引自林克的《忆毛泽东学英语》。香港刘济昆在他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3]中,将这首诗的题名改为《游莫干山后归途即兴》,并在注释中说:“这首诗是毛泽东秘书林克于1990年透露的”。此诗正式发表在1993年第6期《党的文献》杂志上,全国许多报刊都加以转载。在这次正式发表中,此诗题名为《莫干山》,创作时间为1955年,诗的首句为“翻身复进七人房”。

据文献记载,1955年毛泽东曾到大江南北视察工作,这年春夏之交,毛泽东来到杭州视察工作,工作之余曾在杭州作短暂休养。当时他已62岁,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但身体仍很健康。不过,他的保健医生根据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提出了要他多安排一些游泳、爬山、跳舞等活动,以增加运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毛泽东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遂有接连攀登北高峰、南高峰、五云山、莫干山之举。此诗即为毛泽东攀登莫干山归途中,游兴未尽口占之作。毛泽东到杭州视察工作、休养游览莫干山等名山多次,此诗正式发表定为1955年作,是否1959年毛泽东游莫干山时另有所作,不得而知。

莫干山是休养避暑胜地,在浙江省德清县城西北13公里处,属天目山余脉。相传春秋末年,铸剑名将莫邪、干将夫妇为吴王阖间所召,在此铸剑,剑成身亡。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以其名名山,故叫莫干山。山方圆百里,主峰塔山高719米,景色优美,盛夏凉爽如秋,为避暑胜地。山多修竹、清泉,云雾出没。每当微雨过后,碧绿的竹海更加清新。雨后的阳光射入参差的林间,斑驳的碎影洒满山坡。这时林间的阳光格外绚丽,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加之嫩绿的竹笋破土而出,那样子十分令人喜爱。山上有剑地、荫山、天池、天桥诸胜景。莫干山以清凉著称,每临夏日,外面的世界骄阳似火而莫干山却清凉如秋。据统计,莫干山比上海、杭州气温低七八度。故此每年到莫干山旅游避暑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可乘旅游车直至山顶,交通十分方便。

对毛泽东这样的豪放诗人来说,游历自然是能激发他的诗情想像的重要方式。这首记述他游历的绝句,虽是信口吟诵的即兴之作,却是做到生动自然、文情并茂,音调铿锵,韵致横溢。

“翻身复进七人房”。诗的首句由登车返程开始写起。徒步登山,观赏美景,时间一久,渐生疲劳。转过身来,找到了自己乘坐的轿车,敏捷地进入了车内座位上。诗从“翻身”的动作切入。“翻身”意谓转过身来。杜甫《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复进”意谓返回进入。另一版本作“跃入”,写出了毛泽东身体矫健,动作敏捷。“七人房”,指轿车。因其可容七人乘坐;故云。诗人以俚语味极浓的“七人房”比喻自己乘坐的轿车,通俗诙谐。首句诗描写作者坐车动作的敏捷连贯,诗句节奏轻快,语调活泼,正好与诗人轻松愉快的心境相契合。

“回首峰峦入莽苍”。次句诗接写在下山途中车已开动,在车轮飞动之中诗人回头再看车窗外的青峰翠峦,它随着窗内诗人视点的飞速移动和空间角度的不断变化,由大到小,由近到远,由高到低,以至于迷迷朦朦,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最后终于迷茫一片了。“回首”意谓回头;

回头看。苏轼《观潮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峰峦”意谓连绵的山峰。杜甫《放船》诗:“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莽苍”:形容景色迷茫。孟郊《古别曲》:“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这句诗采用了兼语句式。“峰峦”既是“回首”的宾语,又兼“入莽苍”的主语。“回首”照应诗的开头的“翻身”,表现出诗人毛泽东对莫干山名山胜景的顾眄留恋和游历未了的兴致。由“峰峦入莽苍”让我们想起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山色有无中”,这两句诗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一个“入”字,将静态的景物——连绵的青峰翠峦一片绿海动态化,极为传神。陈毅同志1952年7月游莫干山,曾写下《莫干山纪游词》七首。其中有“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小窗排队长。……莫干好,最好游人多。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结伴舞婆娑。”陈毅诗句描写的莫干山的景色,也可作为毛泽东诗句描写的景物的最好注脚。

莫干山与杭州市的空间直接距离不过百里,但以实际的公路里程计算却在百里之遥,汽车开行决非一时半刻就能达到,因为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但是,诗歌的艺术时空却可以像陆机《文赋》中说的那样“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为一瞬”。如果说“回首峰峦入莽苍”是以急速变化的空间景象来表现飞逝而去的时间意象的话,那么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却是采用时空变形的艺术手法,化时辰为瞬间,缩百里为咫尺,写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四十八盘”指的是莫干山的盘山公路,据云有48个弯道,它显示了峰回路转,弯曲盘旋的空间意象。“才走过”指诗人乘坐的轿车一下飞奔而过,它显示了急剧发展的时间节奏。上一诗句的“入”字表现为一个过程,“入莽苍”当然应在轿车离开盘山的山道之后。而“回首”则是诗人在车中一路不断地向后仰望,聚精会神地目送“峰峦”远去。待到青峰翠峦终于融入一片“苍茫”之中,诗人这时转过头来才发现轿车已在不知不觉中履入平地了,这就是“才走过”的心理依据。从山上到山下,诗人感到轿车只是倾刻间的奔驰而过,于是原有的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了。诗人的《七律·登庐山》诗的首联为“一山飞驰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诗人在展现雄伟壮阔的庐山空间景象的同时,着一形容时间速率极快的“跃”字,一下子就把庐山上下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万丈豪情。而此诗“四十八盘才走过”的“走”字,是飞奔之意,与“跃”字有相同的艺术功能,同时又和后一句的“风驰”同义。“风驰”意谓像风一般地急驰,多形容迅疾。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万里风驰,六军电扫”。“钱塘”为古县名,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秦代置钱塘县,至唐代,因县名与国号相犯,故加“土”旁为“钱塘”。历史上,它曾长期为杭州州治。此诗结尾句如果没有“风驰”二字过渡,人们就会产生下了莫干山即是钱塘的错觉,其实“四十八盘”只是诗人归程的一小段,下了山后离杭州尚有百里以上的路程。但是诗人却以风驰电掣、其疾如飞的车轮滚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高速,压缩了出发点莫干山与目的地杭州市之间巨大的空间距离。此句诗的“已”字回应了上句诗的“才”字,构成了前后两句诗的顺承关系。此句诗的“又”则点明“到钱塘”并非初次,暗示了诗人由杭州去莫千山旅游,再由莫于山返回杭州的来去行踪,具有极强的概括力。

全诗由“翻身”到“复进”,由“回首”到“入莽苍”,由“才走过”到“到钱塘”,时间的速率愈来愈快,空间的距离愈来愈短。诗人正是借助了这种急速的时空变化,非常生动地抒发了归途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欣喜欢快之情。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毛泽东的这首《莫干山》就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的榜样。这首七绝,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了诗人登山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回味。短短四句诗28个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此诗的内容单纯,但同时又是丰富的;它是极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都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就不难领会到毛泽东绝句的“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注释】

[1]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60页。

[2]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209页。

[3]刘济昆:《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香港昆仑制作公司1990年版,第228页。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