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年,南宋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抗击元军。其后元军南下,景炎帝赵昰与张世杰、陆秀夫和陈宜中等文武官员,率十数万军队入粤。1278年,景炎帝病逝,其弟赵昺即位,改元祥兴。此后局势愈发紧迫,枢密使张世杰认为崖门依山临水,港内可藏舟,地势险要,于是再迁帝驾至崖山(今广东新会境内)。
1279年2月,元军包围崖山。双方投入兵力20多万人,战船1600多艘和民船千余艘,最终宋军惨败。十几万军民投水殉国,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纵身一跳,宣告宋朝覆亡。
数百年间沧海桑田,崖山海战的具体海域位置其实很难确认,只知大片水域早已因泥沙淤积而变成陆地。史学界一般认为,以今新会古井镇官冲村一个无名小丘为中心,北起银洲湖,南至崖门口,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都是当年战场。
十几万军民投水殉国的悲歌,并不是赵氏的终结。早在崖山海战前,赵氏皇族支脉或因做官、或因迁徙,已在周边地区定居繁衍,于是便有了一个个皇族村。
在崖山脚下,就有如今江门新会区古井镇的霞路村与慈溪村,远一些的,还有江门台山市的浮石村,珠海斗门的南门村等。
斗门南门村的赵氏族裔,属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弟、魏王赵匡美一系。先祖赵怿夫在南宋后期因做官而迁居斗门,今已传三十多代,近八百年历史。
菉猗堂:南门赵氏祖祠
我第一次到访菉猗堂时,祠堂前广场上正在举行一场书画比赛。孩子们在一张张桌子前挥洒创意,描绘眼前的菉猗堂。第二次见到它,恰逢工作日,没有游客,只有村民在祠堂前闲坐。祠堂建筑群对开的大草坪前,是旧时的半月池塘,孩子们在此追逐嬉戏,一派悠然风光。
菉猗堂全名是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占地427平方米。由五幢建筑物组成,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修复于清乾隆年间。
菉猗出自《诗经·淇澳》的“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竹叶茂盛之意。建造菉猗堂的是赵匡美的第十五代后人赵隆(即赵晴峰),以其四世祖赵梅南(1296年-1365年)的别名“菉猗”为祠名。
菉猗堂的大门
菉猗堂的外立面采用青砖对称结构,正中匾额上有“赵氏祖祠”四个大字。走入大门,三进格局落入眼前。大量石雕、砖雕、木雕、陶塑和泥塑等,都可算是南粤祠堂的“标配”。前厅青砖铺地,直通中殿。中殿有两块匾额,前方的是“我族无疏”四字,后方便是“菉猗堂”三字,坡顶屋面与龙舟脊,抬头是硬山搁檩式梁架。相比气派的中殿,后殿地势更高,小巧荫凉,两侧摆有红木椅子,中间供奉赵梅南画像。
这位赵梅南留名于史,生于1296年、去世于1365年的他是元朝诗人、理学家,一生重气节,未曾做官,世居黄杨山下的南门村,著有《潮居八咏》等。他也是南门赵氏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一生躬耕乡里,率领族人建设村落。
作为南宋皇室后人,在元朝选择不仕而终,这种“非暴力不合作”背后,是赵氏族人的悲怆。改朝换代、江山易色的残酷,南宋皇室后人的感受自是最深刻。
菉猗堂里的“忠孝义士”匾额
如今的菉猗堂里,仍挂有宋太祖赵匡胤等两宋皇帝像,后殿上方挂着“忠孝义士”牌匾。话说景炎元年,南宋小皇帝赵罡败退到香山,驻跸当时的香山县沙涌(今中山市南区沙涌村)马南宝家中。当时,赵匡美的这一支后裔已经定居南门村,族人赵若梓准备小舟,并招募村中居民前往迎驾并勤王。丞相陆秀夫为保存皇家宗族血脉,令赵若梓等人归乡隐居,并敕赐赵若梓为“忠孝义士”,其弟赵若桃授为承直郎;赵若榉封为武翼大夫。当然,那块宋代的“忠孝义士”牌匾已破损不堪,如今所见是仿制品。
菉猗堂之美,不仅仅在天井与殿堂,更在两侧的蚝壳墙。旧时在南粤沿海地区,蚝壳易得,成本低廉,而且坚固且不易腐蚀,表面粗砺可以防盗,防台风性能好,兼具冬暖夏凉等优点,因此成为人们喜欢的造墙材料,民间更是有“千年砖,万年蚝”的说法。
尤其是乡村祠堂,为了维护方便,使用蚝壳更是常见。菉猗堂的两侧墙面,由排列整齐的硕大蚝壳砌成,厚达65厘米。墙身高大,进深超过三十米,使用蚝壳近百万只,侧面望去极为壮观。这些历经六百年沧桑的蚝壳,至今仍然卫护着菉猗堂。
蚌壳墙所用蚌壳数量惊人
资料显示,菉猗堂的蚝壳墙总面积达277.35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时代也最为久远的蚝壳墙。当然,蚝壳墙的材料可不仅仅是蚝壳,还需要以黄土、红糖、糯米、醋和谷壳等混合而成的黄泥浆。
相比菉猗堂,与之并排的逸峰赵公祠和崑山赵公祠则“年轻”一些。
逸峰赵公祠里的精美铁艺窗花
逸峰赵公祠建于晚明,比菉猗堂更高大些,同样是三进建筑。屋顶布满灰雕,相当精美。中殿和后殿的屋梁上都有金漆木雕,中殿正中悬挂着“世寿堂”牌匾,供奉南门村赵氏九世祖赵逸峰。而中殿两侧的铁艺窗户也是我眼中最美的细节。刻有“花开富贵”的拱形浮雕之下,方形窗户以铁艺勾勒,精美细致。
