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利用土地方式的改变,极端山火的数量和范围将增加,并扩散到以前未曾受到过影响的地区。
在夏威夷生活了31年,弗朗西斯头一次经历下班路上的“生死逃亡”。
当地时间8月8日晚间,弗朗西斯从拉海纳镇镇上一家银行下班开车回家。在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路上,热浪和黑烟突然袭来,路上瞬间堵死。她和多数人一样,弃车逃向大海,在海水中紧紧抱住一块大石头,水边的余烬在手臂上留下大大小小的烧伤痕迹。她的眼睛被浓烟灼伤,继而又被咸咸的海水刺痛。
几个小时后,弗朗西斯爬上岩石上,靠着海堤坐下,筋疲力尽。9日凌晨,救援人员赶到。恢复意识时,弗朗西斯发现自己和很多伤者坐上了一辆卡车,疾驰在一片被烧焦的土地上。
自此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夏威夷遭受该州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截至8月15日,夏威夷毛伊岛大火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升至99人,随着搜救工作的进展,未来10天内,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一倍。这场大火也成为美国100年来“最致命的野火”。
8月11日,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拉海纳,大火过后,豪洛(中)和家人返回到自家的房屋灰烬中寻找财物。图/视觉中国
“每分钟烧一英里”
夜晚,刺鼻的浓烟袭来,拉海纳居民沃尔帕尔醒了,屋子里一片漆黑,电也停了。随后,她看到附近位于拉海纳卢纳路的干草丛成了火团,附近的电线杆接连倒塌。
之前的两天,美国国家气象局设于檀香山的区域总部已经发出关于飓风“朵拉”的警报。当强烈的东风刮起时,热带岛屿夏威夷正遭遇严重的干旱。西部地区的旱情尤为严重,包括位于毛伊岛的古镇拉海纳。
8月8日早上6点半左右,毛伊县有关部门收到第一份火灾报告。不久后,警察便来到沃尔帕尔所居住的社区巡逻。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沃尔帕尔说,她起初并没有惊慌,火灾看起来也很小。“这里是夏威夷,零星火灾是常有的事。”
当天上午10点左右,毛伊县当局宣布,火灾已经“100%得到控制”。
在女儿家待了几小时后,沃尔帕尔回到家中。几辆消防车停在社区附近,收拾设备准备返回。
中午,以阳光沙滩著称的旅游胜地夏威夷恢复了平静。夏威夷州在1959年成为美国第50个州,是一个位于美国大陆以西约2000英里的群岛,由八个主要岛屿组成,其中包括被称为“大岛”的夏威夷岛,而毛伊岛位于夏威夷岛的西北部,拉海纳则在毛伊岛的最西岸。
斯特弗住在拉海纳卢纳路山下路段附近。虽然听说清晨的火灾已经扑灭,但他依旧有些不安。五年前,一场野火曾烧坏了他的房子。
山坡下的野火再次燃起,斯特弗震惊于火焰袭来的速度,前所未见,“几分钟之内,距离房子30码(约27米)的地方就出现了一堵火墙”,随后,屋顶上的木瓦也被撕扯下去。
“火势蔓延迅速,风速高达每小时81英里(约130公里),这意味着大火每分钟就要推进一英里。”在一则视频声明中,夏威夷州州长乔什·格林表示。
8月9日,两架直升机在夏威夷上空洒水,协助扑灭野火。图/视觉中国
在拉海纳镇的科莫麦街道,居民安娜斯塔西娅眼看着远处的火光快速逼近,从看到远处的火光到自己的后院燃烧起来,仅用了八分钟。安娜斯塔西娅回忆,自己逃跑的时候,能听到丙烷罐爆炸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而当她回头看时,后面早已全是黑烟。“那时我就知道,当我们再回来,我们将一无所有。”她说。
小镇中心早已经陷入交通堵塞,很多人弃车而逃,甚至跑丢了鞋子。人们奔向海堤,跳入太平洋。
古镇之殇
大火过后,逃离拉海纳的一位居民在媒体上看到了家乡被烧毁的样子,写下评论:我长大的房子就在最后一张照片的左下角,现在那里只剩下灰烬。
“火灾的破坏规模令人难以置信。”乔什·格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整个毛伊岛,过火面积超过2000英亩(约800公顷)。截至8月15日,大火摧毁了拉海纳镇的2200多栋建筑,烧毁了2100多亩土地,还有2000多人仍找不到他们的家人。
夏威夷语中,拉海纳的意思是“残酷的太阳”。人口约1.2万的拉海纳镇,是一座充满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小镇,曾经是夏威夷王国开创者卡美哈梅哈的皇家住所。拉海纳卢纳高中曾是王室和酋长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卡美哈梅哈和他的酋长委员会起草第一份《人民权利宣言》和夏威夷王国宪法的地方。卡美哈梅哈国王和王后去世后,被埋葬在小镇上的韦尼石砌教堂墓地里,这里后来更名为怀奥拉教堂,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小镇还经历了从夏威夷王国的首都,到19世纪捕鲸贸易中心的演变。这里启发了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成就了经典作品《白鲸记》。
