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人知道甘石星經?知道華夏是藍星上唯一的天文民族嗎?

繁体

《甘石星經》,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所著的一部天文學巨著。其中甘經、石經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書於戰國時期,距今2500年左右。

有幾人知道甘石星經?知道華夏是藍星上唯一的天文民族嗎?

《甘石星經》是兩書的合稱,作者爲當時的齊國人甘德和魏國人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佔》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兩書合稱《甘石星經》。

《甘石星經》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我們來看一下吧!

《甘石星經》記錄了800個恒星的名字,並劃分其星官,其中121個恒星的位置已經測定(注意:在當代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也只確定了其中的121顆,尚有近700顆沒有確定)。

書裏還記錄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運行情況,發現了它們的運行規律。

我們來看看這五大行星的公轉週期:

1、水星:公轉週期87.9693天,近似於88天;

2、金星:公轉週期224.71天,近似於225天;

3、火星:公轉週期686.98天,近似於687天;

4、木星:公轉週期11.86年,近似於12年;

5、土星:公轉週期29.4571年,近似於29.46年;

我們可以看到,土星的公轉週期最長,大概30年左右,而要準確測定並確定一個天體的運行規律,至少需要持續不斷的觀測同一現象至少3次以上才行。也就是說要確定土星的公轉週期,至少要持續觀測它90年。很顯然,靠甘德、石申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那麼聯想到西方夷狄的科學小故事,說託勒密用了30年時間觀測到了土星的公轉週期,那就是無稽之談。

甘德推算出木星的回合週期為400天整,比準確數值398.88天差1.12天;還認識到木星運動有快有慢,經常偏離黃道南北,這些都代表了戰國時代木星研究的先進水準。

甘德推算出水星的回合週期是136日,比實際數值115日誤差了21日,這個誤差雖大,但甘氏已初步認識了水星運動的狀態和見伏行程的四個階段,說明甘氏已基本掌握了水星的運行規律。甘德還首先發現了火星的逆行現象,推算出火星行度週期為410度780日,接近於實際日期。書中提及日食、月食是天體相互掩食的現象,並且有哈雷彗星的最早記載。關於哈雷彗星的記載尤其詳盡,完整記錄了從西元前240年至西元1910年,哈雷彗星共29次出現的天文現象。這種持續、完整的天象記錄,在世界天文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看到沒有,對一個天體的運行規律的掌握,必然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續不斷觀測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只有先觀測出正確的規律和結果,才有可能運用數學知識來推算其在以後任意時刻所處的位置和狀態。爲什麼易經具有推算、預測的功能?現在明白沒有?

石申及其門徒經過勤奮觀測,對天文現象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發現。《甘石星經》裏面提到了黃赤交角數據的測定,並測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第一次建立起完整的座標概念,發現行星有逆行,以及最早的關於日冕、太陽黑子的記錄。

甘德、石申不過是將前人的天文學成果歸納整理、彙集成一冊而已。華夏人觀測天象的歷史至少2萬年以上,這是最保守的估計,是有上古文獻和星相記錄爲佐證的,當然還包括考古發現證實。而西方夷狄直到18世紀

初才有了第一座天文臺,這還是在清朝康熙與拂朗擦(現稱法國)結盟時援建的。試問,在沒有天文臺的情況下,它們如何進行天文觀測?真如西方科學小故事所說,憑肉眼就行?

看看到現在爲止,甘石星經中記載的800多顆星還只觀測證實了121顆,還有近700顆沒能證實,那麼這800多顆星是中國古人憑肉眼觀測到的?甘石星經中還記載了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等木星的衛星,這是用肉眼能觀測到的?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在上古時代中國就已經有非常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了。

有幾人知道甘石星經?知道華夏是藍星上唯一的天文民族嗎?

圖1:”窮“字的源流變化

上圖是“窮”字的演變歷史。大家看出什麼沒有?

