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历来战争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平民百姓,我们讲述历史上的战争从来都是聚焦于战场上的厮杀,却很少从底层百姓的角度去看待战争对他们的影响。
时间来到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的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南方的统治,由于获胜的是清朝,自然会销毁关于太平军的一切记载,留下的只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所描绘的太平军的众众行为,至于真相如何,早就淹没在历史的烟雾中。
好在有些亲历者会去记载,用自己的文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描绘这场战争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而这个人就是来自庐州的米商周邦福。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开始西征与北伐,西征军兵分两路,石祥祯一路取湖北,胡以晃一路进攻皖北。
听闻太平军要来,周邦福不免有些担心,自己正在庐州经营一家米铺,家境殷实,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人丁兴旺,随着太平军的西征,整个安徽都人心惶惶,尤其听闻太平军会杀富济贫,周邦福有点担心自己这样的富户受到牵连。
在太平军还未到达之际,他将自己的家人先送到城外的村庄居住,自己留在城中静观其变,毕竟米铺是自家的生活希望,乱世之中,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好不容易在城中立足,实在不忍心抛弃家业逃亡。
接下来的几天,城内到处流传太平军到了哪里,攻占了哪些城池等等,但庐州城内还算安静,直到11月10日新任安的徽巡抚江忠源的到来,江忠源是太平军的老对手,从广西打到安徽,双方早已交战几十次,互相了解。
可惜此时的江忠源早已没有一开始的意气风发,不仅面黄肌瘦重病缠身,甚至带领的一千多名清军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军,基本没啥战斗力,而且还缺乏粮饷,更要命的是太平军距离庐州不到四十里,明日肯定会包围庐州。
得知消息的周邦福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走出门外却发现清军正在运送石块填塞城门,也让城中的百姓焦躁不安,街头开始有些混乱。
不过太平军还未攻进来,清军还在守城,不时有败兵从城外涌入城内,由于缺乏粮饷,江忠源命令城中的富户们给防守城墙的士兵送饭,白天两顿,夜里一顿,周邦福自然在列。
本来只要普通饭菜就好了,但周邦福却很用心,不仅米饭管够,还有熟菜小菜茶水等等,私底下他还是愿意清军能够守住的,毕竟谁也不知道城外的太平军究竟如何,至少清军能守卫他们安全。
随着太平军的步步紧逼,江忠源正式下令要求城内百姓募捐助军,或许周邦福担忧自己富户必遭到太平军的清算,于是将自己店内将近万担的粮食和数千贯的钱全部捐出。
除了担忧自己被清算外,还因为庐州城内粮食众多,被围城后大米居然卖不出去,大家都去买其他物资了,米价反而暴跌,就连周邦福这样的普通富户随便随便都能拿出万担粮食,更别说其他大富商了。
11月12日,太平军正式包围庐州,整个庐州被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看着拉胯的清军,周邦福感觉不到一丝可以取胜的希望,他决定以死明志,一开始决定跳井,思来想去,还是选择吞金自杀,但连吞三次金子都吐了出来,终究还未死成。
12月16日,庐州城即将被攻破,周邦福决定在院子里自缢,好在伙计发现及时的制止,又未能死成,次日夜里,庐州城破,太平军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江忠源看大势已去,投水而死,至于周邦福则直接回家关门躲藏。
说实话,并非周邦福轻生、意志脆弱,而是他说乱离日子,真不是人过的,乱世里的种种艰辛苦痛、生不如死,太平时光下人们很难想见。
一直到当天中午,周邦福都不敢出来,直到有人轻轻地敲了两声门,大乱之时能敲门的还有谁呢?只能是进入城内的太平军,周邦福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门,果然是长发的太平军,由于来者始终不说话,周邦福也不敢随意说话,气氛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直到后面又进来三个人,周邦福才壮着胆子问自己能否活命,好在三人没有为难周邦福,只是说到此前已将“关门在家,不躲不杀”的纸条射入城内,像他这样安心待在家里的自然可以活命。
对于这个纸条,周邦福从未见过,仔细想了一下,或许是江忠源为了稳定军心,将这些纸条全部销毁了,普通百姓自然是见不到的,如果普通百姓事先知道太平军不会滥杀无辜,哪里还会帮助清军守城?
