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繁体

“戊戌六君子”,是指在1898年9月28日(戊戌年农历八月十三),因为“变法”失败,未经审判而被杀害六人。当日,朝廷下达杀害“六君子”之上谕,称:“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人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随后,他们直接被押往菜市口,被处斩的顺序是:康、杨深秀、杨锐、林、谭、刘。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次日,内阁所奉朱谕将“六君子”之“大逆不道”的罪名具体化。

朱谕称:

主事康有为首倡邪说,惑世诬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包藏祸心,潜图不轨。前日竟有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幸经觉察,立破奸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康有为实为叛逆之首,现已在逃,著各直省督抚,一体严密查拿,极刑惩治。举人梁启超与康有为狼狈为奸,所著文字,语多狂谬,著一并严拿惩办。康有为之弟康广仁、及御史杨深秀、军机章京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实系与康有为结党,隐图煽惑。杨锐等每于召见时,欺蒙狂悖,密保匪人,实属同恶相济,罪大恶极,前经将各该犯革职拿交刑部讯究。旋有人奏,稽延日久,恐有中变,朕熟思审处,该犯等情节较重,难逃法网,傥语多牵涉,恐致株连,是以未俟复奏,于昨日谕令将该犯等即行正法。”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康有为

仔细阅读这份朱谕,所谓“六君子”之罪行,无非是:1、“六君子”与康结党;2、密谋“围园劫后”;3、“欺蒙狂悖,密保匪人”。

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我们逐一分析,由远及近,先从与“维新”最不相干的人说起。

一、康广仁,康有为之弟(不在“变法”人员之列)

听到他是康有为弟弟,直觉必是“康党”无疑,而实际上,他和“维新”毛关系都没有。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康广仁,1867年生人。1898年春,31岁的康广仁入京,据梁启超回忆,康广仁生性懦弱,学过西医,当年进京是为了给他治病。他不属于朝廷官员,根本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变法,其次也不曾以自己的名义上书陈词。恰恰因为变法失败、康梁二人在危急关头脚底抹油开溜后,作为家属的康广仁在南海会馆被捕,无端受到牵连,不明不白地成了哥哥的替罪羊。

康广仁性格温和稳健,他最激烈的改革意见就是废除八股文考试。对于维新变法,和兄长观点截然不同。早在事发之前,康广仁就曾致信友人,抱怨过哥哥一意孤行,大事难成:“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挤者、谤者盈衡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被铺入狱后,一个名叫“刘一鸣”的老狱卒回忆,狱中的康广仁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曰:“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担。”

可见,康广仁不但不认同兄长的“激进行为”,而且自己也没有为老康提供逃跑便利。相反,正因为朝廷没有抓到逃跑的康有为,慈禧无处撒气,他是必须被用来“垫刀头”的,他是死得冤枉!

二、杨锐、刘光第(冤死的非“康党”之徒)

杨锐、刘光第二人本是张之洞的门生。张之洞一直鄙视康有为之学术,斥之为伪学、野狐禅。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杨锐,四川人,1857年出生。他系张之洞请托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推荐担任军机章京,也算是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驻京办主任)。变法期间,杨锐在给张之洞的一封密信中,曾明言康氏“缪妄”:“近日变法,都下大哗。人人欲得康有为而甘心之,然康固多缪妄,而诋之者至比之洪水猛兽,必杀之而后快,岂去一康而中国即足自存乎?……京师大老,空疏无具,欲以空言去康,何能有济!”

另据唐才质《戊戌闻见录》披露,谭嗣同曾在给其兄唐才常的书信中提到,在军机处任职期间,因杨锐鄙视康有为,谭嗣同曾与之发生过冲突:“伯兄曰:复生入值,与刘裴村一班,刘愿者,虽不奋发,而心无他。然可虑者,叔峤跋扈,媚旧党而排南海,复生忿与之争,叔峤不纳。”(“伯兄”即唐才常,复生即谭嗣同,刘裴村即刘光第,叔峤即杨锐,南海即康有为。)张之洞得知杨锐被抓后,四处奔走营救,甚至找到荣禄,亲自为其作保,其营救电文称:“杨叔峤者,端正谨饬,素恶康学,确非康党,平日议论,痛诋康谬者不一而足,弟所深知。……此次被逮,实系无辜受累”。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刘光第,1859年生人,进士出身。他的情形与杨锐基本相似。入职军机处之后,对康党的厌恶之情,亦与杨锐雷同。他支持变法,但是认为变法并不一定需要康党。

