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本来不打算写一场持久战争的经过,但我后面还要写几篇关于太平军北伐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就方便了。
本文会以尽量少的地名和人名,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太平军北伐整个过程讲清楚。
北伐是一个智商选择器,也是一次选边站队的行为,大多数将领站在西征(石达开)这边。
北伐也暴露出太平天国的致命缺陷:内部矛盾重重。
一
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表面上看欢天喜地,其实危机四伏。
起义的两年里,基本上一直在跑路,并没有歼灭清军主力,在清廷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侥幸占据了南京。
此时太平天国占据的只有三座城市——南京、镇江、扬州。
建都南京引起轩然大波,清廷的军队正源源不断地汇集过来,总数约20万(清廷军队总数约百万)。
此时,太平军大概10万左右。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也只是让他们有个暂时的落脚地,但生存问题并没有解决。
所以建都2个月后,仓促决定北伐和西征。
北伐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权力博弈的结果。
洪秀全想定都河南,杨秀清要定都南京,折中下来就是定都南京,再进行北伐。
其实,在决定定都南京之前,杨秀清甚至想过亲自带队北伐。
如果拿下清廷老巢,这可是头功一件,这可是将来皇位竞争上岗的重要资本。
但定都南京后,杨秀清就不愿意北伐了。因为这样一来,洪秀全坐镇南京当天王,杨秀清亲自北伐,就等于自降身份当个前锋主将,他当然不傻。
杨秀清是北伐的策划者和遥控者。
这时候太平天国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太少。
公司业务发展太快,人力资源捉襟见肘。
李秀成等后起之秀还没成长起来,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石达开。
但我们不能责怪太平军将领无能,要知道2年前,他们还是农民、小商贩和烧炭工人。
如此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优秀的将领已经进步飞快。
要是再责怪他们没有帅才,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北伐还是一个智商筛选器。
这项行动在当时太平天国内部争议很大,将领们很自然地分成北伐派和西征派。
西征军中名将云集,而北伐连一个国宗都没有。
西征军主要势力是韦昌辉和石达开,韦昌辉自不必说跟杨秀清有仇,石达开内心对杨秀清也有些不满。
有不少北伐将领私自逃回,到了西征战场反而屡立奇功,这种行为已经表明了态度——北伐不得人心。
3年后,亲手杀杨秀清的部队,也都来自西征军。(其中有一个将领叫许宗扬,记住这个名字,下文会多次提到他,此人是典型的反北伐派。)
最后重担落在两个倒霉将领的头上,就是林凤祥和李开芳。
他们被杨秀清一手提拔,火速晋升,北伐这个重担自然该他扛。
平心而论,林凤祥和李开芳二人算是很好的前锋,但绝算不上是名将,最大的问题就是机械地执行任务,不能独立做决策,也没有打过像样的歼灭战。
杨秀清似乎也察觉到这一点,给二人的指示是要他们大胆灵变,可惜他们并没有深刻领会精神。
二
北伐军此行的目的,就是到达天津城下,等待援军一起拿下帝国核心城市。
这是北伐军的战略计划,也是杨秀清对北伐军没有太大信心的一个标志——你先打打看,要是成功了,我再派兵支援你。
嘴上说要三四个月灭掉清妖,但要知道人很多时候是心口不一的。
在北伐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南京城内正在大兴土木建造王府,丝毫看不出要去北方的意思。
对北伐军没有报太大期望,成了“房间里的那头大象”,大家心照不宣。
再说杨秀清承诺的再派援军,这也是一个随口的承诺。
因为接下来大部分军队派去西征,南京城内都是老弱新兵,实在没有余粮了。
等北伐军真到天津城下时候,杨秀清才会为当初的承诺感到头疼。
就这样,在大部分将领不支持,主帅意志不坚定的情况下,北伐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士兵素质是真的不错,大多是广西老兵,战斗力很强。
但没想到刚出家门口,就出了岔子。
北伐军分两波出发,前一波2万人相对顺利,后一波5000人到达六合的时候,突然自己营地的火药起火爆炸,烧死加上被清军杀死有1000多人。
只有三分之一一部分继续北上追赶大部队,许宗扬等带残兵败回天京(又出现他的名字了)。
有趣的是,有个将领把军队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既然完好无损,为何不继续追赶大部队呢?
