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东方直心 繁体
1973年8月2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书房里会见了50多年前的挚友、美籍医学专家李振翩及其夫人汤汉志。
李振翩是在7月份来到北京的,他很快就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报告了自己归国的消息,尔后在中国政府安排下访问延安、南京等地后,又回到了北京。
这天傍晚,李振翩匆匆用过晚饭,便与夫人汤汉志一起来到了毛泽东的住所。正所谓“故人不相见,动若参与商”,当年风华正茂的挚友,如今俱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故人重逢,执手相看,自然是百感交集。一番寒暄过后,毛泽东首先从医学谈起,说到了中国的医学对世界人民的贡献。李振翩说:
“我自己研究医学的目的,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毛泽东说:
“我这个人不行了,一身病。你是医生,给我治一治吧。
“我看主席身体很好啊。”
李振翩深情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轻轻地摇了摇头,说:
“腿不行了,气管也不行了,眼睛也不行了。”
李振翩用手指着他的夫人说:
“汉志是老年病专家。”
毛泽东微笑着眯起双眼,把目光投向了汤汉志。汤汉志问道:
“主席耳朵很好,听话很好吧?”
毛泽东点下头,说:
“耳朵还可以。”
“看书看得见吧?”
“两个月前我还能看书,两个月以来就困难了。”
“左右两边是不是一样?”
汤汉志职业性地用手在毛泽东眼睛两边比划了一下。毛泽东斜倚在沙发上,缓缓地说:
“比如对你们吧,大局看得清楚,至于细部,我就不能看清了。”
汤汉志问:
“主席为什么不戴眼镜啊?”
“什么眼镜对我都没有用。”毛泽东说罢,转向李振翩:“唐朝人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是韩愈在《祭十二郎文》里边写的。我到了六十、七十还没有事。”
言下之意,他颇有一点自豪。汤汉志伸手为他把了一下脉,微笑着说:
“主席很健康,脉平,而且很均匀,不是一跳一跳的。脚也不肿。我看很好。耳朵也听得见,脑筋也很清楚。”
毛泽东笑了,他看看李振翩,又看看汤汉志,轻轻地摇了一下头,说:
“你们都说我好,我是自己不信。”
说着,他用手指了一下放在沙发扶手上的《诸子新笺》的封皮:
“这样的大字我还看得清,小字就不行了。”
李振翩关切地劝道:
“你看书不要看太多了吧,可不可以找人念给主席听。”
“找不到人哟。”毛泽东微笑着,用手指了指坐在他身后正在记录的王海容和唐闻生:“她们和咱们比起来,可算是知今不知古。”
李振翩笑道:
“我也不行,现在连字都写不好了,我给主席写信……”
“都收到了。”毛泽东截住他的话头,抱歉地说:“我们的外交部官僚主义,层层上报,结果我到7月26日才看到,你们已经到了外地。”
说到这里,他用手轻轻地拍下李振翩的手,以老朋友的口气略带责备地说:
“其实一个电话就行了,何必这样。”
李振翩的眼角湿润了,激动地说:
“52年没有见到主席了。还是在长沙的时候,有一次在草场门外聚餐,吃猪肉,还照了一张像片。那是1921年,以后就没有见到主席了。在美国听许多朋友信里说主席问到我,我很感激,无论如何要回来看看主席。”
毛泽东也动了感情,过了好一会儿,才缓慢地说:
“我记得我们到了北平,接到你一封信,从南京国防部发出的,你那时在从前的国防部工作过吗?”
李振翩摇摇头,想了一下,说:
“可能是国防部所属的国防医学院。”
毛泽东说:
“后来来不及回信,南京就解放了。”
“那是20多年前了,我那时在国防医学院教书。我很想……”李振翩说至此,自惭地摇摇头:“以后我到美国去了,没有再回来。那时候我的信上说有什么命令我可以服从,可我后来去了美国。”
汤汉志望着一脸懊悔的丈夫,轻声对毛泽东介绍道:
“小儿麻痹疫苗是他发明的,现在全世界都在用。”
李振翩见妻子提到了自己的贡献,连忙说:
“毛主席说,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做些工作。现在我把中医的精华介绍到美国,把美国的医学介绍到中国来。为中美医学交流、人民交流尽一定的责任,做一点工作。”
毛泽东赞许地连连说:
“那好,那好。”
“主席说好,我一定努力去做。”李振翩宽慰地笑了,他把话头又转向了往昔的岁月:“主席还记得吧,驱逐张敬尧的时候,他们要抓我去枪毙,后来我跑了。”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知道。他的思绪也被带到了50多年前,他说:
“你看嘛,北洋军阀,那些党派,比如研究系、章士钊他们,都是过眼云烟;还有胡适,他从美国回来在北京组织‘哲学研究会’,我跟他见过一面,他那时年轻得很,只有三十几岁。后来我到北京又跟他一个人长谈一次,所以他总说我是他的学生,其实我上的是新闻课,讲课的是邵飘萍。”
“是的呀。”李振翩接过话头说:“我们那个时候搞《湘江评论》,主席还记得吗?”
毛泽东笑了,说道:
“那时候,我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反帝、反军阀的,就是资产阶级观点。”
李振翩说:
“那时我也是反军阀,爱国主义。”
“讲得好听就是爱国主义,不好听就是资产阶级观点。”毛泽东用手指了指自己:“我是先信封建主义,我读了6年孔夫子,读了7年资本家,一共读了13年。然后当过小学教员,就是不懂马克思,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有列宁,都不知道。”
李振翩说:
“我们那时都不知道,现在主席的思想,我们谁都赶不上,我也就是读了点医书。”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坐在一旁的汤汉志悄悄看了一下表,已是8点多了,便向丈夫使了个眼色,轻声说:
“主席该休息了。”
“不忙呢。”
毛泽东还要挽留,可他见李振翩已经站了起来,便也缓缓地站起身,挽住李振翩的手向门口走去。
“好高兴见到主席。”
李振翩站在门口恋恋不舍地说着。毛泽东望望他,轻声叹道:
“走路不方便了。”
汤汉志上前扶着毛泽东,安慰他说:
“主席身体还是好的。”
毛泽东环顾着站在他两侧的李振翩夫妇说:
“留个影吧。”
照完相,毛泽东依旧站在门边目送着客人。李振翩回首对毛泽东挥了挥手,高声说道:
“明年,明年回来给主席拜寿。”
毛泽东送走客人后,吩咐工作人员把他菜园里种的苦瓜和苋菜等新鲜蔬菜,送到李振翩下榻的北京饭店,说是请他和夫人品尝家乡的风味。
后来,李振翩又多次以学者的身份回到中国访问,分别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积极斡旋于中美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
欲知毛泽东此后的工作情况,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本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毛泽东会见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会见老朋友李振翩夫妇的两个小故事。前者可见毛泽东学识渊博、风趣幽默,后者则充溢着老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和关怀,于平凡之中见伟大,谈吐之间显真诚。这就是伟人风范,千古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