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五律 张冠道中
一九四七年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这首诗根据抄件刊印。
【注 释】
〔张冠道中〕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14万余人,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3月18日晚,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随后,他在陕北延川、清涧、子长、子洲、靖边等县转战。根据这首诗描绘寒夜行军的内容,和作者转战陕北时为防空袭曾骑马夜行军的经历,可以判定,本诗是写这年4月初作者由子洲县高家塔转移至子长县庄果坪(即张冠)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琼宇〕即玉宇,指天空。
〔征马嘶北风〕化用《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句。征马,这里指战马。北风,一般为冬天的风,此写陕北当时春天的实景。
〔露湿尘难染〕寒露打湿黄土地,尘土难以沾染衣物。
〔戎衣犹铁甲〕军服因露湿霜沾而结冰,像铁衣一样又重又硬。
〔踟蹰(chíchú池除)〕徘徊不进。
〔塞上行〕这里取边塞诗意。塞上,多指我国西北边境和长城内外。
【考 辨】
这首诗发表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根据毛泽东办公室秘书林克保存的抄件刊印。此诗的写作日期,抄件标明是1947年。根据诗中的内容和作者转战陕北的经历,可以判定作于这年的4月初。
史料和回忆早已揭示,作者在转战陕北之初,为避敌机侦察、扫射和轰炸,一直是夜行军。即自3月18日撤离延安,到3月31日傍晚转移至绥德县田庄,是坐吉普车夜行军;从田庄向子洲县邱家坪转移开始,到4月5日转移至靖边县青阳岔为止,是骑马夜行军。自4月12日由青阳岔向靖边县王家湾转移起,他结束了夜行军,开始白天行军。从《张冠道中》诗描绘寒夜行军和提及“征马”嘶鸣,可以判定这首诗是写作者4月初骑马夜行军。具体地说,是写作者于4月2日晚上至4月3日清晨,由子洲县高家塔转移至子长县涧峪岔乡庄果坪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庄果”即“张冠”,因读音相近而产生的异文。据考,作者向农民询问村名,并未得知如何写,仅是记音;作者是南方人,“庄”、“张”二字读音不分。
此诗是“根据抄件刊印”,有的论者就怀疑抄件的可靠性,以至怀疑此诗是伪作,甚至对其他“根据抄件刊印”的诗也提出了真伪问题。抄件是毛泽东的秘书林克提供的。为了使读者了解“抄件”的真相,现把他在1996年6月7日给我们写的《关于毛泽东几首诗的说明》摘录如下:“1962年4月24日,我在日记上抄录了几首诗。”(下面省略了他抄的《张冠道中》、《喜闻捷报》、《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贾谊》、《咏贾谊》等诗。)“记得毛泽东这几首诗的手稿,是他让我清退看过的文件时,我从文件中发现的。我先从文件中把诗稿手迹拿了出来。当我将文件清理完毕之后,我把诗稿翻看了一遍,其中有发表过的诗,也有未发表过的诗,在未发表的诗中有的过去我看过,但以上几首诗,我从未见到过。由于我非常喜爱毛泽东的诗词,我便把这几首诗抄录下来,回办公室后,我先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由于怕遗失了,接着又抄录在1962年4月24日我的日记本上。胡乔木同志在编辑毛泽东诗词五十首时,他委托李慎之同志问我有无毛泽东未发表过的诗词。我便请李慎之同志将我抄录毛主席诗词的小本子带交胡乔木同志,我希望他能鉴别或选用。”
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有的论者提出质疑,认为与“季节不合”。诚然,如果不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不了解此诗是写何时何地的景物,就会觉得“露”与“霜”与“北风”,不是一个季节的景物,因而不能同出,同出就有违自然规律。但当了解到此诗是通过描写陕北春天昼夜间特有的气象变化,反映作者转战陕北初期夜行昼宿的一段特殊经历时,可能怀疑就会冰释。上文已经说明,此诗是写作者在1947年4月初转战于陕北子洲、子长县境内的夜行军。据1993年出版的《子洲县志》记载:子洲县春季多风,盛行偏北风;晚霜终于5月28日;春季温度很不稳定,西伯利亚极地干冷气团仍不断南下侵袭,4月下旬亦可骤然下雪。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的高智,曾在《东方红诗刊》1997年第4期发表的《读五律〈张冠道中〉》一文中说:撤离延安“此后的近20天里,为避敌诱敌,多在晚上和清晨行军。这时的陕北,仍较寒冷,西北风一刮,昼夜温差很大,有时可达零度,一些深山背阴处还有结冰,早晚常有霜露浓雾”。
