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上篇文章写捻军杀死僧格林沁的过程,今天想想还是写完吧,如果现在不写,半年后想写估计史料又忘得差不多了,又得重新查。
我记忆力不好,很多史料虽然有点印象,但要具体查出处就不知道出自哪里,写的时候还得重新找到才放心。
现在因为有搜索,写历史文章不要求记忆力有多强。以前的史学家都非常猛,几乎个个身怀绝技,过目不忘,因为那时候没电脑文档整理资料,全凭手抄,整理的资料动辄几千万字,想查什么资料就得去扫图书馆,特别苦。
像有个史学家叫史式,生于1922年,只有3年级学历,自学成才,能记上千个电话号码,到70岁左右才获得一些荣誉。明代有个史学家,据说你从他书橱中拿任何一本书,你提第一句,他都能背诵整本,达到变态的程度。
(自媒体作者跟史学家没有可比性,放这里只是感慨一下)
下面接着写正文。
一
自从僧格林沁被杀,清廷只好不得不再次依靠汉人军阀,一再催促曾国藩去剿捻。曾国藩再三推辞说,我精力不济,再说湘军我都裁撤干净了,淮军我也指挥不动。最后,等清廷满足条件之后,曾国藩才从南京赶到前线。
此时的湘军大部分都裁撤了,曾国藩剿捻主要靠淮军。李鸿章很不情愿地交出淮军,但好处就是,可以暂时代替曾国藩坐坐两江总督的位置。但淮军除了李鸿章,外人指挥不动,曾国藩也知道这一点。
曾国藩观察了一年多,很清楚捻军的优势就是骑兵飘忽不定。他的主要战略就是以静制动,防守13个大城市,布下天罗地网,一处有难,八方支援,不必再像僧格林沁那样苦哈哈地追赶几千里了。
但问题是捻军也不攻城,你守大城市有什么用呢?这一点曾国藩也想到了,在每个村子里修圩寨,墙要高,沟要深,只要守着别被他们抢粮食就行。
这一招几乎完美啊,大城市布兵能防止捻军流窜,乡村修圩寨,企图饿死捻军。这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同时曾国藩看到了,南方靠水师,北方靠骑兵。就像他攻打太平天国那样,他要建立比捻军更强大的骑兵队伍。但骑兵不像水师,船能造出来,马可没那么快生出来,曾国藩东拼西凑,重金购买,但马匹质量还是赶不上捻军。因此,曾国藩只好寄希望于河流,利用河流天堑,来阻挡捻军的骑兵流动作战。下图其实画的其实是高楼寨大捷,捻军没找到啥图片,凑合看吧。
二
再说下捻军这边。自从击毙僧格林沁之后,捻军将士留恋故土,又想打回老家涡阳发展,但小小涡阳却没打下来。
太平军擅长攻城守城,但不太擅长运动战,经常死守城市。捻军跟太平军相反,很擅长流动作战,但不擅长攻城。可见战术是不断演化的,捻军把太平军的战术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1866年秋天,捻军决定分军,一路由赖文光带领,留在中原,叫东捻军;一路有张宗禹带领,进入陕甘,叫西捻军。为什么要分开?
