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繁体

1972年,时任公安部部长谢富治因病逝世,公安部部长一职因此出现空缺。选谁接他的班,令中央很头疼。

要知道,公安部对一个国家的秩序安全、稳定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第一任部长罗瑞卿,还是第二任部长谢富治,都有着很高的资历以及办案能力。第三任部长定然不可马虎。

周恩来总理经过深思熟虑,推荐了一个人——李震。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毛主席听到这个名字,连连点头,表示:李震很适合。

然而谁都没料到,这个让周总理和毛主席都十分满意的部长,在上任一年多后,突然死在了自己家附近的地下管道里。

周总理得知消息,悲痛欲绝,当即下令:彻查到底。

李震意外身亡

1972年,时任公安部副部长李震接到中央发的升职通知:

经中央批准,即日起由其担任公安部部长。

同时,副部长的位置则由刘复之担任。

如此重担,李震决定不辜负中央的信任,在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

不过令他头疼的是,自己一上任,关于“算旧账”问题似乎成了无法解开的大难题。为此,他召开过无数次会议。

1973年,李震已经上任了一年多,可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任何进展,他心中焦急万分。他决定快马加鞭,定要在本年内给中央一份满意的报告。

于是,10月18日这天,他下发紧急通知,召开核心小组会议。

此时,副部长刘复之正在天津办案,核心小组组长于桑则在洛阳。因此,会议时间只得推迟。

等到10月20日,所有人终于到齐,核心小组会议正式开展。但会议上,于桑与曾威因某些问题发生争议,差点儿动起了手。李震和刘复之平息了该场怒火后,只得暂停此次会议,决定于22日再开会讨论。

在场的人都没想到,10月22日上午,没有等到开会通知,等来的却是李震死亡的消息。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图右一为李震

这天上午8点,李震的秘书郑爱萍像往常一样,准时到了办公室,准备会前工作,等待领导通知开会。

奇怪的是,做完了所有工作,郑爱萍发现李震还没有来上班。这不像李部长的作风,过去他从来不迟到。

郑爱萍赶紧给李震家里拨去电话,却无人接听。心中隐隐感到不安的她开始在附近寻找李震的踪影,结果找遍了整个办公楼,以及附近区域,却始终没有找到他。

于是,郑爱萍着急忙慌地给刘复之打电话。

刘复之倒十分淡定:“或许总理有事把他找去了。”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得知李震没有同刘复之在一起,郑爱萍又继续寻找。刘复之挂断电话后,也同于桑等人急匆匆赶回了办公室帮忙寻找。

可是,众人足足找了两个钟头,甚至还找到了李震家中,仍然没有找到他。

直到上午11点,有人匆匆赶来报告:“两名工人发现李震部长吊死在管道上了。”

在场的人一脸惊愕,一天不见,李震怎么会就这样莫名其妙死了?于桑立即将李震死亡的消息报告给了周总理。

虽然周总理心中悲痛万分,但依然清晰的指导着工作,通过电话下达指示:

“不要动现场,保护起来。”

同时,周总理要求外省侦察技术人员同公安部侦察技术人员一同前往现场侦察,同时加派加强连,将所有管道步哨封闭,指示的相当精确。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随即,周总理立刻下达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将该案件作为重中之重调查。后来,私下里,他多次感慨:

“他还那么年轻,怎么就死了呢。”

可以看出,周总理对李震的死感到惋惜,倒也没错,李震的确是一名难得的将才。

李震戎马半生

上世纪二十年代,本就是一个动荡时期,普通百姓想要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李震却顺利踏入了学堂门槛,但他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相反,他家仅仅只靠几亩田地维持生活,上学的学费完全是靠父母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随着李震一步步升学,家里实在供不起,差点让他辍学。

幸好,抗日名将郝梦龄看李震是个奇才,主动为其资助。李震没有让人失望,他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

在这里,李震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受到了新文化的熏陶,了解到了国家面临的局势,心中的理念也开始向共产主义靠拢。

然而,1937年10月,郝梦龄战死战场,二十三岁的李震悲痛欲绝。因此还未毕业,他便离开学校,投身抗日救国道路。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刚刚加入共产党,李震便被派到江西国民革命军军官指导团,担任政治部指导员。

尽管在此之前,李震没有上过战场,但是在部队里,他仍然深受大家的尊重。毕竟,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少有,作为清华高材生的李震每一次的侃侃而谈,都让大家大开眼界。

不过,让大家意外的是,这个看似文绉绉的小伙子,拿起枪杆子,却一点不打寒颤。战场上英勇的表现,让无数战士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1947年,在挺进大别山中,李震担任十八旅政治委员与旅长肖永银配合默契。

当时,刘伯承和邓小平所带领的部队遭到敌军包围,刘伯承带领部队巧妙逃出了包围圈。可是,肖永银与李震所带领的十八旅团,却还是遇上了敌军。

情况十分危急,肖永银和李震以最快的速度作出了突围计划,两人通过地形分析决定分开突围。

就在敌人得意洋洋,以为要立大功之时,肖永银和李震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敌军整个师几乎一个不剩。

李震带兵打仗的能力再次得到肯定,部队常有人说,清华高材生打起仗来,一点不输气势。

1950年,朝鲜战役打响。李震再一次收到前往朝鲜抗战的指示。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这一次,李震担任志愿军12军副政委,参加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多年来,战绩赫赫,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李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此后多年,李震被安排在沈阳军区就职。六十年代中期,李震成为沈阳军区副政委。

当公安部重要位置空出来时,作为一个难得的文武双全人才,李震成为中央首选,将其调到了北京,担任公安部副部长。

时任部长谢富治对其十分器重,而李震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当谢富治因病逝世后,毛主席和周总理毫不犹豫将部长位置交给了他。

