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舆
《甄嬛传》《延禧攻略》等清宫戏都是饭余茶歇、聚会之后的谈资,为大家塑造了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如蔡少芬饰演的乌拉那拉皇后、刘雪华饰演的乌雅·成璧皇太后、许凯饰演的富察傅恒等。清宫戏中“满汉不通婚”、以姓氏为表征的氏族在历史中到底如何。中国民族报“道中华”邀请到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历史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何晓芳教授,通过满族家谱给我们揭开这些谜底。
记者:根据您多年对满族家谱的研究,满族家谱是如何演变的呢?
何晓芳:满族家谱是中国家谱的一部分,与中国家谱密不可分。西周初期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分封制度,“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世本》周代史官修撰,记载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帝王统系,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氏族谱系。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推动谱牒学发展。唐代以后,尽管官修家谱仍然占统治地位,但世族垄断开始松动。《贞观氏族志》与《姓氏录》《元和姓纂》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详细记载了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以皇族为首。宋代,私修家谱达到成熟,撰写体例、格式、内容等很完备,以记载世系血缘关系为主要功能。明代,《休宁叶氏族谱》等私修家谱留存至今的可达千部以上,其中包括从元代开始编修传续下来的家谱。编修家谱成为中国王朝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绵延不绝的传统。
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满族也继承了这样一个传统。满族统治者取得政权后,也学习明朝的谱系档案制度,编修《大清一统志》,记载有多少州、多少县。与之相配合就是将修家谱传统推行到周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这样实际上加强对疆域和疆域内人口纳入国家版图。比如,实行“改土归流”的土司官员的任命,对回疆伯克制度、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也称之为藩部的首领任命及管理,都需以家谱为凭(参见下图所示土司家谱),与称之为“表”的官修家谱相互对照,作为凭证。这就与汉唐历朝仅在藩部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授予封号的羁縻制度有了本质进步,使少数民族首领成为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监督任命的“流”官,有效的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这是清王朝民族治理的重要特色。
满族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于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作为清朝国姓的爱新觉罗,觉罗为姓,满语意思是首领;爱新是族名,满语意思是黄金,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一说,爱新觉罗家族发源地在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的宁古塔。叶赫是肃慎(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境内)得名,分同姓叶赫和异姓叶赫。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意思就是叶赫那个地方的那拉氏。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瓜尔佳氏有苏完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等分支一样。清朝于1911年灭亡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并未遭到冲击,子孙继续繁衍,现如今,有爱新觉罗血统的人达30—40万。
▲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满族家谱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在清初。官府给编入八旗组织的旗人发粮饷、抚恤、官位承袭、挑丁等都需要以家谱为凭。但这个时候,满族家谱的修撰并不特别普遍,只在世家大族中比较流行。官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只记载了630多个有功名的姓氏,人物约26000。普通大众编撰的家谱康熙朝已经开始,但大量出现是在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他们要把自己跟随努尔哈赤起兵到从龙入关的家族历史、对国家统一的贡献纳入到国家叙事中,所以满族民间就开始大量修家谱。
清末光绪、同治年间,又出现了修家谱的高潮。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除了八国联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日本。日本跟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跟朝鲜半岛直接毗邻,所以日本可以从朝鲜半岛直接登陆辽宁。日俄战争波及了辽宁岫岩、凤城、海城,战火焚毁了八旗衙门里记载旗人世系谱的档册。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满族人就感觉到自己的根系就要没有了。所以,想趁着老年人还在,赶紧把家谱修撰起来。
第三次高潮是民国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公然入侵辽宁。清末,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满族人就认为保护满族的根,只有修家谱。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只是东北的满族人修家谱,就连广州、四川、荆州驻防的八旗满族全都开始修家谱,就要把这个满族的根脉留住。尽管经历战乱迁徙,满族家谱损失很多,但仍然保留至今的也有一定数量,成为珍贵的古籍资料,得到国家保护与整理。
▲《清代满族家谱选辑》。
满族家谱原来是实物的,叫锁绳,也叫锁条子或子孙绳。实际上很简单,相当于结绳记事一个麻绳,生男孩做成一只小弓箭,生女孩就做成一个彩布条,每两代人中间夹一个嘎拉哈。后来,满族又有了文本家谱:一种是树枝型的谱单,一种是谱书。谱单、谱书是仿照中国家谱文化形成的。谱单是和子孙绳一起放在祖宗匣里边,供在祖宗板上,平时不能随便拿出来。尽管满族有了文本家谱,但是子孙绳一直保存到现在,用来祭祀。
满族家谱既吸收了汉族的家谱文化,在撰写上向汉族家族文化学习,充分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但是也保留了满族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子孙绳、谱单和谱书分开书写等。
▲满族子孙绳。
记者:您认为满族家谱的类型和功能有哪些?
