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三年三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首诗根据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最早非正式地发表在1983年12月28日《人民政协报》,是在一篇诠释这首诗典故的文章中提供的。

【注 释】

〔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末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戴安澜〕(1904—1942)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毕业后,曾参加北伐。在抗击日本侵华战争中,战功卓著。1939年任国民党第五军第二○○师师长,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第二○○师装备较好,当时称“机械化师”。1942年3月,率第二○○师出师缅甸,与第五军其他部队一起,协同英军对日作战。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指挥部队英勇奋战,重创日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同年5月,在率师返国途中,遭日军伏击,身受重伤,不幸牺牲。不久,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将军赋采薇〕赋,朗诵。采薇,《诗·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本句谓戴安澜将军出征御侮。

〔虎罴(pí皮)〕这里比喻凶猛的敌人。罴,见《七律·冬云》注。

〔东瓜〕即同古,缅甸南部重镇。

〔棠吉〕缅甸中部地名。

【考 辨】

这首诗根据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原件在诗前书有“海鸥将军千古”,诗末署为“毛泽东敬挽”。

1995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曾向戴安澜将军的子女发函,请他们提供毛泽东挽戴安澜将军诗的原件。随后,戴安澜将军的儿子覆东、靖东、澄东和女儿藩篱联名来信并附上挽诗抄文照片一张。来信对毛泽东挽诗抄文照片作了说明:“家父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3月率第五军二百师入缅对日作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重创日军,解救英军,给世人以极大鼓舞。但由于指挥多头,英军不合作,战斗由胜利转向退却。二百师在撤退回国途中层层遭到阻击,在通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家父亲临第一线指挥,不幸中弹负伤。因缺少医药,不幸于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牺牲。父亲牺牲后国共两党高度评价其英雄业绩,盟国也给了高度赞扬。1943年4月1日,国共两党商定在广西全州为戴安澜将军举行公祭,由李济深先生主持。其时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都送了挽联。”“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中央决定建纪念堂,并发出通知,搜集毛主席在民间的手稿遗文。我们全家认为,毛主席写给家父的挽诗应是一份珍贵的资料,决定将有抄写毛主席挽诗的挽联登记册寄给中共中央办公厅。”

【赏 析】

英雄的颂歌——读《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莫文征

这是毛泽东诗词中少有的几首五言律诗之一。

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说:“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根据这段话和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没有五言律诗的事实,有人曾断定毛泽东一生未写过五言律诗。但自《毛泽东诗词集》出版以后,那种说法自然不攻自破。毛泽东不仅写过五言律诗,这首五言律诗还写得相当好。它的被发现,不仅弥补了毛泽东诗词宝库的一个门类,而且就艺术水平来说,与其他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发现。当然,这一首之外又发现了几首。

这首诗,是为哀挽1942年赴缅甸作战而壮烈牺牲的远征军二○○师师长戴安澜将军而作。戴安澜(1904—1942),字衍功,号海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1926年参加过北伐,历任连、营、团长等职;参加过1933年长城会战、1938年鲁南会战和武汉会战,1939年任国民党第五军第二○○师师长;在桂南会战中曾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以下4000余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盟军援华抗日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以泰国、越南为基地,向当时英国的殖民地缅甸大举进攻。应英国政府请求,国民党政府派遣三个军(10万人)的远征军赴缅作战,戴所率二○○师就是其中一个师。该师装备先进,作风勇猛,在东瓜(亦译同古)、棠吉等地区屡次予敌人以重创。1942年5月18日,戴部在郎科地区与敌遭遇,戴冒密集炮火指挥作战,甚至与敌白刃格斗,不幸为流弹所中,26日壮烈牺牲。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举行戴将军追悼会。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等献挽词,毛泽东于这年3月写了这首诗表示哀挽。同年10月,美国政府以总统罗斯福的名义,给戴颁授了懋绩勋章,戴成为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国际勋章的中国人。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为革命烈士。

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

1943年在延安

这是一首纪实性很强的诗。首联开门见山,写出将军出战的背景,“外侮”自然指日本侵略军,“需人御”当指抗战,而“赋采薇”则喻出征,这是借《诗经》的《采薇》篇来比喻戴的出征充满艰难困苦。戴受命于危难之时,却从容赴之,则愈显出其大无畏精神。颔联是赞扬戴所率部队装备之精良和气势之雄壮,在他们的面前,日本侵略军即使像熊罴一样凶猛也要失去威风,深入一层地赞美戴及所部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则以事实印证了这种精神,及由于发挥了这种精神而夺得了辉煌的战绩:东瓜(亦译同古)之战发生在1942年3月18日,戴将军率部浴血奋战12昼夜,歼灭日本侵略军五十五师团的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迟滞了日本侵略军的北进。这一战役的胜利,震撼了日本,也震撼了世界,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南进以来,从未遭受若是之劲敌”(日军横 田大佐日记中语)。发生在1942年4月23日的棠吉之战,也是一个胜仗。当时棠吉告急,戴部奉命驰援,激战二昼夜,击退日军,收复棠吉。这一联可以说是主题的展开,它告诉你,英勇大无畏的精神是经得起猛烈炮火的考验,也正是这种枪林弹雨才是缔造这种精神的土壤。尾联则把英雄的奋斗牺牲的意义提升到“壮志”这个人生的哲学高度,从而结束全诗,使诗的整体内容显得十分饱满,构架十分平实牢固。前句一个“竟”字充分刻画了作者对戴牺牲的痛惜之情,像戴将军这样的英雄,人民爱戴他,祖国需要他,而罪恶的日本侵略者却杀害了他,怎不令人义愤填膺!但他的死是重于泰山、流芳百世的,所以又有“壮志也不违”一句,是虽死犹荣的褒奖,这一句也是全诗的点题之句。整首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这英雄,是戴安澜,但从整首诗看,并非只写戴之个人,而是包括整个部队,这英雄又同时是戴所部的全体将士。他们使一切进取者获得鼓励,而令一切苟且者感到汗颜。

中国古诗,就语言的表现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抒情和叙述两大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等为前一种;后一种如“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李贺《秦王饮酒》),“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等。叙述体就是赋体,毛泽东说:“赋也可以用,如杜甫《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但这赋体乃诗中之赋体,并非汉代那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其实最早使用赋体的是诗。班固在《两都赋》中说过:“赋者,古诗之流也。”毛泽东这首五言律诗,属于赋体,因为它从头至尾采取“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方式。似乎直到最后一句“壮志也不违”才显得直抒胸臆,带有抒情味。但这是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的。其实,在前七句中,“将军赋采薇”和“勇夺虎罴威”二句也含有赞颂的抒情味了,所以,在叙述中也是带着抒情成分的。表面看,抒情是在叙述的语言中夹带的,实则是抒情为本,叙述为表,表里是紧密结合的。有人说叙述就是散文化,我看不是,即便叙述也是诗的叙述,它带节奏,押韵脚,还有平仄音响。艾青说:“如果不把诗看成固定化、神秘化,那么我认为叙述也是诗的手段。”对于这首五言律诗来说,惟其采取叙述的方式才能获得流畅感和逼真感,从而也更具古诗韵致,并由此构成诗篇的浩荡气质,这对镌刻主题,宣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

从整体看,这首五言律诗,与毛泽东其他描写战斗内容的诗词一样,具有内容饱满,情感激越,语言精炼,形象鲜明等特征,而语气平直,辞藻朴质又是这首五言律所特有,它创造了毛泽东诗词美的另一侧面。这就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和价值之所在。

这是一首诗律工整,文字老到,又气势如虹的英雄颂歌。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