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初,Lex Fridman新上线一期节目,嘉宾马斯克(Elon Musk),这也是马斯克第四次接受Lex Fridman的访谈。
这个访谈里提及了中国。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
Lex Fridman是一个深度访谈节目,每档节目数个小时,形式为对谈,中间无剪辑。嘉宾主要是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与其他社会知名人士。马斯克算是节目常客了,在访谈中表现轻松,但有些疲态,时而有些抽离。
一、关于中国的内容
这期节目里,Lex Fridman问到马斯克中国问题:中美冲突是否不可避免?如何避免?比如是否加强双方的沟通?因马斯克在中国投资做企业,也接触过许多中国政府官员,对此问题应当有洞见。另外,Lex也请马斯克介绍一下他所了解的中国。
以下是马斯克的看法。
1.中国有许多聪明且勤劳工作的人,比美国这样的人多很多。这些人都充满能量。
2.这些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美国厉害得多:火车站、高铁、高楼大厦,等等一切。建议去北京或上海看看:看看高楼大厦,坐坐高铁。从北京坐到西安,看看兵马俑。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就是最古老的。
3.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关心本土事务(internally focused),不属于对外扩张(“acquisitive”)型的,不会跑出去侵略一堆国家。
4.举例而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内战,这些内战非常暴力。比如三国时期的内战,中国可能因此损失了70%的人口,美国内战是大巫见小巫。今天在中国的人,考虑中国本土问题是十倍于国外问题的。换言之,中国人考虑的事情里,90%是关于国内的事情。
5.中国不是“铁板一块”(monolithic),不是全国上下一个主体、一种想法。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美/西方很多人喜欢将中国人都描述为或想象为被“洗脑”了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没有自己的意志,不能或不敢有自己的意志。这是矮化中国人最为恶毒的一招,相当于把中国人描绘为“人型动物”,剥夺了中国人作为“人”的主体能力和行动能力(agency)。
6.为了解释中美关系,马斯克说了一段美国:
1)历史上很多大国都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但美国就是一个罕见的特例,美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的。比如二战后,美国有核弹,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任何国家,但美国没有,反而帮助欧洲和日本重建。这个从大历史上看是个很罕见的事情,应该说前所未有
2)美国是有很多问题,人们经常批评美国,但从历史来看,美国还算是好的(马斯克是将美国与历史上的各种帝国相比)。美国做过不少“大善举”(conspicuous acts of kindness),马斯克在本次访谈数次提及的概念,他认为以色列被哈马斯袭击后就应该做善举,不要强硬打击报复),比如二战后为了解除苏联柏林封锁后所做的“柏林空运”(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运输行动)。还有,评价一个国家好不好,可以看看他们如何对待战俘。比如说,还原到1945年,你在德国的话,一边是苏联,一边是美英法,你投降哪边?马斯克强烈建议投降美国——因为美国对待战俘好一些,这是现实考虑
3)不存在道德上完美的国家,如果看整个大历史的话,美国总体来说还算是善意的(benevolent),虽远达不到完美。美国也得始终自我批评
7.综上,中、美两国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这可以算是一个“共同价值”或“共享原则”吧。(有这一条,双方就有走向合作、和平的空间)
8.中国对台湾是非常认真的,认为台湾是中国极重要(fundamental)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都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个立场。对位美国,台湾就好比中国的一个“州”,中国心目中的台湾,比美国心目中的夏威夷要重要得多——尽管夏威夷对美国也很重要!
9.中国说要统一(incorporate)台湾,要么用和平手段,要么用军事手段——但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这是100%会发生的。
10.马斯克对如何改善中美关系没有提出具体建议。他在访谈最前面谈到了以色列-哈马斯战争问题,马斯克提到以色列要能做“大善举”(conspicuous acts of kindness),不能冤冤相报何时了。谈到中美问题,其实也是遵循这个逻辑,就是双方必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逻辑,切断恶性循环。
二、小结:
1.为什么关心这个访谈?
