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繁体

一望无际的盐碱地,白色的“死海”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著名的“生命禁区”——罗布泊。

曾几何时,罗布泊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颗璀璨的明珠,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汉唐时期,这里繁荣一时的楼兰国,连接着丝绸之路的南北贸易;然而时过境迁,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让这片湖泊逐渐萎缩、干涸,最终沦为一片死气沉沉的盐碱地。

自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涸之后,罗布泊便获得了“死亡之海”的恐怖称号。

不过就在近年,关于罗布泊的研究发现,这片土地有望重现生机、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资源基地,这是真的吗?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绿洲消亡,生命的禁区

提起罗布泊的历史,我们必须先说说其旁边一度鼎盛的楼兰古国。

公元前176年之前建国的楼兰国,其疆域几乎囊括整个罗布泊流域,可以说是完全依附这个湖泊文明而兴起的。

汉代张骞作为第一位踏入楼兰的中原人,记录下的景象令后人难以想象——一望无际的翠波万顷,水草丰茂得如同绿宝石铺就的毯子。

粼粼波光下,是形形色色的鱼虾畅游嬉戏;红椋花遍布湖面,吐露清香;天鹅扑棱翅膀,在波光间起舞。

都城郊外,成片的果园蔬田绵延至天边,牧人歌唱,犁牛踏步,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正是这片广袤的绿洲土地,孕育了楼兰文明800多年的鼎盛。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汉朝士兵们见证后,亦不禁赞叹楼兰人口众多,都城内市朝多集,房屋鳞次栉比,数十万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人民衣食丰足,家家户户富足殷实。

可在3世纪之后,气候变化导致湖水萎缩,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济渠发生涨落改道,向罗布泊输送的水量骤减。

湖面如同消瘦的少女,昔日丰腴的身段渐渐凹陷,最终只剩骨与皮。

楼兰国官民为抢救生命线,几度组建数千民工,辛勤挖掘人工引水渠道,都城法规层出,严令限制浪费用水。

然而湖水仍在一年年退去,绿洲开始坍塌消亡,沙漠来犯,生命在消逝。

当湖面只剩最后一汪死水时,辉煌800年的楼兰文明也湮灭于历史长河,成为一段传奇。

后人考察推测,气候变化固然是楼兰消亡的导火索,而楼兰人长年过度依赖湖泊资源的生活方式,也让此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坐上了火药桶。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当水源枯竭,楼兰文明这幢高楼,便石破天惊般轰然倒塌,此后数百年间,罗布泊多次消长涨落。

像一个垂暮老人,几度伸手要抓住青春却徒劳无益,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速萎缩、干涸、荒漠化。

如今整个罗布泊面积仅剩960平方公里,沦为被誉为“世界干旱中心”的死亡之海。

这里的环境已然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甚至基本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这里的环境已然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甚至基本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但这片广袤荒凉的土地,却因此恰恰成为了我国核试验的绝佳场所。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原子弹的摇篮,更无生机

1964年10月16日清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基地上空终于成功爆炸,象征着中国核科学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当日凌晨四点,夜色渐浓,偌大的试验基地鸦雀无声。

核试验台高高耸立,冷清机械的外表下,蕴藏着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

当那声全体人员撤离的哨声响起,现场只剩下仪器在黑暗中闪烁指示灯,如同天空中一颗孤独星星。

数秒钟后,一道耀眼的白光骤然划破长空,仿佛天明千百倍!随即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巨响,和漫天蘑菇云翻卷腾起……这一刻,中国终于摆脱列强的核垄断,毅然站立于世界东方!

然而胜利的同时代价也十分惨痛,轰鸣过后,生命在这里已经几近绝迹。

原本就稀少的草木灰飞烟灭,沙漠重新占领,死一般寂静;次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诞生,科学家们经历了更多艰辛。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为了实现自主研制的宏伟目标,他们忘我工作日以继夜,只为心中理想的客户端燃烧。

终于,他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又一朵“中国蘑菇”!

生与死的交替同样在这里上演,那已经寥若晨星的生机,也在这炸裂的热浪中灰飞湮灭。

梦开始的地方,往往也埋葬着梦想破灭的痕迹。

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探险家们依旧在频频受到的严峻挫折后执着前行,一心想揭开这片禁地的神秘面纱。

然而他们往往付出了惨痛代价,甚至牺牲在这片再无生机的土地上,其中最著名的案例,还要属20世纪70年代彭加木教授考察团全军覆没的惨剧。

彭教授等人前去勘察某种罕见植物,却在一次极端气候中集体遇难,尸骨无存。

诸如此类的悬疑死亡事件屡见不鲜,这让罗布泊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人甚至猜测这片土地是否存在某种邪恶诅咒,让人丧命于非命之中。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湖泊周期说,罗布泊重生?

针对罗布泊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近年来,一些专家的论点引人注目:罗布泊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湖泊,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后重新活水涌动,恢复生机。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数年来,考古学家在古罗布泊遗址中陆续发掘出大量古代水上活动的痕迹,如船桨、渔网碎片、船只构件等,这些文物昭示着这里曾有过发达的文明。

通过放射性碳素检测,这些文物的年代均可追溯到楼兰国全盛时期。

与此同时,地质学专家也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发现罗布泊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涨落规律,类似海洋潮汐,并且这个周期约为1500年。

他们根据沉积物样品、古生物遗迹等复原出古罗布泊数次消长的历史片段,证实地下水的这种“呼吸”运动存在了上万年。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现阶段观测数据显示,罗布泊地下水位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反弹上升过程,根据周期性规律推断,这一涨势会持续几十年时间。

这预示着罗布泊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重新丰水成湖,恢复生机。

另一项引人瞩目的迹象是,近年骆驼等对水源敏感的动物开始在罗布泊周边出现。

为了生存,它们的直觉能敏锐地嗅出水源激增的信号。

出于保护之目的,政府在罗布泊地区专门设置了骆驼保护区,派员长期监测它们的活动规律。

可以预见,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上涨,罗布泊终将重现昔日波光粼粼的湖色。

届时,这片沙漠也许会再现出绿洲景观,杨柳依依,鸟语花香……我们是否也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声中,重拾失落的辉煌荣光?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25亿吨宝藏,中国经济新支点

不过就在人们对罗布泊环境变化的关注之余,这里又一次因为惊人的自然“宝藏”成为焦点。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地质勘探队克服重重困难进入罗布泊考察。

酷暑、风沙、设备损坏,让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然而终于他们在这片死亡禁区发现了一个惊人消息——这里隐藏着巨大的卤水钾盐矿藏,蕴藏量高达25亿吨!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这一发现的意义非同小可,长期以来,我国钾肥主要依赖进口和疆域内少数矿产,大大制约了农业发展。

罗布泊的钾盐矿富储为解决这一战略资源短板提供了机遇,充分开发利用后,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单产水平提高的红利,足以养活几亿人口,谷物安全也将因此达到新的保障水平。

在罗布泊核心开发区,我们可以想见密布的卤水钻井呈网状分布,轰鸣的运输车队源源不断将矿石运往精炼厂。

罗布泊要走上巅峰了?生命禁区有望“复活”,还能养活上亿国人?

这些映入新闻联播镜头的景象,同样令人振奋——就像一处死亡禁区正在欣欣向荣、焕发新的生机。

当然,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开采运输无疑困难重重,运输线路修建难度大、设备损耗快的问题需要解决。

而我国人民群众聪明勤劳的品质,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必将帮助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将这一宝藏变为千万人的幸福。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