【赏 析】
陕北艰苦转战的真实写照——读《五律·张冠道中》
冯 蕙
在1996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新编入毛泽东诗词17首,其中第一次正式公开发表的有10首。在第一次正式公开发表的这10首诗词中,《挽戴安澜将军》、《张冠道中》、《喜闻捷报》这三首五律,填补了过去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毛泽东诗词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前期、中期所出现的空缺。
1947年转战陕北
过去,有些人形成一种看法,即认为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不写五律。主要的依据大概是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写给陈毅的一封谈诗的信。这封信中说:“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也确实未见到一首五言律诗。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合办的刊物《党的文献》新发表了毛泽东诗词四首,其中有一首五律《看山》,这是毛泽东写的五言律诗第一次正式面世,突破了关于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不写五律的这一看法。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又发表了前面所说的三首五言律诗。这说明,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并不是不写五律,而且写了还不止一首。当然,在毛泽东的整个诗词创作中,五律确实是写得比较少的。而毛泽东在信中说自己对五言律诗“从来没有学习过”,这恐怕属于自谦之词。因为他写出了几首五言律诗,怎么好说是“从来没有学习过”呢?况且,他1965年为陈毅修改的那首《西行》,恰好又正是五言律诗。其次,毛泽东说的是自己“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而不是说他自己从来没有写过五律。毛泽东生前确实没有正式发表过一首五言律诗,他的五律都是在他本人逝世以后才发表的。当然,也毋庸讳言,就近体诗和长短句相比较而言,毛泽东更喜欢也更擅长写词。在《毛泽东诗词集》中,正编42首诗词奠定了毛泽东作为伟大诗人的历史地位,其中词占了三分之二,这一情况绝不是偶然的。
《张冠道中》这一首五言律诗,写于1947年,内容是毛泽东在陕北转战途中所经历的一段情况。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进攻中不断受挫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抽调兵力对山东、陕甘宁两个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蒋介石集结了25万兵力进攻陕甘宁边区,其中分两路进攻延安的兵力达14万之多。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于3月18日撤离延安,开始了历时一年的艰苦的陕北转战。从五律《张冠道中》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写的是夜行军,正反映毛泽东陕北转战开始阶段的情况。
在这首诗的首联(一、二句)“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中,琼宇即玉宇,指天空,写晨雾弥漫天空,战马在呼啸的北风中嘶鸣。这两句点出了时空,是在野外的一个寒冷的早晨;同时反映了当时行军为避开敌军及敌机而夜行昼宿的实况,可以表明这是一次夜行军行将结束。
颔联(三、四句)“露湿尘不染,霜笼鸦不惊”,这两句也是写天气的寒冷。陕北是黄土高原,尘土厚重,寒露打湿了高原的黄土地,尘土飞扬不起来沾染人们的衣物;在霜笼雾罩下,乌鸦都不出巢飞动了。鸦,在这里既是特指乌鸦,又是泛指鸟类。乌鸦是一种体型较大、喙和足都强壮的鸟,但在凛冽的霜晨,它也伏在巢中不动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用鸟伏巢而不飞来形容天气的寒冷。唐代李华写的《吊古战场文》中,为了说明边塞的苦寒,就用了“鸷鸟休巢”的句子,鸷鸟是一种凶猛的鸟。
颈联(五、六句)“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两句,进一步写天气的寒冷,并且由写景写物到写人了。写的虽是人的外形,但透出一种坚定、顽强的精神。行军途中的人,他们的军衣被浓雾、寒露、严霜打湿,在寒冷的气温下结冰了,好像又重又硬的铁衣,他们的眉毛、胡须上都是白色的冰晶。