刘氏曾在家信中感叹:“新旧两党,互争朝局(好在兄并无新旧之见,新者、旧者均须用好人,天下方可久存),兄实寒心。”在军机处值班期间,为缓和新、旧矛盾,虽然光绪有关新政之奏章,一概越过旧的军机大臣,交由新任四章京办理。刘乃“仍以要件商诸大军机,又曾请于德宗,为言不能潜越大军机之权”(“大军机”系指旧军机大臣,相对之新任军机四章京,则有“小军机”之名)。

刘光第死后,查抄其家,曾搜得弹劾康有为之奏疏一份,尚未完稿,可谓对其“康党”定性的反讽。

杨、刘二人入军机处值班不过十数天,竟被视作“康党”而惨遭杀身之祸。因为二人对康党甚为厌恶,认为并无出逃必要。就是入狱后,亦处之泰然,自信经过审讯即可无罪出狱。刘光第曾任职刑部,对砍头流程非常清楚。被杀当天,发现“既而牵自西门出,刘知故事,缚赴市曹处斩者始出西角门,乃大愕”。刘于是骂曰: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昏聩乃尔。”

他们哪里知道:慈禧因担忧外人干预,未经审讯即下旨杀害。朝野内外俱为杨、刘二人冤痛。

三、最年轻的24岁林旭(姑且算是“康的粉丝”吧)

林旭,福建人,1875年出生,两江总督沈葆桢之孙婿。林旭在随岳父沈瑜庆游学武昌的时候,结识了湖南巡抚陈宝箴,后又以世家子弟之身份在京寻求政治机会,被荣禄招入幕府。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推行变法。经翰林学士王锡藩举荐,林旭获得光绪皇帝擢拔重用,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四人同授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光绪选拔四人有平衡满汉、新旧之考虑:以杨锐、刘光第代表张之洞汉臣之旧;林旭代表荣禄满臣之旧;唯谭嗣同充当康有为的新势力。

此时,林旭刚刚24岁,做梦也不曾想到,如此年少却被皇帝委以重任。林氏当值期间,光绪颁布的很多上谕,多出自其手笔。由于年轻气盛、锋芒太露, “欲尽斥耄老诸大臣”,“凡建一策,僚辈不能决者,旭大呼奋笔拟稿以进”,可见其“咄咄逼人”的气势。此种冒进,曾引发荣禄之担忧,恐其招祸,故致信林氏,劝其在新政事务上,“虚怀下问”,多与枢庭老臣商议,不应该“遇事纷更”(“遇事纷更”乃康党之既定方针)。但林氏既深受康有为影响,自难以接受荣禄之劝诫。在林旭为康氏之《春秋董氏学》作跋时,已不忌讳自述:“南海先生既衍绎江都春秋之学,而授旭读之”,显系明言自己做了康有为的学生。

八月初五(9月20日)日,他到同乡郑孝胥处,说到太后欲“清君侧、上势甚危.....”,并与郑商讨“避祸”之法。通过郑孝胥的日记可知,”夜,月明,与谅三谈。既寝,暾谷忽至,复起,谈良久,自言不得以康党相。” 由此看来,他有左右摇摆的复杂的心理。他不甘愿就这样断送了性命,希望和康党之间保持一定的疏离。此外,据《异辞录》记载,林氏在被捕前一天,还曾求告到李鸿章幕僚马建忠车前,欲求马氏“回车复见傅相,为我乞命”。综合这些材料,可知林氏在被捕前夕曾四处活动求救。与张之洞不同,林旭被捕后,荣禄没有对他施以援手。

林旭,从入军机处深得圣上的赏识,天赐良机平步青云,必将竭尽全力执行“变法”以不负圣恩。然而,八月初九日(9月24日)却不幸被捕,在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经历了从“皇上红人”到“阶下囚”的巨大落差,很难让一个年轻人厘清头绪、了解ZZ的复杂。

林旭的被杀,与其说是康的同党,不如说是康的“粉丝”,本质是忠于光绪的信任和赏识。

四、年龄最长的杨深秀(属于康的变法支持者)

杨深秀,1849年生,进士出身,是六人中年龄最大的。1897年,担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与其他四人(杨刘谭林)不同,没有在军机处任职。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1898年春,杨深秀认识了康有为,由于他本身主张要“维新变法”,所以很快与康有为互引为同道。杨锐在给张之洞的密函中,曾提到:“此时台谏中,惟杨深秀、宋伯鲁最为康用,庶僚中亦多有攀附者。”康有为的许多奏章,多以杨深秀、宋伯鲁二人之名义呈递,结果是杨深秀被杀,宋伯鲁逃到外国使馆得免一死。

