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繁体

来源:网易号

文|天色渐明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完整传承,这要得益于汉字的功劳。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化汉字,始终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承功能。

然而,100年前的新旧交替时代,汉字却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落后的糟粕,他们力推用代表先进文明的拉丁字母取代汉字。

其中,瞿秋白就是汉字拉丁化的主要推动者,在他们看来,用拉丁文字方便能更好的学习西方文化,更好的和国际接轨。

事实真的如此吗?语言学专家赵元任曾写下了一篇96字的奇文,这篇奇文中96个汉字竟然都是一个读音。

也正是这篇奇文,让国人认识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更直接否定了所谓汉字拉丁化的声音,让汉字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赵元任的这篇奇文都写了什么?汉字在后来又经历了哪些演变?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赵元任和夫人)

汉字真的需要废除吗

1911年,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然而,袁世凯心里却始终有个皇帝梦想,在掌握北洋军阀实权后,1915年冬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之后,又闹出了张勋拥戴溥仪重新当皇上的闹剧。

彼时的中国就是这样奇幻,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系列大事变让钱玄同等知识分子深受刺激,他们意识到,旧中国的积弱贫穷不是换一个皇帝就能解决的,问题根源在于几千年的落后文化。

钱玄同和胡适都认为,要想中国不亡就需要废除孔学、道教,甚至固执的认为汉字是一切糟粕文化的根源,主张要废灭汉字。

钱玄同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在当时的形势下,知识分子们的这种担忧虽然狭隘,却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思考。

早在甲午战争之后,知识分子们就开始了自我反思和批判,后来的五四运动把这种自我批判推到了新高潮。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他们认为繁杂难写的汉字是阻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推动民族振兴的阻碍。

比如,钱玄同在1922年《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一文中就曾有过这样的表述:1894年,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

从钱玄同的话中,不难发现,他们都认为汉字影响了国民普及教育的推广。

那些年,不断有学者围绕推动文字改革发表言论。胡适也大力主张开展文字改革大讨论,逐步实现国语的统一,并通过国语拉丁化运动来实现汉字的改革。

这些知名学者的言论在民国初期掀起了热烈讨论。赵元任与瞿秋白也是其中比较活跃的参与者。尤其是瞿秋白极力主张拉丁化新文字。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瞿秋白作为早起革命的先驱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呢?这和他的求学经历分不开。

瞿秋白新的新文字方案

1916年12月,瞿秋白远离家乡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语,经过一年学习A,瞿秋白凭借过硬语言天赋又进入外交部的俄文专修馆,专门学习俄语。短短2年年时间,瞿秋白熟练掌握了英语、俄语。

在学习外语中,瞿秋白喜欢上了翻译外文书籍,并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1920年,瞿秋白被北京晨报聘为外派记者,远赴苏联采访。

彼时的苏联刚刚经过十月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扫盲运动,苏联革命领袖列宁极力推动拉丁文普及,认为“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因此,在扫盲运动中,苏联政府极力推行各民族运用拉丁化新文字。

而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一些中国工农在学习汉字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苏联推行的拉丁化文字却让他们感觉非常容易学,因此很多人积极学习拉丁文字。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拉丁化汉字表)

在苏联看到的这一切,对瞿秋白影响非常大,他从那时开始思考如何推进汉字的拉丁化。从苏联回到国内后,国内正兴起一股“废除汉字”的大讨论,很多知识分子都积极主张文字改革。

这些国内学者的声音对瞿秋白产生了触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份《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官方的举动更加激发了瞿秋白改革中国文字的热情。

但他认真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后,发现这一方案脱离实际,并不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瞿秋白开始琢磨研究一套更便于学习、传播的文字拼音方案。

瞿秋白找到吴玉章、林伯渠等人共同讨论新的文字方案,期间还得到了其他学者的帮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瞿秋白于1929年最终拟制出了《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

同年10月,瞿秋白又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于1930年春,把修改后的《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在苏联的一本杂志上发表,这一方案一经面世迅速引起各方关注。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瞿秋白)

1931年1月瞿秋白被撤销了中央职务后,虽然内心比较苦闷,但却进一步激发了他致力于新文字改革的热情。

他对中国语言文字应用情况做了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他发现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发展逐渐跑偏,出现了很多“非驴非马”的不规范文体。

瞿秋白感觉有必要开展一次俗语文学革命运动,因此,他提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意见。在瞿秋白看来,普通话不单指北京官方语言,而是采用北方比较流行、具有广泛性的通用语言。

为了更好推广普通话,瞿秋白还进一步提出要用罗马字母,也就是拉丁文字母取代汉语拼音。在瞿秋白的推动下,1931年9月,在苏联海参崴召开了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集中讨论瞿秋白制定的《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可行性,经过多天讨论,学者们把《中国拉丁化的字母》进一步修订为《新中国文字草案》。

这无疑是一个全面推广汉字拉丁化的文字方案,最终目的就是废除方块字,让文字更便于学习、记忆。

瞿秋白甚至直言:方块字害死人,新的文化人应该坚决主张废弃不用。将来老百姓当中,只用新文字;方块字留给学院里的学者去研究吧。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赵元任)

瞿秋白的文字方案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语言学家赵元任,可是瞿秋白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以实干著称的赵元任却用一篇96字的奇文推翻了他的方案,并且把汉字发展引入了另一个轨道。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施氏食狮史》