进一步说明,很多将领根本不想北伐。
但杨秀清甚喜,不仅没有处罚他,还封他封了丞相。
北伐军风风火火地出发了,士气正旺,6天跑了500多里,每天80多里,相当于一天一个全程马拉松,比现在的职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量都多。
一路他们吸收各种起义队伍,不断壮大,浩浩荡荡,拿下了很多县城。
其实拿下县城根本就不值一提。
一个县城军队少则200人,多则加上团练一两千人,面对太平军实在是螳臂当车。
很多知县一听说太平军快到了,直接找草鞋破烂衣服,化装跑路了。
这很正常,没必要批判(是你你也跑~)。
这期间,太平军所向披靡,除了几个大城市没拿下,一路上不断地拿县城。
去的路上情况基本形是这样的:
1、知县望风而逃;
2、清军慢吞吞尾随;
3、太平军迅速前进。
此时,清军有5000多人,一路磨磨唧唧,能走多慢就走多慢,生怕追上了跟太平军干仗。
他们还大言不惭地跟咸丰汇报说:我们追的很急,太平军沿途都不敢久停。
咸丰也不是傻子,批复说:
你们也没跟他们打仗,贼就先逃窜了,肯定不是因为害怕你们而逃跑,赶紧追,胜者论功,败者罚罪,废话少说。
太平军很快到达河南,发现这里骡马多,没有米吃,非常不习惯。
他们也不在意打仗,主要想渡过黄河。
但黄河船只都被清军聚集到北岸烧掉,太平军没法只好沿着黄河往西走,最后终于在一个运煤的渡口找到一些运煤船。
船只有七八十只,人多船少,第一天就因超载沉了十多只。
就这样花了一个星期才大部分渡过黄河。
尽管清军追的很慢,但太平军渡河时间实在太久,终于他们很无奈地追到了黄河边,小打了几仗。
这剩余的2000多太平军还没来得及过河,直接南下回去了,走了一个多月,冒着酷暑,长奔1500里,回到西征队伍中。
这些人是幸运的。
渡过黄河的那些人,再也没有回来。
太平军北伐的进军路线是:
安徽——河南——山西——河北——天津。
此时虽然在河南,但只差一脚就到山西了。
按照中途书信约定,太平军过了黄河需要跟杨秀清汇报工作,等待援军。
此时发援军是最好的时机,双方通讯要时间,援军来路上至少得三个月,正好能汇集天津城下,双方都不耽误。
援军一拖再拖,北伐军一等再等,也是北伐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
先找个地方驻扎休整,眼前正好有一座城——怀庆城,处于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
怀庆是太平军唯一一座强攻,但未攻下的府城。
不算起始点南京,终点天津和省份,怀庆算是本文提到的第一个地名。(本文最多也就三四个地名)
太平军攻城没有成功,于是在城外建造十几座木城。
这期间发生了一个笑话(可信度很高,被当时的人写在日记里),有助于我们了解某些清军的真实战斗力:
山西某总兵,率兵2000,来怀庆助战。
一天,他看到山下有一些黄旗贼,立马丢盔弃甲,一哄而散,跑到民房里躲避。
第二天,民众送回扔下的军械说,昨天有卖饼的人,手拿着黄油纸上山,确实不是贼啊,没想到让您老人家受惊了。
就这样对峙了2个月,中间打了大大小小很多仗,互有胜负,由于太平军跟南京无法通信,拔营而去。
清军以为北伐军要直捣黄龙,结果太平军调转向西,进入山西。
这下清军都迷糊了。
山西的路极其险峻,崎岖多石,又临万丈深渊。
幸运的是,太平军在敌人未反应过来的时机,穿过多处险要地段。
太平军进出山西只花了1个月时间,来到了河北省境内。
由于吃了亏,清军更不敢紧追,太平军7天攻克7个县城。
说是攻克,其实说入驻比较恰当。
这些县城城墙,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塌了,城内无兵。
太平军经常早晨出发,中午到达下一个县城,吃了午饭,休息,过夜。
第二天再去“攻克”下一个县城。
这些小城无所谓,朝廷关心的是太平军快到保定了,保定要是守不住,接下来就危险了。
这下可把咸丰吓坏了,在上谕中骂钦差大臣胜保:
保定前路没兵,我焦虑至极,都赖你,赶快来。(原话翻译,没有夸张)
