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文|明憨法师

在皈依受戒仪式上,我问“能持否?”,你答“能持”。在这一过程中,你的心很真诚,誓愿很坚定,就能将戒法领纳于心,就能在身内产生戒体。戒体在自己内心恒常存续,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受戒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只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这一戒体,直接传自佛陀。受戒并纳受戒体,便是将佛的法身融入自己的心性中,接通我们本来具足的法身,以期引导我们认识自性佛,证悟自性佛。皈依三宝之后纳受佛戒,才是成佛之道的开始。不受戒而按戒律生活,就没有戒体的纳受,功德就大打折扣。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戒体虽然是非物质的,但是有能量,有很大的功用。当一些容易产生过失的境界现前时,戒体会产生一种力量,来防非止恶。戒体的功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

憨师说(49)

锦呈|绘

能忆,就是烦恼境界现前,戒体能提醒,自己已经受戒,不能违背誓言。能持,就是面对染污境界,戒体能自动制止自己的恶念,保护自己持守正念不失,护持自己发过的誓愿。能防,就是能防止我们造恶业。

发心不同、受的戒不同,相应得到的戒体也不同。发心持五戒,求人天福报,得到五戒的戒体,有效期就这一辈子。发心受持菩萨戒,成佛度众生,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得的就是菩萨戒体,有效期就是长期的。即使死后,戒体也不会毁坏,因缘成熟,戒体又会被唤醒,又会重新起作用。

戒体的强弱,与自己对待戒的态度直接相关。持戒精严,戒体力量就大;持戒松弛,戒体力量就弱。如果满不在乎,戒体的作用就很有限。戒体虽然无形无色,但能散发出一种清净、庄严的气息。比方两个居士都受了五戒,但从他们的一言一行、行住坐卧中,你能看到他们身上戒体的差别。

世间人,烦恼多,又处于五浊恶世,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所以,我们受戒,得到戒体,受到戒体保护,减少恶业,就彰显出其重要性。我们严持戒律,戒体的力量越来越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再艰难,再痛苦,都能保持警觉,提起正念,不忘自己的誓愿,使身口意三业保持清净,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己的菩提种子,在修行的道路上永不退转。

(2020年3月14日明憨大和尚在邢台大开元寺随缘开示)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