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繁体

最近,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中国大型特展“晚清百态”。

前去观赏的外国人大呼:震撼!而中国人却越看心情越复杂。

驻足观看人数最多的一件展品,是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原件。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展品下方写着: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慈禧的凤袍、光绪皇帝的儿时龙袍、洪秀全手稿、李鸿章像鼻烟壶……博物馆共展出了300多件珍稀的中国文物。

而这些绝美文物,都是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这让人不禁想到了大英博物馆里到底藏着多少从中国“抢”来的文物?它们何时才能回家?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里,存放着大约167万件中国流失的文物。

事实上,真实数量远不止这些。民间私人收藏量是这个数字的10倍。

这是什么概念?

北京故宫所有馆藏文物约有180万件,粗略一算,流失海外的所有文物快抵得上10个故宫。

其中,大英博物馆堪称“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它收藏的中国文物约两万三千多件,件件价值连城。

但据说,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实际数量很可能超过二十万件,横跨整部中国史,几乎包含所有艺术种类:玉器、书画、刻本、青铜器、陶器、雕塑……

随着18世纪“日不落”帝国的疯狂扩张,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也日渐增长。

可这背后,却是竭力搜刮甚至掠夺的故事。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多数“来路”不正,比如古埃及罗塞塔石碑、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石雕、还有中国唐摹《女史箴图》和敦煌壁画等等。

这些所谓的“镇馆之宝”,没有一件是英国自家物件。

所以,大英博物馆又被戏称为“赃物博物馆”。

33号展厅是以国家命名的中国馆,每个走进这里的中国人都既自豪又生气。

展厅门口写着:“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

这里有很多文物珍品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

商代双羊尊是商代的青铜盛酒器。世上仅存两件,分别在这里和日本根津美术馆。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河北易县山洞中的辽代三彩罗汉坐像真人等大,雕刻精美,颜色鲜艳,神态逼真。目前可查存世的同类型的罗汉像共10尊,令人痛惜的是全部藏于海外。

95号展厅里收藏了中国瓷器1700余件,很多精美国宝级瓷器在国内都很难见到。

世界上最著名的元代青花瓷瓶大维德花瓶,是每个人争相合影的明星。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北宋的乾隆御题汝窑青釉碗、定窑荷花叶纹瓷盆;南宋的官窑长颈瓶、建窑黒釉兔毫盏……各朝代名窑出品的瓷器应有尽有。

可这满屋瓷器的背后,不知多少兄弟姊妹在漂洋过海中,粉身碎骨。

在这里,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中国游客的叹息声。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这里走出去。

为了偷运,被硬生生切割的巨型壁画,龙纹琉璃墙壁上的清晰裂痕,断手无掌的隋朝佛像……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文物就像是一群离家的孩子。看着它们在异国他乡孤苦伶仃,累累伤痕的样子,不免让人心痛。

就像余秋雨曾写下的这段文字:

“莫高窟文物记录了我们祖先的信仰和悲欢,一有机会总赶去看望,隔着外国博物馆的厚玻璃,长久凝视,百般叮咛。”

总让人想问一句:你们为何“离家”?

33号厅外走廊的尽头就是著名的斯坦因密室。

这个20多平米的隐秘空间里,保存着大量斯坦因当年从敦煌带来的文物,大约有一万三千多件。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也在此。

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此时,远在敦煌有一扇尘封已久的门被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打开了,藏经洞横空出世。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7年后,一位名叫斯坦因的探险家来到此地,通过“忽悠”王道士,用40块马蹄银带走了29箱文物。

余秋雨在《道士塔》中,将敦煌文献散失的痛心和积怨全部发泄到王道士身上。

其实,7年间,王道士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多次做出过努力。他逐级上报官员,涉险送经书到地方,冒死写奏章给慈禧,希望得到重视,但没人来管,他便灰了心。

此时的清政府已自顾不暇。这时,斯坦因的出现反而成了他的“救赎”。

斯坦因曾这样描写王道士:“王是个孤傲、忠于职守的人。看上去古怪,见到生人紧张,常流露出机警狡猾的神情,让人难以捉摸。”

