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3月26日下午1时许,毛泽东一行的车队到达蔡家崖,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李井泉早已迎候在村口。毛泽东一下车,贺龙就上前敬礼、握手,说:

“主席啊,你可到河东来啦!你来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毛泽东也笑着说:

“见了你们,我很高兴。”

贺龙把自己的窑洞腾出来,让毛泽东、江青一家休息。李井泉也把他的窑洞腾给了周恩来。任弼时住的是军区其他领导的房子。毛泽东对贺龙说:

“你给我们安排别的房子住就行了,我住你这里,你还得搬走,何必这样麻烦呢!”

贺龙拔出嘴里含着的大烟斗,笑着说:

“主席,我们这里的房子都不错,我现在住的房子,也比你在陕北打游击时的房子好得多,主席住在这里便于休息。”

吃过饭后,贺龙对毛泽东说:

“主席,请你在我们这里多住几天,我们要向你汇报晋绥军区的工作。”

毛泽东说:

“好,我们已经商量过了,准备在这里停留几天,你们安排一下。只听领导汇报不行,还要在基层做一些调查研究,开一些小型座谈会,希望晋绥军区把整党整军工作搞好,把农业、工业生产搞好。”

从第二天开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连续听取了贺龙、李井泉的工作汇报;接着又先后召开了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参加的5个座谈会,对农村的阶级成份、土地占有情况、土改工作和整党整军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还对晋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进行实地考察。

贺龙看到毛泽东太辛苦了,为了让他放松放松,决定晚上到距蔡家崖半公里远的北坡村露天剧场去看戏。毛泽东来到剧场,见看戏的群众不多,就对贺龙说:

“这一定是你安排的,不要搞得那么戒备森严嘛,用不着布置那么多岗哨,不要隔断我和群众的联系,要请群众和我们一块看戏。

这天晚上是晋绥边区平(京)剧团演出《打渔杀家》和《三打祝家庄》的“第三打”。毛泽东看完《打渔杀家》,满有兴致地评论戏中的人物萧恩说:

“这人是条英雄好汉,敢与剥削压迫农民百姓的官府做斗争,敢于反抗,这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只有他们父女二人,单枪匹马,力量就太单薄了。他要是能团结起广大受苦受压迫的人民,来反抗官府的剥削压迫,那力量就大了。”

第二天晚上,贺龙安排的演出是山西梆子的传统剧目《打金枝》。戏场里站满了看戏的群众,毛泽东一看就高兴了。他和这么多群众一块看戏,感到自然踏实。

演员们知道毛泽东就在台下看他们演出,唱念做打格外精彩。毛泽东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发出轻轻的笑声,时而为演员精湛的演技鼓掌叫好。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称赞剧中扮演升平公主的演员唱腔好做戏好,把个金枝玉叶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周恩来还走上舞台,同演员们亲切握手。他微笑着说:

“我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向全体同志致谢。祝贺你们演出成功。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将来有机会了,可以到各个解放区去演出更多的好戏。”

1948年4月1日,贺龙在蔡家崖主持召开晋绥干部会议,他亲自布置会场,甚至连毛泽东用的桌子椅子,都要亲自试试看行不行。会议开始了,贺龙首先讲话,他说:

“解放战争以来,特别是毛主席、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大家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非常关心,中央后委机关由延安转移到晋西北临县,毛主席仍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也直接指挥陕北战争。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时刻,全体指战员一再要求毛主席和党中央到晋西北根据地来指挥全面作战,因为这里安全有保证。但是毛主席站得高看得远,毛主席和党中央离开不离开陕北不仅是中国战争全局的问题,也是世界关心的问题。毛主席和党中央看准了留在陕北能更有力地消灭蒋介石的部队,鼓励陕北和全国各个战场尽快地更有力地消灭蒋家王朝,夺取全国胜利。在战争中,毛主席身边只留下了不到400人的警卫部队,连一门小炮、一挺重机枪都没有,几次遇到敌军几万人的前堵后追。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历尽了苦难艰险,取得了陕北战争的胜利,使全国各战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毛主席和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需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以便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争取早日夺取全国胜利。毛主席从这里路过,对我们的工作很关心,作了具体指导。大家要求见见毛主席,请他讲话,主席答应了,现在请主席讲话。”