96字奇文推翻了汉字拉丁化

和瞿秋白一样,赵元任也是“汉字拉丁化”的推动者之一,只不过赵元任考虑的更深远,他看到了汉字拉丁化的弊端和现实推广中的困境。

比如,汉字拉丁化之后会出现很多同音字,让人理解起来产生困难,为了印证这一困难,赵元任创作了一篇96字的顺口溜《施氏食狮史》。

这篇顺口溜中的96个字都发“shi”音,只是声调不同。这篇文章让人们看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也让很多人对瞿秋白推行《新中国文字草案》产生了质疑。

《施氏食狮史》看似是一个顺口溜,其实讲述的一个故事。如果有文化底蕴的人在仔细阅读后,很快就会明白其中的故事梗概。

可是如果不识字,只靠耳朵听,是完全不懂文章意思的,因为全篇文字都发“施”音。

赵元任的这篇文章发布后,很多人都认为他不支持汉字的拉丁化。其实这是大家的误解。赵元任为了澄清误会,后来在国民政府主办的一篇杂志上做出了澄清,告诉世人他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汉字拉丁化会带来一定传播限制。

赵元任自始至终都支持汉字拉丁化,他也认为拉丁化之后便于文化传播,更便于和西方交流学习。但他认为,汉字拉丁化会带来很多困难,而且汉字传播几千年,突然推行拉丁化文字,也会让很多人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推行汉字拉丁化,那么之前的文学研究以及古老哲学思想将会被人们抛弃,进而导致中国文化出现断层。

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虽然没有否定汉字拉丁化的意思,但却让那些民国知识分子们惊醒了,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

后来,赵元任又接连写了《季姬击鸡记》、《易姨医胰》、《熙戏犀》等文章,进一步佐证汉字拉丁化的局限性。赵元任的每篇文章都能引起极大轰动,让世人更加清醒认识到保留汉字的必要性。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主张汉字拉丁化的声音逐渐淡化了下来,开始重新审视推广汉字和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同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也让‬“汉字拉丁化运动”得以中断。

汉字的优越性

其实,那些民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最初的想法,只是想通过汉字拉丁化让先进文化得到更快普及,提升中国人的素质,开化国人思想。要知道民国初期,中国的文盲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

同时,汉字拉丁化也便于学习加强和西方的交流。

可是拉丁文字也有其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起来啰嗦冗长,往往简单的意思需要很长一段字母才能表述完整。

比如现代词汇中“ChatGPT”,它的英文全称是“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如果翻译成中文只需“智能聊天系统”五个字就能表达清楚。

而且,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出现新事物,拉丁文字就需要不断创造新词。而3000多个汉字完全可以用不同组合来表达一个新概念、新事物。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

除此之外,汉字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象形”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启蒙益智作用。很多汉字都包含古人的智慧,他们通过日常观察,从大自然中的具体实物中,逐步创造出了汉字。

比如,我们常见的山、火、水等汉字,无一不是象形文字,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文字的含义。这种象形文字,带给人们的是视觉冲击,能有效激活大脑逻辑思维。

据科学研究,经常阅读汉字文章,比英文字母更能开发智力。这是因为,汉字在某种意义上一种图形,这种图形对开发右脑更有益。

汉字的另一层重要意义在于,汉字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汉字就成为中原各国的通用文字,即便是中原各地方言不一样,但使用的都是一种文字。

这无疑对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具有非凡意义。

如果推行汉字拉丁化,将会造成认知混乱,文化和思想传承也就被割裂了,很难形成大一统的强大凝聚力。

毛主席、周恩来等无疑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从旧社会成长起来的优秀革命者,他们也再关注着“汉字拉丁化”的种种讨论。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毛主席)

可毛主席却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并最终推动汉字改革走上了正确道路。

汉字简化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消除文盲,毛主席着力汉字推广上下功夫,但毛主席没有标新立异,而是主张简化汉字,方便人们学习记忆,让大家都能顺畅读书、看报、写字。

毛主席对汉字改革提出过明确要求,指示“汉字要实现拼音化,在实现拼音化之前,必须首先简化汉字。”

在毛主席看来,汉字繁体字笔画繁多,书写起来很困难,而且不便于老百姓记忆。

然而,新中国后的汉字改革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比如,1951年,毛主席提出“中国的汉字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解为“废除汉字”。

加之苏联有关领导提出“斯拉夫方案”,让很多人陷入争议,都不知道该如何推进汉字改革。

195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集众多知名学者讨论汉字改革事宜。其中就包括上海复旦大学周有光教授。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周有光不仅在经济学领域颇有见树,而且在语言文字上也颇有研究。早在‬1923年,他就参加过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还专门做过研究,发表了很多关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论文和书籍。

因此,对于汉字如何改革,他最有发言权。在会议上,周有光极力主张对汉语拼音进行规范,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会议结束后,中央让周有光留了下来,专门负责牵头订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有光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通过表决,开始在全国小学课本上推广教学。

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实行“汉字简化方案”,先后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简化汉字共计2238个,简化偏旁14个。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简化字表(1984年版)

从那之后,全国推广更规范、更简便的汉语拼音,汉字也更加简化,便于学记。

如今,汉字早已走出国门,甚至在很多国家还掀起了学汉字的热潮,中国的“方块字”正在散发着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海外大约有1亿人正在学习使用汉字。也正应了那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假以时日,汉字必定在全世界发扬光大,甚至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义务,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汉字更加璀璨夺目。‘’

参考资料

《福建党史月刊》2015年第12期,瞿秋白:中国文字改革的先驱

光明网,“废汉字”公案及后来

团结报,废除文字?《觉醒年代》中涉及的一桩公案

中国社会科学网,清末民国时期汉字简化的发展:摸索与开拓

新京报,时代变局与汉字简化:近代知识分子对汉字的批判与改造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