甲骨文

看着最形象!天穹之下,一個人正在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窮”字的本義正是指的天穹、宇宙。它最早引申出來的含義就是“邊際、邊界”,而宇宙是無邊無際的,這一點華夏人早就知道了,所以用“窮”字去掉其中的“人”,變成“穹”字,以此來代表人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宇宙空間,意思就是人眼所能及的宇宙空間,這個是有邊際的,所以稱爲“穹”。

爲了能夠更好的觀測“穹”,因此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窮”字就這麼來的。我們經常說“窮盡XXXX、窮盡一生幹什麼什麼事”,意思就是要像用望遠鏡觀測天穹一樣的精神來對待某件事物。也就是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看甲骨文的“窮”字,左右有兩個望遠鏡,實際上這是一個360度全方位的,相當先進的天文望遠鏡。

有句古詩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千里目可不是什麼有特異功能的眼睛,也不是什麼詩人誇張的手法,而是中國古代把望遠鏡就叫做千里目。中國古代的詩詞基本都是寫實的,並不是現代人看不明白,或看到了不敢相信是真的,而胡言亂語說是誇張手法。

我們來看看《甘石星經》中都記載了哪些天文知識吧!(僅節選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四輔

四輔四星,抱北極樞星,主君臣禮儀,主政萬機,輔弼佐理萬邦之象,輔佐北辰而出入授政也。

六甲

六甲六星,在華蓋之下,扛星之旁。主分陰陽而配於節候出入,故在帝座旁,所布政教而授農時也。

鉤陳

鉤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後宮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軍將軍,又主三公。若星暗,人主凶惡之象矣。

天皇

天皇大帝一星,在鉤陳中央也,不記數,皆是一星。在五帝前,坐萬神、輔錄圖也。其神曰:耀魄寶,主禦群靈也。

柱下

柱下史,在北辰東,主左右史,記過事也。

尚書

五尚書,在東南維,主納言夙夜咨謀事也。

內廚

內廚二星,在西北角,主六宮飲食、後妃第宴,飲廚府也。

天床

天床六星,在宮門外、聽政之前,亦主寢宴會宴息床。星傾,天子不安,失位也。訣曰:“火入紫微宮中,天下大亂,帝王失位。”

北斗

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

魁四星為璿璣,杓三星為玉衡,齊七政。

斗為人君,號令之主,出號施令,布政天中,臨制四方。

第一名天樞,為土星,主陽德,亦曰政星也,是太子像。星暗若經七日,則大災。

第二名璿,主金,刑陰,女主之位,主月及法。若星暗經六日,則月食(妥妥的經年累月才可能發現的月食出現前的徵兆)。

第三名璣,主木,及禍,亦名令星。若天子不愛百姓,則暗也。

第四名權,主火,為伐,為天理伐也。無道,天子施令不依四時,則暗。

第五名衡,主水,為煞,助四時,旁煞有罪。天子樂淫,則暗。

第六名開陽,主木及天下倉庫五穀。

第七名瑤光,主金,亦為應星。

訣曰:“王有德至天,則斗齊明,國昌。總暗,則國有災起也。

右鬥中子星少則人多淫亂,法令不行。

木星守,貴人繁,天下亂也。

火星守,兵起,人主災,人不聊生,棄宅走奔諸邑。

守斗西,大饑,人相食。

守斗南,五果不成。

五星入斗,中國易政,又易主,大亂也。

彗孛入斗中,天下改主,有大戮。先舉兵者咎,後舉兵者昌。其國主大災甚於彗之禍。右旁守之咎重,細審之所守。樞入張一度,去北辰十八度也。衡去極十五度,去辰十一度。”

(看看以上對北斗的記載,沒有幾千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不斷觀測,能形成這樣的歌訣嗎?可能很多人嗤之以鼻,認爲這是封建迷信,其實華夏先民觀測天象的初衷是什麼?就是爲了指導農時,能更好的種田。因爲天上的日月星辰對地球都是有影響的,這個就不深入講解了,不是本文重點,想知道日月星辰是如何影響地球及人類、動植物的,就去學學《五運六氣》理論吧!)