斯坦因发现王道士从不挪用募集款,且节俭朴素。所以,他决定利用王道士对唐玄奘的崇拜,诉说着自己是玄奘信徒,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而来,王道士被感动了。

经过思想斗争后,王道士想换些钱修缮洞窟,便特意挑出了一些破旧的经书。可破旧的更古老,反而更有价值。

一年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了,一万多件敦煌文书被600两银子换走了。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接着,俄、德等国又纷纷赶来,敦煌文物以各种方式被外国人带出了国。

等到清政府反应过来时,文物已没剩下多少,五万多件文物流失了四万多件。

面对利益和金钱,很多人可能还不如王道士。不管怎样,王道士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是千古罪人,毕竟大量敦煌文物是他从手中流失的。

无论西方怎么推崇斯坦因,甚至说他帮助中国守护住了战乱中的敦煌文物。

但历史不会掩盖斯坦因靠谎言骗术,贿赂官员,带敦煌文物出境的违法事实。

我们要深刻明白,每件被掠夺的文物都背负了一段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屈辱历史,而不是把所有罪名让一两个人去背负。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发出的警告。

同样,被藏于这间密室的稀世国宝《女史箴图》也命运多舛。

顾恺之被誉为“中国画祖”,他是第一个在作品留下大名的画家,此前画家都被视为工匠。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而《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的奠基之作。原作早已遗失。现存两个临摹本,唐摹本在大英博物馆,被公认为最接近原作画风,宋摹本则在故宫博物院。

由于受到各朝帝王珍爱,画上留下了许多印章。不得不提乾隆,敲了37个章,并题字“彤管芳”,寓意此画将流芳百世。

很少画画的他,居然还画了一朵兰花。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八国联军入侵后,一位英军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对外声称是被救过贵妇的赠品。

带回伦敦后,他压根不懂此画的价值,只认为画轴上的玉扣值钱。最后,以 2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这幅画每年展示不会超过6周,因为这幅画已经1500多岁了,又是绢本画,实在太脆弱,经不起折腾。

可它刚到大英博物馆时,几乎被毁。

当时英国人并不了解中国绘画,选择了“日式折屏手法”修复,将《女史箴图》切割成4段,裱在镶板上,造成了这件国宝不可挽回的伤害,导致它不停地开裂掉粉。

最后,他们不得不请了中国专家邱锦仙,《女史箴图》才得以修复。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谈道:“英国人按照西方形式来改造《女史箴图》,认为它该像油画一样挂墙上,所以一段一段截了下来。”

从这场灾难里,可以看出中西方绘画的巨大差异:

西方认为,画应该是一幅幅独立的,永远无法理解中国卷轴画那种慢慢将画卷打开,慢慢浮现画面的乐趣。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沉淀。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所以,自家人才了解自家的孩子。这些中国文物只有在这片中华土地上的人,才懂得如何真正欣赏它们。

任何文物离开了它本来生长的土壤,都像是被绑架的孩子,孤苦无依,只是碎片和游魂。它们的最佳归属是回到故土,才会完整。那是文物能融入的文化,是它的灵魂所在。

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阿凯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是否应该归还中国?

话题一经抛出,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一位华裔女士回应:英国或许应该将部分抢来的文物归还中国。

随后,一名英国绅士起身,大声表示“我不同意”,理由是: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存在的最大价值是记录历史。当年我们抢劫中国的一刹那,这些文物和大英帝国发生了联系。所以,它们既是中国的文物,也是我们的文物。我们有理由保存它。”

多么荒唐可笑的理由。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这场浩劫,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这样抨击:

有一天,圆明园闯进了两个强盗,一个抢劫,一个放火。他们分完赃,笑着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大英博物馆里不是在展示璀璨的世界文化,而是在炫耀自己辉煌的侵略成果。

这辉煌的背后还有偷、抢、非法买卖等多种不光彩的渠道。

国学大师叶曼先生曾到大英博物馆、巴黎博物院参观时,看见好多中国东西,听到的却是:“我们博物馆伟大吧!”