毛泽东在热烈的掌声中,根据调查的材料,站着作了长达3小时的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贺龙一再请他坐下讲,可毛泽东习惯站着讲话,一直没有坐。他讲的“主要的是一些和晋绥工作有关的问题,然后讲到一些和全国工作有关的问题”。

毛泽东在总结了晋绥工作中的成绩和错误之后,分析了晋绥解放区“获得上述成功的原因”,他说:

“就领导方面来说,主要的是”:“在去年春夏康生同志在临县郝家坡行政村的工作的帮助之下,晋绥分局在去年6月召开了地委书记会议。”

接着,他指出了这次会议的成功之处和缺点,肯定了“晋绥分局在今年1月采取了纠正‘左’的偏向的适当的步骤”。

毛泽东又讲到了“晋绥党组织”在“抗日时期”的成绩和教训,讲到了“今后晋绥党组织的任务”,最后分析了“全国的形势”,提出了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他说: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月2日上午10时,毛泽东在贺龙、陆定一陪同下,来到晋绥军区司令部的接待室,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详见《毛泽东选集》)。他一见到报社人员,就说:

“办报,你们是先生,我是学生啰!”

报社总编常芝青将报社人员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他握着一位姓阮的手说:

“啊,是梁山泊的阮氏兄弟嘛!”

他又握着一位叫高丽生的手说:

“哈,高丽参,朝鲜产的高级补品嘛!”

毛泽东的风趣幽默使报社人员一点拘束感都没有了。大家纷纷向他请教:“如何贯彻全党办报方针”,“报纸如何联系实际”等等。毛泽东一一作答,他说: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我们的报上天天讲群众路线,可是报社自己的工作却往往没有实行群众路线。”“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同志们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不懂事,对于实际事物往往没有经历,或者经历很少。”“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去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参加一个时期的土地改革工作,这是很必要的。”

毛泽东最后说: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就需要这种战斗的风格。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

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来催吃饭了,报社人员又提出请毛泽东为《晋绥日报》题写报名和题词。毛泽东挥笔写了“晋绥日报”4个大字,又为该报写了两幅题词,一个是:“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一个是:“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毛泽东邀请报社人员一起吃午饭,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毛泽东为了这次谈话,连早饭也没有顾得上吃。

4月4日清晨,毛泽东一行离开蔡家崖,驱车东进岢岚。车队进入岢岚县会里村一带,毛泽东让司机停车。他下车后径直向田间几个老乡走去,和老乡搭起话来。老乡们没有认出毛泽东,毫不拘束,其中一个老乡还把自己的旱烟袋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一边吸着旱烟,一边问他们分到多少地,准备种什么,家里几口人,生活情况怎么样?

车队进入岢岚县城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毛泽东一行步行穿街过巷,参观着古老山城的街容市貌。晋绥分局和岢岚县委的负责人把毛泽东一行安排在预先准备好的贸易局院子里。

稍事休息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由县委负责人带路,登上了岢岚县的古城墙,绕城墙走了大半圈。

天色将黑,岢岚县委书记丛一平在胡乔木引导下,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问:

“你叫什么名字?”

丛一平说:

“我姓丛,就是一丛树的丛,叫一平。”

毛泽东点点头,说:

“《百家姓》上有这个姓,中国果然有这个姓。不过,你们岢岚的‘岢’字,恐怕除了这个地名、山名外,别的地方似乎再没有见到。”

他听完了丛一平的简单汇报,又说:

“土地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现在一定要努力发展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改善人民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丛一平说:

“县里正在开3级干部会,同志们很想见您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

毛泽东说:

“可以嘛,我和恩来同志都想和大家见见面。”

4月5日上午7时许,参加岢岚县3级干部会的200余人整队来到毛泽东居住的院子里,毛泽东身着蓝灰色棉衣,脚穿圆口黑色棉鞋从屋里走出来,和周恩来、任弼时一道接见了大家。丛一平对毛泽东说:

“请毛主席给我们讲几句话吧?”

