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第8章

“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话说在1917年夏,萧子升请毛泽东为其学习笔记《一切入一》作序。毛泽东欣然命笔,写出了自己治学的经验,他写道:

“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今夫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万石焉。学问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台积而高,学积而博。”

这一时期,他还写有这样一副有关学习心得的对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不仅刻苦攻读“死书”,而且还善于读“活”的书本。他常说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因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

有一天,毛泽东从《民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说是有两名中国学生自费旅行全国,一直走到了西藏边境的打箭炉。这使他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他很想效法这两名学生,可自己口袋里却没有钱,想来想去,只能采用“游学”的方式,先在湖南游历一番。

所谓游学,是在旧社会中一些有志读书的穷书生用寻师访友获取资助的方式,以达到求学的目的;也有一些没有出路的读书人,他们既贫困又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便利用“游学”的方式写字作对联送人,靠这种变相的行乞过活。

1917年7月中旬,毛泽东利用暑假,邀同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老同学萧子升和准备回安化老家度假的同学萧蔚然,在这稻谷吐金山果溢彩的季节里开始了第一次游学。

毛泽东身上分文未带,只穿着一件白色旧上衣,带着一把旧雨伞和一个布包,布包里装一套换洗衣服、毛巾、笔记本、毛笔和墨盒,与萧子升、萧蔚然一起从楚怡小学出发,经长沙小西门渡湘江,经白若铺,向宁乡县城走去。一路徒步走来,走着走着,他们就感觉饥饿了,而且是越来越难以忍受了,便打听附近有没有什么文化名人。路旁的人告诉他们说,附近住着一位姓刘的老乡绅,是前清的翰林。萧子升高兴得嚷了起来:

“润之,刘先生今天就是我们要去见的主人了!我们首先向他进攻。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写一首诗给他,用象征的语言表示我们拜访他的目的。”

毛泽东十分赞同,他说:

“好主意。让我们想想。这首诗开首第一句可以是:翻山渡水之名郡,”

萧子升说:

“很好!第2句:竹杖草履谒学尊。接下去可写:途见白云如晶海,”

毛泽东环顾了一下他们三人的形象,笑着说:

“末句可是:沾衣晨露浸饿身。”

诗联成了,他们又细细读了几遍,感到相当满意。毛泽东高兴地说:

“刘翰林应该佩服我们的勇气。我们马上就能看到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学者了。”

三人一路打听,来到刘家宅院,70多岁的刘姓老翰林接待了他们。毛泽东说明来意,萧子升借着书案将联诗誊写好,呈给老先生。刘老先生看他们的诗写得好,书法也挺不错,不但款待了他们,还赠了他们40枚铜元。

毛泽东和萧子升、萧蔚然辞别了刘老翰林,又去欣赏了城郊玉潭河边的风景。这玉潭河比较宽,河上有一座精巧的小桥,桥附近聚集着许多小船;站在河边远远望去,可以看见一座小山岗,那就是狮固山,山坡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松树,生机勃勃,景致如画。

毛泽东、萧子升坐在河岸边,观赏着玉潭河和周围美丽的景色,诗兴顿起,又联诗一首:

云封狮固楼,桥锁玉潭舟……

很遗憾,后来萧子升在回忆此事的时候,只记起了以上这两句,因之此诗便成了残篇。

且说毛泽东一行三人到了宁乡县城,在同班同学王熙家里住了两天,走访了劝学所和玉潭高小,还到香山寺游玩了一番。毛泽东在离开王熙家时,留赠对联一副,他写的是:

爱君东阁能延客;别后西湖赋予谁。

毛泽东三人来到宋家潭,找农民宋冬生了解了生产和生活情况;又走访了一位老先生,同他探讨了一些有关经书方面的问题。他们上了回龙山,给白山寺的和尚送了一副对联;在黄材镇了解了农村小市镇的贸易情况,还为一些店铺书写了招牌。尔后他们经横山湾步行100多公里,来到杓子冲何叔衡的家里。

前面已经说过,何叔衡曾是毛泽东在湖南公立四师和一师的同学,他于1914年7月提前毕业后,受聘于长沙楚怡学校,任主任教师,和萧子升是同事。

毛泽东一直与何叔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到来,受到了何家人的热情款待。毛泽东观看了何家的猪栏、牛栏、菜园和稻田,了解了何家的经济状况和家庭历史。经何叔衡介绍,他还走访了何叔衡的堂兄弟和附近的农民。在一户贫苦农民家的桐油灯下,主人告诉毛泽东说,他是佃农,交的是“三七租”,一年累到头,生活苦得很,遇到灾荒,日子就更难过了。

