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捻军起源于盗匪,也没有像样的起义纲领,后面接受太平天国爵位,更像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一部分。

细看捻军的历史,有点像是清版的水浒,有朴素的反抗精神,但不太先进。我们先简单看一遍捻军的历史,再讨论这个问题。

捻军的这个“捻”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字的说法有很多,我更倾向于下面这个说法。我的家乡就在捻军起义这一带,捻这个字在方言中应该是“把纸搓成一条”的意思,引申成为量词,意思就是一股、一伙,一群人。

捻子这个词听起来就不像是什么好词,这个词是一般是外人对捻军的称呼,捻军成分复杂,称呼也复杂,民间统称为捻子。这就跟“南蛮北侉”意思差不多,都源自外人的称呼

捻军怎么起来的呢?有人说捻军来源于白莲教起义,其实并不准确。捻军并不直接源自白莲教,而是来源于镇压白莲教的乡勇(民兵)。

清政府为了镇压白莲教,招募了一些民兵,这些民兵在白莲教起义后,回到乡里,无心种田,渐渐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带把小刀,好勇斗狠。这一时期的捻子是非常“体面”的,捻军头目穿着华服,骑着高头大马,众小弟簇拥着,到集市上,先开几枪听听响,然后地保和绅士衣冠相迎,有时候还盛筵款待。

当地人要是谁说一句,我跟某捻军头目关系很好,那些流氓恶少没有不羡慕的。捻军头目往往也自我感觉良好,旁观者都啧啧称赞说:这公才算混家子。捻军首领都自称混家子,大概就是混社会、社会人的意思。

上面我说的这些可能听起来不太好,但我们看待历史要深入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在当时社会情况下,捻军的存在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村子有捻子,这个村子就安全,外面的捻子就不进来,相当于被保护了。

其实这种情况到建国前一直都有,我小时候听我妈说,她小时候村子里有个“老成爷”很有势力,村里从未被土匪抢过。有一次,在村北大塘咳嗽几声,土匪听到就不敢进村了。

要是某家族有人说,我叔、我兄弟是捻子,那种荣耀连中进士也比不上。这是清廷统治能力衰落的缘故,在乡下,捻军势力渐渐可与衙门匹敌。

渐渐地,有的大捻子几百人一群,抬炮、鸟铳、刀、长矛各种武器都有,衙门也没人敢问。捻子中头目有称响老的,就是专门给人平事的,他代替了衙门的功能,百姓有争执都找响老来评理,大家也都服气。这就等于在跟衙门抢生意,由于清廷黑暗腐败,没有人再去衙门断案,都找响老解决。

捻军具体做了什么事呢?前几天我看到一份资料,大概统计了下,1807年-1853年,这40多年里发生的事,记录如下:两县捻子内部斗殴7次;护送私盐、劫夺盐车等10次;讹索酒食、钱财、牲口等6次;抢劫39次;绑架牲口(或人)让人拿钱赎回10次。(数据统计来自郭豫明《捻军史》)。

这都只是有记录的捻子行为,真实数据要多得多。从上面我们能够看出,这段时期,捻子基本上跟土匪差不多,主要工作就是抢劫。其实捻军是一种兼职,他们农忙时回家种地,闲的时候才外出干活。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捻军看到同行业务发展良好,也趁机发展壮大,在这两年前后,开始敢明目张胆地跟清军对着干了。特别是太平军北伐西征时期,大批的捻军加入太平军中,一起打仗,当然捻军也带坏了太平军军纪。

李秀成说太平天国军纪破坏有3个原因,其中2条都是说是捻军之害。从上面统计的捻军事迹来看,李秀成所说的应该没冤枉他们。

由于太平天国的影响,有的捻军发展成3000多人,甚至的有数万人之多。这么多人就藏不住了,起义是必然的,起义就得有旗帜,还得有称号,当时捻军头领的称号五花八门,有的叫太平顺天王,还有的叫兵部大都督、四大天王等。