如今,拉海纳是夏威夷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餐馆、精品店、艺术画廊和纪念品商店遍布在历史悠久的建筑内。今年夏天以来,约有28.8万名游客来到毛伊岛,很多人就是冲着拉海纳镇来的。他们白天在海边冲浪、浮潜、滑索,享受日光浴,晚上入住在很有年头的先锋旅馆。然而,在这场夏威夷州最致命的大火过后,这家种植园风格的旅馆已经化为灰烬。
8月10日,大火过后,夏威夷群岛拉海纳大片房屋和建筑变成废墟。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怀奥拉教堂也在谷歌地图上被显示为永久关闭。“这是拉海纳最主要的宗教场所。”夏威夷原住民进步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库希奥·刘易斯说道,“就像当你想到西雅图时,就会想到太空针塔。在拉海纳,就是那个教堂。而如今,它就这样消失了。”
与先锋旅馆和怀奥拉教堂一同消失的,还有拉海纳镇几十处历史遗迹,其中许多建筑的已经有150至200年的历史,包括毛伊岛最古老的房屋鲍德温故居博物馆。
“这场灾难的残酷场景一直在我的大脑中浮现。”檀香山主教博物馆历史学家兼档案馆长德索托·布朗说,“多年来,我看到了很多地方的火灾视频——车辆驶过火墙、完全摧毁的建筑物和城镇的景象——但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看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的家乡。”
沉默的警报系统
大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安格斯·麦凯尔维赶紧从办公地往家赶。他目睹着附近的一栋公寓楼被大火球吞没,火焰已经点燃了他的房子。火势迅速蔓延的过程中,他没有听到紧急警报的声音,也没有看到警察指挥疏散。像其他试图逃离该地区的居民一样,他有些惊慌失措,不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与麦凯尔维一样,在后来的采访中,许多拉海纳居民称,他们是在看到邻居在大街上逃离才意识到火情严重的。不仅如此,由于火灾导致多次停电,许多毛伊岛居民无法通过手机收到紧急情报。当地人质疑,警报为何没能及时发出,当地为何在危机到来时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帮助居民,包括足够的消防员。
身为夏威夷州参议员的麦凯尔维对当地媒体表示:“如果一开始就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做更多的准备,这场灌木丛火灾也许不会成为毁灭性的社区灾难。”
夏威夷州拥有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公共安全警报系统,毛伊岛周围遍布着80个警报器,警报器响起时,分贝比喧闹的摇滚音乐会还要高,能传出半英里外。
对于公众的质疑,毛伊县县长理查德·比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语焉不详地回应称:“我无法评论警报是否响起,但我知道火势来得如此之快,蔓延得如此之快。”
夏威夷州应急管理部门的记录显示,没有迹象表明在火灾爆发前触发了警报。该部门发言人亚当·温特劳布表示,拉海纳火灾爆发时,毛伊岛的警报器没有被触发。但该县的紧急警报发送到了手机、电视和广播电台。然而,当电力和蜂窝网络中断时,人们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收到警报。
此外,夏威夷消防员协会主席鲍比·李表示,毛伊县的灭火能力有限,与人员数量较少有关。他说,毛伊县在任何特定时间内最多也只有65名消防员在工作,他们负责应对毛伊岛、摩洛凯岛和拉奈岛三个岛屿的火灾。当地消防部门虽然有十几辆消防车和两辆云梯车,却没有越野车。这意味着消防人员无法在灌木丛火灾蔓延到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之前,彻底扑灭它们。
“在所有威胁中,野火是最难预测的。”夏威夷大学国家备灾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卡尔·金表示,野火与飓风、火山不同,后者有更好的检测警报和预警系统,而前者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触发,比如强风、闪电、随意丢弃的烟头以及其他人为原因。
卡尔·金还提到,尽管夏威夷全岛有近400个警报器提醒居民注意飓风、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但野火依然难以追踪。这次野火蔓延的速度以及造成的破坏,让卡尔·金本人都尤为意外。