按照赖文光的说法,独力难支,希望分兵联合回众,以成犄角之势。历史学家们大都不认为这是一种分裂。但我觉得,多多少少还带点分裂的意思,历史上捻军分裂次数就不少。
因为捻军组织松散,不像太平军那样有严密的等级,关系像同居没领证。这次分手之后双方再没见过面。
此时东捻军全部转为骑兵,突破了曾国藩苦心经营的防线。1866年底,清廷见曾国藩没啥效果,就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负责剿捻。李鸿章早就对曾国藩不满,脏活累活都让我淮军干,急不可耐地派人去找曾国藩要钦差大臣的大印。
没想打捻军一年半,曾国藩也上头了,气呼呼地说:大印是重要物品,将帅替换是大事,他要不自重,要拿就拿走,反正我不走。看来谁打捻军谁上头,以稳著称的曾国藩也上头了,赖着不走。
最后,清廷再三催促,曾国藩只好收拾东西回南京。他一路上垂头丧气说“我是打捻无功之人”,回去后闭口不谈剿捻之事,这次的失败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其实想想也好理解,如果你打游戏遇到对方来回秀操作,秀你一脸,你也会上头。李鸿章对曾国藩的防守战略不以为然,曾经私下里对部下讥讽说,没想到秦始皇在千年后还有知音。
三
淮军将士们终于等来了李鸿章,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在老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但他们很快就领略到捻军的厉害。1867年1月,一个月内连打3次大仗,东捻军2胜1败。
第一战,捻军活捉淮军大将郭松林,把他打个半死,身中7枪,但他脚受重伤,无法掳走,捻军就将其丢弃到路边。没想到这家伙命大,他的部下冒死将其背出活命。
第二战,东捻军失利,二号人物任化邦的弟弟战死。(任化邦是老二,还是老大有争议,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赖是老大,姑且这样写吧。)第三战,东捻军击毙淮军大将张树珊,淮军内部各军悲怆痛哭。一个月内,双方都多次损兵折将,可见战斗的惨烈。
再一个月后,双方进行了一次大决战。捻军的对手是刘铭传和鲍超。他们一个是淮军王牌,一个是湘军悍将,双方在暗自较劲。
刘铭传大家都知道,但当时鲍超名气更大,刘铭传不服,说如果一起进攻,获胜之后,大家肯定都认为是鲍超的功劳。第二天,刘铭传提前2个小时,率先发起进攻,结果被捻军抄了后路,继而大败,陷入捻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刘铭传非常绝望,跟幕僚一起褪去外衣和帽子,坐地等死。这时候,鲍超才突然从捻军后背杀出,捻军继而大败,损失2万多人,骡马5000多匹。至此,东捻军损失万人,遭到重创。
刘铭传一直看不起鲍超,鲍超大字不识一个,没想到这次鲍超终于扬眉吐气。鲍超捡到了刘铭传的官帽,故意写信给李鸿章问:刘铭传天天带着一品顶戴,显得与众不同,今天我从贼手里获得,他死了吗?(出自《异辞录》作者是当时淮军大员的儿子,史料价值还可以。)
但鲍超也有缺点,军纪差,嗜杀,大家都讨厌他。李鸿章说他故意延期,导致他不仅没有奖赏,还被清廷批评一顿,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了。直到20年后的中法战争,近60岁的他才重新披挂上阵,两年后去世。
这一战大败之后,捻军虽受重创,但仍有一战之力,在湖北又大胜湘军,把曾国藩的表弟杀死了,但接下来要往哪去?捻军内部出现分歧,一说要去陕西,跟西捻军汇合。但山东将士说,山东连年丰收,那里有粮食,于是决定再回山东。
这就是捻军的问题,野战能力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但话说回来,这是超越那个时代的理念,在当时谁都没有。捻军再回山东,正好掉入李鸿章布下的口袋里。
山东有大海,运河、黄河,丘陵,不利于骑兵的奔袭。得知捻军回山东后,李鸿章大喜:贼入死地,可灭矣。
四
捻军一路往东,跑到海边转悠。李鸿章要把他们困死在下图的1号区域,方法跟曾国藩当年一样。曾国藩不行,难道李鸿章就可以吗?
没一个人敢信,清廷上下一起骂李鸿章。但李鸿章经过这一年多的战斗,发现当年笑话老师是不对的,还得苦哈哈地修建长墙,利用河流地形,将其困住再歼灭。