叶曼先生回应道:“我们博物馆都是自个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没有去外头打仗,把人家东西抢过来,这点我引以自豪。”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也不曾否认:“一旦你开口答应还了,有一天你会发现大英博物馆变空了。”

文物流失途径有三种:

一是侵略者的掠夺;

二是外国人来中国借考古为名,肆意发掘盗取文物;

三是中外古董商勾结,收购贩卖文物到国外。

我们无法谅解殖民者当年的作为,更要谴责他们无益的狡辩。家被偷了,但挨板子的还应该有中国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卢芹斋,国际著名的文物贩子,贩卖了无数国宝级文物至海外。

著名的唐代昭陵六骏石刻中的“ 飒露紫”和 “卷毛騧”,在1914年,就是经他手以 12.5万美元盗卖到国外。

这“二骏”现存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而国内西安碑林博物馆里只能陈列复制品。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数不清的宝物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老家,落寞地躺在国外各大博物馆里,或被堆积在私人藏家的仓库里,又或辗转于各大拍卖场中,它们的流离失所却和中国人自己的“盗家”分不开。

众多文物流失海外,是中华文明之殇。让流失文物回家,中华儿女责无旁贷。

至今,我国通过执法、诉讼、捐赠、拍卖等各种方式,成功让15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得以回家。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一生散尽家财,只为留住国宝,一个人捐赠的文物总价超过100亿元。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来源:网络

当有人问他为何无偿捐献时,他说:

“书画皆古人性灵之所托,吾族文化居世界之先位,真可睥睨外国。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如今,经过一百多年的颠沛流离,圆明园12尊生肖铜兽首已有8尊通过不同方式回了家。可还有4尊不知躲在哪个异国的角落里哭泣。

12兽首是数得清的,还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无法用准确数字衡量。

知乎上有一篇文章提问:“博物馆中让你感到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

高赞答案:大英博物馆一个角落里的一个石枕,上面写着“家国永安”。

“家国永安”这四个字放在枕头上的含义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懂。

此次,大英博物馆展出了一幅罕见的乾隆年间绘制的《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幅员辽阔的地图向每个人诉说着自己曾经的辉煌,也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百年前,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唯愿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家,也愿“家国永安”,历史再不会重演。

作者:剥开的四季豆。来源:砍柴书院(ID:kanchaishuyuan)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表达自我,也不止于赚钱养家。2023年7月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亚史前安诺汉字印章:西方篡改汉字起源,还是东西交流产物?

    中亚史前安诺汉字印章:西方篡改汉字起源,还是东西交流产物?

    2000年,在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美国学者希伯尔特考古发现一枚黑玉印章。印面呈正方形,上面刻有五个红字(或三个或四个),背上有横置瓦形钮,碳十四检测伴生物的结论是公元...
  • 西方伪史与万物并存

    2024年4月去莫斯科时,一位在莫斯科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带我去看画展,画廊走到一半,见到一个小屋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古代雕塑,还有各式各样西方出土的物件,朋友指着这一屋子...
  • “西方伪史论”为何如此流行?

    “西方伪史论”为何如此流行?

    作者观点:西方伪史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要利用它的人。这两年,“西方伪史论”格外流行,尤其是年轻人当中,笃信这个说法的人比例相当高。西方伪史论其实并非当代中国年轻...
  • 南方周末王记者:你的心思露了骨,但也露了怯

    6月13日,南方周末发了一篇文章,题为《“根本就没有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黄河清和他眼中的“西方伪史论”》。说实话,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点惊讶,不禁皱了皱眉,——...
  • 梁溪客:被卡住脖子的不只是科技,人文也是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表明,人文与科技好似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双轮和两翼:只有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如果一定要论两者谁为先导的...
  • 几何原本起源于华夏,有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几何原本起源于华夏,有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外号称原版的《几何原本》是如何发现的?1897年,两名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闲得没事,专门跑到埃及亚明省俄克喜林库斯市的郊外去翻露天垃圾堆。注意,是露天垃圾堆。冥...
  • 代数源自中国——推倒历史重来:若要天翻地覆,就让它天翻地覆