“这场悲剧表明,有必要更多了解野火问题,以及提高移动传感器等技术来检测气体、烟雾和火焰,特别是在偏远的野火多发地区。”卡尔·金说,这次野火摧毁了主要通讯设备,警报无法得到及时传播,“不幸的是,当你已经闻到烟味时,就太晚了。这是一个刺耳的警告。”
8月11日,夏威夷拉海纳,大量汽车被烧毁。图/视觉中国
“复合灾难”
五年前,西毛伊岛的一场火灾中,20多所房屋遭到摧毁。当时,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生态系统和火灾专家克莱·特劳尼希特在《毛伊新闻报》上发出警告信:该岛正面临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在警告信中,特劳尼希特明确指出,助燃野火的燃料——干草,已经泛滥。
2016年,毛伊岛最后一个甘蔗种植园关闭。自此,极其易燃的外来草在曾经盛产经济作物的闲置土地上迅速蔓延。
几内亚草、糖蜜草和水牛草等品种起源于非洲,最初作为牲畜饲料引入夏威夷,现在占据了夏威夷陆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这些草在下雨时迅速生长,在干旱时就成为夏威夷各地野火的主要源头。
特劳尔尼希特称:“这些干草迅速积累,成为燃料,再加上天气更加炎热和干燥,降雨量变化无常,都会加剧火灾风险。”
多年来,特劳尼希特和其他专家一直在呼吁改变夏威夷岛上的植物结构,以减轻野火风险。2021年,毛伊县发布的野火预防报告也呼吁,需要减少外来植物的入侵。
不过,在整个夏威夷岛上,遏制入侵植物的蔓延成本高昂且程序复杂。而且,夏威夷还与其他十几个西部州争夺联邦防范野火拨款。
此外,夏威夷还面临其他挑战,例如地形的高度变化。消防员必须在热带森林、半干旱灌木丛和火山斜坡上开展行动,有时不得不租用价格高昂的直升机来扑灭大火。
篝火、烟花和机动车火花等人为因素,也成为火灾发生的主要诱因。由于夏威夷严重的住房短缺,还有大量无家可归者经常在外面做饭,这进一步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对于本次火灾,特劳尔尼希特认为,除了易燃物大量存在的因素外,强风、极低湿度和潜在干旱等因素相结合,酿成了这场灾难。
上图来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耶鲁大学气象学家杰夫·马斯特斯则表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与火灾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全球变暖意味着植物更容易干燥,因为温暖的空气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随着空气从土地吸收更多的水分,火灾风险也在增加。
联合国也发出过警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利用土地方式的改变,极端山火的数量和范围将增加,并扩散到以前未曾受到过影响的地区。
根据夏威夷州的气候数据,夏威夷平均气温比1950年高2℃。该地区的总体趋势是降水量减少和连续干旱天数增加。从1920年到2012年,该州90%以上的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在这场火灾前,毛伊岛本身也处于红色警报状态——预计将出现高温、非常低的湿度和更强的风。就在上个月,毛伊岛爆发了灌木火灾,临时封闭了一条公路。
一个月后,当地史上最大的一场火灾爆发。“我们以前从未经历过像这样影响一座城市的山火。”乔什·格林说,气候变化的挑战给夏威夷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压力。
而对于拉海纳镇的灾后重建工作,乔什·格林表示,预计重建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夏威夷县县长长米奇·罗斯也认为,灾后重建工作将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记者:郑立颖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泽连斯基宣称普京很快会死,三天后普京座驾发生爆炸。此事在全球引发关于泽连斯基策划暗杀行动的种种猜想。泽连斯基是否真的策划了此次暗杀行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曝露出...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
白宫说,美国将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或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巨额停靠费(每次100-350万美元)。美国的贝莱德公司强行收购李嘉诚的长和实业43个港口,显然也是为收取巨额...
