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今天接着上文,继续更新太平军西征,在合肥时,百姓亲历的守城记录。

本文来源于周邦福(米商)的《蒙难述抄》,上一篇文章写了一些乡勇作战、百姓逃亡和作者寻死过程,也记录了江忠源嘲笑庐州知府的一个笑话。

有读者问,为什么巡抚和知府的对话一个米商能够听到?

我觉得有2种可能:

1、亲耳听到。

我找了个庐州(合肥)古地图,上面标注了作者家和江忠源住处的位置,非常近,看起来不过一里路。

作者经常去城头送饭或随便看看,亲耳听到谈话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江忠源工作非常拼命,直接就住在合肥大东门的城门楼里。(十六日后,才转到西门居住,对话发生时间就是十六日。)

太平天国西征:合肥百姓的第一视角守城记(二)

2、听他人说。

这个可能性也比较大,当时人很闲,没啥娱乐,一有消息立马人尽皆知。

综合来看,我认为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要说是谣传也不是没可能,原因同上,既然大家喜欢传闲话,那么添油加醋也是最大的乐趣之一。

(更新这么多清朝人记录的宦海文章,我感觉清廷高级领导之间的互损斗嘴,也挺常见,也挺有意思,没有想象中的严肃。)

这个其实不太重要,我之所以花一个上午去找地图标注,主要我自己也比较感兴趣。

下面接着写正文。

上文说到作者吞金寻死未遂,太平军云梯扒城被打退了。

二十日,城上滚木、石块、枪炮、灯笼、灯楼整顿齐备。

百姓传真有救兵到了,结果见一位满族统领,率数百来正规兵救援,百姓见到大为失望。

这位满人统领也不负众望,一战而亡。

(注: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点,此时清朝的正规兵(绿营和八旗)基本上废了,乡勇民兵战斗力也比正规军还强点。

百姓一直盼望各地义勇民兵来救援,他们称之为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约上”,每天盼着“约上”来救援,见到正规兵就很失望。

这一点是我没想到的,之前我认为百姓会信任正规兵一点,现在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小细节确实只有民间文献才能了解。)

二十一日,江忠源传令要门板,各家都要一副。

又到篾匠店要1000个稻箩筐,还要200个民夫听命,都送到大东门月城内。

月城就是在城墙里再砌第二道城墙,有助于加强防御力。

到下午,在月城内挖地道,通到城外,以便出入。

二更后,80名广勇,个个穿着短衣,扎筏子,去太平军营地偷营,小胜。(广勇就是广东籍的民兵,因为有护城河,所以想偷营要先扎竹筏先过河。)

第二天,广勇在竹筏上,发现贼已经在城墙脚下打了一个地道,是准备放火药炸城墙的,幸好察觉了。

这天七个城门都扎竹筏出去,筏子上应用门板物件,江抚台吩咐各部门借办。

(原文作者没说门板和稻箩是干啥用的。

写到这里应该清楚了,筏子上的门板是挡对方子弹的,当时的火枪威力小,用木板即可遮挡。稻箩应该是挖地道运土用的。)

这天卖米若干,送粥送饭,轮流上城守夜。兵勇都要开城杀贼,但没有抚台的命令,所以都不敢出去。

这天,江忠源还点名练勇人数,发现人极少。

他为此问庐州知府,知府不敢说话,江忠源说:要杀要杀。

又点某武举人的练勇,他本来带500名,实数只有150名,抚台大怒,要立即正法,因藩台力求,才得免死,暂时关押起来。

(练勇可以看作是乡勇的pro版,已经是朝廷发粮饷了。但500人的练勇,实数只有150人,等于虚报了300多人吃空饷,江忠源非常生气。)

过了两天,城头吊下300名广勇,杀贼数名,割首级2个,送到抚台账前请赏。

江忠源赏2锭元宝,并立刻传令:

杀真长毛一个头的,赏银50两,六七寸长头发的20两。

(广西太平军头发较长,所以叫真长毛。六七寸长头发大概15厘米左右,也就是1-2年头发的长度,指的是1852年后参加的太平军。

看来广西老兵应该都是长发披肩了,这些大老粗们又不会盘头发,所以只好用布包着头。

我一直感觉太平军长发难打理,夏天用布包着头吧闷热,散开吧长发飘飘的,影响士气,也影响战斗力。)

接下来,经过了几天的小仗,江忠源打算干票大的。

二十八日,抚台传令:凌晨4点吃饭,8点打仗。

这次下去3000多乡勇,同时让百姓各带兵器上城头,看到打胜了就喊:杀贼。

四个城门同时打仗,战果颇丰,烧贼营10多座,杀贼100多,活捉20多,还有2个真长毛,掳几匹马,十锭元宝,200两纹银,甚至还抢了点名本,赞美经,封条不计其数。

抚台下令将所抢的银钱等物品,各兵勇自己分了,大获全胜,人心皆喜。

随后,有7个百姓到城门下,想要进城。

广勇说你们如果是真百姓,就去把贼的打更的棚子少了,才放你们进城。

他们果然去做了,然后用绳子系上城来,押到衙门取保,随即释放。

其中有个熟人,我问他城外的消息,他说:

东南的太平军比较守规矩,不出营地五里地以外,即便五里地内,也和只抢东西,不杀人。

西北的太平军会出营地十里外,有烧有杀,也掳人,贼不到的地方平安无事,手捧黄金走路,无人敢问。

大家听他这么说,也暂且放心了。

太平天国西征:合肥百姓的第一视角守城记(二)

太平军又在东门外连夜扎起营盘。

抚台下令打仗,但乡勇只远远地开枪开炮,并未近距离交手。

因为乡勇只想掳贼财物,不杀不烧,随即收兵。

江忠源因此下令:下次再出去打仗,不许抢贼营银钱物件,违令者斩。

但这一条命令一下,乡勇就不想去了,即便下城也不肯出力,衙门缺银两,有功也没法赏,只能记上功劳簿。

江忠源刚到合肥带了6万两银子,给兵勇开个把月的口粮,再买一些锅碗瓢盆营帐器械,用了2万多两,仅存3万多两。

就这样守了近一个月,兵饷就基本花光了,江忠源号召募捐,向府县士绅说:

粮台缺粮缺钱,各家各店如果愿意捐,到时候上报朝廷请奖励;如果愿借,则等朝廷发的饷银一到就还。

我估量店里还有各种粮食上万担,钱几千串,全部捐做军饷。

因为米粮已经全捐,此后赊米借钱的就越来越少。

董事来写捐,我发现捐钱的多,捐银子的少,有的几十串,有的几百串,也有捐米几百担,都是按户来写。

如果有余力,但捐钱太少的人,就由县传押解到班房关起来。

三更时,江忠源发3000条白布条,用朱笔写“大清一统”四个字,一尺来长,分发给各勇营,都缝在左臂衣服里,一人一个,有这个暗号,才准下城,无此暗号,不准上城。

因为害怕有奸细混杂入城,城内每日捉奸细。(后来合肥城就败在奸细上)

清军的救兵越来越多,但都距离城十几里,不再前进。

太平军也加强进攻,在城外添几座兵营,烧了清兵的竹筏,每天天一亮,就吹号呐喊,城墙上枪炮如雨,城上的人都站不住,无人不害怕。

江忠源身材较高,久病,面黄肌瘦,黑胡须,眼睛有精光。

但此时他实在病重,又无粮饷,因而围城紧急,带病转移到城门里面的营帐里居住。

(看来江忠源感冒风寒,近一个多月都没好,身体很虚)

听说他已经几天都不进食了,只吃药,虽然精神尚好,但日久劳累,令人堪忧。

兵勇百姓都害怕他一病不起,为他感到凄惨。

今天先写到这里,下文再更。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