何晓芳:除了刚才我们前面讲的子孙绳、谱单和谱书外,还有写在墓碑上的家谱。我调查过,在墓碑上的家谱实际上就是简短的碑文,也就是家谱的序言。其功能就是把墓碑的主人是第几代第几系给说明白。在战乱等客观原因导致纸质家谱丢失以后,满族人往往就会把墓碑上的家谱重新抄写,然后再进行逐一调查,形成一个新的家谱。所以墓碑家谱对满族家谱的保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家谱的功能有很多:
首先,科举、爵位世袭、挑兵都需要以家谱为凭。从乾隆嘉庆年间以后,参加科举者必须要在试卷顶部写明本家族内五代人的情况,即高祖(母)、曾祖(母)、祖父(母)、父(母)、胞叔(母)、胞兄弟等都要写清楚。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家谱,就是要看你的家世。如果家族里边出了叛徒、汉奸,都不会让你参加科举考试。
其次,家谱是分田地、发钱粮的凭证。编在八旗内的满族人,报领旗地需要家谱为凭证。在关内驻防的旗人靠钱粮吃饭,也都有钱粮册,实际上就相当于家谱。爷爷、奶奶叫什么名,身份是兵或是马甲、步甲还是什么,家庭成员都有谁,几个兄弟和尚未出嫁的姐妹等,钱粮册上都写的很清楚。
家谱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记录祖宗的丰功伟绩、高尚品德等。比如,汪氏族谱中有一名叫汪贞女的贞洁烈女。清朝时期,官府要给她立牌坊。但修建牌坊不能空口无凭,就以家谱为依据,叙述了她的谱系、事迹和高尚品德。
▲岫岩《汪氏宗族谱书》中记载汪贞女事迹,清政府为其建立的贞节碑。
记者:我们经常说满汉不通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何晓芳:原来都说满汉不通婚。根据学者研究,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顺治帝曾明确宣布满汉通婚。后来在民间,有一些人使用不正当手段混入旗籍,冒领钱粮。因而,八旗中严查,整顿的是冒入旗籍,民间却有了禁止满汉通婚的说法。如果是从满族的民间家谱看,满汉通婚的数量特别多,这里的汉人包括汉军八旗和民籍汉人,充分展现了满汉的交往交流交融。清史专家杜家冀先生的《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专门研究了吉林他塔拉氏家族的婚姻情况。据他统计,吉林他塔拉氏能够统计出来的婚姻有719例,其中与汉姓通婚的有210列,占通婚总数的29%。我对辽宁岫岩满族《白氏源流族谱》家族考察发现,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到民国十年(1921)的10代人婚姻中,与汉人通婚的19人,15个姓,占总数的44.11%;与蒙古族通婚的2人2个姓,占比5.9%。《汪氏宗族谱书》中,满汉通婚比例几乎达到60%多。沈林老师考察广州满族家谱时发现,广州满族旗人原配都是旗人,到广州以后都娶的当地人为妾。成都、荆州也都是这种情况。即便在清朝鼎盛时期,满汉通婚也没断过。清朝晚期甚至民国以后,满汉通婚更加普遍了。
记者:刚才我们谈到家谱记叙先祖建功立业的事迹中,有一种是与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事迹。您可以用家谱中的典型案例来阐述满族的家国观念吗?