1)世界最顶流企业家,说话是有影响力的;
2)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在中国投资开厂,来过很多次,也能接触到中国上层
3)对中国的兴趣不仅仅是商业,能看出他对中国的历史、文明都很尊重
4)加之马斯克本人是一个兴趣广博、爱好学习思考、有洞见之人
5)长期关注马斯克对许多问题——特别是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看法,可以发现,这个人是有格局的,脱离了低级趣味,有良心有善意,应该说是个“好人”,也在努力做好事。他关心和做的很多事情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主业”(特斯拉)。当然也许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规定的主业
6)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国际上“替中国说话”的人。考虑到他所处的美国反华环境,可以看看他都是如何表态的
7)Lex Fridman的节目没有剪辑,都是临场反应,比较真实;因为深度内容,定位比较小众,观众都是高知人群,所以更加可以看一看马斯克的言论
2.对“中国故事”的启发
1)中国文化软实力大有可为:马斯克提到兵马俑、文字。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对于稍有精神追求、知识追求的外国人来说都是极有吸引力的,能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获得他们的尊重。在运用文化软实力方面,中国潜力巨大
2)来过中国与没来过中国有极大差别,必须请外国人来中国:只要来过中国,走走看看,就能知道更多中国的真实情况;没来过的话,则只能被西方主流媒体偏见所蒙蔽。马斯克在中国投资设厂,将中国作为重要市场,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对中国的印象自然也就不同。这方面,中美有信息不对称:中国人学英语,看美剧,了解美国流行文化,而美国反过来不了解中国。所以,还是要多让外国人来看,积极和他们交流。不交流、不互动,造成的隔阂和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3)讲中国的优势、成绩,抓住几条核心、易理解的就可以:不能说马斯克对中国的评价一定有多高,但他对中国的点评都很实在:一是人好:聪明、勤奋、朝气蓬勃的人们;二是基础设施非常好。一个国家要发展,首先要有这些东西,这是基本面中的基本面。过多讲制度、讲理念、讲务虚的东西,容易把自己绕进去,不如就说这些简单直接直观的东西。人好、物好。这些物(基础设施),也是政府建出来的,是政府给国家、给人民办的实实在在的事。讲这些就可以了
4)一定要说明中国一直关注本土事务,从无意搞对外扩张。美国政客对中国主流看法是: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老大:搞经济霸权、军事霸权、输出意识形态、输出制度,建立跨国集团,最终主导国际社会。中国做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例如中国搞南海,就是要统治东南亚;统一台湾,目的是日本。美国想象的中国,其实就是美国自己,或者昂撒海盗。这个心理机制叫“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到对方身上。中国古话,“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一句更贴切的俗话:“狗眼看人低”。不过,美国之所以这么看中国,和苏联有很大关系:因为在这些方面,苏联和美国是完全对称的,苏联的存在让美国相信,所有大国最终都和美国一样。其实人类一直有这个问题:狩猎者是无法理解农耕者的;海盗也无法理解农民。所以,讲好中国故事,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向外国人讲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是对内的,并无对外侵略的想法。所以马斯克说中国人“internally focused”,是说明了中国人的“对内性”,是帮中国人“说话”了的。不过,他说美国不“acquisitive”是不准确的:美国本质依然是掠夺型的、扩张型的,还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只不过美国采取的是比军事更加“高级”的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从经济和文化上主导对方,是更加高维的帝国主义。所以,中美本质“道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的共享价值
5)必须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台湾问题。马斯克比较好的阐释了台湾问题:他用夏威夷的例子来比较台湾是很形象的,很容易让美国人理解;他也明确了中国要统一的预期:统一是100%会发生的,是摆在桌面上的。由于台湾问题是引发中美冲突的最直接的一个风险点,所以必须让外国人充分理解中国大陆对台湾的诉求。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一点,是不在少数的外国人认为中国其实是在“侵略”台湾,是对外扩张的举动,并以此证明中国有对外的领土野心。本质上,他们不能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理解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内政的一部分。这就可以接上马斯克说的,自古以来中国就关注本土事务,历史上打了很多的内战。台湾问题正是本土事务,是二战以后中国内战的延续。从一开始,它就与对外扩张无关
6)“中国故事”的传播,有时越简单越好:如马斯克在访谈里和Lex谈论的,中国人非常勤劳,想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想过得更好,关心的是自己的事,关心的是本国的事,这就可以了。并且这个东西数千年如此,一脉相承,中国对外国从来就不是威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画像,可以作为一切的起点。其实可以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最常用的祝福、追求、愿景。福禄寿、万事如意、恭喜发财。都是很务实的东西。日本后来对美国/西方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就是禅道、东方玄学与传统文化、动漫游戏等,都是非政治、去政治化的东西。这些往往远比政治化的东西管用。中国的政治制度、价值等可以宣传解释,但这是难度更大的事情,宜在确立了中国与中国人的基本画像之后再进行
7)“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讲中国故事,不能仅只中国自己讲,还得由外国人讲。像马斯克这样的人出来讲,一句顶上百句,上千句,甚至上万句。虽然他谈不上对中国有多深入的了解,但那几条一说,就是一个轮廓,一个画像,就很有效果,人们很容易理解,也能听得进去。尽管有MAGA共和党利用马斯克在中国的商业利益黑化他,说他被中国收买,但精英群体、高知群体(譬如Lex Fridman的读者,属于高知中的高知),是不会受这些反智民粹言论影响的,马斯克讲的话对他们会有很大的穿透力、影响力
综上,马斯克的访谈,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
来源:新街知府
本文初摘录于:2023-11-1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11-1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内蒙古党委书记:口头汇报能说清的,不用费时费力制作PPT、小视频
3月1日,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孙绍骋出席并讲话。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办的《实践... 2025-04-02 - 上任两个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向俄罗斯发射“甜蜜”讯号。普京感受到了。但他表面上说愿意和特朗普携手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被的一... 2025-04-02
- 王毅谈中美贸易战:若美继续搞各种讹诈 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应邀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接受了“今日俄罗斯”国际... 2025-04-02
- 从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4月1日表示,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 2025-04-02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本文是蒋纬国先生的札记体文章(选自《蒋纬国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记录了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内战后国民党退居统治台湾其本人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从中可以... 2025-03-29
-
新华社马尼拉3月27日电(记者张怡晟 聂晓阳)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菲总统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本月11日被逮... 2025-03-29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2025-03-29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纸检测报告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正在经历戏剧性转折。0113家送检,为何仅1家幸免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市售13款“零添加”酱油的突击检测...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