毛泽东在热烈掌声中开始讲话,他说:

“同志们,你们好,晋绥是个好地方,岢岚也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产莜麦、洋芋。你们这地方的工作搞得不错嘛,是你们这些干部辛苦得来的。你们反对了右的偏向,搞了土地改革。关于土地改革和整风要按照晋绥边区会议办,既要反对右的偏向,又要纠正左的偏向,把错划的成份纠正过来,不要扩大化,不要把自己人推向敌人那里去。现在全国形势很好,我们要解放中国,军队要吃饭、要穿衣,工人农民要吃饭、要穿衣,这就要靠我们军队打胜仗。我们也要生活,要逐步有新改善,这就要依靠生产。全国有许多像岢岚一样的县。听说你们正在总结土改和整党工作,这很好,还要讨论如何更好的生产。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战争的事,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改善生活。”

毛泽东接见了干部们之后,就乘车离开了岢岚县城,于上午11时到达晋绥2分区司令部驻地五寨县。2分区主要领导不在机关,由政治部主任王定一接待了毛泽东一行。毛泽东听到“王定一”这个名字,感到有些耳熟,仔细打量了王定一一番,高兴地说:

“噢,认出来了,你是长征路上的红小鬼嘛,现在当分区政治部主任了,进步啦。”

王定一非常佩服毛泽东的记忆力。

毛泽东一行的住宿刚安排停当,正准备休息,晋绥2分区司令部机要科突然收到一份加急电报,译电员译出来的内容是:

“告你处大人物改住神池。贺龙。”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见到贺龙的建议,虽然猜不出有什么特殊情况,还是决定即刻离开五寨。

下午5时许,毛泽东一行到达神池。由于晋西北连续几年受到了自然灾害的侵袭,神池人民的生活极为困难。

晚上,周恩来因毛泽东长途劳顿,明天还要早走,就安排他好好休息,委托主管土改工作的任弼时去听取地方工作汇报。

任弼时在听取了晋绥2地委驻神池县土改工作团团长郑林关于土改、整党和生产自救的汇报后,指示说:

“土改后,一定要努力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组织发展生产自救。”

4月6日清晨,毛泽东一行离开神池继续东行,路经阳方口地段,在公路和铁路的交叉口,毛泽东下车察看铁路的情况。他见路基上有些地段的钢轨、枕木石子都没有了,就说:

“敌人力量不是太大的地方,铁路破坏到这个程度也就可以了,等敌人消灭了,将来我们也好修复。”

车队通过北同蒲铁路,穿越朔县,行至山阴县一带,毛泽东隔窗看见不少农民正忙春耕,有的穿着单衣,有的光着膀子,他裹了裹身上皱巴巴的棉袄,感慨地说:

“我穿着棉衣也不觉得热啊,可他们却穿得那么单薄!”

车到古雁门关隘,毛泽东见后面周恩来他们的车子还没赶上来,就下车散步等候。在地里干活的老乡和孩子们见来了汽车,就围了过来,几个娃娃好奇地围着汽车转。毛泽东将一支香烟递给光着膀子的中年农民,那人也不客气,接过烟放在鼻子上嗅嗅,毛泽东又给他划着了火柴,他赶忙接过火柴说:

“不敢当。”

毛泽东微笑着问:

“你多大年纪了?”

“40岁。”

“你家有几口人?土改时,分了多少地?”

“我家一共7口人,以前只有8亩坡地,土质都不好,现在又分了十几亩好地,平均每人2亩多。十几亩好地去年全种了麦子,现在小麦长势很好,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你的想法很好,努力生产,多打粮食,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更好地支援前线打胜仗,争取解放全中国,到那时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和咱们一样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了。”

毛泽东又问中年人:

“你为啥不穿上衣,光着膀子不冷吗?”

“不冷,干活穿棉衣要出汗呢。”

“你们是没衣穿,还是有不穿上衣的习惯?”

那位农民叹口气说:

“什么习惯不习惯,日本鬼子没来以前,那时也穷,可那时还能穿件破衣服,谁也不愿意光膀子。自打日本人来了以后,大伙没钱买布,做不起衣服,不光是男人不穿上衣,就是女人们天气暖和了穿棉衣热,穿单衣又没有,也只好光着膀子干活。说习惯也是习惯,大家都这样。等将来粮食多了,有了钱,谁也不会露着上身干活了。”

毛泽东听农民如此一说,忍不住心中酸酸的,他点着头,安慰中年人说:

“说得对,老乡们吃不饱穿不暖,主要是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造成的。现在好了,你们要搞好农业生产,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的。”

他看看周恩来、任弼时的车辆赶上来了,就和中年人握手告别,随大家一同登上了雁门关古战场。随行的晋绥军区参谋长陈漫远介绍说:1937年10月,我们在这里伏击过日军的汽车。毛泽东说:

“那一仗打得不错,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说罢他突然问:

“恩来,还记得那篇《吊古战场文》吗?”

