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生平和他的部分精品国画欣赏

繁体

张大千生平和他的部分精品国画欣赏

张大千(1899 年 5 月 10 日 —1983 年 4 月 2 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他是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是 20 世纪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与二哥张善孖创立 “大风堂”,后发展为 “大千画派”。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张大千生平和他的部分精品国画欣赏

早期(1917-1925):

1917 年初,张大千进入日本京都公平艺术学校学习染织,课余时间坚持画画,二哥张善子时常带他去参观各种画展,游览日本各地名胜古迹。

1919 年夏,张大千毕业后回到上海,拜书法家曾熙(曾农髯)为师,学习书法。同年,未婚妻离世,张大千受到打击,决定出家。

1920 年,张大千被二哥带回四川内江老家与曾正蓉结婚。婚后,张大千回到上海,继续跟随曾农髯学习,并拜其好友李瑞清为师。

1921 年夏天,张善孖与张大千在上海设立大风堂,收徒要求严格,只招收有绘画基础的弟子。

1924 年秋天,张大千参加了二哥张善孖和湖南画家陈半皮创办发起的 “秋英会”。

1925 年夏秋之际,张大千在上海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100 幅作品全部被买光,他也由此走上了职业画家之路,奠定了在画坛的地位。

张大千生平和他的部分精品国画欣赏

中期(1926-1948):

这一时期,张大千的画作在技法和风格上逐渐成熟。1932 年底,张师黄将自己的苏州网师园借给张善孖、大千兄弟二人居住,他们举家从上海搬迁往苏州。

1933 年 5 月 10 日,“中国美术展览” 在法国巴黎展出,张大千的画作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法国国立外国艺术博物院将包括《金色荷花图》在内的 12 幅中国画作予以购藏。

1934 年,“苏州正社书画展览” 在北平中山公园开幕,展出正社社员书画作品两百多件,其中仅张大千一人的作品就占到了整个画展作品的 1/5。

1936 年,张大千受聘任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画,其课程十分受欢迎。一段时间后,张大千向南京《中央日报》寄去辞职信,自行解除其国画教授的职务。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张大千误判形势,滞留北京,日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他目睹惨状,义愤填膺,痛骂日军,被日军关押起来,后唬骗日本人得以逃出生天,几经辗转回到家乡四川。居住青城山期间,张大千创作力旺盛,问世的诗、画作品数量可观。

1940 年,张大千为满足艺术追求前往敦煌莫高窟,但还没到敦煌,二哥张善子病重,他连夜赶回重庆奔丧。

1941 年,张大千再次远赴敦煌,克服多种困难,前后历时近三载,临摹了 276 幅敦煌壁画,还给敦煌莫高窟进行编号工作。1943 年 8 月 14 日,“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 开幕,展示了其在敦煌期间所临摹的壁画。

1944 年 1 月 25 日,“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 在成都市中心的提督街豫康银行大楼隆重举行。同年 5 月 19 日,教育部主办的 “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 在重庆上清寺中央图书馆隆重开幕,引得各界名流纷纷出席。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张大千频繁来往北平、上海、成都、重庆等地,或举办画展、访友问旧,旅游写生。

张大千生平和他的部分精品国画欣赏

晚期(1949-1983):

1949 年 12 月 6 日,张大千离开成都飞往台湾。1950 年,他前往印度,参加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的盛大 “张大千画展”,此次画展展出作品 100 多幅,展品以临摹敦煌壁画为主,将敦煌艺术首次介绍出了国门。

在印度期间,张大千还考察了阿旃陀石窟,并对阿旃陀石窟艺术与敦煌石窟艺术作比较分析,以图弄清敦煌艺术的来源,同时也创作了不少诗作,有《大吉岭诗稿》。

1951 年,张大千离开印度回到香港,不久迁居海外。1952 年,张大千将珍藏多年的书画国宝捐给国家,举家搬迁至阿根廷定居。1954 年,他来到巴西,住在所购入的中式庄园 —— 八德园之中,并在此度过了 17 年的时光。

这一时期,张大千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探索、实践,如 1954 年冬,结合自己的收藏,精选中国古代名家名作,结为《大风堂名迹》在日本刊行,风靡世界;1955 年,又在香港和日本举办近作展览,所获收益为他继续修缮八德园提供了保障。

1956 年 4 月,应日本方面邀请,张大千在东京举办敦煌临摹画展,引发日本的敦煌热,紧接着又受邀到法国巴黎举办展览。特别是 7 月在卢浮宫举办的近作展览,震动法国文艺界。他的这些艺术活动,经过西方媒体报道,遍传欧洲,使其声名更盛。

张大千生平和他的部分精品国画欣赏

1956 年 7 月,张大千与毕加索会面,毕加索对中国艺术大为赞赏。1957 年夏,张大千患上眼疾,多次就医未能治愈,日益严重的眼疾影响了他的创作,于是他开始转向非精笔细作的泼墨、泼彩山水写意画。1969 年,因受巴西政府驱逐,同时为了寻找更好的医疗条件,张大千来到美国定居,并在美国多地举办画展。

1972 年,张大千应美国旧金山砥昂博物馆之邀请,于 11 月 15 日举行了 “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览”,共展出 1928 年 - 1970 年间的代表作品 54 幅。1975 年,张大千已漂泊海外二十余年,年老体衰加之眼疾愈发严重,愈发思念故国,而此时国内正值文化大革命,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离开美国,赴台湾定居。

1976 年,张大千来到台北定居,受到台北各界的欢迎,台湾 “国立故宫博物院” 聘请他为该院管理委员会的正式委员。1980 年,张大千决意创作《庐山图》,此画纵高两米,长达 10 米。此后,他拖着体弱多病的身体,在台北 “摩耶精舍” 绘制这幅画。

1983 年初,该画完工。同年三月,张大千在《张大千书画集》第四集上题字时突然倒下,昏迷了二十多天后,于 4 月 2 日在台北荣德医院逝世,终年 85 岁。

张大千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画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特点。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天女散花》《荷花图》《红拂女》《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城山通景屏》等。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备受追捧,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来源:灯塔小居

张大千国画作品欣赏: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