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繁体

事件背景:

5月2日23时20分许,河南大学正在修缮中的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生火灾,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组织力量施救,及时扑灭火情。火灾造成建筑物部分屋顶坍塌损毁,无人员伤亡。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成立由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公安、应急、教育、文物等部门及开封市政府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提级调查,尽快查明原因,依法追责问责。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新黄河:起底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涉事公司:中标多地文保修缮项目,曾因未做防火检查遭处罚

5月2日晚,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正在修缮施工期间的大礼堂着火引发关注。新黄河记者注意到,河南大学曾于2023年10月与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同兴公司”)签订涉事大礼堂修缮工程项目,所涉合同金额4356000元,合同工期180天,且必须在2024年4月7日前全部完成,但不知为何至今尚未完工。

据天眼查招投标相关信息显示,北京同兴公司曾先后中标全国多地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文保单位,如故宫博物院相关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湖北屈原祠修缮保护工程、玉泉寺及铁塔—大雄宝殿屋顶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等。另据调查了解,2023年3月15日,涉事公司北京同兴公司曾被北京市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以“在建设工程内设置宿舍;未进行内部防火检查”为由作出行政处罚。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图源来自互联网百度图片

5月3日当天,新黄河记者就上述事件多次致电河南大学与北京同兴公司,双方多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校方4月30日曾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部署五一假期安全工作

据河南大学官方通报,5月2日23时20分许,在修缮施工期间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现火情。经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对于此次火灾,河南大学表示无比痛心、自责,向全体师生、校友以及关心学校的社会各界表示深深歉意,称将尽一切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修缮施工中的大礼堂为何起火?据此前媒体报道,有校方工作人员透露称,大礼堂已施工近4个月,起火原因疑似有施工队人员在礼堂内部休息,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另外,校方工作人员还称,大礼堂修缮工程原定4月7日完工,“火是从内部着起来的,等外部看到明火时,火势已经很大了”。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5月3日当天,据现场流传出的视频和照片显示,数辆消防救援车停在大礼堂周围,进行喷水消防救援工作。现场航拍画面显示,该校大礼堂经过火灾,房顶已经基本坍塌,被火烧过的建筑呈焦黑状。

公开报道显示,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全名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于1931年至1934年历时3年建成,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2006年还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黄河记者经检索河南大学官网后发现,该校曾在4月30日当天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五一’假期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校园安全工作”。该校校长就扎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提出相关意见,其中包括“要全覆盖精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并提到要聚焦包括“工程建筑”在内等存在安全隐患重点领域,加大排查力度和整改力度。

起火工程被指延期,涉事公司曾被消防部门处罚

据河南省政府采购网2023年11月22日公布的“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修缮工程项目”情况显示,河南大学作为采购人一方与供应商北京同兴公司签订上述工程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4356000元,合同工期180天,自甲方(河南大学)书面通知进场之日起开始计算工期,且必须在2024年4月7日前全部完成。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网页截图

同日,新黄河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涉事公司北京同兴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从事房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曾参与招投标项目629次,最近一次中标项目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午门东西雁翅楼室内天花板抢修及顶棚内增加临时防护措施项目”。此外,该公司还中标过“故宫景福宫区域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天沟、中轴线院落地面及墙面、临溪庭西配殿等抢修工程”、湖北屈原祠修缮保护工程、玉泉寺及铁塔—大雄宝殿屋顶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等。

另据资料显示,2023年3月15日,涉事公司北京同兴公司被北京市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以“在建设工程内设置宿舍;未进行内部防火检查”为由作出行政处罚。

按照上述双方合同约定,本应在4月7日前完工的项目,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工期延后?涉事公司1年前曾因“未进行内部防火检查”遭消防部门处罚,校方对此是否知情,又是否进行过相关核查?5月3日,新黄河记者就此多次尝试联系河南大学及北京同兴公司,但双方多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图源来自互联网百度图片