但同样李鸿章遇到的困难跟当年曾国藩也一样。当地大员不同意,你把他们困我这里,我不倒霉了吗?吃我的喝我的,还在我的地面上打仗,只想赶紧把捻军赶走了事,以邻为壑。
果然,山东巡抚没事就派兵追捻军,不是想打仗,就是希望你们赶紧走。捻军跑着跑着发现清军在修建防御工事,终于明白了山东巡抚的“苦心”,找到一个空档,极为轻易地突破了李鸿章防线,来到了山东中部。之前信誓旦旦,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清廷对李鸿章的忍耐几乎达到了极限,让他戴罪立功。
但李鸿章不顾众怒,又进行下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就是2号防线(见图2)1号和2号防线就差不多是整个山东省的面积。
这是个长方形囚笼,面积大得可怕,长度达到上千里,连曾国藩都看不下去了,说这上千里咋防呢?但李鸿章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试试。
此时,捻军还没有陷入绝境,如果他们一心想突围,是一定能突围出去的。但捻军也很迷茫,就在这里瞎转悠,一会想往北渡过黄河,一会往南去苏州,甚至还想渡海,跑海外去。空有一个战斗力很强悍的部队,但不知道去干啥,这样下去人心迟早要散。
终于晃悠两个月后,还是出事了。清军许以2万两银子和三品顶戴,收买了老二任化邦的手下。
在一次战斗中,叛徒在其背后放冷枪,将其击杀,然后高喊“鲁王中枪死了”,顿时军心大乱,大败而走。(我查了下奏折,这个叛徒还真拿到赏银了,清廷下旨让曾国藩迅速拨给,以资鼓励)
任化邦骁勇善战,李鸿章多次败在他的手下,说他跟项羽一样,人中怪杰,我们淮军将士遇到他真的是倒霉。失去了任化邦,东捻军处境雪上加霜,这一战是最后的转折点,之后情形急转直下。
之后又进行一次决战,2万东捻军战死,大多数宁愿自缢也不投降。这一战异常惨烈,前太平天国的首王范汝增在此牺牲。范汝增比陈玉成还小3岁,牺牲时只有27岁,令人唏嘘。
范汝增是作为童子军参加的,在军营长大。太平天国失败后,有人劝他流亡南洋做富翁,他拒绝了,北上参加了捻军。
他昼伏夜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赖文光军中,在捻军座次大概排4、5位,最终命丧于此。这些童子军们是太平军训练出来的孩子,长大后个个打仗不要命,这是时代的产物,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五味杂陈。
最后只有赖文光率残军上千人,终于突围到江苏,但几天后还是被扬州附近被俘。他留下一份亲笔自述后被杀,时年41岁。东捻军彻底覆灭。
今天本来想把东西捻军都写完的,结果发现还是太多了,就写到这里吧。今天上午为了查清楚一个地方,耗费太多时间,有点钻牛角尖了。我周末要工作和带娃,没啥时间,如果想把捻军大结局写完,那估计得周一才能发文,不如写到这现发出来吧。
赖文光在被俘后自述中说:(与捻军联合)是因为清兵好戮无仁导致的。古人说,不可行一不义,杀一无辜。君辱国亡家散之后,我不得不勉强从事,披霜踏雪,以期复国。
一个文弱书生投笔从戎,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仍辗转坚持4年,去做一个注定悲剧的事。在另一边,东捻军失败后,参加剿捻的湘军和淮军各将领,人人欢庆,有200人得到了升职加赏。如何评价他们,我也不好说什么,淮军也不能说都是坏人,我只能说作为一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西捻军是如何覆灭的?
最近的两篇文章写捻军的失败过程。
西捻军比东捻军多坚持了半年,最终也失败了,今天写这个过程。本来想周三发文的,但这周媳妇有事回娘家去了,我自己带娃,体会了单亲带娃的感觉,确实没啥时间。
周三拖到周四,周四拖到周五,每天写个2、3个小时,差不多写完了,今晚必须得发了。
一
1866年秋天,捻军分家,一路由赖文光率领在东部作战,叫东捻军;一路有张宗禹率领进入陕西,叫西捻军。为什么要进入陕西?因为当地有回民起义,捻军希望联络回民,共同抗清。