華蓋

華蓋十六星,星在五帝座

上。正,吉,帝道昌。星傾邪,大凶。扛九星,為華蓋之柄也。上七星為庶子之官,若星明,主匡天下。不明,主亂期八年,國無主也。

五帝座

五帝內座,在華蓋下,覆帝座也。五帝同座也。正色上吉,色變為災凶也。

禦女

禦女四星,在鉤陳北,主天子八十一禦女妃也,後之官。明吉,暗凶也。

天柱

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女史

女史一星,在天柱下史北,掌記禁中傳漏動靜,主時要事也。

陰德

陰德二星,以太陰在尚書西,主天下綱紀、陰德惠遺、周給賑財之事。

大理

大理二星,在宮門內,主刑獄事也。自北極已下五十星,並在紫微宮內外。

占曰:“彗孛入中宮,有異姓王。火星入守北極,臣丁煞君。木星入守北極,國有大衰。若分守久,有逆臣反亂。土星犯乘之,大人當之,太子有罪。五星聚在中宮,改立帝王。五星及客犯守鉤陳者,大臣凶。所守犯之座,皆受其殃咎也。”(大理,這個名字不陌生吧?中國西南古國--大理,現在雲南仍有一座城市名叫大理,其名來源於哪裏,現在終於知道了。《易·系辭上》:“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節選自《甘石星經卷上》

《甘石星經》上記載了那麼多星,難道都是華夏先人們用肉眼觀測到的?如果是這樣,800多顆星中,有那麼多肉眼無法看到的星又做何解釋?比如說北斗,我們現在說是”北斗七星“,但實際上是”北斗九星

“,因爲在斗柄兩側還各有一顆星,分別叫做隱元和洞明,看看華夏先民給它倆取的名字,一眼就能知道這是兩顆肉眼很難觀測到的。這兩顆星又叫“輔星、弼星”,中國古代的政治架構中的左丞右相就來源於此,是上應天象的,這再次印證了“天垂相,聖人則之”。

在中國古代的數學和天文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反覆提到過“管”、“睿”,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管”這個很好理解,長筒型,中空。便攜式的望遠鏡。

有幾人知道甘石星經?知道華夏是藍星上唯一的天文民族嗎?

圖2:“睿”字的演變

“睿”:睿智。能睿,而後有智。何爲智?“知日”也。那麼,“睿”是個什麼字?在這個詞中,它實際上是一個動詞,是名詞當做動詞使用,也就是說“睿”是中國古代觀測天象的一種大型儀器。它的本源寫法是“叡 ”,右邊的“又”代表的是手,左邊下部的“目”代表的是眼睛,左上是象形,代表的是一種固定的、比較大型的天文望遠鏡。楷書將“又”給去掉了,變成了“睿”。

《說文》:“ 從目,從穀省。空虛的山窪(實際上是山頂,中國古代的天文觀象臺不可能在山谷中),有暢通義。‘目’的作用是明察。合起來表示‘明智’、‘智慧’”。本義:通達、目光遠。看得深、看得遠(本義也充分說明了“谷”字的上半部分不可能是山谷,而只能是山頂,只有山頂之上才能通達、目光才能遠)。

而我們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專家們卻都對“管”和“睿”視而不見,或完全不知道其真實含義。甚至某專家還認定,在2300多年前的中國戰國時代,甘德是通過肉眼觀測而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這完全是惘顧事實,沒有天文望遠鏡的幫助,根本不可能發現這四顆衛星。

《尚書》第一章,虞書,堯典究竟講了些什麼?其年代到底有多久遠?

這篇文章中,已經論證了堯時代距今的真實年代爲9950年左右,簡單說就是萬年左右。這也意味着,在萬年前堯帝就已經派天文學家分赴四極建立了至少四個大型的天文觀象臺。在那時就已經產生了五行的理論,因爲在萬年前,中國就已經在使用十月太陽曆、60甲子曆了。而60甲子曆必須要先觀測金木水火土和地球這六大行星的運行規律之後才能產生,詳細介紹後面會另寫文章予以說明。

五運六氣與上古曆法簡介

這篇文章中,簡單介紹了中國上古時期使用過的幾個曆法,包括十月太陽曆,也就是五行曆、六龍甲子曆等。

而所謂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並觀測到木星的幾顆衛星,完全是西方夷狄偷盜華夏的天文學成果之後編造的科學小故事而已。西方夷狄基本看不懂中國古代的天文著作,真的就是在看天書了。它們只看得懂“XX繞太陽公轉”這種最最簡單的知識,連我國古代蒙學教材的水平都達不到。

然而,在中國徹底斷絕了華夏傳統科技與文化的全民教育近50年之後,已經沒有幾個中國人能知道我們祖先的偉大了,也沒有幾個人知道中國古代科學成就所達到的高峯了。這正是資本買辦所要達到的效果!不如此,不足以讓中國人民認爲外國的月亮圓,它們的買辦事業就沒法長久了。。

来源:潛龍雜譚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