    代数源自中国——推倒历史重来:若要天翻地覆,就让它天翻地覆

    2018年4月29日,中国数学会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曰《代数学的起源》,文中称:“代数最初是用文字表述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算术已经演化出一些用文字表述的...
  • PK | 也谈西史辨伪——西方伪史论是披着羊皮的封建法西斯主义

    本文尝试分析了西方伪史论的思想内容及其实质,揭露其虚伪面具的同时批判其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欢迎广大读者同志交流、讨论、批评、指正。西史辨伪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社会思...
  • 揭露犹太人的真实身份

    今天扒一扒犹太人及犹太复国主义的本来面目,他们是可萨突厥人,他们有个千年复国梦。本文分五部分:一、犹太编造伪史二、犹太是可萨突厥人三、可萨汗国的起源及崛起四、可萨...
  • 王锋:打破西方文明和制度迷信 将西史辨伪推进到法律领域

    王锋:打破西方文明和制度迷信 将西史辨伪推进到法律领域

    19世纪以来,西方不仅在军事上建立了世界霸权,也在文化上建立了霸权,并垄断了对世界文明史的解释权。在这一西方殖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近代中华文明也不幸败落于西方,从此...
  • “零头”——源出华夏

    英语中有个单词Fractional,其锚定的含义来自汉语。畸零,谓整数以外零馀之数。唐代元稹 《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人户输纳,元无畸零,蹙数所成,尽...
  • 金日成为何对彭德怀恨之入骨?

    据沈志华教授披露,在获悉彭德怀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被批判后,金日成曾致电中国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金日成对彭德怀...
  • 详解最终流产失败的沙俄『黄俄罗斯计划』有多凶残?

    黄俄罗斯计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俄罗斯帝国提出的一项鲸吞中国北方领土的方案,意图把长城以北变成所谓“黄俄罗斯”,后由于日俄战争未能得逞。(来源:...
  • 同在欧洲,为啥法国人爱咖啡,而英国人喜欢茶?和中国有关

    茶叶源于中国,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从春秋后期开始,茶叶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材。到西汉后期,茶发展为宫廷的“高级饮...
  • 邓小平晚年如何评价和华国锋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晚年如何评价和华国锋之间的关系?

    1976年至1980年,这四年,对于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而言犹如“混沌未明”。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领导人展现出伟大政治家的无畏担当,冲...
  • 不能近看的朱元璋

    如果想想袁崇焕的结局,或许洪承畴被俘之后的投降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想想朱元璋,那么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崇祯皇帝并非庸君。然而,在面对祖宗家业的大...
  • “罗布泊自驾车队4人遇难”事件调查:寂静的无人区和一次失控的探险之旅

    “罗布泊自驾车队4人遇难”事件调查:寂静的无人区和一次失控的探险之旅

    来源:红星新闻▲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视觉中国7月28日,新疆若羌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一自驾车队于22日自敦煌市出发,未经批准穿越若羌境内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
  • 古代从长安到敦煌走多长时间

    古代从长安到敦煌走多长时间

    丝绸之路东段,即从长安到敦煌,在选择不同的行走路线、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肩负不同的出使使命的情况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一通过考察汉简材料、文献...
  • 两百年豪族,被连根拔起

    两百年豪族,被连根拔起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的一个夜里,繁华的洛阳城陷入沉寂之中,却有一户人家依旧亮着微弱的灯火,宣告着主人难以消解的忧虑。张轨,一个刚刚步入48岁的中年官吏,在房间内不停...
  • 陈云同志抄底了黄金?

    陈云同志抄底了黄金?

    前些年开始网上就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黄金的大牛市里,中国金融军团曾精准抄底,为国家大赚了30亿美元。传言中,这次行动的操盘者是传达室前天写到的,时任...
  • 清朝12位帝王妻妾子女人数一览(附高清画像)

    1、努尔哈赤(1559-1626)1616-1626年在位妻妾16位、女儿8个、儿子16个2、皇太极(1592-1643)1626- 1643年在位妻妾15位、女儿14个,儿子11个3、顺治(1638-1661)1643-1661...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