“很痛心!大礼堂作为河大最为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是河大精神的象征,更是河大学子精神的寄托。之前我每年都会去,今年还没来得及去,没想到走过90年历史的大礼堂,如今真的变成了历史。大家都很伤心,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被同学和校友刷屏了。”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该校一位2018年毕业的校友难掩悲伤。

5月3日,河南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就此事回应新黄河记者称,该局相关领导已抵达现场进行调研,不过还未反馈具体信息,因此尚无法回答网友对于起火原因、定损情况及后续规划等方面的关心。此后,记者又尝试向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大学两家单位了解进一步情况,但多部电话均未能接通。

两年前河南大学一研究生论文曾指出大礼堂消防隐患,建议设专职保护部门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22年,河南大学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与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以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为例》就为大礼堂的火灾敲响了警钟。

这篇论文指出,河南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群火灾荷载大、火灾隐患多、疏散条件不足、自救能力弱、消防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大礼堂作为观演场地,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较高。潜在的火灾因素包括:电气火灾,如原有电气线路老化,电气设备增多,用电荷载过大;用火不慎,使用人员室内吸烟、违规使用大功率,管理人员做饭、取暖、照明等生活用火引发,维修施工时操作不当或使用的明火工具不慎引燃室内可燃物;雷击,不可抗力因素引发。

研究者建议,大礼堂是河大建筑群中建造时间最早,遗存时间最久,艺术价值最高的教育建筑遗产,对它的所有维护和修缮工程都应在河南省相关建筑遗产保护机构的批准下进行,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工程队伍或学校专门的建筑遗产保护团队来接手。

该论文的作者是河南大学设计学工学硕士翟羽佳,指导老师是该校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蒙慧玲。公开资料显示,蒙慧玲是河南省消防协会科学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建筑防火、建筑节能。

大礼堂的消防安全隐患

该论文通过对河南大学教育建筑遗产进行基础现状调研,分析总结了防火安全设计、消防保护技术、安全意识培养、遗产保护管理、遗产保护宣传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并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实际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客观限制进行了相关阐述说明。

据研究者调研,大礼堂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75米,高24.4米,总建筑面积为4687m2,占地面积3932m2,作为一种中国近代教育建筑风格的崭新探索,传统大屋顶与西方柱式两者融合得相得益彰。相较于近代建筑群中的其他建筑,大礼堂建筑体量大,建筑结构复杂。大礼堂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八根钢筋混凝土承重柱支撑屋顶钢架,参照建筑耐火等级划分要求,大礼堂的耐火等级应为二级。

该论文指出大礼堂存在以下一些安全隐患:大礼堂北侧两个楼梯正对建筑的其中两个出入口,楼梯间无前室,与一段走道形成封闭楼梯间,靠外墙处开设窗洞,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封闭楼梯间内的门均为双开木门,防烟防火性能较弱,人员疏散时易受烟气侵袭。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大礼堂舞台潜在可燃物实景图。论文截图

另外,舞台空间处舞美设施多,电气线路复杂,舞台布幕及观众厅部分座椅、地毯均非耐火性织物,可燃物分布面积较大。舞台和观众厅空间存在较多可燃物,舞台部分铺设木质地板,宽18.23m,深12.19m,上方设检修桥架、大幕、垂幕、舞美灯光和墙上的各种隐藏线缆构成潜在阶梯可燃物。观众席座位都套有纺织物品,池座台阶处和外廊走道均铺设有化纤地毯,属于易燃可燃物品,若不能及时得到消防救援,将极有可能快速参与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使火势迅速波及至整个舞台和观众厅。