胜保此时还在山西龟速前进,距此200多里,不敢再耽误,马不停蹄赶过来。
此时满城风雨,谣言四起,吓得衙门纷纷请假,各部门几乎都跑空了。
但太平军并没有按预想的路线直捣京城,而是转而向东,又去攻克小县城去了。
胜保此时竟然跟咸丰吹嘘:
你看我带兵一来,太平军吓坏了,改向东跑了吧。
可见其情商不高,真把咸丰当傻子。
但咸丰并不傻,知道胜保这个人不顶用,危机时刻,提拔表哥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命他率兵出京拦截。
这是改变战争走向的关键一步,北伐军不知道对手已经悄然更改,也正是僧格林沁让北伐军全军覆灭。
太平军很快到达了沧州,沧州离天津只有200多里。
在此遇到强烈抵抗,甚至还发生巷战(有八旗驻扎),太平军损失很大。
刚入城的时候,太平军不怎么杀戮,后来清点人数,发现损失近4000人,才痛恨屠城,杀死1万多人。
太平军开始筹集粮米,为到达天津长期驻扎做准备,3天后。
1853年10月30日,到达天津郊区。
至此,北伐军从出发到到达天津,只用了5个多月。
除去在怀庆耽误了2个月,绕行山西1个月,还剩2个月。
天津到南京高速距离1800里,2个月,一天平均30里。
如果算上打仗时间和路线的曲折,真实行军速度远比这个数字多,简直是奇迹,那时候人的体能是真的好。
太平军来到天津城下,稍微打了一仗就撤了,并没有攻打天津的意愿。
由于不知道天津内兵力虚实,而且当时发洪水,不利于挖地道攻城,所以撤退驻扎在静海、独流,两个地方。
从此开始,太平军的好日子就要没了。
接下来就是太平军向南撤退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惨。
三
静海和独流在天津西南,一个是镇,一个是县城,就是两个小地方,没必要知道太详细。
太平军大概2万人,但加上其他起义队伍(地痞流氓),此时大概有3万人。
这些人吃和住宿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么多人扎营,绵延几十里很正常。
为了建造木城,他们将周边各村拆的片瓦无存,但军纪尚好,据说买东西给的钱比市场价贵。
所以,即使清军严防,老百姓也愿意偷偷将货物卖给太平军。
太平军在这里并不缺粮,直到撤退的时候,还剩很多没带走的粮食。
太平军在这里过了1854年的新年,住了100天,开始撤退。
在这期间,他们做了什么呢?
主要工作就是派探子向南京送信求援。
据清方抓获信差审讯得知,太平军已经向南京派三四十人送信。
他们常扮成乞丐或聋哑人,终于一天得到杨秀清的回复,等二月春雪融化后,再派遣援军来。
当然,等援军到达估计得四、五月份了。
北伐军也不可能原地一直傻等到夏天,否则这几万人就要吃土了。
北伐军决定向南撤退,一方面是因为静海独流的清军越来越多,不能陷入包围圈;另一方面也想南下接应援军。
太平军历法不一样,已经提前几天过年。
1854年大年初一晚上,清军还在过年,太平军陆陆续续开始撤退。
地面滴水成冰,他们就用冰车拉着火炮和辎重,在冰面上行走飞快。
那个嘴炮钦差大臣胜保,装模作样地跑到西边驻扎,防止太平军进攻北京。
虽然任人唯亲是被批判的,但不得不说咸丰的姑表哥僧格林沁,既有忠心又能干活。
他二话不说率1000骑兵追击太平军。
这次撤退是太平军跟清军实力对峙的转折点。
不是僧格林沁打仗有多猛,而是太平军撤退太乱,任由体弱的士兵落在后面。
恰好那一年奇冷无比,路上没有住宿地方,累了只能睡在冰天雪地里,有很多士兵冻死。
他们有的躺着、有的坐着,喊名字不答应,用手一推就倒,才知道人已经冻死了。
3万太平军绵延上百里,越到后面,越是老弱病残。
其实僧格林沁以前还没有真正打过仗,他也不敢深追,但见一路上太平军冻死不少,活着的士兵手脚也都冻僵了,毫无斗志。
因此他胆子越来越大,追杀无数,一百多里,横尸遍野。
这是太平军与清军士气转换的开始,清军连获胜仗,士气欢腾。
僧格林沁率领1000骑兵追杀3万太平军,一路上杀了2000多人,直到一个村子,太平军前队抵抗,列队向外放枪炮。
僧格林沁这才撤退。
林凤祥和李开芳在哪里呢?