旗号就更多了,也非常搞笑,随便列举几个,比如:兴国天子、齐天大圣替天行道、八卦、帅等。这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看西游水浒,非常有个性,旗号跟义和团的很像,除了魔幻色彩稍微弱了点之外,基本没啥区别。

再看一些捻军头目的名字,也都很有个性:马和尚、武大僧(就是上文号称“四大天王”之二) 、刘狗 、龚瞎子、马老虎、张三、刘疙瘩、王小二、李三闹、王大柱等,这些名字一看就知道都不是一般人。

写到这里好像有点啰嗦了,目的就是大家对捻军有个大概的印象就行。上文说的是1807-1855时期的早期捻军。后来,各路捻军发现单干有点吃不消,决定合并成一家,来个武林会盟。接下来,捻军的历史进入第二阶段,各路捻军会盟,并跟太平天国配合作战。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提捻军?

1855年,各路豪杰来到安徽亳州的涡阳,举行会盟,大家推举张乐行为盟主。一听盟主这个词就知道,捻军内部是派系林立,组织是比较松散的。涡阳县这个地方在安徽的北边,就快到河南了,没啥存在感的地方,就不必介绍了。

张乐行原本家里很有钱,曾有地500亩,在太平天国刚起义时,就干贩运私盐的生意,还杀死盐巡,砸毁关卡,后带兵跟团练打仗,手下聚集很多人。

会盟之后,张乐行自称大汉盟主(或大汉永王),捻军一共分5路,分别用5种颜色的旗帜。用颜色当旗帜的好处是,不识字的人也认识颜色,容易在老百姓中普及。坏处就是主要的颜色比较少,所以又有镶边旗八卦旗等杂色旗帜。

一开始,捻军是不屑于依附太平天国的,但总打败仗才不得不依附太平天国。正巧此时,太平天国刚经历天京事变,内忧外困,两方势力一拍即合。1857年3月,天京事变刚过半年多,太平天国主要由李秀成和陈玉成俩人苦苦支持。

太平军从皖中往北打,捻军从皖北往南打,最后双方相距只有几十里,李秀成率部北上,张乐行派人迎接,双方在合肥西边会师。

太平军对捻军基本上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当时双方各有10万人,捻军比较独立,太平天国不干涉其内部事务,只希望他们作为北方屏障,双方常常配合作战,如果仗打赢了就让捻军独立占一块地盘。

捻军在李秀成和陈玉成的领导下,打了几个胜仗,张乐行还到南京亲自见了洪秀全。洪秀全封他为“征北主将”,赐他名马、银鞍和洪秀全手书的一副对联,后来被封为沃王。(赏的什么破字,洪秀全在赏赐封王的字号上面特别抠门)

不久捻军内部也发生了一次“小天京事变”,有的将领不同意跟太平军一起作战,因为老家总被清军洗劫,想回老家发展。但张乐行不同意,杀了两个将领,见状其他一些捻军将领率部北归回家了。

这期间捻军自己也攻占了一些小地方,但一直没有攻占大城市。这也是捻军在国际上名气远不如太平天国的原因。

上文说了,捻军会盟比较松散,各将领都带自己家族的人起义,各有各的势力,人心不齐,叛徒层出不穷。比如,后来的苗沛霖就是欺骗陈玉成,将他绑住交给清军,导致陈玉成被杀。

这些人没什么理想,也没有(至少口头上)说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口号,像“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这类口号,也都是抄袭的,也比较空洞,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他们无非就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心态,这也是捻军没有被历史书着重介绍的最重要的原因。

1862年,随着陈玉成的死,太平军在安徽势力覆灭。从57年会师,直接跳到62年,时间跳跃得好像有点太快了,但这段时间内捻军历史实在没啥可说的,跟太平军联合作战时倒打了几场胜仗。

捻军自己大部分时间要么在打败仗,要么在跑路,偶尔攻占个县城,也不敢久占,基本抢抢物资就退了。其实很好理解,很多捻军都是饥民,所谓的“打仗”不过是挎着篮子,只是想随军抢点食物充饥而已。不要笑话他们,你在那个时候,没吃的也许也会这样做。清军屠杀捻军的记录也非常多,至少有几十起,捻军基本就等于给清军将领刷经验了。下图是村民参加捻军时使用的短刀。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提捻军?