消防设施方面,大礼堂观众厅外的走廊里每隔10m便放置有一个落地式灭火器箱,但部分区域的灭火器已达到报废年限。在舞台两侧还装有室内消防栓,但二层区域存在无法正常开启消防栓箱门的现象。大礼堂装有火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和自动喷淋设施,但缺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且部分消防装置、设备较为陈旧老化。由于大礼堂建设时间过早,建筑结构较为固定,屋顶钢架所能承载的荷载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一些需要安装在屋架上和天花板中的现代消防设施无法得到有效布置,这些客观条件都制约着大礼堂内防火技术的发展。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大礼堂基础消防设施及微消站。论文截图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大礼堂首层基础消防设施及微消站位置示意图。论文截图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大礼堂二层基础消防设施分布示意图。论文截图

在安全管理方面,在大礼堂安全管理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大礼堂内部在召开会议、报告和举行演出期间不得提供明火设备,不得出现和使用烟火。在大礼堂内部设有一处微型消防站,并在墙上明显处贴示了微消站应具备的职责、站长(副站长)职责、消防员(安全员)职责及装备使用规则,并有值班人员定期巡逻排查安全隐患。但据现场调研观察到,消防值班人员较少,且房间周边摆放了较多杂物,占据部分公共空间,不利于值班人员在发生灾情时快速做出反应。此外,对于消防重点区域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行为准则和参考规范。

火灾荷载大,消防设施不完善

研究者通过对河南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现状实地调研,总结得出当前校园内建筑遗产保护单位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保护利用问题如下:

一是,火灾荷载大。河大教育建筑遗产群建造时间较早,受社会条件、技术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耐火极限较低,耐火性能较弱,建筑内部设计没有较为科学的防火规范约束。例如,大礼堂的安全出口较少,屋顶钢架所能承受的荷载也有限,且由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在建筑本身上做较大改动,可实施的防火措施较为被动。因此,河大老校区中教育建筑遗产的人群安全性大多靠疏散速度和逃生秩序决定。

二是,火灾隐患多。河大教育建筑遗产因其特殊的使用性质不便于通过“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进行安全保护,需要保证河南大学校区内原有建筑的各项功能可供学校师生日常使用,但其房间内不乏电脑、多媒体、空调等电器。电气电线沿建筑屋顶、墙体明线布置,部分走道区域内的电线相互交叉缠绕,管理混乱,部分斋房建筑中配电箱存在积灰情况,应及时清理,避免因此出现较大的电气火灾隐患。

三是,疏散条件不足。斋房、六号楼建筑面积较小,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较为窄小,加之需要放置教学物品,会影响人员通行效率;建筑内的木制楼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已有了较大的磨损,且楼梯间多为开敞式,无防烟设施,逃生安全等级较低,不利于人群的快速疏散;疏散出口数量较少,出口朝向单一,逃生环境无法得到保障;斋房建筑群外部消防车道宽度较窄,无法满足普通消防救援车辆的正常通行。

四是,自救能力弱。建筑内虽利用部分房间设置了值班室和微型消防站,但没有相对专业的专职消防人员,自防自救能力不足,对于应急事故处理也没有较为完备的预案和流程;校园师生对于火灾事故应急演练较生疏,对于建筑周边可供消防取水的消防栓位置不清楚、不了解。

五是,消防设施不完善。大礼堂作为观演场地,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较高,但现场所安装消防设备仅适用于普通场景灭火,未有针对电气火灾的灭火技术支持,大厅出入口也未有明显消防设施位置示意图及逃生路线图。各类火灾危险成因都应具备相应防范措施,但从现场观察及对曾使用过该场所的人员谈论了解,大多数使用人员不具备基础的消防安全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位置、灭火器使用方法、各层疏散通道、疏散楼梯位置等。此外,河大教育建筑遗产中一些已达到报废年限的消防灭火器未及时更换,部分疏散楼梯中的照明设施也出现了破损与缺失。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提级调查、起底火灾涉事公司