我们通过清军的奏报可以知道,太平军出发的时候是有三顶红色的轿子,被重兵护送。
北伐军恰好领头的是三个人,不用说轿子自然是为他们准备的。
冰天雪地,林凤祥和李开芳坐在热腾腾的轿子里,走在队伍前头,任由后面的士兵被追杀。
一个优秀的将领都是亲自断后的(石达开和李秀成都亲自断后),但林凤祥和李开芳似乎没有这个意识。
北伐军的打法比较消极,要知道光靠跑是跑不过的,只有打的让对手不敢追你,才能够顺利撤退。
撤退的这一路危险无比,下一篇,我会写一个太平军小兵真实的北伐经历,里面有详细的记载,相当地绝望。
好不容易到达几个小村子,安营扎寨。
又过了一个月,趁半夜大雾天,再次悄悄南撤。
这一次撤退更惨,冰雪融化了,到处都是淤泥,行军更困难。
有的士兵脚冻伤了,陷在淤泥里,开口呼救,被长官抽刀砍死,为了防止清军听到声音追击。
那些脚被冻伤无法行走的士兵,都被清军杀了。
1854年3月9日,北伐军赶到阜城,因太平军立足未稳,期间打了不少败仗,减员几千人。
在这里,北伐军老三跟清军一花翎将领单挑,枪声同时响,但火药质量不好,中喉身亡。
太平军将士普遍熟悉水浒和三国,模仿其情节跟清军单挑也是有可能的,这件事被一个小兵回忆录记载,比较可信。
北伐军从到达天津到撤退到阜城,4个多月跑了近400里。
那么杨秀清承诺的援军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这时候离援军确实挺近的。
四
杨秀清的援军一拖再拖,有两方面的原因:
1、兵力确实不足;
2、大家都不想去。
西征军兵力跟北伐差不多,两三万人,但进行的如火如荼,原因除了稳扎稳打外,最重要的就是有石达开坐镇。
这期间石达开南京和西征两边跑,一旦他离开西征战场,形势就危急,回去揍曾国藩一顿,又老实了。
杨秀清想从石达开手下调兵支援北伐并不容易,本来说让在合肥的胡以晃去。
但是他没去。
杨秀清只好从天京城内抽出部分新兵,加上一些西征兵,组成了7500人的援军,支援北伐。
其中就有许宗扬,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上文提到的这个人。
杨秀清还是太嫩,许宗扬带兵没过黄河,就回来了,去了合肥。
理由是,我去接应胡以晃一起去。(胡以晃内心 os:滚,老子去还要你接应?)
结果俩人都没去。
人没接到,反而倒贴一个。
杨秀清终于看透了许宗扬,这小子根本不想去北伐,气的将其关入大牢。
2年后天京事变,许宗扬带兵杀死杨秀清。
其实当时的太平军内部,已经矛盾重重,只是不断胜利掩盖了这一点。
内部矛盾是太平天国覆灭的最为致命原因。
不仅洪杨有矛盾,杨秀清跟将领之间,甚至将领跟将领之间也有矛盾,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总之,北伐援军乱七八糟地出发了。
一路上不断有土匪加入其中,有的两三千人一起加入,队伍迅速膨胀到五六万人。
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抢钱。
7500人的太平军新兵,混杂了五六万新加入的不明人员,为后期士兵哗变埋下伏笔。
援军一路浩浩荡荡,肆意掠夺,乱妇女,太平军也不能禁止。
1854年4月13日,援军攻克临清。
此时援军距离北伐军只有200多里,如果消息畅通,双方汇合,一下实力大增,可能双方都不会全军覆灭。
援军在临清掠夺几日,人人都腰缠金银,再也不愿去北上了。
至此,那些土匪们千百成群地离开队伍,陆续潜逃。
长官的号令没人听,下令追赶溃散土匪,还会被反击,只好任其逃走。
清军见城中太平军都撤退了,大喜过望,也进来又抢掠一遍。
有很多百姓也自称回家,也跟着抢,最后掘地三尺,焚烧房屋,整个城被掠夺一空。
这些逃兵们最后到黄河边,全军覆灭。
再次证明无序的逃窜,是没有用的,跑得再快比不过围追堵截。
北伐军的希望已经破灭,但他们还待在阜城,并不知情。
巧合的是,5月5日,在援军魂断黄河岸的当天,北伐军开始从阜城突围。
北伐军此时已经没有往日的风采,每次突围只敢走几十里,马上就得修防御工事做抵抗。
这一次,行军60里达连镇。
整个北伐最惨烈的地方就是这里,北伐军在这里坚持了将近一年。
不得不说,太平军修建防御工事水平是一流的。
他们擅长用木头和土造墙,营外有壕沟,沟内有桐油熬过的竹签,沟外有树枝2米宽,用巨绳连起来,上面系着铜铃,树外有梅花坑,里面有地雷。
清军不敢强攻,只好挖一个更大的壕沟,将太平军围起来,周长有六七十里,高4.5米,上面有枪位和炮位。
僧格林沁征调大量民工修堤坝、挖水渠,试图水淹连镇,虽然没有成功,但毕竟有主动权,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和饷源。
时间又很快来到冬天,清营将土城用水浇灌,全变成冰城,光滑难登,太平军被困其中无法突围。
清军无法攻进去,太平军也无法出来,这样的太平军唯一下场就是被饿死。
1855年2月,太平军彻底绝粮,开始杀骡马,煮皮箱,吃树皮了,甚至割人肉分食。
不断有士兵投降,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样绝粮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了接近一个月,连镇才彻底被攻破。
我们该如何评价这种行为呢?
