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拜登拉拢盟友的新战略,对中国不一定是坏事

繁体

综合/《凤凰大参考》特约作者 毕巍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日本时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初始成员国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共13个国家。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启动仪式 图/视觉中国

这并不是“印太经济构架”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2021年10月,拜登在出席第16届东亚峰会时首次提出了这一构想。7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项针对中国的新型经济战略终于开始露出“庐山真面目”。

据报道,美国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将在四个支柱上与盟友展开合作:公平和适应性强的贸易、弹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减少碳排放、税务和反腐败。从此次拜登的亚洲之行也能看出:供应链、芯片、高科技技术成为新着眼点,通过深化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拉拢盟友,打造集群优势。其目的,正如今年2月份白宫发布的《印太战略》中显示的那样,就是将中国视为首要防范对象和战略对手,进一步遏制中国发展。

▎5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周五在韩国京畿道平泽参观了三星电子的一家工厂

那么,在拜登不断“拉小群”的动作下,“印太经济框架”将如何影响美国在所谓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外媒如何看待拜登的这一构想?对中国而言,这是另一场大规模“围堵”,还是经济开放的潜在机遇?

金融时报:“片面的中国战略:重视军事援助而忽略经济筹码”

▎ 金融时报:美国片面的对华战略,被批评者指责将重心过多放在了国防领域,应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经济计划

金融时报称,作为美国新提出的对华战略,“印太经济框架”具有片面性:过于重视国防援助,但仍具有一个明显漏洞——即缺少贸易和经济议程。文章称,要想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并确保各国在经济上不会过度依赖中国,一个有吸引力的经济战略至关重要。

外媒:拜登拉拢盟友的新战略,对中国不一定是坏事

文章引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中国问题专家希娜·格雷滕斯(Sheena Greitens)的评论称:“美国对亚洲的贸易政策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真空,”“亚洲 正在推进区域贸易一体化,并愿意将中国纳入这一进程中,而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此列。”另一位来自印太地区(Indo-Pacific)的政府官员表示,该地区国家对拜登参与贸易合作表示赞赏,但美国不提供市场准入是一个突出问题。“这就像一个没有蛋黄的煎蛋。”

文章中认为,拜登在中国问题上采取了比盟友预期更为鹰派的语气, “美中关系已陷入了 自1979年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低水平。”

报道称,拜登希望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盟友展示统一战线,向中国发出强有力的威慑信号,然而,尽管拜登努力加深与盟友的关系,但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Paul Haenle)则指出,中国“并不接球”。他认为,拜登应该继续为未来的战略谈判制定好规划,其中,贸易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在的风险在于,该地区关注到的是美国带着枪支弹药来谈判,而中国则在处理面包和黄油的贸易问题。”

彭博社:合作诚意不足,拜登发挥领导力受质疑

▎ 彭博社:如果美国害怕提供更多贸易机会,它就无法击败中国。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区的经济提案反响不如预期,甚至遭到嘲笑是有原因的

彭博社文章指出,尽管“印太经济框架”表明了美国将在四大合作领域上与盟友深化合作,但是,对于其中的每一项,尚没有给出具体细节。签署国仍然不确定他们在每个合作领域范围内都要谈判些什么,以及他们想参与哪些谈判。

文章说,尽管在“印太经济框架”下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政策非常必要,但要想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对美国来说几乎不可能。拜登政府担心在贸易方面的任何动作都可能遭到来自国内左翼和右翼的政治攻击。

▎5月12日,在美国白宫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合影 图/路透社

彭博社强调,对于印太地区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警钟。美国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大部分地区的失业率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几乎四分之三的民主党人认为,贸易是一个机会,而非威胁。文章质疑道,“美国,一个以拓展重要战略伙伴为荣的政府,如果它仍害怕增加盟友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那么怎么会有国家认为与美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会对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呢?”毕竟,“印太经济框架”的官方公告是以“确保美国工人、小企业和农场主能够在印太地区竞争的发展规则”为开头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位美国领导人不能在国内表现出领导力,那么指望该国在国外发挥领导力也是徒劳。”

▎经济学人:拜登为了拉近印太地区与美国的距离,他需要展示所能提供给该地区的的利益与好处。但美国国内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可能会为“印太经济框架”的实施带来变数

《经济学人》也发文指出,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是潜在的不稳定根源。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也许会对这一框架的施行带来新变数。亚洲国家不需要提醒拜登或卷土重来的特朗普对抗中国的重要性,但他们(拜登或特朗普)确实需要给出足够依据让盟友相信,美国能够坚持到底。

“尖锐”挑战?南华早报:“对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南华早报发文称,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被视为是一种新“冷战战略”,旨在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为中国带来了“尖锐”挑战。

然而,文章进一步指出,正如中国与全球化中心高级研究员何伟文(He Weiwen)所言,“印太经济框架”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世界贸易组织(WTO)和20国集团(G20)的现有政策高度重合,“并没有(为中国)带来任何重大威胁和紧迫挑战。”“如果它不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区域贸易计划,那将只是空谈。”这位前中国驻纽约和旧金山领事馆的经济和商务参赞同时强调,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印太地区的供应链,但关键问题是美国并不在其中,中国才是核心。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双边会谈 图/路透社

文章进一步阐述道,既然美国希望用规则来抗衡中国,那么中国也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化水平,特别是在环境、劳动条件等软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对‘印太经济框架’的推动实际上迫使中国进一步提高其开放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国际竞争力。在当前环境下,这对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图/新华社

作为抗衡中国影响力的一项尝试,“印太经济框架”离美国的既定目标还相差甚远。5月22日,在与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会见后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意味深长地表示:“试图拿一个什么框架来孤立中国,最终孤立的将是他们自己。编出一些规则来想排斥中国,必将被时代发展所抛弃。”

本文初摘录于:2022-05-2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0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