但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这里顺便说说回民起义。其实每个起义的原因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地少人多,争夺土地资源,另外,还有宗教原因。
清朝虽然自己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经过200多年的儒家熏陶,就看不上回众了,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爆发了起义。(虽然这里只是随口一句话,其实过程是比较残忍的)。
陕甘回民起义的导火线,跟太平天国也有关系。1862年,太平天国去西北招兵,清廷在这边没啥军队,就只好招募当地的乡勇,叫团练。其中就有回民,叫回勇。
回勇手中有了武器,又发现清军一触即溃,干脆反了吧。从这里来看,太平军确实影响太大,一个捻军,一个陕甘回民起义,都跟太平军有关系。
清末陕甘回民起义持续了10多年,异常残酷,甘肃人口从1900万,掉到500万,损失75%(民国的马家军阀,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崛起的)。这个话题可能有点敏感,我查了下好像连百科词条都没有,点到为止吧,就不详细说了。捻军是汉人,所以双方不可能合作。
西捻军分到6万人,这6万人中基本都是捻军,没啥太平军了。(只有邱远才一个太平军将领,也没啥名气,太平军残部主要都跟着赖文光,在东捻军那边)。西捻军的老大叫张宗禹,打法比东捻军更滑头,更少打硬仗,以跑为主,按照李鸿章的说法,是天下第一无赖子。
张宗禹起义前喜欢闭门读书,文静地跟女子一样。这种性格的人更喜欢打巧仗,他常说(东捻军老二)任化邦没见识,清军能打,应该避免跟他们打,一直跑路以疲敌师,这样就可以长久活下去。
这种想法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捻军的问题不在打仗,仗打得没啥问题,战斗力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
二
本来那几年西北就乱成一锅粥,捻军一来,乱上加乱。西捻军从河南一路向西,很快到达西安附近,这边有湘系将领驻扎,西捻军带着他兜了个大圈子,然后来个回马枪,一举将其击溃,仗打得非常漂亮。
1867年2月,西捻军进攻西安,我们都知道捻军不善于攻城,有时候打个县城都费劲,更别说西安了。估计他们也就是做做样子,但清廷大震,急忙调集左宗棠前来镇压。
但左宗棠正去湖北拿钦差大臣的大印,加上此时的东捻军也在湖北,暂时走不开。直到当年9月,左宗棠才姗姗来迟。在左宗棠不在的这半年里,西捻军跟回民基本在一个地方作战,但二者各干各的,互不侵犯。原因有二,一个是民族,一个是宗教。
西捻军的作战目的是什么呢?没啥目的,哪里有粮食去哪里,吃完就离开,常年如此。因此,西捻军是不愿去陕北的,那里没啥粮食。
西安北边有条河叫渭河,西捻军一直在渭河北边晃悠,希望把左宗棠吸引到河这边,然后突围到陕南、四川或者河南,反正去哪都行。但左宗棠那么聪明,当然不会上当,而是凭借河水建立包围圈。
捻军也知道,自己这套战术“不怕打,而怕围”。因此,在看出左宗棠的战略目的后,捻军冒雨突围到了陕北。左宗棠不得已,派部下追击捻军,结果被大得大败,捻军连占多座要地。
但这时候西捻军的处境也不太好,陕北实在太贫瘠,粮食奇缺,人烟稀少,且山多难走,发挥不了骑兵的优势。下一步要往哪走是个问题?往西是甘肃,一样贫瘠,往北是沙漠,往南是左宗棠的大本营,因此只有向东,跨过黄河这一条路。
左宗棠也看到这一点,多次督促将领,一定要守好黄河,否则一旦进入山西,那么离京师就不远了。捻军一旦进入京师重地,朝廷的责罚是免不了的。
但这个守河的将领,每天只知道纵兵掳掠,自己跑到几百里外花天酒地去了,没心思干正事。面对左宗棠的一封封信,他把河防吹得坚如磐石,左宗棠看了都说佩服至极。
三
这时候,西捻军收到了东捻军的告急书信。面对“誓同生死”的盟友的求救信,张宗禹决定回师营救。有个80多岁的陕北老翁建议,直接进攻京师,逼迫清军回救,这样能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出处是《两淮戡乱记》、《涡阳县志》,具体是不是真的呢?不敢确定,也不重要吧。)
