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东方直心 繁体
后来,《十批判书》于1959年发行新一版,1961年编入《沫若文集》,1976年重印此书。毛泽东的书房中收藏有《十批判书》,他在1959年外出时,还让工作人员带上此书,以便随时查阅。后来,他还经常阅读此书,并在多次讲话中涉及到郭沫若的观点。此是后话,待以后详细表述。
再说在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开幕前夕,张治中听说毛泽东不准备讲话,就通过周恩来和彭真转述他的意见,建议毛泽东讲话。后来,周恩来、彭真告诉张治中,毛泽东仍然不愿意讲话。于是,张治中就直接去找毛泽东,他说:
“这次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您是国家主席,开幕时是主持人,怎能不讲话?”
毛泽东说:
“就是你一个人希望我讲话。”
张治中说:
“不,不是我一个人,是全体代表,全国人民都希望听到您的讲话。”
毛泽东还是不同意讲话。
9月15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第14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和第10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作为西藏代表参加了会议。阿沛·阿旺晋美作为西藏代表之一和达赖喇嘛随行官员领导小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协助达赖喇嘛处理政治事务。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说:
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代表总数1226人,报到的代表1211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报到的代表15人,报到了因病因事今天临时缺席的代表70人。今天会议实到的代表1141人,合乎法定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负有重大的任务。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热烈鼓掌)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热烈鼓掌)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热烈鼓掌)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热烈鼓掌)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热烈鼓掌)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鼓掌)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鼓掌)
全中国6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热烈鼓掌)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长时间的热烈鼓掌)
齐白石老人怀着兴奋的心情,出席了大会,聆听了毛泽东的开幕词。在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幽默地对张治中说:
“你胜利了。本来不准备讲话,只因开幕式我是主持人,不能不说几句,谁知一拿起笔来越写越多,就成了一篇讲话了。”
这一天,刘少奇受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委托,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
是日晚,贺子珍和嫂嫂李立英坐在收音机旁,一起收听中央广播电台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开幕式的实况转播,毛泽东致开幕词的录音使贺子珍一下子惊呆了。这声音对她来说是多么熟悉,又是多么遥远!李立英赞叹地说:
“毛主席的声音真洪亮。”
贺子珍也说:
“是呀,他的声音很洪亮,跟过去一样。”
这个讲话录音太重要了,广播电台播放了一遍又一遍,贺子珍也跟着听了一遍又一遍,忘了吃饭,也忘了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李立英起床后去看贺子珍,见贺子珍一动不动地坐在老地方,耳朵紧贴在收音机上一副全神贯注地倾听的模样,便轻轻地叫了她一声。贺子珍没有回头,过了一会儿,她对李立英说:
“咦,收音机怎么不响了,不广播毛主席的讲话了?”
李立英走过去拿起收音机一看,收音机竟一夜未关,已经烧坏了。她再一回头,见贺子珍脸色煞白,嘴唇哆嗦,心里便“咯噔”一下,忙将贺子珍扶起。
贺子珍从此病了,处在一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状态。贺敏学夫妇赶紧把她送进华东医院,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可是贺子珍不肯吃药,拒绝治疗。贺敏学无计可想,不得不让妻子李立英给李敏写信,告诉她妈妈病重的消息。
李敏得知母亲的病情后,难过极了,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并把信递给了爸爸。毛泽东拿过信看看,又看看,不说一句话。李敏看得出,爸爸的情绪很不好,心里很沉重,她第一次见爸爸流泪了,她也伤心地哭了。
毛泽东想让李敏去看望她妈妈,可又怕耽误她的学业,便给贺子珍写一封信。他知道,贺子珍的病是因心事太重引起的,他相信心病还需心药医。在给贺子珍的信中,他劝贺子珍要注意身体,好好治病;并且说,华东医院里的苏医生是个好同志,杨医生也是好的,要听医生的话,不要抽那么多的烟,烟抽多了对身体不好。最后,他恳请贺敏学代为照顾贺子珍,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毛泽东的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贺子珍心里的锁。当亲人们告诉她,毛主席给她来信要她好好吃药,好好看病时,她的神智竟然逐渐清醒起来。她自己读了信,也肯看病了,肯吃药,而且把烟也戒了。
且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期间,毛泽东看到了张治中交给彭真转交刘少奇的一份建议。张治中在建议中主张,每一位人大常委每年都要出去视察,了解地方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毛泽东看后,笑着对大家说:
“他这人专做好事,做了很多好事。”
他立即批示:“同意。”并把外出视察人员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人大代表。后来又加上了全国政协委员。
会议期间,毛泽东还召见了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他在谈话中说:
“《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旧本没有标点,不分段落,今人读起来不方便,市上流传亦已不多,应该找些人把它整理出一个有标点分段落的新本子来,付诸排印,以广流传。”
毛泽东还说:
“读历史不能没有一部历史地图放在手边,以便随时检查历史地名的方位。解放前一些书局虽然出版过几种历史地图,但都失之过简,满足不了读《资治通鉴》之类史书的需求。”
后来在10月份,吴晗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召集了一些历史学家,在中国科学院第3历史研究所开会,研究了毛泽东交给的任务,决定成立一个标点《资治通鉴》和改绘清末民初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的委员会,成员有科学院两个历史所的范文澜、尹达、侯外庐、刘大杰,北大的翦伯赞,出版总局的金灿然和高教部、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由范文澜、吴晗领衔。之后又成立了工作小组:标点《通鉴》的具体工作,聘请顾颉刚、郑天挺、王崇武、周一良、齐思和等十来位在京的史学家分担。改绘《杨图》工作的人选,则由吴晗推荐、委员会通过,请上海复旦大学的谭其骧担任主编。1956年2月,中国古籍出版社首次出版了《资治通鉴》标点本。而改绘《杨图》的难度更大,可惜毛泽东生前没能看到。
欲知毛泽东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哪些建树,请继续往下看。
东方翁曰:不管是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前的战争年代,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毛泽东在外交方面,一直是积极主动地扩大邦交的。本章叙述的他和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的交往,便是一个例证。1937年11月1日,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他给艾德礼写了一封求助信;1954年8月24日,在接见艾德礼等人时,他又明确地说:只要“双方愿意共处”,不但可以和英国工党所标榜的“社会主义共处”,而且也“可以和非社会主义的事物,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王国等共处”,“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我们走的是两条路。让我们做朋友吧,不仅在经济上合作,而且在政治上也合作。”认真研究一下这方面的历史,读一读他在这方面的理论,你还能说他是闭关锁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