何晓芳:满族祭祀的中心为祭祖,自古即有出征和回师等家族大事要祭祖的传统。青州《瓜尔佳氏家谱》与满族家谱通常体例不同,将“祭祀”写在“序”之后而不是写在世系之后,并说明本次祭祀与立谱的缘由,因参加镇江保卫战回归。这次祭祖经过两年精心准备,首次“立谱”,编成《瓜尔佳氏家谱》谱书。以此将本族族人的为国功绩、祭祀仪注全面记载,而且重点说明本次祭祖、立谱为了纪念瓜尔佳氏族人在惨烈的镇江保卫战中“无人私回青州”的“忠义之气”。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青州的《瓜尔佳氏家谱》谱书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叙述着家国一体的情怀。恩格斯在其著作《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对青州八旗英勇抗英给予高度赞扬。
▲瓜尔佳(关)氏家族参加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镇江抗英归来祭祖修谱,其中记载“现有头等伤一名,阵亡者一名,并无人私回青州,以此可见族中忠义之气也……”图为《瓜尔佳氏家谱》谱书。
岫岩满族白承润铁血抗日,为不牵累家人,提出分家。从此白氏来岫岩驻防,220余年积累的祖业就此分解,但日本军并没有因为白承润分家而放过他的族亲属及家人。夫人白晨媛积极支持白承润抗日,同意分家,不要任何财产,最终与女儿白淑娟在日本人追捕下失踪。白承润全族被定为“匪属”,父亲白廉爔与夫人张氏带着年幼的五弟、六弟与大哥一家被迫逃难,父亲白廉爔死在途中。为了搜索白承润线索,白承润的堂兄弟与姑表兄弟4人先后都被日本军抓去使用酷刑。日本军为恐吓白氏族人支持抗日,抓去多人“陪决”抗日志士,其中有一族弟因此而丧生。白氏族人不但没被吓倒,更激励白氏族人抗日决心。白承润三弟白升润参加中国少年铁血军,六弟白荣润长大后弃笔从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有战功。白承润及其夫人白晨媛为代表的岫岩家谱,以历史叙事方式赓续了辽宁抗日战争第一枪、坚持抗战时间最持久之一的义勇军群体的血缘根脉,岫岩家谱是一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缩影。
记者:中国许多民族都有修家谱的习惯,家谱是否可以理解为各民族共同性的体现?
何晓芳:是的。中国少数民族家谱充分体现认同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满族修家谱寻根问祖,将创世神话、家族的口头传承容纳进来,记载世系源流。传说满族祖先是长白山三仙女吞珠果诞生。这与姜嫄踩脚印孕育周人祖先后稷很像是一个版本出来的。现在满族家谱有一种说法,满族是黄帝、颛顼、帝喾的后代。从这一点来看,家谱叙事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性。
▲满族族源可追溯至古肃慎,该满族家谱认为肃慎是黄帝、颛顼、帝喾一系的后代。中国各少数民族同样有编修家谱的传统,国家图书馆对原北京图书馆收藏的150余部少数民族家谱整理影印出版。上海图书馆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家谱收藏整理,其中编辑出版修了《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总目》,对40多个少数民族的文本家谱作出提要,但还差了10多个少数民族。我相信如果再进一步收集,中国55个少数民族全都有家谱。目前国内外机构收藏的家谱大约有几万部,充分体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反过来讲,家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给做了一个特别好的历史叙事。(完)(未署名图片均由何晓芳提供)
作者/薄辉龙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在长达十余天的时间里,我穿越了中国的东三省,从吉林到黑龙江,再到辽宁,一路走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品尝了各种地道...
- 编者按:之前发了古籍的版本形式和装帧样式,有书友后台私信希望能详细介绍古籍的版式结构等基本内容,故本文以雕版印刷古籍为例,整理下古籍的基本知识,老鸟请略过,不足之...
- 【编者按】郭沫若先生早在1928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就提出了中国存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观点。1952年,他发表了《奴隶制时代》一文;1959年又发表《关于中国古史研究...
- 涠洲岛上藏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或许我这样说,各位一定心存狐疑。那就不妨看下去,最后一定可以看到答案。我先来介绍一下涠洲岛。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位于北部湾...
-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两次停播,据说都和美国有关,我们给足了美国面子
2023年从电视剧《上甘岭》停播,展望中美领导人峰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原定2023年11月13日在央视一套开播的24集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上甘岭》突然停泊了,这是个什么信号... -
1951年有人问毛主席,岸英之死和彭总有没有关系?主席这样回答
1950年11月25日,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同志牺牲于朝鲜大榆洞。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不顾危险来到事故现场,心情十分沉重,亲自起草电报,向北京方面转述毛岸英烈士牺牲的消... -
三十万东北军为何不抵抗?“九一八”之前张学良早被打成惊弓之鸟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灵创伤,由此日本法西斯拉开对中国长达十四年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遭受到万劫不复的灾难。因此九一八已经作为国耻纪念日,年年隆重纪念。就是为... -
中国古代打仗,大将会在阵前“单挑”,这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
在中国的通俗演义小说中,决定作战胜负的关键是双方大将之间“单挑”的结果。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依靠大将们“运筹帷幄之... - 011898年6月9日,北京各国事务衙门,大清(李鸿章)和大英(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条约,1898年7月1日起,大清将要把广东省新安县(今广...
- 北宋乾兴元年(1022)二月,封禅爱好者、祥瑞天书收藏家赵恒驾鹤西游,将千里江山留给儿子赵祯,朝廷于次年改元天圣,20余年的真宗时代结束,仁宗时代就此开启。新朝虽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