1867年12月,北风强劲,黄河形成一条20里的冰桥。西捻军把握时机,前锋踏过冰河,摧毁对面清军的防御工事。捻军虽然强越黄河,但仍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后续捻军刚过一半,冰突然裂开,淹死数千人。
得知西捻军过黄河后,左宗棠气得要死(“忧愤欲死”),连夜写奏折请求降罪。当西捻军到达北京南边200里时,清廷惊恐万状,各地督抚一起仓皇“勤王”。这是自从太平军北伐后,清廷再一次感受到(来自国内的)兵临城下的危险,心急如焚,将李鸿章、左宗棠大加训斥,仓促布防。
说明围魏救赵这一招是没啥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是,此时东捻军已经覆灭。
没救了队友,此时的西捻军却深入华北腹地,成为一支孤军,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陕西。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回陕西也没太大意义,回众指望不上,当地也比较贫瘠,但这数万大军能去哪里呢?普天之下,竟无落脚之处。他们只有不停地跑,才有一丝活命的机会。
四
京师附近只有神机营,没啥正规部队,因此西捻军竟然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有前锋小队到达了卢沟桥附近。1868年2月,京师戒严,湘军、淮军、豫军、皖军,甚至洋枪队等,各路大军严阵以待。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机会,李鸿章在信中写得很直白,想封侯拜相干啥都不如去勤王,这样的大事,我辈岂能不争?此时,双方实力已经差距太大,西捻军像汪洋大海一叶扁舟,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大批清军涌来,捻军不得不突围南下,这过程中损兵折将,幼沃王(张宗禹的弟弟,张乐行的侄子)和邱远才战死。(一说邱远才率队降清。)幼沃王长相秀美又英武,常常当先锋部队,他的战死是捻军的一大损失。
在余下半年时间里,西捻军主要在直隶和山东交界这片地方活动。这里的好处就是粮食多,坏处就是地理环境不好,河多。由于之前李鸿章成功歼灭东捻军,这一次朝廷继续让李鸿章,全权负责调度各路大军。
李鸿章再次用围歼东捻军的那一招,利用运河、黄河、长墙和东边的大海,来阻挡西捻军。上文说了,东捻军曾想找船出海,流亡海外,为了防止西捻军也用这一招,李鸿章规定渔船一律禁止下海。
理论上来说,流亡海外可能是西捻军的唯一活路,但几万大军想在海边,搜集到这么多船不太可能做到。到了7月,大雨连绵,河水上涨,道路泥泞,几条河水汇集成为一片泽国,西捻军马不能驰骋,举步维艰。
月中,西捻军一败于海丰,再败吴桥,三败于杨丁庄,损失惨重,大量幼童、妇女落伍,成为清军俘虏。从这里来看,捻军也是拖家带口的,跟太平军差不多,这在当时也是没办法的事。
军队一旦连败就容易士气失落,在这三场战斗中,甚至最擅长的运动战也没发挥好。比如在吴桥,淮军在密林中藏有大量枪炮,分3路引诱西捻军来战。淮军且战且退,将西捻军引入林中,顿时伏兵四起,枪炮齐发,西捻军损失惨重。这在以前明明是西捻军惯常使用的招数,这次却中了对方的计。
此时的西捻军被压缩到方圆不到700里的区域内,人数也只剩2万,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月底,又打了两场大战,西捻军主力覆没,人员损失上万,骡马损失上万匹,辎重器械,狼藉千里。就连张宗禹也中枪落马,被部下救回,子弹从背后射入,又从小腹穿出,受伤甚重。
由于连日大雨,到处一片汪洋,西捻军只好选择地势稍高的地方驻扎。他们一直在做抢渡的努力,但船都被搜集到对岸,插翅难飞。甚至张宗禹亲自带20多人,冒充清军,到渡口唤渡,被敌人识破,遭到炮击而退回。
在这种情况下,多名将领投敌,又多次抢渡失败,损失惨重。西捻军溃不成军,只剩三四千人残部,由张宗禹率领作最后的渡河挣扎。1868年8月16日,在平南镇打了最后一仗,西捻军被击溃,张宗禹的哥哥、儿子、侄子均遇难。
只有张宗禹本人率几十骑,来到徒骇河边,最终“穿秫凫水,不知所终”,说他穿过一片高粱地下水游泳,不知所终。这对一个叛将来说,可以算是一个类似童话的美好结局。至此,捻军彻底失败。
徒骇河在哪里呢?