杨深秀被杀的直接原因,是他于9月19日代康有为呈递了关键的“围园杀后”的奏折,奏折要求:光绪皇帝调袁世凯军队入京,还提议聘请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为新政顾问,甚至建议皇帝考虑与英、美、日三国“合邦”;其中还有提到了“围园”计划。但杨本人是否了解奏折之玄机,没有详细记录。更悲催的是,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杨深秀竟然不顾个人安危,准备前往南苑,说服董福祥军,以兵谏支持变法。结果被赶来的清军逮捕,三天后被杀害。由此看来,杨深秀应该不知晓“围园杀后”的奏折内容,否则也不会傻到自己直接往枪口上撞的行为。

因为杨深秀认同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发自内心赞成变法,他的被杀也不算冤枉。在狱中的时候,他曾在墙上题诗一首,最后一句是:“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五、著名的谭嗣同(典型反满革命派)

“六君子”中只有谭嗣同一人的死,是最“不冤”的。他一直清楚自己因何而死,且愿意为之而死。今日将谭嗣同归为维新派,也属谬论。实际上,他属于:为了反满的革命理想而死,不是变法派,属于“革命者”。他的眼界早已超越了所谓的“大清”,放在了“中国”这个层面。

揭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角色真相,被某些人包装成为其“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谭嗣同,1865年生人,是“戊戌六君子”中家境最好的,他的父亲是堂堂湖北巡抚谭继洵,典型的官二代。1898年8月,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光绪征召入京,成为“军机四章京”中的一员。

其著作《仁学》之中,反满思想极其激烈,生前仅梁启超、章太炎等有限几位好友得见。其中如此写道:“成吉思汗之乱也,西国犹能言之;忽必烈之虐也,郑所南《心史》纪之;有茹痛数百年不敢言不敢纪者,不愈益悲乎!《明季稗史》中之《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不过略举一二事,当时既纵焚掠之军,又严薙发之令,所至屠杀虏掠,莫不如是。即彼准部(准格尔),方数千里,一大种族也,遂无复乾隆以前之旧籍,其残暴为何如矣。亦有号为令主者焉,及观《南巡录》所载淫掳无赖,与隋炀、明武不少异,不徒鸟兽行者之显著《大义觉迷录》也。台湾者,东海之孤岛,于中原非有害也。郑氏据之,亦足存前明之空号,乃无故贪其土地,攘为己有。攘为己有,犹之可也,乃既竭其二百余年之民力,一旦苟以自救,则举而赠之于人。其视华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噫!以若所为,台湾固无伤耳,尚有十八省之华人,宛转于刀砧之下,瑟缩于贩贾之手,方命之曰:此食毛践土者之分然也。夫果谁食谁之毛?谁践谁之土?久假不归,乌知非有。人纵不言,己宁不愧于心乎?吾愿华人,勿复梦梦谬引以为同类也。夫自西人视之,则早歧而为二矣,故俄报有云:‘华人苦到尽头处者,不下数兆,我当灭其朝而救其民。’凡欧、美诸国,无不为是言,皆将藉仗义之美名,阴以渔猎其资产。华人不自为之,其祸可胜言哉?......”

对谭氏之政治立场,张之洞似乎有所察觉。谭氏应召赴京,过湖北见张之洞,张氏曾语带讥讽,谓谭氏:“君非倡自立民权乎,今何赴征?”革命党人章士钊深悉谭氏戊戌年进入军机之真意图,章氏称:“(谭)嗣同(唐)才常,与(沈荩)谈天下前局,其旨趣虽有出入,而手段无不相同。故嗣同先为北京之行,意覆其首都以号令天下。……以嗣同天纵之才,岂能为爱新觉罗之所买,志不能逮,而空送头颅,有识者莫不慨之。”

“六君子”被捕前,康有为因全盘参与、筹划“围园杀后”等计划,并对其成败有所预判,已提前遁走天津。谭嗣同明明有机会逃走,但却拒绝了。其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六君子”被杀后,康梁二人为维护其“变法维新”的正义面目,以争取国际、国内之同情与支持,开始包装加工“六君子”的故事。如康有为之《六哀诗》谈杨锐和刘光地,说杨氏“与我志意同,过从议论熟”;说刘光第“我不识裴村,裴村能救我”……美化杨刘二人和自己的“密切”关系,而杨刘二人都很敌视康的行为,不愿与之为伍,绝非“康党”。

