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1/4页 | 下页

第36

有些人自己对自己加封为三民主义信徒,而且是老牌的三民主义者,可是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原来他们的民族主义,就是勾结帝国主义;他们的民权主义,就是压迫老百姓;他们的民生主义呢,那就是拿老百姓身上的血来喝得越多越好。这是口是心非的三民主义者。

话说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中央书记处,询问“干部之等级可否行施规定”,并说:

“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解决。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3等9级制)。这可以兴奋干部,职责分明,于我军传统亦无损害。”

4月10日傍晚,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著名诗人、作家萧三去看望毛泽东。

萧三是由苏联经乌鲁木齐、西安于4月9日到达延安的。本传在前边第2卷已经说过,萧三原是去了法国搞勤工俭学。1923年,他又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其间,他和陈独秀的次子陈乔年一起将《国际歌》歌词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1924年回国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赴苏联从事文学活动。他写了大量文艺作品,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及其领袖人物。

这天傍晚,毛泽东从中组部会议室开会出来,一见到萧三,十分激动,握着他的手说:

“啊,十多年不见了!”

说罢从衣兜里掏出“红炮台”香烟,给身边的人各发了一支,看看烟盒里只剩一支了,便抽出来递给了萧三,说:

“最后一支给你。”

“你自己呢?”

萧三说着要把那支烟还给毛泽东。毛泽东做了一个手势,幽默地说:

“我将乞诸其邻。”

萧三随着毛泽东来到一间简朴的书房兼卧室里,两人一起吃晚饭。毛泽东敬了萧三一杯红葡萄酒。饭后,他俩谈到了新民学会,谈到了20年前一起在渤海大沽口冰上走了很远的旧事,毛泽东说:

“那个时候我还相信旧小说里所写的蓬莱仙岛是可能存在的。我8岁的时候最信神,我父亲不信神,我还认为他不对哩。”

他们还谈了许多学生时代的往事,谈到牺牲了的战友。毛泽东在谈到蔡和森的牺牲时,沉默了良久,他说: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毛泽东又和萧三谈诗,谈文章。彼此都为对方取得的成绩感到无限欣慰。毛泽东对萧三的文学事业非常关心,他非常认真地说:

“姓萧的古来文学家很少,你要争气。”

临别时,毛泽东看到萧三的烟瘾很大,就从书架底下拿出一筒自己舍不得抽的香烟,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塞进萧三的外衣口袋里。两人走出窑洞,满天星斗,毛泽东依学生时代的规矩,双手并放膝前,一鞠躬而别。

从此,萧三成了毛泽东家里的座上客。不久,萧三被安排在鲁艺任教,还担任鲁艺编译部主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职务,主编《大众文艺》、《中国导报》、《新诗歌》。他自己也不断有新作品问世。每当萧三将他的作品送给毛泽东时,毛泽东总是认真阅读,有时还提出修改意见。

萧三只身秘密回到延安,很想念远在瑞典的妻子叶华和未满周岁的孩子立昂。毛泽东亲自批示,将叶华母子接来延安。叶华到延安后,萧三带着叶华和儿子立昂多次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非常热情,每次都请他们吃饭。有一次,毛泽东还风趣地说:“叶华中国化了。”

且说4月15日,毛泽东给抗日军政大学题词,他写的是:

“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是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

4月19日,毛泽东再次为抗大题词,他写道:

“知识分子之成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结合工农群众,他们的分界仅仅在这一点。”

在4月下旬的一天傍晚,毛泽东在保卫参谋蒋泽民的陪同下到延河边散步,见几个农民正在地里播种,便放慢了脚步,弯下腰抓了一把土,在手里攥了一下,又仔细看看。待农民们种到地头,他就亲热地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种的是什么?农民们说种的是苞谷。毛泽东又问从哪里选来的种子?他们说从去年的苞谷中选出来的。毛泽东掏出一支烟点着吸了一口,微笑着问:

“你们种多少地?一年能打多少粮食?”

农民们见他衣着朴素,和蔼可亲,便放下手中的种子和工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回答:

“种地不少,可山地多,平地少。如果雨水充足,打回的粮食除交公粮外,我们吃不完。如果天旱,打回的粮食仅够口粮。”

毛泽东又问:

“有优良品种没有?地里都施什么肥?”