-
美防长 Signal 群组发布涉密作战计划详细聊天记录曝光(注解版)
美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国安团队高层拉入 Signal 涉密群聊,并提前知晓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计划的事件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人试图淡化... - 3月24日,《时代》周刊发表了记者西蒙·舒斯特对泽连斯基的专访。在专访中,泽连斯基回应了在白宫和特朗普、万斯的争吵,表示“把这件事留给历史”。在争吵之后,泽连斯基的支...
-
22日,俄军再次轰炸基辅,高射炮弹幕在基辅上空炸开,俄军无人机长驱直入。杰斯尼扬斯基区的居民裹着毛毯蜷缩在地下室,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实时战报——第聂伯罗区变电站遭袭...
-
泽连斯基突访顿涅茨克前线!俄方:击落乌军1000余架无人机!美特使:乌“很大程度上”接受不会成为北约成员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3月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访问了乌克兰东部陷入战乱的顿涅茨克地区,在东部战略城市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会见了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报道称,几个... -
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特朗普希望将克里米亚打造为国际度假胜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俄罗斯《消息报》、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赫什当地时间20日在媒体平台“Substack”发文爆料称,美... -
俄乌战争持续了3年多,特朗普政府正在开展穿梭外交,试图将俄乌双方带到谈判桌,结束战争。美国《外交政策》3月1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乌克兰是时候接受一个丑陋的和平了》的文...
-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本周三(19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参加了保守派主持人休·休伊特(Hugh Hewitt)的播客节目。在涉华问题上,这名始终对中国抱有恶意的美国政客不出...
-
公元前672年,陈国的陈宣公杀死太子御寇,立公子款为继承者。在政治斗争的舞台上,相互依附的势力总是会唇亡齿寒,一方出事另一方也难以自保。陈完,当时身居高位的公子,明白...
-
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石家庄演出涉嫌欺诈:名头是编的,搞错参演人…
去年年底,一个在中国国内被冠以“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这个唬人名字的外国乐团,在河北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他们在石家庄演出时,因为表演水平“太水”,气得现场的中国观... -
日本近现代的谍报机构或者叫特务机关,其初始时期和巅峰时期的主要目标都是针对中国,觊觎中国之心从未有收敛过。文化遗子想侵吞母体的狼子野心不是一天二天蹴就的,古代的日本...
-
沈从文和范曾,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界的大佬。前者,以文学创作、文物研究名世;后一位,则昂然以书画巨匠、学问宗师、当世大儒自居不疑。表面上所事行业、所攻领域都不同,实际...
-
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作出一个决定,中央知道后全力支持
1997年2月,我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邓公,宣布在北京逝世。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悲痛的气氛当中,人们纷纷为邓公的离去感到悲痛不已。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前任领导人华国锋... -
古中山国中山国是鲜于人建立的一个国家,是一个镶嵌在赵国内部的“国中之国”。这个地盘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迷你小国,在战国纷乱的环境里,居然存在了一百多年。它曾经被魏...
- 在西方历史上,“阿拉伯”这个概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the Translation Movement),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时期对古代叙利亚、波斯、印度、希腊、...
- 转自昆仑策网今天,当我们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会有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在鸦片战争之后的那些年,我们的文化优势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甚至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一些激进的人...
-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新华社一篇仅一百六十五个字的消息犹如惊雷一般,强烈地撼动了国内外人们的心灵:“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慑于反腐败威力自毙身亡;中央政治局委员...
-
史上超奇葩战争:168人一天之内打败8万敌军,斩杀7000人
印加帝国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之上,与山脉一同延伸,跨越了现今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的版图。其主体民族印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