潜在不同火灾类型致灾因素分析。论文截图

建筑遗产可持续保护对策

基于实地调研,研究者建议,依据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现有校园空间格局,对其中的教育建筑遗产构建全链条保护,可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将整个建筑遗产区域划分为以大礼堂及周边环境为主的核心保护区,以斋房、六号楼、七号楼等教学办公为主的中心保护区和教育建筑遗产相邻的景观风貌保护区,不同级别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河南大学教育建筑遗产保护分区示意图。论文截图

研究者提出,大礼堂是河大建筑群中建造时间最早,遗存时间最久,艺术价值最高的教育建筑遗产,对它的所有维护和修缮工程都应在河南省相关建筑遗产保护机构的批准下进行,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工程队伍或学校专门的建筑遗产保护团队来接手。同时,对于大礼堂周边的校园景观空间也应予以相同程度的保护,维持原有建筑环境风貌,突出大礼堂在建筑群中的重要地位。在核心保护区中通过更换内部设施设备,改善大礼堂室内使用环境,尤其加强对于电气线路的管控,保证学校学术交流、表演集会等大型活动顺利开展。

除管理、修护层面,大礼堂在举行校园活动时,使用人群并非完全是河大师生,因此既要强化学校管理部门对于使用建筑遗产的监督,也要注重规范内部人员行为,在活动开始前强调危险行为会引发的严重后果,说明参会与观演时的注意事项。

研究者建议,落实教育建筑遗产保护责任制度,便于管理部门行使监督权力和监管义务,同时保障各项保护细则落到实处,敦促相关责任人严格执行保护条例。河大老校区内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教育建筑遗产一旦受到损害,就应当追究事故责任人和保护责任人的违规行为,使其承担相应的处罚结果,保护侵害主体的利益,因一时疏忽、操作不当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则需承担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对于校园管理部门,在制定教育建筑遗产保护责任范围时,要将与建筑遗产相关的事务、工作统筹考虑,并在学校内部设立独立于行政单位之外的专职教育建筑遗产保护部门。将河大教育建筑遗产作为博物馆里的“文物”进行管理和保护,而非一处固定的校园资产,才能脱离传统意义上的遗产保护方式,简化保护程序,使各项保护措施更直接地应用于其中,以此更好地对外展示建筑价值,扩大影响范围。

研究者还建议,调整功能结构,降低火灾安全隐患。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更替,部分教育建筑遗产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基本的人文环境中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此使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得以延续。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建成于1912年,中西合璧、美观实用、浑厚典雅,即使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其中许多建筑依然发挥着原有的使用功能,2006年包含南大门、六号楼、七号楼、斋房、大礼堂等16栋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这些建筑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就是对其进行安全性能提升后使用功能的延续。

进行可持续发展性能提升的必要原因有二:一是许多仍在使用的教育建筑遗产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变迁,或风雨雷击或战火侵袭或使用时人为磨损,需要对其进行结构加固、表面修复、防火改造等措施,以对教育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进行保护;其二,满足基本的安全性能要求后,人们对建筑舒适性和建筑艺术性的体验需求也越来越大,教育建筑遗产在价值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性能提升,对于保证当地人文环境背景延续建筑原始使用功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的来说,该论文分别从消防保护技术、消防监管机制、应急处理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了安全应对措施。基于重点文保单位原真性保护的原则上,提出以早期识别、初期控制、火灾预防、安全管理为主,技术提升为辅的防火手段。通过增设室外消防爬梯、涂刷建筑耐火涂料、拓宽校园消防车道、规划校园避难空间、增加室内消防灭火器数量等保护技术,搭配校园安全监管平台的统筹管理,实现消防部门、校园管理部门、校园使用人员的全方位防御体系。结合城市消防部门定期开展的消防安全体检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利用人防、物防的大量介入,解决存在问题,既能够降低对建筑遗产的二次改造伤害,又能快速融入校园已有的防控系统,有效提升整体建筑安全性能。

来源:澎湃新闻、央视新闻,新黄河

本文初摘录于:2024-05-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5-06

1
1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