周恩来说声“记得”,便朗诵道: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任弼时也很有兴致,接口诵道:

“黯兮惨悴,风悲日熏。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毛泽东又接道: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诵罢,毛泽东指着陈漫远说:

“他不是告诉我们了吗?在这里把小鬼子的汽车队给覆了。”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毛泽东、周恩来观看了牌楼、石碑,认真读着碑文。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常尊第一关。”毛泽东朗诵毕,又说:“我们中国人民,历来都是反对外国侵略的。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了中国人民不受外国的压迫,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和侵略者的拼杀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的人民解放军,也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坚持抗战8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再花几年时间,要打败美蒋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使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们的人民,再也不敢侵略我们的祖国。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历史上一切为祖国献身的英雄们。”

周恩来也说:

“这里古代是反对外来侵略的关口要塞。现代战争中,这里也是有名的战场。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名扬天下,平型关离雁门关不远,都在晋北地区。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4月6日下午5时,毛泽东一行到达雁门关古城代县。在代县搞土改的《晋绥日报》社社长郝德青和代县县委书记苏黎,早已安排好了住所。毛泽东一进屋就打趣说:

“你们欢迎我们吗?你看我们这么多人,走到哪里都闹得大家不得安宁呀。”

郝德青说:

“毛主席和党中央来到这里指导我们工作,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大家都非常欢迎,我们能在主席身边做点事情,也感到光荣啊!”

晚饭时,毛泽东吃着喷香的大米,说:

“你们这里的大米真好吃,我多吃了一碗。山西北部是个高台地区,没想到还出产大米。”

苏黎说:

“晋北稻米很少。代县滹沱河西岸产得多些。将来条件好了,还可以扩大稻田的面积。”

毛泽东说:

“现在是战争环境,老百姓能有产量高的粗粮吃就不错了,将来粮食多了,就能粗粮细粮调剂着吃了。”

周恩来问郝德青:

“听你们两人的口音,差不多都是本地人吧?”

郝德青说:

“我是平遥人,也算本地人。苏黎是代县本地人。”

“代县人,知道代县由何而得名吗?”毛泽东问罢,不等苏黎回答,就不紧不慢地说:“汉高祖封其子刘恒为代王,代县由此而得名。”

晚饭过后,郝德青、苏黎向毛泽东汇报工作。郝德青说到代县在土改中组织了法庭,用来审判较大的地主恶霸分子。毛泽东很感兴趣,详细询问法庭审批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情况,他说:

“你们的这种做法很好,应该总结一下,可以登报宣传宣传,这样做在土改中可以少出偏差。你起草一份在土改中关于组织审判庭的组织法和审判条例,写好后直接寄给我。”

郝德青汇报到整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做法,他说:

“有些地方在整党中,摆脱了原来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上由工作团下由贫农团决定一切,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成了被整的对象。这样做,党员有意见,党组织也无法发挥作用,整党工作很难开展,因为打击面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对各项工作都非常不利。”

毛泽东说:

“我看你这个同志,还是有马列主义水平呀!你到过延安没有?”

郝德青说:

“我在延安党校学习过,还听过主席的几次报告呢。”

夜深了,毛泽东嘱托郝德青、苏黎说:

“当前一方面要做好支援前线,动员解放区农民参军参战;另一方面抓好今年的春耕生产,争取全年有个好收成。”

他把在蔡家崖所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的稿子拿出来,请他们看,说:

“这个讲话要公开发表,你们看了后要提出意见,从内容到文字,都可以谈谈你们的看法。”

已经凌晨3点多了,郝德青、苏黎才离开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一直把他们送出院子。

欲知毛泽东的下一步行程是否顺利,请继续往下看。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1948年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这是多么宏大的气魄啊!相比之下,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如高喊革命口号的蒋介石一类政客,如打着社会主义旗子的希特勒一类法西斯头子,如共产主义的叛徒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一类修正主义者,则拙劣得多了。他们满嘴跑火车,以谎言骗人,以阴谋起家,结果如何呢?到头来还不是原形毕露,落得个可耻的下场!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