不曾想,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李震蹊跷的离世了。中央无法接受,公安部无法接受,周总理也无法接受。

于是,一场关于李震死亡的调查开始展开。

自杀还是他杀?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公安部侦察人员,再加上天津、北京的侦察专家一起到管道内进行现场侦察。

只见管道内十分狭窄,想要在这里进行谋杀显然是不太可能,而且现场只查到了李震一个人的指纹和鞋印。

在地上,他们还发现了几片“速可眠”,同时在李震的包里也发现了一样的速可眠。

通过法医鉴定,李震判定死于10月21日的深夜。

最后,刑侦专家与法医得出一致结论:李震系自杀身亡。

得到这样的答案,政治部主任施义之第一个反对:

“李部长不可能自杀。”

包括刘湘屏、王洪文等人都一口咬定,李震是“他杀”。

虽然,他杀也没有任何证据,但不可否认“自杀”这个结论出来后,很多人都表示质疑。

建国前,李震战绩赫赫,建国后,李震还被授衔了少尉。

两年前当上公安部部长,有相当大的权力,还受到中央的信任与支持。可以说,李震的前途有着无限可能,李震没有理由自杀。

再则,李震死亡之前没有任何预兆,他已经安排好了22日的会议,怎么会突然自杀。

由于找不出自杀理由,李震自杀的结论被驳回。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施义之继续调查,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施义之开始逐一排查,搜查李震几天活动的范围,调查李震死亡当天接触的人。

办公室主任席国光表示,在21日晚上,李震从五号楼出来,没有什么异样。

据此,有人猜测,地下管道并非第一现场,李震很有可能是在五号楼被人打死,再送到管道内的

随之施义之将矛头指向了刘复之和于桑,他表示:

刘复之和于桑二人有意破坏现场,有重大嫌疑,而二人的动机显而易见,干掉直属领导,加大自己的权力。

1973年10月25日,刘复之、于桑接到开会通知,前往办公区。然而,就在前往的路上两人遭到羁押,中央就李震案件对二人进行保护审查。

两人被关到了北京安定门外交通干校的北京卫戌区监护所。

调查过无数起案件,第一次被当成嫌疑犯抓捕,刘复之心中受到不小创伤,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变成了最有嫌疑的疑犯。

更为无奈的是,由于刘复之是一名华侨,还被怀疑成是“特务”,背上了“里通外国”等罪行。刘复之的十五位亲属,也遭到牵连。

好在,经过调查,“里通外国”的罪行并不存在。

可李震案件,刘复之却久久摆脱不了嫌疑,他因此被关押了一年多。

在审查过程中,始终没有查到任何刘复之杀害李震的证据。

公安部内部,自杀派与他杀派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

最终结论

见该案件始终没有任何进展,周总理将该案件交给了华国锋。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华国锋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参与过公安部事务的人,但为人正直,办事可靠,该案件交予他最合适不过。

事实证明,周总理没看错人。

华国锋在接手该案件后,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实事求是,以事实为根据。

他首先就该案件召开了会议,听取各方意见。

既然有人抓住了李震自杀没有理由,那么他杀的依据又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华国锋希望能听到些不一样的答案。

会议上,华国锋发现没有一个人有实质性证据表明李震是被谋杀。

相反,经过华国锋实地侦察,再结合专家组给出的证据,施义之等人所指向的于桑、刘复之破坏现场根本不复存在。

现场只有李震的脚印,而且绳子上、衣物上也只有他自己的指纹。

后来,在李震的办公桌上,办案人员还发现了一把剪刀,以及窗台上一根被剪断的尼龙绳。这根被剪断的尼龙绳与李震吊死的绳子切口吻合,并且也只有李震一个人的指纹。

而李震死亡时,舌头是由侧面伸出的,舌尖被牙齿咬着,脖子上的痕迹,中间深,两边逐渐变浅。这样死亡的状态,表明李震是在生前上吊自杀身亡。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种种迹象来看,李震自杀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法医对李震的尸体进行解剖。

在李震的胃里发现了三十多粒速可眠,这与李震包里,管道地上的速可眠一致。总共加起来,共有一百片速可眠。

公安部卫生所称李震死亡前几天,亲自到卫生所要了一百片速可眠。

经多方专家鉴定,专家给出的结论出奇一致:自杀。

为了公平,华国锋还专门请了外省专家,在不告知死者身份的情况下,让专家作出判断,结果还是自杀。

从这一系列的依据来看,华国锋心里有了答案:李震就是自杀。

即便事实摆在眼前,但因为于桑和刘复之的前车之鉴,很多人还是不敢轻易说李震是自杀。

大约半年后,案件终于被定为自杀,但是由于众总原因,中央一直不肯通过。

直到1977年,该案件自杀的结论才得以通过。其批准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林彪问题败露后,畏罪自杀。

多年以后,李震的女儿李豆豆四方打听关于父亲自杀的真相,还因此找到了刘复之。

19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作为受牵连最严重的刘复之,心中也有颇多委屈。他与李震共事多年,发现李震死亡的那一刻,心中悲痛万分,然而还未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却被人诬陷为杀人凶手,还因此牵连自己的家人。

甚至被怀疑成“里通外国”,关在狭小的单间牢房里,他身心受到巨大伤害,最终被诊断出得了心理创伤。

幸亏周总理要求彻查到底,将该案件最后交给了公平公正,秉持实事求是的华国锋手中。他曾说:

“一个副部长怎么会把部长杀了呢?不太可能的事。”

最终,还了刘复之一个清白。

来源:网易号,历史文社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