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繁体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从前,我们都认为计划经济是落后、呆板和僵化的代名词。可在深入了解计划经济的本质和那段时期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实际上的计划经济内涵,远比我们以为的先进、有序,内容也极为深刻和广泛。

计划的广泛运用

从古到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件离不开计划。比如战争战役的后勤补给、人员训练、进攻和防御方案;大公司的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市场和资金人力投入预期;国家和地区的五年规划、园区规划、新区建设计划……可以说,优秀和伟大的公司、集体与个人,不能没有计划;没有计划,就不能成功。

任何一个大公司,大老总,哪能没有计划,

如果没有计划,那就是没长远眼光。比如一个数千人、数万人的大公司,能不干市场调研、产品分析研判和用户反馈嘛?它不干就得吃大亏,如果没计划,走一步看一步,难免朝不保夕,搞不好就饿死或者掉坑里摔死了。只有小企业、小人物才走一步看一步,过一天算一天,有市场就吃两口饱饭,没市场就饿肚子。属于典型的鼠目寸光,没有长远规划的行为。就像古代氏族部落、各个王朝,就是搞自由经济嘛,结果呢,无数王朝更替,最后无一不陷到历史周期律里去了。可以说,自由经济在人类历史上都实际施行几千年啦,是“老事物”;反而是计划经济,属于“新事物”:像封建王朝的平籴法、均输平准法,就是用来解决自由经济容易出现的囤积居奇和商品过剩现象,这就是计划经济的萌芽。

比如我们知晓的大神级单位:发改委,其前身就是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不过规模、权限缩小了很多而已。就算是这样,也是国家发展规划的主要制定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的主要推动者,比如现在占领世界大部份额的光伏和电动汽车产业……

自由经济的弊端

在经济层面,自由经济会造成,囤积居奇和商品过剩的问题。在社会层面,则会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情况。就像那句: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不缺爱的人。于是,金钱都向利润率高的行业拥挤,造成郁金香事件:经济大危机、金融次贷危机、房地产危机、股票危机……而真正缺乏资金的广大人群和地方,则缺乏资金、人力、物力流入,更不要说老少边穷、残疾人群等弱势群体了,更是无人问津、无人照顾……还有,自由经济造成的富者愈富、穷者越穷,必然会造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因为富者不会满足于自身经济地位,一定想要在政治上寻找代理人或依附者,以满足其进一步巩固与扩张经济、社会地位的欲望,甚至可能渗透到社会文化舆论、娱乐,及立法层面……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私企活力强,公有企业低效。诸如一个国企工厂在夏天想买电扇消暑,各个流程审批走下来,夏天已经过完了。像这类问题,就是典型的黑子,完全不看实际情况,那时候要真是审核、办事这么困难,最后什么民生诉求都解决不了,那怎么会有那么多厂办系列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厂办托育班、厂办汽水冰棒、厂办医院、厂办学校、厂办公寓楼、厂办食堂……至于审批流程复杂,体制化严重的现象。这种问题,可以问问身边在大厂工作的朋友,现在哪一个大厂不都“体制化”了。活力问题不是公私的区别,而是规模大小的区别,涉及人事、考核、审计、行政、财会等等方面。小规模公司事少钱少人少,可以多项职能合一,甚至让老板、老板娘统办了。而大公司则不能,必须独立和制衡,否则人员和事务过多,必然出现互相推诿、权责不明、私相授受、卷款跑路等等现象。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况且就算公有制企业有这些问题,如斯大林体制确实比较固化,是准战时体制那是为了面对德国入侵、美国进攻准备的。后面不适用了,那也应该是改造这些问题,比如改革规章制度,改革不合理的流程,制定合理、规范的程序,让公有制企业变得更好,变得更有活力和生机,变得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什么要直接否定它呢?就像一条路有坑坑洼洼的地方,我们应该是填坑去坡,建设得更好;为什么要把这条路封锁起来,不让人走呢?

难道是像《年会不能停》里表示的一样,所谓的“下一步大棋”,不过是损公肥私,将公家的企业低价卖给个人,只为充实私人腰包?然后美其名曰是为了降本增效、减少腐败,增加竞争力、活力,和利润率!?

就像当今社会,好多人喜欢用道德层面评价人,却忽略或掩盖社会生产、治理的问题:妇女、儿童拐卖,只盯人贩子,却不看看导致的经济诱因,拐卖者所处的经济和文化环境,有没有让TA不被允许做这类事;有人包养情妇,盯着道德层面看,却忽视弱势者找不到工作、不足以养活自己的窘境;批评孩子不讲孝心,不看望父母,不结婚生子,却不看看他们,连工作机会都没有,过得朝不保夕,哪有余钱去看望父母,结婚生子……

计划经济属于“新事物”

就像前面说的,计划经济属于“新事物”。在混乱的自由市场里,为了缓解其中的问题,才诞生了“计划经济”,比如“平籴法、均输平准法”。当然,计划本身很早就有萌芽,比如军队的后勤补给、城建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安排审计,就是小型的计划和计划经济。至于全社会层面的计划经济,就是将这种模式放大到国家层面。

这条道路,之前从未在国家层面实施过。在苏联建立后,第一次开始正式大规模施行,但走得也不是很好,没有适时调整,一直沿用斯大林的准战时体制。苏联后继无人,没有调转到和平发展模式,就让大家形成计划经济呆板、落后的印象。

中国前期也采用苏式计划经济,因为工业基础薄弱,以及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式,不得不全力发展重工业。同时也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工业建设,但余力不足以满足人民对轻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所以给人一种落后和贫瘠的感觉。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其实这并不是全貌,那时候还是很辉煌的,比如投入较少的农业生产,产量就翻了一翻,只是同期人口也增长了一倍,人均就被摊薄了,所以感觉生活没有改善。可重点投入的工业产能方面,就非常辉煌了。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工业生产增长了十五倍,增长率是同期全世界第一,建成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完成工业全产业链建设,为改革开放的大爆发奠定雄厚基础:五十年代实现自主生产汽车、飞机、拖拉机,建成数万公里公路铁路,1964年制造出原子弹,1965年实现人类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66年研制出光刻机,1967年制造出氢弹,1971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并造出高端光刻机,1980年国产大飞机运十上天,并在三十年里修筑了八万座水库堤坝……

而且也始终没有忘记人民的吃饭问题,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已实现大型化肥工业的投产(合成氨技术,是原子弹和核潜艇技术的副产品),76、77、78年大规模铺开,产能不断攀升:1965年中国化肥产量仅173万吨,1970年过后迅猛飙升,1979年就达到1068万吨。拖拉机等农机具也同期大规模生产制造,按当时的计划,80年代末就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结果分田到户,把拖拉机、收割机都拆成零件,分到各家…

给你们看看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吧: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以及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为了争夺资源、转嫁矛盾,而给世界和社会造成的,血淋淋危害吧: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其实计划经济更先进!

来源:静听寰宇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