坚持没有错,但沦落到食人的地步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种行为比不上石达开舍命换取手底下将士活命的那种气概。
1855年,3月,林凤祥在地道中服毒自杀未遂,被治好后,送到北京凌迟。
本来北伐军应该到此结束,但还有最后一批北伐“特种兵”的命运需要介绍。
五
时间再倒回10个月前,太平军刚到达连镇不久,一个会各省方言的广东妇人送来消息,援军已经到达临清。
李开芳作为二号人物,担任接应援军的任务,率领精挑细选的一千名骑兵突围南下(其实援军已经覆灭)。
骑兵就是快,一天一夜狂奔接近250里,到达高唐。
李开芳得知援军失败后,再也无法回到连镇,只好驻扎据守,就这么千把人的队伍,面对一万清军,守了9个多月才撤退。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胜保虽然擅长自我吹嘘和敲竹杠,但打仗真不怎么样。
由于长期无功,还骚扰百姓,咸丰很生气,将胜保发配到边疆去了。
胜保走了,僧格林沁来了。
李开芳这才知道连镇已经覆灭,率领剩余500左右的骑兵,冲出重围。
走了四五十里,占据了一个小村庄,名叫冯官屯。
僧格林沁很快围住冯官屯。
为什么骑兵不长途奔袭,直达南京呢?
其实他们也只是想暂时休整,只是村子太小被围困,无法逃脱,才被迫守卫这个小村庄。
僧格林沁用老办法,长期为困,调动民工,用水淹的方式拿下了北伐军最后的一个据点。
就这么一个小村子,坚持了2个多月,
1855年6月9日,李开芳等七人被押送入京接受凌迟。
其中有一个人奄奄一息,为了防止他逃脱凌迟,按照僧格林沁的要求,立即执行,相当残暴。
至此,北伐军彻底失败。
六
总体而言,北伐是一场领导决策失误,下属执行机械的军事行动。
北伐当然有重要意义,就是吓清廷一跳,牵制几万清军在北方战场。
但问题也很大,没打歼灭战,要么跑路,要么守城,是被慢慢耗死的,这就有点窝囊了。
实际上,他们并不怯懦,相当勇敢。
但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的军事思想有所欠缺,所以才导致这个结局。
1863年,洪秀全追封李开芳为请王,林凤祥为求王。
这俩字合起来就是“请求”二字,难道是讽刺二人机械地请求援兵的意思吗?
总之不是什么好词,由于汉语常用字不多,洪秀全颇留一些好字舍不得封赏的。
林李的确有撤退不力,死等援军的失误,但总体而言,北伐首要责任人是杨秀清。
杨秀清一意孤行进行北伐,第二年,就遭到反噬。
在天京事变中,韦昌辉率领的西征军(包括秦日纲和许宗扬,这俩人都是反北伐派),冲入杨秀清府中,将其杀死,这不能不说是杨秀清飞扬跋扈的一种的反弹。
北伐是一曲悲歌,也是农民起义的悲剧缩影。
这个世界太复杂,超出了一个高智商的农民的头脑经验所能企及的高度。
这里并没有嘲笑的意思,其实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过去的时光里,我们犯下太多错误,在无知和痛苦的迷雾中行走,没有回头路。
我的过去,是没有实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