1862年,张乐行独自带兵守着家乡,僧格林沁率骑兵围剿,捻军屡次失败,张乐行就想撤退,但他的续娶的妻子名叫杜金蝉说:好盟主,拥众百万不能一战,何以为人?(这句话出自《 两淮戡乱记》,听着像戏言,不一定真实,看看就行。)这句话直接害死了张乐行。

气愤之中,张乐行率众20万与僧格林沁决战,锣鼓喧天,旌旗蔽日。但僧格林沁的骑兵比较厉害,而且又装备了很多洋枪,捻军大败。这一仗捻军主力尽失,张乐行一开始带几百人跑,最后屡遭到截击,最后只剩20多人,逃到他表弟家。表弟一看自家大表哥来了,赶紧热情招待,其实在几天前,表弟已经投降清廷。

表弟暗中向清方告密,第二天黎明,清军率上千人赶来,表弟故作姿态说:官军来了,我也没法庇护你,怎么办?张乐行大惊,张乐行儿子大骂表叔出卖他们,随后一行人被押送到僧格林沁军营。

僧格林沁问他为什么造反?张乐行说:我不好造反,官逼民反而已。几天后,父子二人受酷刑而死,张乐行大骂叛徒,并不许儿子(13岁)喊痛。(出自《捻军史研究与调查》,这种所谓的调查一般是后期民间访谈而来,都是当地人的口头传说,未必真实,看看就好)。

之后僧格林沁在当地大肆烧杀,导致当地一片血海,人烟绝迹。张乐行的家族亲戚整整被灭三代,被杀得断门绝户,其儿子、妻子(杜金蝉)等全家被屠。

这么看张乐行确实挺惨的,但凡事要看两面。上文说了,捻军内部的叛徒家常便饭,张乐行在早期(1854年左右)也曾叛变过3次,调转枪头进攻捻军,不太讲义气。

在1855年,各路捻军竟然仍旧选他当盟主,可见大家似乎也都不是太在乎这一点,或者是瘸子里选将军,谁都没比谁好多少,大家心知肚明,最终张乐行也死在表弟的叛变中。

像太平天国最著名的叛徒也都是出自捻军,比如李昭寿、苗沛霖,俩人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叛变是家常便饭。捻军将领出叛徒的概率比太平军高得多,我想也许是因为底层老百姓比较“务实”的原因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对这一点没有任何惊讶。

以上是捻军跟太平天国一起作战的阶段,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这一阶段就结束了。之后,遵王赖文光率部跟捻军合并,成为新捻军。这一时期的捻军才真正开始大放异彩,杀了僧格林沁,让曾国藩无可奈何,重创淮军。看了下有近4000字了,就写到这里吧,下文再接着写。

贰 

僧格林沁之死

上文写了捻军的前中期的历史,写到太平天国灭亡。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之后,捻军又坚持了4年多,这4年才是捻军最辉煌的时候,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新捻军。

为啥叫新捻军呢?

因为,这一时期的捻军脱胎换骨,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土鳖,擅长骑兵作战,奔袭数省,杀僧格林沁,全歼蒙古骑兵,改变了近代史的进程。