相反,对仇满强烈的谭嗣同而言,却被努力弱化他的“革命党”立场,打扮成一个为了“变法”而献身的仁人志士。 关于谭嗣同《题壁狱中》的著名诗词,也同样被篡改。其一版本是:“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非康党人记录)“张俭、杜根,是反朝廷的正义勇士”;“欧刀”乃刑人之刀;“公罪”,如前所述,谭氏《仁学》中有谓:“谋反,公罪也”。此乃谭氏临终,隐晦表示自己乃为反满革命而死,非为维新变法而死。另一版本是:“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据说是经过梁启超大师的美化加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描述,更朗朗上口,有视死如归的气魄。

除篡改绝命诗之外,康党还捏造了一份谭氏的绝命血书。内有“伤心君父,……告我中国臣民,同兴义愤,剪除国贼,保全我圣上”、“受衣带诏者六人,我四人必受戮,……千钧一发,惟先生(指康有为)一人而已,天若未绝中国,先生必不死。呜呼!……嗣同为其易,先生为其难……”等语。全然不顾谭嗣同毕生仇恨满清皇族之政治立场,必欲将其打扮成光绪之忠臣烈士;更无视谭氏心知肚明康氏早已离京之事实,反杜撰出“天若未绝中国,先生必不死”等肉麻语。与康党一同逃亡的王照后来披露,这份血书,是梁启超、唐才常、毕永年三人密谋捏造的。

纵观“戊戌六君子”之死,有谁是符合“朝廷”的“朱谕”所定罪责呢?谭为了“反满革命”而死,却被冠以“变法”忠君之名;杨深秀,勉强算是忠于“维新变法”,死得其所。而其他四人,甚至连“康党”都算不上。康同学人品一直受后人诟病,自己逃命,“六君子”不幸成了“康党”的牺牲品,他竟然还蘸着“人血馒头”,“杜撰”故事来为自己沽名钓誉。

什么是历史?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但作为后来者,只能不断查阅多方资料、抽丝剥茧,努力去查询多维度信息,接近客观事实。如果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人物,而宣传的内容却与“事实”南辕北辙,实在是“历史”的悲哀。那样的历史,就成了某些群体、某些人歌功颂德的工具罢了。

来源:大牛哥胡言乱语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曾经潜伏在我国政界军界的4位间谍!其中的蔡小洪是个红三代

    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关注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间谍活动也变得更加隐蔽和智能化。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
  • 甲骨文天干地支文字真正全破解!古埃及文和甲骨文竟然有诸多相似之处

    甲骨文天干地支文字真正全破解!古埃及文和甲骨文竟然有诸多相似之处

    甲骨文天干地支文字真正全破解!抱雪斋独家实证中华万年文明史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二十二个字是甲骨文里的核心密码。1.1万年前,有虞氏在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区域内创造了甲...
  • 原来成语不全是四个字,这些三字成语,你认识几个?

    原来成语不全是四个字,这些三字成语,你认识几个?

    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以下是从3万多条成语中整理出的三...
  • 1949,开国大典背后的暗战

    1949年6月,罗瑞卿明显感到压力大增。就在6月初的一天,周恩来把罗瑞卿召到了北京,当面告诉他,中央希望他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当时的身份,是华北...
  • 开国元勋100人照片集(太珍贵)

    (排名按照建国时职务)毛泽东七大党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政协主席 .............................................朱 德书记处第四书记兼...
  • 兔年春联集锦400对

    生肖五言联蟾宫降玉兔庭院绽红梅耕田能获宝养兔不守株红梅香小院玉兔下人间红梅迎春笑玉兔出月欢红梅迎雪放玉兔踏春来虎去威犹在兔来运更昌虎去雄风在兔来喜气浓虎声传捷报兔...
  • 习近平和他的父亲习仲勋

    在习近平的办公室里,几张不同年代的温馨家庭生活照被放置在醒目位置。其中一张照片里,习近平推着年事已高的父亲,和妻子、女儿一起散步。父亲习仲勋对习近平有着很深的影响...
  • 儒学在韩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在全球一体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自2010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
  • 中国第一大忽悠-贾跃亭,终于倒下了!

    中国第一大忽悠-贾跃亭,终于倒下了!

    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这一次可能要让自己窒息了。日前,贾跃亭努力多年要造的法拉利未来汽车发布了三季度财报,几个简单的数字直接让无数投资人脑溢血。▲ 图源:FaradayFutu...
  • 8.8米的巅峰对决——还原真实的水门桥之战(上)

    8.8米的巅峰对决——还原真实的水门桥之战(上)

    大年初一,抗美援朝战争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如约而至。上映首日,《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房数据就接近7亿元,打破了15项影史纪录,包...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