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的土匪黑话暗语以及行规“十不抢”

繁体

土匪以拦路剪径、打家劫舍为业,杀人放火,绑票勒索,坏事做尽,无恶不作,既可恨又可怕,令人谈匪色变。

但在古代中国,土匪这个行业竟然也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就是“十不抢”!

1.婚车丧车不抢:土匪们对生死和人伦充满敬畏,不会去打扰婚礼和葬礼。

2. 书生邮差不抢:书生可能前途无量,而邮差传递信息,家书抵万金。

3. 摆渡者不抢:土匪们知道,摆渡者有时能成为他们的逃生之路。

4.背包行医者不抢:谁也说不准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所以行医者不能抢。

5. 赌博耍钱的不抢:赌徒通常身无分文,而且非常难缠。

6.卖瓜子卖糖豆的小生意者不抢:这些小本生意者生活艰辛,何必为难他们。

7.车马店不抢:冬天时,车马店可能是土匪们的藏身之地。

8.道士尼姑不抢:迷信的说法是,抢了他们可能会遭报应。

9. 孤寡老人不抢:土匪们同情孤苦无依的老人。

10.单身夜行的苦命人不抢:这些人可能有隐情,抢了可能会惹麻烦。

虽然这些“十不抢”规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匪们的人性,但终究他们还是作恶多端,不能美化他们的行为。

旧社会的土匪黑话暗语以及行规“十不抢”

土匪的生存字典里,黑话暗语同样“博大精深”

黑话暗语便于土匪之间的联系沟通,能使素不相识的匪众产生一种亲密感,让彼此间有一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体验。

由此,为匪者熟练掌握、运用黑话暗语至关重要,不然很难适应和融入土匪生活,且容易被当作异心者对待。

土匪黑话具有地方性、方言性和特定性色彩,因地域不同,形式内容各有差异,也难于掌握。有专门研究者,曾列出134组土匪黑话,但仍未能一览全貌。 究其内容,大体分为日常生活、活动联络、情报传递,涉及姓氏、人体器官、物件、动植物、一般用语、方言等大类。

土匪的称谓也有多种,如响马,杆子,胡子,绺子,蛮子,大马,等等。中原地带叫匪伙为“杆”,当匪为“登架子”“响马”“刀客”,匪伙合股叫“碰杆”,匪首称谓有“总架杆”“架杆”等;小头目通称“杆头”,看管人票者谓“叶子阎王”。

四川等地称上山落草者为“歪人”“棒客”“棒老二”;匪伙依规模大小有“边棚”“哨棚”“总棚”之分,匪首亦有“天王”“大王”“老摇”“舵爷”“大哥”之分,不像东北胡匪那样分得细密明确,且随意性大。

云南、江浙地区,匪伙组织、头领的称谓多沿用四川等地的土匪称谓,个别地方也有特异称谓,如滇西称当匪为“爬龙背”,浙南则谓“绿壳”。

旧社会的土匪黑话暗语以及行规“十不抢”

这里讲一段四川土匪陈云武的故事。看他如何将黑话暗语连串一起作“报告”的。

1923年,啸聚川滇黔边六县的陈云武、郭建章、牟荣华等两千多股匪攻陷川南重镇泸州城,陈云武自封城防司令兼永宁道尹。就任“道尹”那天,陈云武(自称老烟)为显摆威严大摆宴席,并在宴会上发表就职演说和“祝酒词”——

“在下陈云武,请列位将就喝‘黄汤’(水酒)、捧‘莲花’(杯盏),‘拈溜溜(肉片)、‘造粉子’(吃便饭),我老烟是识相的。抬头有玉帝皇天,埋头有土地老倌,在下给列位丢个‘拐子’(敬礼),烧香点烛,朝贡进茶,图个官员们、绅粮们‘举住’(支持)哟!”

陈云武自命道尹大人,自然要做出一点大官的架势。为在泸州城稳住阵脚,坐稳道尹交椅,他对匪伙训话道——

“哥儿一杆子张耳闭嘴,你我前有缘后有故,落在一窝‘草边’(哨棚),现时我等过了‘灰沟’(翻山越岭),进了‘广圈’(大城市),莫比一般‘生毛子’(乡巴佬)。哥儿一杆子千万要‘整住’(听招呼),‘摆摆渡’、‘过了河’(进城当了官),要给老烟留‘粉壳壳’(面子),二天再莫打“门神”(越墙打门),再莫‘牵票子’(绑票拉肥),再莫‘红窑子’(烧房子),再莫‘拿梁子’(砍人头)。谁若‘醒二活三’(乱搞不听招呼),我老烟‘认得圆的认不得扁的’(对事不对人),老子不‘毛’你是‘虾’的(不杀你不算人)。”

可见,黑话暗语已浸透着土匪生活的各个层面。分明是嗜杀成性的响马大盗,但又要给自封的官儿装点门面,摆出治乱亲民、束众威严的派头来。

但陈云武的“道尹”大官没做几天,匪伙也没把他的话当圣旨,抢掠烧杀的土匪习气终究改变不了。土匪当政,泸州城及周边匪祸更甚,百姓照样没有出头之日。

旧社会的土匪黑话暗语以及行规“十不抢”

当然,土匪们杀人越货,刀尖上舔血,干的是提着脑袋玩命的事,他们比谁都明白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因此他们特别迷信,也忌讳许多东西。

按理,吃饭喝茶最平常不过,但他们特别忌讳这“茶饭”二字。因为“饭”和“犯”、“茶”和“查”同音,太不吉利。他们在内部约定一套暗语,吃饭叫“上传子”,喝茶叫“上清传子”。他们也特别忌讳网,因为“网”有自投罗网的意思。如果有打鱼的说到网,土匪们听到就觉得晦气,气恼起来,那就必开杀戒。

来源:一墨一世界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