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守拙三境界: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繁体

《箴言集》里有句话说:“深藏不露是一种卓越的才能。”

深以为然,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一个人若是过于显露锋芒,便偏离了自然道法,违背了人性常识。

真正的高手,不显山不露水,懂得守拙藏慧,从而乐于天地之间,远离是非灾祸。

人生守拙三境界: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1

不争对错,避无端是非

《道德经·第八章》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有智慧的人,不争论对错,不解释自己,不评价他人。看起来平淡无奇,不显得突出。故而,能避开是非之事,守得清净之心。

有一天,道长带着道童,布施回来。路经一条河流时,遇到了一位扭伤脚的妇女,急着过河。于是,道长就背着妇人过了河。正巧被一名樵夫看到。樵夫对道长说:“师傅,你今天犯了大忌,修行之人,怎可接触女子?”道长听后,微微一笑说:“是贫道错了,思虑不周。”听罢,樵夫满意的走了。道童很是疑惑,问道:”师傅,刚才情况特殊,您是为了帮助那位妇人,为何要说自己错了呢?“道长说:”你看那河里的水,不和岸边的泥沙争高下,所以能够清澈明静。为人不也一样吗?”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圣人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做人应该像水一样,不和万物相争,默默无闻,才能透彻清明,生生不息。

人生在世,角度不同,难分对错;层次不同,不用争辩。与其强争高下,不如及时放低自己。如此,便会远离无谓的琐事,活得清明自在。

2不乱分寸,忌无故之祸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度干涉,就会浪费精力;过分关注,就会走向灭亡。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最重要的就是分寸。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一味显露自己,从而忘了身份,越了边界,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灾祸。在历史上,长孙无忌官至宰相,又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尽心治理朝政,立下了很多功劳,深受群臣的敬重。但他不懂得安分守己,总是过于干涉职责外的事。选官上,介入选拔流程,提拔政见相同的官员。政策上,替皇帝做决定,颁布各种政令。总是以长辈自居,失去了君臣该有的界限。后来,唐高宗忍无可忍,把他贬谪到了黔州。最终,郁郁而终。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不谋其职。”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都有各自的使命,各负其责,自然才可有序运行,社会才会稳步前行。若是不懂得分寸,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让自己跌入深渊。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守好底线,不乱分寸,才是为人的大智慧。

人生守拙三境界: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3不露锋芒,远无由之灾

《道德经》也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有本事不显露,有作为不自持,成功了不得意忘形。

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才能长久存在,不至于招惹祸端。

相传,秦朝时,有一名术士,跟随师父修行了几十年。修得了御剑之术。临别时,师父嘱咐他,不要将自己的本领展示给别人。他回到了家乡,乡亲们摆酒为他接风。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纷纷好奇,他学到了什么。他一时兴起,就忘记了师父的嘱咐,表演了御剑的术法。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众人都来跟随他练习。秦王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此人威胁自己的统治,就秘密派人把他抓起来,处以死刑。

《菜根谭》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自然万物,高低相随,难易想成。

灵巧往往隐藏在笨拙之下,光明常常躲藏在黑暗之后。清明需要混浊的沉淀,伸展需要弯曲的准备。

真正聪明的人,明白隐藏锋芒,收敛自身。低调做人,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正直的人,都在屈服;智慧的人,懂得守拙;明智的人,显得木讷。

人生这场修行,不在于外在的评价,修的是内在的境界。

在人生路上:层次不同,不争对错;身份不同,不乱分寸;处境不同,不露锋芒。

如此,便能守住本心,无愧于心,行所当行。

来源:融生活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