在杓子冲附近的宋家潭,毛泽东又访问了一位老农和一位青年农民,听了这些贫苦农民的诉说,对中国农民的状况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毛泽东自游学以来,每天早起都要到野外做“六段操”,然后是看书,追记笔记,在何家期间也不例外。何叔衡的父亲见他如此,高兴地说:

“毛先生能文能武,玉衡跟着他会有出头之日的。”

毛泽东三人离开何家时,何家人要送他们一些路费,毛泽东坚辞不受。他们向着沩山方向信步而行,经沙田到巷子口,一路上海阔天空地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上。山坡上有一棵古老的松树,长势茂盛,他们卸下包袱,坐在岩石上,背倚古松,讨论着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说着说着就困了,竟然都睡着了。一觉醒来,大家都感觉肚子饿了,便向山脚附近的一座房子走去。房主人拒绝给“叫花子”饭吃。他们无奈,只得继续向前走,走了约摸一里路,来到一户人家,一对和善的老夫妇给了他们足够的饭菜。

这家主人姓王,问道:

“你们看上去并非乞丐,天气这么热,你们出来干什么?”

毛泽东回答说:

“我们的家境不好,都很穷。但我们想旅行,看看农村的情况,没有路费,只好游学。”

老人说:

“游学并不坏,游学的人往往是正直的,诚实的。只有那些当官的人最不正直,多数人也都不廉洁。我曾经在衙门里当过门房,亲眼看到,谁想打赢官司,谁就得送钱送礼,谁送的多,谁就可以打赢官司。这就叫‘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如果输官司的一方告到省城,那就更没有打赢的希望了,因为在省城里打官司,比在县城里花费更大。在县城都没有足够的钱去行贿,哪有足够的钱去省府行贿更大的官哩。官官相护,谁人不晓。”

老人的话引起了3个年轻人的联想,他们深感人世间之不公平。毛泽东愤然说:

“这是什么世道!”

告别老人后,毛泽东心情依然沉重,一路上与萧子升,萧蔚然讨论着社会上那些贪官污吏的龌龊事。3人来到宁乡县沩山脚下,暮色已经降临了。

沩山是佛教史上的名山,山上的密印寺是自唐代起就很有名气的佛教寺院。寺院里面住着一百五六十个和尚,毛泽东很想了解一下僧侣的生活状况。

山门前的两个和尚打量着毛泽东3人的装扮,以为他们是远道而来的香客,便热情接待他们,其中一个和尚还陪着他们进了寺院。毛泽东见和尚如此热情,为免除误会就告诉陪同的和尚说:

“我们本是为乞讨而来的。”

那和尚听他如此说,也就随口道:

“拜佛和乞讨本就是一回事。”

毛泽东3人随着和尚穿过二门,来到后面的禅院,看见院子里约有百余名僧人在踱步,便一边走一边有礼貌地与路边的僧人打着招呼。和尚把3人领进一间禅房,叫他们放下包袱去沐浴。毛泽东等高高兴兴地洗了一个澡,刚穿好衣服,和尚又来了,说是让他们去进香。毛泽东解释说:

“我们并非为进香而来,只是为了见见方丈。”

和尚重新打量了他们一番,说道:

“方丈一般是不会客的。在方丈讲经说法时,你们也许能够看见他。”

毛泽东说:

“我们不但想见见他,而且还想和他谈谈,就在今晚。”

毛泽东说着递给和尚一张便条,让和尚交给方丈。大约10分钟后,和尚回来说:

“方丈现在就请你们过去。”

毛泽东3人随着和尚进了方丈的禅房,只见那方丈年约五旬上下,面目还算和善。这禅房的四壁都摆满了书籍,除了佛教经典之外,还摆着老子和庄子的著作;禅房中央的桌子上摆着一高一矮两个花瓶,高的装着鲜花,矮些的装着兰草,此外别无它物。毛泽东3人与方丈谈论了一些中国古典经典著作,方丈显得很高兴,便邀他们共进晚餐,无非是一些素食之类。

聚集在大殿里的许多僧人,见毛泽东3人从方丈的禅房里出来,就把他们当成了方丈的贵客,而且看样子还是很有文化的人。不少僧人纷纷拿出扇子或经卷,请他们题字留念。毛泽东和萧子升已经练就了一手好字,也不客气,提起笔来着实忙活了好一阵子。他们又参观了佛殿,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历代僧人的遗迹和遗物。

次日一早,毛泽东3人正要离去,和尚来说:

“方丈挽留各位施主再小住几日,下午还要再见见你们。”

毛泽东等人闻言,正合心意,便高兴地留了下来。他们在和尚的引领下,先后观看了寺里的菜园子、大厨房、斋堂等各个地方。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