先说说新捻军是怎么产生的。

1861年,太平军最后的2根顶梁柱已经闹掰了,李秀成在苏浙过得不亦乐乎。

而陈玉成独自硬扛湘军,不仅大本营没了,精锐部队也打光了。

面对强大的湘军,他无可奈何。

只有24岁的陈玉成灰心丧气,赖文光比他大正好十岁,抗压能力好点,提出了联合捻军,向敌后进军,以运动战牵制湘军的战略。

但陈玉成没有采纳,心灰意冷死守合肥。

在最后被俘的时候,赖文光气愤地说:陈玉成畏敌如虎。

但死守合肥也不是事,粮食早晚得吃完,所以陈玉成派陈得才和赖文光等,率军向西北发展,将来东归,再救天京。

这一策略给太平军留下最后的希望。

这支太平军部队联合捻军,一路远征陕西,如入无人之境。

兵力大增,从原来的3万,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

但这里也要说明一点,就跟企业迅速扩大员工数量一样,部队是扩大了几十万,战斗力未必如此。

不过是多了几十万吃闲饭的,毕竟当时天灾不断,大家看有饭吃,可能挎着篮子拿把小刀就跟着走了,后面印证了这一点。

上一篇文章我贴过这个图,看一个参加捻军的村民的小刀有多小。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提捻军?

这支队伍对太平天国还是非常忠心的,听到合肥危机,就赶紧回救合肥,但没来得及。

1864年,听说天京危机,又不远千里,赶来回救,结果被清军堵截,也没来得及。

天京被攻破之后,长江以北太平军的余部,只剩这一支队伍。

此时,这支队伍也是四分五裂,听说天京失守,人心就散了,在清军几个月的不断追剿之下,有的将领投降了,陈得才绝望自杀。

只有赖文光和张宗禹等人率兵突围。

这俩人是捻军后期最主要的将领。

先说说赖文光,赖文光是广西人,参加太平军,一路跟到南京,本来只是做个文员。

在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实在无人可用,就让他带兵打仗试试看。

没想到赖文光是个军事奇才,无师自通地把游击战和运动战合而为一。

捻军在他的手里,被他重新改造,脱胎换骨,外貌服装上看起来跟太平军一样。

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不再是捻军了,这明明就是太平军新军啊。

这么说好像也没啥毛病,但叫习惯了,就这么叫吧,我们就称为新捻军。(此处有争议,下文再说)

再说张宗禹,他是捻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起义以前整天闭门读书。

他话很少,说话又很温柔,俨然像文静的女子一样,但其实做事果断,是个猛人,出卖盟主张乐行的叛徒就被其所杀,等于为这个远房叔叔报了仇。

注意,这里有点争议,赖文光是不是新捻军的最高统帅?

几个主要的大学者都认为他是。

比如还是用太平天国的年号,捻军首领封号也没变,比如赖文光为遵王,张宗禹为梁王。

赖文光被捕后,在自述中也说自己是最高领导。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说赖文光最后不过3000太平军(最多),怎么可能在数万捻军中当老大。

这里我说下,我觉得赖文光是老大应该没大问题。

捻军有选盟主的传统,之前在涡阳选了张乐行为盟主,这里选择威望较高的赖文光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要知道捻军将士大多都是一个地方的老乡,又有很多宗亲关系。

赖文光毕竟是个外来者,应该没有太强的控制力,后面分裂为东西捻军,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觉得赖文光是老大,但跟张乐行这个盟主差不多,对部下没有太强的控制力。

我不是太喜欢分析这些,但有些读者比较较真,所以这里还是做了一个分析。

我们继续上文。

在最危险的时刻,这些仅存的残兵败将,推举赖文光领导,整编成一支新的部队叫新捻军。

这些捻军余部跟僧格林沁有血海深仇。

前文说了,张乐行被杀后,僧格林沁在他的家乡进行了疯狂的屠杀,血流成河,人烟绝迹,这些漂泊在外的捻军将士无家可归。

新捻军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军纪稍微好点。

清方记载说,队伍所到之处不太杀戮,唯有喜欢掳壮丁。

另一个变化最大的就是,以骑兵为主的运动战法。

他们以骑兵为主,遇到敌人就跑,转瞬就跑几十里,等清兵追击疲惫时,再来个回马枪,瞬间四面包围,一举歼灭。

这个战法是不是全归功于赖文光呢?