据说这座祠堂原本也是蚝壳墙,可惜1928年重建时改为砖墙。
相比清幽的菉猗堂,逸峰赵公祠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大门两旁的石墩上,有村民坐着聊天,享受着穿堂风。两个孩子在祠堂里嬉戏。围绕着粗大的黑色木柱捉迷藏,在贴满金箔的供台前打闹,空旷环境里时常传来回声。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想必会对自己的故乡和家族有更多认同感吧。
旁边的崑山赵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三座祠堂中最新的。民国时期,祠堂曾作为村中学校之用,培育了一代代孩童。
据说,南门村至今每年仍有祭祖典礼,仪式代代相传,很是隆重,相传为皇族祭祀形式,拥有完整的礼仪流程、祭祀祝文、列阵方位。此外,每逢新年或村内婚嫁添丁等,都会在祠堂举办祭祀。与其说是“皇族村的气派”,倒不如说是礼的传承。
接霞庄:被护庄河围绕的隐世小村
属于南门村范围内的接霞庄,总面积五万多平方米,自成体系、别具一格。
这个小村庄隐于山水之间,庄外有大片荷花池,四周绿树成荫。进庄之路是一座石桥,桥头大石块垒成的庄门宛若小小城门,彰显着这座村庄的与众不同。
走过庄门,前方是一段清幽小路,树木遮天,随后便进入贯通接霞庄的石板路。道路不长,仅192米,宽4米多,由花岗岩砌成。
石板路乃至整个接霞庄的历史都不算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当时,南门村人赵维茂在苏杭从事茶叶生意,又在粤西经营中药材,致富后买下南门村新围垦的80亩土地,建三间夯土墙房屋定居。由于依傍霞山,又常有朝霞笼罩树林,故称接霞庄。此后赵维茂一支子孙繁衍,其中不乏为官与从商者,愈发兴旺,房屋也越来越多。到了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已建起青砖大屋14栋,大多带有厢房、书房、画廊和花厅等,规模可观,到光绪年间又增至26户。
因为村中从商者多,也出了不少官员,因此一度兴盛,在香山(今中山与珠海)地区极具影响力。直至清末民初,当时村中晚辈一度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加上社会动荡,战乱频频,接霞庄一度衰落,遭遇极大破坏。所幸的是,尽管历经沧桑,庄内仍残存古老大屋14栋,基本格局也仍保存。
接霞庄石板街
接霞庄的格局和建筑形式,据说都参照了广州西关,由佛山建筑师营造。村庄被荷花池、密竹和围墙环绕,原本就具有防御功能,更重要的是一条护庄河环绕村子,长约数百米。当年的赵维茂组织人力挖掘这项私人工程,气魄和花费都极大。
接霞庄里的许多大屋已经丢空
如今的接霞庄经过修缮和开发,石板街两旁的青砖大屋多半被辟为小吃店或精品店,但因为游人不多,又没有多少商业气息,自顾自清静。若是工作日前往,无论是当地著名食物“鸭扎包”,还是出售斗门特产的店铺,都往往大门紧闭,并不迎客。不过我倒是更喜欢沿岔路而行,走进石板街两侧的巷弄深处。一条条巷道两侧也有青砖大屋,不少已经废弃,也有经过修缮可供参观的,里面空空荡荡,唯有精美雕花印证着旧时风光。眼前这些景致,荒凉中又不乏雍容,年代感十足。上世纪90年代,香港亚视拍摄的剧集《再见艳阳天》,由陈秀雯担纲主演,便在此取外景。
旧时接霞庄,不但有人聚居,而且“配套设施”齐全。如今行于石板街,还可以见到“赵氏家塾”的遗址,可惜旧时建筑已无留存,新建的高挑门楼后,是一座同样新建的风雨棚,里面放置着当年的“梧轩赵氏家塾”匾额。这座花岗岩石匾长三米多,匾额中提到的赵梧轩,字朝锦,名若鸾,是赵家庄创始人赵维茂的生父。赵维茂发迹后为父捐官,封道奉大夫。
行至石板街的尽头,一片杂草从中,置放着两座石碑,布满青苔,字迹也模糊不清。这两座“奉天诰命”碑,样式相近,规格略有区别。其中一座高140厘米,宽77厘米,厚19厘米,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雕刻而成。碑体刻有双螭望脊,左右云龙抱柱门楼形,中央为平地龛。龛壁楷书竖行阴刻“奉天诰命”,落款“诰命之宝”。据说它于1999年当地开发工业区时被发现,后来搬回接霞庄置放。
毓秀洋楼
在接霞庄旁边,是南门村的另一自然村,名字也极好听——毓秀村。村子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至1936年已建起32座宅院,清一色青砖瓦房,布局整齐。如今行于其间,虽然有众多近年来新建楼房,仍可看出旧时格局。
其中最抢眼的一座是毓秀洋楼,上世纪30年代由旅美华侨兴建,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古朴典雅。我第一次到访时,正是百花盛开之时,院墙伸出无数粉色花朵,映衬着这栋老房子。二楼阳台上方的牌子写有“斗门县”三字,标示着它的旧日身份——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是斗门建县筹备组办公楼。
近八百年历史的皇族村,原来也是这座年轻县城(如今已是斗门区)的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