我在上图标了红线,在山东境内黄河北边,几乎跟黄河平行的一条线河。最后西捻军覆没地点旁边,我标了2个数字,一个是高唐,一个是冯官屯(就在茌平)。
看过我写北伐战争的读者都知道,这两个地点,也是太平军北伐最后的2个地点。看着这3个地点,如此之近,西捻军驰骋千里,最终来到几乎同样的地方,好像是一场宿命。
那张宗禹到底死没死呢?历史不是童话,作为一个成年人,大概率来说他应该是死了。由于我们的历史,对这些失败的起义将领报以同情,因此任何没有确定死的将领,都有一段美好的民间传说,甚至像李秀成都有传说他隐姓埋名活了下来。愿望是美好的,前文说过,张宗禹是受过重伤的,以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太可能痊愈。
张宗禹的下场有几种说法,在这里列一些吧:第一种,投水淹死了。李鸿章抓到了张宗禹的亲随,跟随张宗禹9年,经过再三刑讯,供认说张宗禹投水而死。
李鸿章奏折写道:我再四刑讯,这个人尚老实,所供认历历入绘。张总愚平时屡次说,一旦事急必然寻死,不肯受刑戮,说法跟这个也是相符的。他投水伏诛毫无疑义,现在黄河水猛涨,徒骇河深不见底,事隔多日,他的尸体估计随水漂流,必然腐烂无法辨认了。(李鸿章也玩谐音梗,一直称张宗禹为“张总愚”。)
李鸿章当然希望他死了,这能成全自己的功劳。但老对手左宗棠不这么认为,说张宗禹没死,并且派人四处搜寻证据,把李鸿章气的半死。
第二种说法,张宗禹逃到了孔家庄,隐姓埋名活了下来,20年后病死,临死的时候告诉别人说:吾张宗禹也。一百多年后,有人去孔家庄考证,并发了张宗禹的荒草丛中的墓碑照片。据传张宗禹还有一个儿子,其后裔活在皖北故里。
第三种说法,说他削发为僧。我读了下,说的跟真的一样,这都是老套路了,不再赘述。
捻军的失败,代表这片土地上的绵延近20年的战乱,接近尾声。捻军也没有什么先进的理念,注定了他们不是改变历史的人,不必过于美化他们,但他们也可怜,一直奔跑,没有希望,也没有方向。
捻军的真实战斗力排名第几?
捻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我们从结果来倒推的话,当时清朝的那几支部队的战斗力大概如下:绿营和八旗<太平军<湘军;蒙古骑兵<湘军 ≤ 新捻军<淮军。
但实际上,如果想公正地评价捻军的战斗力,还比较困难,因为战斗力涉及到武器、补给等问题。如果我的武器比你差,但跟你打个平手,那么其实说明我的战斗力比你强。
(当然如果你认为武器、装备、补给,甚至运气本身都是战斗力的一部分,那么就是上面那个结果。)之前没有仔细说捻军的战法和武器,今天展开说说。
一
因为捻军的战法涉及到前期、后期两个部分,所以这里简单说下捻军的历史。捻军的前身是捻党,早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就有捻党活动的记录。他们都是农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粮。头领传令下去,农民放下农具,翻出家里藏的旗帜,武器等,出门干一票。
几十年来,一直发展壮大,到咸丰登基后,淮北一带已经村村有捻,庄庄有捻,各府州县都有。到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很多捻党加入,从此以后,历史学家们就把捻党改叫为捻军了。
早期的捻军动辄几万人,摇旗呐喊,满山遍野,战斗力不太行,但主打一个气势。有时候攻打县城,城内知县派代表出城谈判,答应给若干银两或粮食,请求免于攻城。双方谈拢,钱粮一到手,捻军就撤兵而去。这种出征一般每年2次,春秋出动,粮尽再出,就这样持续了十年之久。
这一时期的捻军离家不太远,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这是捻军的上半场;太平天国失败之后,双方残部组合成新捻军,辗转千里,坚持了4年,这是捻军史的下半场。这是捻军的大致分期,不同时期他们的战法有很大不同,所以这里大概说一下。
捻军的武器装备
早期捻军所使用的基本是大刀长矛,冷兵器为主,到了后期洋枪才多一些。别小瞧大刀长矛,大部分农民家里连大刀长矛也没有,只能拿农具参加,叫齐头䦅。这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据说跟割麦子的镰刀差不多,没搜到图片。