农民们说:

“没有优良品种。地里上猪粪、牛粪、驴粪,掺合在一起施在地里。”

“粪上得很好,没有优良品种不行,你们到边区政府找农业厅长高自立要,他会给你们的。另外种地要倒茬,不倒茬不行,一般情况两年要换一次。”

一位老农走上前拉着他的手说:

“大兄弟,你讲的话在理,一定是种地的老把式了,我回去后按你说的办。”

蒋泽民忍不住介绍说:

“大爷,这是毛主席。”

“什么?”老农吃惊地倒退了两步,结结巴巴地问:“毛主席?他就是毛主席?”

其他几位农民也都睁大了眼睛望着毛泽东。老农激动地说:

“毛主席呀,您的心和咱庄稼汉的心贴到一块了。”

此前,毛泽东和警卫战士们也都在自己的垦荒田里播下了种子,大部分还没有出苗,一些刚出土的小苗也都枯萎着身子。眼看就要到5月份了,天还没有下一场雨。陕北黄土高原最怕旱,如果照这样再旱下去,就意味着秋天将颗粒无收,别说农民们一个个心急如焚,就是战士们望着刚开垦出来的地也急得抓耳挠腮。

一天傍晚,毛泽东站在自己的垦田地边,望着山上农民们的土地说:

“天这么旱,山上的地就更旱了,快下一场透雨吧。”

这天晚上,天还真的阴了起来,黑云一层压一层,到了后半夜就下起了小雨。正在桌前煤油灯下工作的毛泽东隐隐约约听到了雨声,放下笔,侧耳细听,仿佛在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欣慰的笑容挂在了脸上。后来雨越下越大,他索性离开桌子来到门口,推开门观看。警卫员以为他有事,忙走过来问。毛泽东摇摇头,用手指了指天,笑了。

这场雨下了大半夜又大半天,直到次日下午才停。晚饭后,毛泽东走出窑洞,高兴地对蒋泽民说:

“这场雨下得好哇,不知山上下透了没有?走,到前面看看去。”

蒋泽民跟着毛泽东走出了沟口,迎面碰上几个农民。毛泽东问他们:

“山坡和山上的地下透了没有?”

农民们高兴地说:

“山上山下全下透了。这雨开始下的小,后来越下越大,全渗到地下了。真是难得的及时雨啊!”

毛泽东放心地笑了,带着蒋泽民兴致勃勃地来到延河边,望着哗哗流淌的河水,突然问:

“泽民,你说这延河水里有鱼吗?”

蒋泽民被问得楞住了,他不愿意破坏毛泽东的好心情,就向走过来的一个老农请教:

“大爷,您说这河里有鱼吗?”

毛泽东也马上凑了过来,和这位老农攀谈了起来。

4月24日,李公朴第二次访问延安,其间,他曾到晋西南考察,迫切感到需要组建一支“抗战建国教学团”,到战区“宣扬民族抗战意义,教育民众抗战知识,交换抗战经验,学习抗战工作,推进抗战教育,奠定建国基础”。他便重返延安,希望中共在建团人员上给以支持。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中共中央的大力支持,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胡耀邦负责。李公朴和胡耀邦多次商量,最终从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抽调了9名干部,组成了“抗战建国教学团”。

他这次在延安期间,还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参加了延安纪念“五一”大会和精神总动员宣誓典礼,聆听了毛泽东、王明、王若飞的演讲,并和他们“互道别情,约时再叙”;参观了边区工业展览会、边区青救会与文艺会举办的青年展览会;观看了马列学院在陕公礼堂举办的晚会——3幕剧《歼灭战》;参加了“鲁艺”成立一周年纪念活动。会上,除毛泽东、王明、洛甫、康生、刘少奇讲话外,李公朴和新从苏联归来的萧三亦被邀讲话;李公朴为“鲁艺”写赠言:“在去年的今天,中国艺术界发生了一道光芒,这光芒一被发现就惊动了全国,振奋了艺林,它越长越大,天真活泼,坚强有力地反映出千万人的心灵,发动起千万人走上前线。这新生的力量是新阶段中抗战的支柱,是新中国艺术界的曙光。”

