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菁:48年后,特朗普把毛主席请回了中国!

繁体

这个春天有些不寻常。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风云再起。就在特朗普官宣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45%关税的第二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连续两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毛主席的语录和讲话视频。

方菁:48年后,特朗普把毛主席请回了中国!

48年了,毛主席的照片从来没有褪色,他的思想一次次在风雨中重新焕发光芒。

我们必须感谢特朗普。他这一下子,把我们从“资本迷梦”中打醒了。他一边搞封锁、一边挑衅,一边却又替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毛主席那一套,我们寸步难行!

一、谁能在军事和经济上打败美国?毛主席早就干成了!

新中国刚成立,穷得连铁轨都造不了,飞机更是寥寥无几。但毛主席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抗美援朝一战,就是用血和钢铁把美国从鸭绿江边赶了出去,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今天他们说要打压我们的电动车、芯片产业,可那时我们用步枪对付美军的飞机坦克,照样赢了!

“为什么过去美国不敢发动贸易战?”这不是因为我们过去对它“笑脸相迎”,而是因为我们当时硬。30年,我们靠着封锁中自己搞科研、自己建工厂、自己炼钢铁。到毛主席去世那年,中国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发电量增长了26.8倍,增速是美国的6.2倍,远超世界多数国家。

而现在,特朗普一加税,我们有些人就开始慌,开始喊“要市场、要资本、要开放”。你慌什么?毛主席早就给了你答案。

二、只有独立自主,才有真正的开放

今天我们强调“做好自己的事”,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不是很熟悉?不是毛主席几十年前就喊过的“自力更生”吗?那时候,苏联翻脸,我们照样搞出了“两弹一星”;西方封锁,我们靠自己建起了完整工业体系。

特朗普针对中国打压华为、中兴,试图封锁我们的高科技。可华为没倒,反而激起全国技术攻关潮。这正是毛主席路线的力量。美国现在不是不让你“开放”,是要你“跪着开放”。

毛主席曾说,“不能靠别人的鼻孔呼吸”。这些年,有些人总想着“引进外资、搞市场换技术”,结果呢?市场没了,技术也没来。他们说毛主席搞“闭关锁国”,可毛主席一手推动了1972年的中美建交,谁在推动对外开放,谁又真正在自废武功,历史已经回答。

三、毛主席留下的,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奇迹

近些年,民营企业陷入困局,呼喊活不下去,而房地产、金融、地方债风险出现几个大灰犀牛,旧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可以说是从个人到企业到政府负债累累,严信贷、紧货币、去杠杆、控风险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主题。

毛主席时代,30年无外债、无内债,工厂越建越多,工人越招越多。那时没有互联网炒作,没有金融泡沫,靠的是实打实的制造业、农业、科研。粮食产量提高了近四倍,人口翻了一番,从4亿到8亿多。人均资源少?靠集体力量照样把黄土高原改造成良田。

毛主席时代天天建工厂,招收的工人越来越多,从没见工厂倒闭工人下岗。

四、毛主席改革的是体制,颠覆的是历史,创造的是奇迹

改革不是分田单干,不是私营经济的回潮。真正的改革,是毛主席那种——破千年官僚体制、建工农联盟、实现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的改革。

农村集体化、城市公有制,这才是真正前所未有的体制创新。毛主席不是复制封建、资本或者苏联那一套,而是用群众路线、计划经济和社会公平构建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

有人嘲笑“大锅饭”,但那时工人干劲最大,农民最团结,知识分子也有方向感。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他对待人民最认真。

这才是真正的制度优势,不是今天一些人鼓吹的“市场万能”。

五、今天的中国,为什么又呼唤毛主席?

不是我们忘不了毛主席,是现实逼我们必须想起他。特朗普的贸易战,不就是逼着我们回头看看:过去怎么赢,现在怎么输?不是我们不开放,而是开放的姿态太低;不是我们不发展,而是发展的过程中出了些问题。

48年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再转毛主席语录,这是信号,是方向,是国家在告诉我们:毛泽东思想不是历史遗产,而是现实武器!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全球资本的打压,是帝国主义的新一轮围堵。你靠市场、靠私企、靠外资,能挡得住吗?我们要重新坚定信念,要相信中国人民是可以靠自己过好日子的!

特朗普帮我们拨开了迷雾,打掉了幻想。是他,让我们重新看到毛主席的光。

在美国加税施压的今天,在民企债台高筑、青年找不到工作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毛主席其实从未离开。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语录和纪念碑,更是方向和答案。

不是毛主席需要回归,是我们需要他。

真正能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是靠投靠外国、讨好资本,而是靠那句最朴素的信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外交战场上的语录,国家定调毛泽东思想为打赢中美关税战、贸易战的必胜法宝。

再听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上继续分享习主席讲话的视频——

“永远不要低估14亿中国人民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强决心!”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转编自“东方魂纪念馆”“中国新闻社”,修订发布)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