捻军武器还有长矛,就是长竹竿做的,长达2-4米,一端绑着利刃,就是古代“丈八蛇矛”。据说在六几年的淮北农村还有这东西,但后来就没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士兵打仗还有盾牌。盾牌一般是藤条编的,一般士兵左手持盾,右手握刀,蹲地跳起,左遮右砍,忽然滚到跟前,锐不可当,盾牌还是很有用的。到后来,捻军缴获一些洋枪,但是不多。
没找到捻军的盾牌图片,但跟同时期太平军的盾牌应该差不多。
而清军中洋枪、洋炮就比较多了。比如僧格林沁和淮军里都有大量新式武器,甚至有洋人教练。甚至淮军中还有洋人炮队,队长是个法国人,被清廷封为总兵,一直跟着淮军在前线战斗。洋炮携带也很方便,用4马或6马拉着,多少随便,转折自如。
当时还有个武器叫火箭,不是箭头点着火把那样的火箭,而是类似大呲花。以粗大的爆竹,绑在箭杆上,以火药为推动力,主要当燃烧弹用,可以点燃对方的房屋。这种武器也是捻军少,清军多。总之从始至终,清军的武器是远超捻军的。
二
下面看看捻军的战法
捻军一直没啥大理想,不过是想弄点吃的。外出打粮时,如果清军来老家抓亲人怎么办?主要靠圩寨,村里建土墙,土墙外还有“壕沟”做护城河,墙上有垛口,可以安放炮台。
这一时期,可以把捻军看作是缩小版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守城市,捻军守农村。到后期,捻军放弃根据地,开启了大兵团流动作战。
捻军是土生土长的,没啥高大上的东西,打仗方法一切都靠经验。流动作战也是一样,无论前期捻军的圩寨的失败,还是太平天国死守南京而败亡,都给他们足够的警示,死守作战是不行,于是无师自通地发明运动战,在逃跑的过程中歼灭敌人。
于是捻军有意识地向骑兵过渡,一开始是一半骑兵,一半步兵,到后来就全是骑兵了,巅峰时期骑兵人数约有六万人。当然骑的也不全是马,有的骑驴,有的骑骡子,反正有什么骑什么。
捻军中是带家属的,军中老弱妇孺在中间受到保护。前锋和后卫是骑兵精锐,往往离大部队几十里,甚至上百里,“掳杀放火”,打探消息。
捻军还有个“微操”很厉害,叫“欲南伴北战”,这个说法是曾国藩提出来的:捻军都是百战精锐,急的时候几天就能跑上千里,慢的时候十天半月也能周旋于几百里之内。他们想往南跑,必先假装往北跑,让他们的行踪成迷,官军疲于奔命,稍不注意,就留下可乘之机。
这个在游戏中叫假走位,意思一样,高手必备。现实中的假走位当然比游戏更难,说明捻军的微操,已经达到职业水平,你再强也不过这样了。
有段时间捻军是有一半步兵的,但也大范围流转,我当时看捻军史就有这个疑惑,那步兵是怎么跟上的呢?捻史学家江地说,捻军是一匹马上坐两个人,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叫“一步挟一骑”,3万匹马可以坐6万人,实行大规模流动作战。
遇到敌人时,步兵下马,一支部队变成2支,马队用刀砍,骑兵用枪刺。“找遍古今中外军事史书,也没见到这么生动活泼的战法,它是捻军在农民战争史上生动的创造。”(江地)
但这个解释没能完全解开我的疑惑,如果古今中外都没有,是否说明这种不太可行呢?当然高头大马应该可以坐2人,但估计长途奔袭,马能受得了吗?
捻军步兵也骑马,左宗棠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捻军最近专门掠马,步兵也骑马到阵前,下马拿矛近战,而骑兵抄后路。(基于马的感受,我猜可能是捻军只是战斗前临时用一下,这个暂时存疑,先这么看吧。)
三
光说战术没啥意思,不如看看当时人怎么说。李鸿章对捻军的可怕描写更真实,他说:我军刚一进攻,贼就跑了。我军整队想要追击,忽然前面尘土大起,马贼横亘20多里,作长围包来,几十个步兵团,大队滚进,距离营盘只有3里。我军刚布置好,马贼已经包抄到后面,步兵分3路冒烟扑来。(原来一个包围圈竟然20多里,确实超出我的想象了。)
曾国藩说得更绝望,他说:贼从来不找我们打,偶尔一战凶悍异常,骑兵、步兵层层包围,把我军困在核心。稍微有点不利,他们就风驰电掣地撤走,顷刻跑上百里。贼从来不跟我们堂堂正正地约定日期鏖战,一定窥伺我军势单力孤的时候,所以我军总有大败的时候,而贼永无吃亏之日。
有个问题是清军有枪炮,而捻军大多数是冷兵器,如何近身呢?时人记载,捻军是利用敌人防枪炮后,趁烟雾弥漫之时,冒烟前进,一步挟一骑,瞬间逼近阵地,近身搏斗,而清军的枪却没法再放。