他还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卫生部报告山西敌后情况;赴榆林县桃林参加文学座谈会;到“抗大”访问教育长许光达,畅谈“抗大”的教育特点,为纪念“抗大”成立3周年写赠言:“一座伟大的熔炉,燃烧在黄河之滨,锻炼出成千成万的优秀儿女。学习八路军的求实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抗大是新战士的产生地。”此外,他还分别为“星海纪念册”、延安市卫生人员俱乐部题词。前者题词是:“中国数千年来,虽以礼乐为本,其实所说的礼不过是封建统治的工具;乐仅成了庙堂之声,与中国的大众生活毫无关系。音乐代表着民族的呼声。抗战前后中国大众音乐的空前发展,这就象征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到来。谨以以上数言赠给我们大众音乐的倡导者冼星海同志。”后者的题词为:“武装起身体,武装起头脑,不分国界,欢聚一堂,为了民族解放。”

后来在6月15日,李公朴告别延安,应第二战区保安司令续范亭的热情邀请,率领抗战建国教学团奔赴抗战前线——晋西北,随后又前往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根据地,历时17个月,开展抗战教育和动员民众的工作,宣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 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为争取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做出了贡献。

再说4月24日下午,毛泽东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作了《自己为自己的劳动是不可限量》的报告。他说:

“你们是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你们读书,叫学;开荒,是农;做鞋子,是工;办合作社,是商;你们又是军,因为你们在抗日军政大学。你们是工、农、商、学、兵团结在一个人身上,文武配合,知识与劳动结合,可算是天下第一。”

4月24日,毛泽东、张闻天以中央书记处名义致电“东南局并中原局转8团(指新四军江北部队第4支队第8团——笔者注)”,发出了《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指示》中说:

“一、目前我党我军在皖东的中心任务是: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目前在一切敌后的任务都是建立根据地),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和目的,也是一切友党友军政府及全体人民共同的任务,因此固然不应空喊这一口号,但也不必把这任务秘密起来,而应当用主要努力去做。

二、但依皖东目前情况,我们必须长期努力进行统战工作,坚持打击汉奸和顽固分子,尽力扩大党和群众运动,推动地方进步,才能达到建立根据地的目的……”

4月25日,项英、叶挺等为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决定由叶挺负责去江北成立一个指挥部,加强对第4支队的指挥。为此,叶挺率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军部参谋处处长赖传珠、第1支队副司令员罗炳辉、第3支队第5团团长孙仲德等一批干部和江南新四军主力第4团第1营,从皖南泾县云岭出发,突破日军长江封锁线,向庐江进发。

4月26日,中央书记处公开发表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全文如下:

目前全国举行的国民精神总动员,正如蒋委员长所指出,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敌人“欲以种种方法摇撼吾人之意志,威胁吾人之精神”,必须动员全国人民振奋抗战到底之精神,才能争取最后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全党同志积极拥护国民精神总动员,并尽一切努力推动全国人民参加这一运动。为使全党同志深切了解这一运动的意义,中央特指出如下各点:

一、中国共产党早在抗战以前,就已向全国同胞号召全民族力量的总动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精神、物质的总动员。在抗战以前,我党进行这种号召,为的是准备抗战。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我党不断地根据古今中外无数历史上的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革命的经验和中国民族的潜力,指出中国虽是一个弱国,然而如果能使全民族摆脱一切精神上的桎梏,振衰起敝,团结一致,以抵抗外寇,则将起死回生,无敌于天下。我党和那一切简单的“唯武器论”者,很久地进行过无情的斗争。在抗战发动以后,我党发表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最后胜利的有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最大的努力,去注意各方面力量的动员,其中包括着对于全国人民精神上的动员。两年以来,我党无情地反对各种式样的民族失败主义者。在去冬我党六中全会上,又复指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15条,其第一条就是:“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坚持抗战到底,克服悲观失望情绪,反对妥协投降”。为达到这个目的,当时毛泽东同志在全会中的报告,关于一切宣传鼓动工作,曾经这样指出:“一方面,利用已经产生并正在继续产生的民族革命典型(英勇抗战、为国捐躯、平型关、台儿庄、八百壮士、游击战争的前进、慷慨捐输、华侨爱国等等),向前线后方国内国外,广为传播。又一方面,揭发、清洗、淘汰民族阵线中存在着与增长着的消极性(妥协倾向、悲观情绪、腐败现象等等)。再一方面,将敌人一切残暴兽行的具体实例,向全国公布,向世界控诉,用以达到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之目的。须知这种觉悟与自信心之不足,是大大妨碍着克服困难与准备反攻的基本任务的。”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号召全国同胞积极拥护国民精神总动员,并赞助政府推行于全国,以达到“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坚持抗战到底,克服悲观失望情绪,反对妥协投降”之目的。