李鸿章说,以前的捻匪顽固又愚蠢,不敢胡乱称王。

自从跟赖文光合伙后,他用太平军的军事策略和诡计来统领众人,擅自称王。

我不想造噱头过度吹捧一个人,但赖文光对改造捻军应该有很大的贡献。

这些剩下来的都是百战精锐,新战法效果立竿见影。

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里,四败僧格林沁,其中一战,僧格林沁仅率十骑逃出,蒙古骑兵颜面尽失。

僧格林沁非常恼火,因为之前一直打捻军很顺手,而且眼前的又是一些残兵败将,这么可能打不过呢?

(有人说,僧格林沁的骑兵不是在八里桥全军覆没了吗?

其实并没有,僧格林沁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勇敢。

清方步骑兵在八里桥大概战死两三千人,其余溃逃(联军仅阵亡5人)。

溃逃是正常的,马在炮弹乱炸的情况下,很容易受惊往回跑。)

僧格林沁接二连三地失败,清廷就有点坐不住了,要求曾国藩助战。

当时人称“南曾北僧”,意思是曾国藩和僧格林沁齐名。

其实,当时曾国藩在清廷心目中的地位,跟僧格林沁没法比,僧格林沁是咸丰的表哥,又是铁帽子王。

曾国藩苦哈哈地拿下天京,也只封了个侯而已。

曾国藩多精明,知道帮助打捻军是吃力不讨好,打输了身败名裂;打赢了,你也只是辅助,荣誉都是僧格林沁的。

所以曾国藩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湘军淮军随便你调用,我不去。

好在僧格林沁不信邪,拒绝请湘军的援助的提议,一定要亲手灭掉捻军。

1865年初,僧格林沁追击捻军,追到河南中部山区,捻军佯退,将清军引到河边,突然来个回马枪,切断其后路。

清军大败,僧格林沁靠属下拼命保护才得以逃脱。

僧格林沁非常恼火,发誓要与捻军决一死战。

接下来3个月,就是捻军溜僧格林沁的时间,沿着河南省溜了几圈,最后跑到山东,3个月跑了几千里。

这几个月就不细说了,下面是地图,看着有点眼花缭乱。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提捻军?

有时候一昼夜都跑300多里,僧格林沁几十天不离鞍马,常常下马在路边休息片刻,喝两大杯烈酒,然后接着追。

最后累得他手都抓不住缰绳,只能用布袋绑着手腕,再系在肩膀上骑马。

清廷看出了问题,叫他不要再追了,以免中了奸计。

但僧格林沁上头了,一再向清廷报告说敌人怕我,他们粮食吃完了,不得不到处乱流传找粮食吃。

打这种滑头战术一定要有耐心,但僧格林沁已经失去了耐心。

1865年4月,捻军进入山东境内。

进入山东后,又跑了一个多月,捻军最终跑到一个叫高楼寨的地方,此地河堰交叉,柳林密布。

这就是僧格林沁死的地方,也是蒙古骑兵覆灭之地,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捻军将士们在此相互勉励,打算背水一战说:

前有黄河,后有追兵,若战败则全军覆没,无一能生还,不如拼死向前。

捻军在此埋伏重兵,假装败退,僧格林沁追到高楼寨,此时他不知死期将近,反而派人去跟当地知府说,预备五百头猪,五百只羊,打算犒赏将士(《宋景诗历史调查记》)。

当天下午,僧格林沁率军进入埋伏圈。

突然四处号角齐鸣,喊杀声震天,僧军又饿又累,气馁则胆怯,勉强防守,双方打了2个小时左右,僧军队伍就逐渐垮掉。

僧格林沁急忙率残部到一个荒圩,砍树建营盘,企图防守。

但这里没有粮食,也没有井水,没法烧水煮饭,士兵们饥饿难耐。

捻军士兵挖长濠,防止僧格林沁逃窜。

看过前面太平军北伐文章的读者都知道,这一招正是当年僧格林沁围困太平军用的招数,此时却被人用在自己身上,可以说是天道循环。

僧格林沁也有不详的预感,哀叹这小小的“余部”怎么战斗力这么强悍:

我束发带兵,发誓要报答先帝,江淮已经荡平,没想到余部遗孽,竟如此猖獗,天要亡我,我要为国死于此了。

僧格林沁喝醉后就睡着了(看来此时的僧格林沁酗酒比较严重)。

在部下的苦求之下,僧格林沁酒醒之后,才同意半夜三更,带领残兵突围。

当夜,捻军枪炮如雨,僧格林沁窜出长濠,跑到柳林里。

捻军发现僧军进入柳林,四下围攻,僧格林沁的部队伤亡很大。

到第二天天亮,僧格林沁逃到一个村子,肩膀中长矛,受伤坠马,马也受伤了,他趴在麦地垄沟里,伺机再逃。

他脱下帽子丢在旁边,但身上仍披着棉袍坎肩,脚穿靴子。

捻军少年张皮绠发现了他,也不认识僧格林沁,只觉得一定是头目,走过去将其杀死,了结其一生。

一个清军将领的日记,以第一视角记录了这个过程,还挺有趣:

当时大家都走散了,也不知道僧王在哪。

没多久,见一个贼首戴着三眼花翎红顶,扬扬地走过去。(三眼花翎是清朝最高荣誉,得到的人屈指可数)

清兵见到则痛苦说:嘻,王爷死矣!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提捻军?

等贼走过,我寻迹到麦田里,见僧王已经遇害,身受数刀,还穿着战袍黄马褂。

于是,我们用马托着他的尸体,准备入城中收敛。

结果贼又追来,急忙将其丢弃到堤坝之下,用土掩埋,等贼走过,又去来收敛。

这一战彻底消灭清军的王牌部队,损失骑兵步兵总计1万多人,僧格林沁的6000蒙古骑兵全部被消灭。

清廷大震,辍朝3天,急命曾国藩北上剿捻。

曾国藩对僧格林沁死命追赶的打法,不以为然,决定以静制动,只防守13个大城市,相互支援。

结果这一招并没有用,捻军依然可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到处流窜。

接下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曾国藩毫无建树。

最后,清廷耐心耗尽,改任李鸿章为钦差大臣,靠李鸿章才击败捻军。

这篇文章其实是一年前写的,但很多资料我都记不清出自哪里了,所以一一核对也很耗时间,今天花了一整天时间来修改。

4000多字了,今天先写到在这里吧。

下面先简单说下后面的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再写一篇。其实不写也行,捻军剩下的历史也基本几句话能说完了。

之后刘铭传率先发起进攻,这一战刘铭传非常绝望,跟幕僚一起褪去外衣和帽子,坐地等死。

鲍超延迟支援,坐收渔翁之利,剿灭东捻军。

再过7个月,西捻军也在徒骇河边,最终失败。

以上就是捻军起义的全部过程,除了新捻军的运动战之外,基本上在各个方面都比不上太平天国。

既然历史书主要讲了太平天国,就没必要再讲同时期的捻军了。

而且,捻军的历史也没发生特别大的事件,没有占领过大城市,真要讲,也没啥可讲的。

综合来看,清朝的起义并没有比几千年前的更先进,甚至更落后了。

捻军后期的打法在当时比较先进,但打了胜仗之后,他们就迷茫了,不知道要干什么,一直没有建立根据地,最后漫无目标,觉得“走一日,就活一日”。

总体而言,捻军在后期虽然打法更灵活,但其实内心是悲观迷茫的。

捻军有个重大意义,就是结束了蒙古骑兵的历史,加速汉人军队掌握大清命脉的进程。

太平天国打败了绿营,捻军打败了蒙古骑兵。

至此之后,淮军就逐渐成为清军的主力部队。

湘淮军都是新军的鼻祖,最终袁世凯的新军成为结束清朝统治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