捻军在长途奔袭之后,也很擅长包围埋伏,一举歼灭敌人。像击毙僧格林沁的高楼寨大捷,捻军2个月,跑了几千里,终于把僧格林沁围在柳林中,把蒙古、东三省的骑兵都歼灭了。
像活捉郭松龄的罗家集之战,过程也差不多,都是让敌人以为捻军仓皇逃窜,不堪一击。结果捻军诱敌深入,在树林深处埋伏,击毙多位淮军大将,又生擒郭松林,其身受7伤,左脚几乎断了,但身份没暴露,捻军以其不能行走,被弃在路旁,半夜三更被旧部背着逃脱了。这都是捻军在运动战中埋伏包围战术的成功之处。
四
下面说说捻军的弱点。
曾国藩曾做过总结,捻军有3个弱点,其中2个是:一个是没火器,不善攻城,只要守好城市,守好村镇的堡垒,贼就无粮可掳。一个是辎重、妇女、骡驴极多,只要骑兵袭击其辎重,必然会让其受到重创。这2点也都说得没毛病,其中隐含了捻军没有根据地的致命伤。
但那个时代就没这个概念,所以也不能求全责备,哪怕是太平天国也没有。建设根据地就是要争取民心,民心在有些时候,没啥用,但在这种关键时期,却是影响胜利天平的关键点。太平天国虽然占了这么多地方,除了李秀成治理的稍微好点,但整体上也没有建设根据地的思想。
有人会说了,清朝不也不太争取民心,怎么就能行呢?因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统治系统,这叫店大欺客,在你小店刚开业的时候,还是要对顾客好一些。
五
在历史的无规则角斗场上,捻军失败了。但我认为捻军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战斗力应该是最强的。
但到后期,在大家熟悉了捻军的战法之后,也就没啥优势了。因为大家都不傻,战法是很容易模仿的,这东西形成不了“护城河”。到后期,捻军的战术被摸透了,淮军打得也越来越灵活,也经常设埋伏,捻军也会中招。
这跟游戏差不多,一款新游戏刚开始,总有几个天才操作领先他人一大截,但到了游戏后期,基本上大家操作都差不多,没谁能在操作上永远碾压他人。长期来看,战争比的还是经济,比补给,这恰恰是捻军的弱项。
下面看看湘军、淮军和捻军谁更强点。湘军像坦克,捻军像刺客。湘军在打完太平天国后也没落了,我觉得捻军可能跟湘军战斗力差不多,甚至可能略胜一筹。湘军跟太平军打仗多年,习惯了挖壕沟,筑营盘,攻城守城,打运动战屈指可数。当时的攻守城池都是脏活累活,挖地道、往地道里灌粪、砌墙、挖沟,基本上就是这些,跟干工程差不多,没啥战争的艺术可言。
但看到捻军时,我确实眼前一亮。如果把太平军比作是守备军,那么捻军就接近于野战军,是战争艺术的最高成就。当然到了后期,淮军应该还是比捻军更强一些的。
这个强有多方面的因素,淮军将领人才济济,装备、武器、后勤各方面都强,所以捻军的失败是必然的。总体来说,捻军的战斗力应该在湘军和淮军之间。
捻军和太平军之所以影响近代史,最大的功绩就是,让清王朝的蒙古骑兵和八旗绿营打出了历史。最后,湘军消灭太平军,淮军消灭捻军,汉族军阀走上历史舞台,虽然并非本意,但对历史来说是一个正向的促进。
这篇文章是我一天之内写出来的,相对于我之前写一篇文章动辄三四天,算快的了。很多人不知道阅读文献的痛苦,我一般写历史文章是这样的,一边打开十几个pdf,一边查一边写。这时候我也想吐槽下历史论文专著,他们为了严谨性,简直不管读者死活,用词机械、地名人名一大堆,事无巨细,抓不住重点。(以前我想,假如历史学家写历史自媒体岂不是吊打?后来发现很多历史学家写的东西,严谨性真佩服,但读起来味同嚼蜡,生不如死。相反,以文学出身的易中天,却成了最有名的“历史学家”。)现在我都是把枯燥的历史文献交给Kimi去读,下面是Kimi阅读文献的结果:
一个文件几秒钟就提取了我想要的重点!活捉郭松林的过程清晰明了,部署准备工作,战役过程也都详细说明了。除此之外,检索信息也是可以的,比如上文我不知道什么是齐头䦅,就可以问一下Kimi。
齐头䦅是一种农具,捻军曾作为武器使用。
捻军是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的一支武装部队,那么在对抗清政府的时候,其主要战术是什么呢?来问下Kimi。
捻军主要采取游击战术,善用地形和环境,这样清军就难以捉摸其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