不等周邦福细想,又进来十几个太平军,他们告诉周邦福这里被太平军安排作为暂时的休息处,而且需要周邦福负责后面的吃喝问题,而且需要把店内财物被褥之类的物资上交,周邦福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安排人去准备吃喝,顺便上交财物。
到了这里,周邦福才稍微安定下来,知道太平军并不会杀了自己,壮着胆子走出城外,但城外惨状如同炼狱,刺激着周邦福的神经,整个街道桥头都是尸山血海,甚至将河水都填平了,他们肯定没有接到“关门在家,不躲不杀”纸条,城破之日被太平军所杀。
这一切到底是怪太平军滥杀无辜呢?还是怪清军私藏命令呢?或许都有吧。
周邦福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到底如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太平军入城第二天,就在城中宣扬自己的拜上帝教,周邦福也不例外,因识字被安排做先生,接受敬天父的教习,主要工作就是抄写赞美经,教其他人念。
所谓敬天父,就是在桌子上摆十碗菜、三盏饭、三盏茶,由太平军坐上头,余下的人都站在二面,高声念《赞美经》,念完后还要跪下,继续默诵《悔过奏章》,结束后将敬天父的菜撤去,由太平军分吃,其余的人去拿菜饭,八个人一桌,四碗菜,同时下箸。
每天都是如此,还在厅前挂大锣一面,早晚各一次,每次都要先将大锣打数十下召集众人。
对于周邦福来说,他只想过个太平日子,至于什么太平江山,他根本不懂,也不想去了解,但也不敢壮着胆子询问,只能一天一天的过。
十几天后,太平军将这些新入教的人带去训话,说如果真的想要归降太平军,需要发誓“小子某人,对天盟誓,倘有三心二意,天除地灭!忠心保国,天父眷佑”。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归降,太平军便吓唬这些人扒光他们衣服假意杀头,然后拉回来继续讯问,一听要杀头,大家自然愿意归降,至于真心不真心,只有自己知道了。
周邦福很苦闷,又不敢说,怕被人殴打,恰好太平军又来了一次询问大家是否真心归降,旁边一个老哥沉默不语,自然被太平军拖出去打了一百大板,又询问一次,结果还是如此,又被打了五十大板,如此一来,在一百五十板下,这位老兄还是不愿意说话,直接被太平军放走。
周邦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看只要打一百五十板就可以回家,当即跪下表示自己也要回去,不过只打了一百大板就把他晾在那里,周邦福左等右等,还是不见有人过来,如此过了两个时辰,直到晚饭前太平军才来。
这次又换了一个花样,直接拿刀顶着周邦福肚子问他愿不愿意,周邦福现在知道太平军是不会随意杀人的,自然不愿意,太平军不满意,将他绑在树上,说晚饭后再杀,结果晚饭后却被通知放走。
不太平先仔细询问了一番他的回家路线,又担心他出城途中遇到其他太平军的盘问和麻烦,特地安排一位太平军护送,直到将周邦福送回到了老家,令人意外的时候,周邦福出发后,太平军居然给了他二百钱作为路费,这是他未曾想到的。
回到老家后,周邦福将自己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为《蒙难述钞》,仔细描写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也让后人看到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时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在《蒙难述钞》里,没有所谓的大义,也没有所谓的是是非非,整篇文章都是一个乱世中苦苦求生的普通人的经历,或许他的经历也是这段时间内所有普通人的经历吧!
虽然在普通人的描绘下,并没有那些大事情,但他却用自己的眼光、体会和见地描绘了自己眼中的太破旧,虽然描写了太平军街上杀人如麻的惨状,但也写到了对“关门在家,不躲不杀”诺言的信守。
涉及普通太平军的描绘也没有丑化,军官威福,普通太平军的军纪不错、待人和蔼都据实的描述,虽然有太平军逼人投降,也有同意放人,甚至主动询问路线,甚至派人护送还送钱作为路费,这种朴实的记录才是最真实的太平军。
来源:百度\论史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