二、按照“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所提出的“共同目标”是:1、国家至上,民族至上;2、军事第一,胜利第一;3、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这些都是根本正确的。中国这个国家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国家,尤其是占人口90%的绝大多数中国劳动人民的国家。这个国家是我们中国人历史上生息休养创造奋斗的地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日寇侵犯我国,就是要毁灭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就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不共戴天之仇,我们必须抵抗到底,把日寇完全逐出于我们国土之外,没有与之妥协的余地,这就是“国家至上”。中华民族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民族,尤其是占90%的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民族,我们民族需要生存,需要繁荣,需要独立自由和幸福,我们民族首先需要从日寇的铁蹄之下解放出来。不坚决抵抗日寇到底,就决不会有民族的解放;不以绝大多数人民的幸福为民族的幸福,就决不是民族的最后解放;所以,抗战到底和争取民族绝大多数同胞的幸福,这就是“民族至上”。一切汉奸、汪派、托派,投降日寇、破坏团结、制造“反蒋反共”的阴谋、出卖民族国家的利益,必须给以坚决的打击。而有些不明大义之人,不免受其蒙蔽,陷在日寇、汉奸、汪派、托派的阴谋陷阱之中,企图以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来代替和掩盖全国家全民族的最高利益,认为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就等于全国家全民族的利益。这些人同样没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观念,必须给以深刻的批评。必须号召全国人民牢牢记住:“国家民族之利益应高于一切,在国家民族之前,应牺牲一切私见、私心、私利、私益,乃至于牺牲个人之自由与生命,亦非所恤。”对于一切出卖国家民族的人,则宣告和他们势不两立。

三、中国共产党老早就提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一切为着抗战,一切服从抗战”的号召,这就是“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我党过去一切主张与行动,都是环绕于这些号召的周围。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运动中,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继续发扬自己的牺牲精神,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同时号召全国同胞,严厉地批评一切贪生怕死之徒,无情地指责在前线后方一切违反和破坏军事胜利的有害活动,无情地指责一切不顾民族利益的自私自利之徒的罪行,号召全国同胞对于这些败类给予应得的制裁。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运动中,必须号召全国坚决实行这个原则:“唯求军事之胜利乃为吾国民人人共享之光荣,唯不能获得胜利为人人最大之耻辱,一切功罪,一切是非,胥当以此为标准”。必须“竭其全部之智能与全部之时间精力以求取军事之胜利”。必须抛弃一切关于“个人得失,个人利害与个人之屈伸与荣辱”。必须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一切失地,才是抗战的最后胜利。

四、为着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一切失地的目的,“必须意志集中与力量集中”,这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惟有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达到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目的,违反这个方针,就必然会使意志分散力量分散。过去的经验证明这一真理,现在的事实也证明这点。因此,共产党员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必须继续号召全国同胞加紧团结,经过民主的方式,将一切分散的意志与力量集中起来。除了争取最后胜利,不能有第二个意志。除了集中在抗日阵线,不能集中在第二个地方。除了用民主方式,也不能有第二个能够集中最大力量的方法。为此目的,必须坚决打击日寇、汉奸、汪派、托派反蒋反共的阴谋活动,因为如果不坚决打击这种阴谋活动,必然会造成意志分散力量分散之局面。共产党员必须号召全国同胞拥护蒋委员长,拥护国共合作,反对一切挑拨离间、制造摩擦、捣乱前线后方、破坏统一团结的阴谋家,并给予这些阴谋家以必要的制裁。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