尾联(七、八句)“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两句,揭示了这首五律的题旨。踟蹰,状行军态势。其本意为徘徊不前,这里可以理解为忽行忽止,忽进忽退,表现了为避开强敌而在陕北艰难地转战、曲折行进的情景。张冠道应是毛泽东在陕北转战中经过的一条道路。“踟蹰张冠道”,反映了在陕北转战中,与强敌周旋,兜圈子,捉迷藏,让敌人找不到西北战场人民军队的主力在什么地方,找不到留在陕北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什么地方,把敌人拖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程度,使其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蘑菇”战术。恍若,状诗人心态。塞上,指长城内外。“恍若塞上行”,可以理解为这次张冠道上夜行军所经历的情况,让诗人感受到古代边塞诗中所描写的天气苦寒、军情紧急等情景,此时此地的心态仿佛觉得是在边塞上行军。
毛泽东在陕北转战的一年中,其间从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至4月12日到达靖边县的王家湾(今属安塞县,毛泽东等在这里住了50多天)。这一段时间,毛泽东一行频繁地转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经过了延川、清涧、子长、子洲、靖边等好几个县,住宿过的地点有十几个,常常是一天换一个地方。4月上旬,到了子长县的石家湾、靖边县的青阳岔等地,实际上离长城也就比较近了。所以,“恍若塞上行”一句,既是毛泽东的一种感受,也有实际的地理位置这一背景情况。没有在陕北生活过的人,大概想不到陕北黄土高原在三四月间还会是这样的寒冷。陕北的无霜期短,春天来得晚,像子长、子洲、靖边这些地方,晚霜终止的时间是在4月中下旬。毛泽东在1947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转战经过这些地方时,黄土地还没有解冻,霜笼雾罩的情况是常有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张冠道中》这首五律所写的,正是1947年3月18日至4月12日这段时间毛泽东在陕北转战中的情况。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十分鲜明,可以说他的诗词创作的基调是革命浪漫主义。这一判断,并不排斥毛泽东的有些诗词作品是采用的现实主义的手法,《张冠道中》这一首五言律诗就是一例。这首诗用真实描写的手法,平实而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在陕北转战中艰苦的夜行军情况,勾画出一幅在凛冽霜晨的苦寒行军图。从敌我形势来说,当时是强敌进攻,大军压境,形势严峻;从时令来说,还是寒凝大地的季节。所以,全诗写得凝滞、沉重、深邃,蕴含着敌情紧急、行军艰险以及诗人在防御作战阶段中某种无奈和压抑的心境等深刻寓意。但这些艰辛和困难都是暂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其势汹汹,实际上是蒋介石国民党发动的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日暮途穷,为挽救它的垂死统治而采取的一着。毛泽东早在1946年11月1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指示中就指出:“蒋介石军队在被我歼灭了三十五个旅之后,在其进攻能力快要枯竭之时,即使用突袭方法,占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蒋介石灭亡的前途。”时局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中共中央和人民军队撤离延安后,在艰苦的陕北转战中,经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沉重地打击了进犯的国民党军队。1947年8月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后,人民军队在西北战场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编入的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的两首五律《张冠道中》和《喜闻捷报》,形成十分有趣的鲜明对比:前一首凝滞、沉重,后一首明快、喜悦。从战争形势来说,前一首写的是人民军队在西北战场的战略防御阶段,后一首写的是人民军队在西北战场的战略反攻阶段;从时令来说,前一首写的是天寒地冻的日子,后一首写的是秋高气爽的中秋佳节;从记事来说,前一首写的是苦寒中的艰难行军,后一首写的是听到收复蟠龙的捷报时的喜悦心情。这两首诗,既有这样一些不同之处,又是互相联系的,没有战略防御阶段的艰苦转战、扭转战局,也就不会有战略反攻阶段的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