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五律 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这首诗根据抄件刊印。

【注 释】

〔步运河上〕步运,徒步运输,步行,引申为散步、漫步。《宋史·刘蒙正传》:“溯流至南雄,由大庾岭步运至南安军。”河上,黄河边及其附近。《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攻韩汾陉,拔之,因城河上广武。”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氏云:“此河上盖近河之地,本属韩,今秦得而城。”

〔蟠龙〕在延安城东北70多里,是一个古镇。

〔度〕通“渡”,过的意思。

〔大野入苍穹〕大野,一望无际的旷野。入,溶进。苍穹,即苍天。

〔佳令随人至〕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1947年中秋节是阳历9月29日。人,这里指传递捷报的通信兵。

〔故里鸿音绝〕故里,这里指作者的第二故乡延安。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满宇〕指解放战争的所有战场。

〔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开始转入内线反攻。9月中下旬,陆续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考 辨】

这首诗的小序为:“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这原是此诗的标题,因同全书其他标题体例不一致,故将其作了小序,另拟题《喜闻捷报》。在旧体诗词中,标题和小序一般都是文言。这个小序也是文言,其中的关键语词为“步运河上”,可以有两种判读:一是“步/运河上”。一般人都这样判读,这虽合乎古代汉语的语法,但不能步行或散步在运河上,因为这不合常理。二是“步运/河上”。这样判读,无论“步运”还是“河上”,一般人都觉得这两个语词生僻;但这是两个古代汉语的语词,这个短语也合乎古代汉语的语法。“步运”,按辞书可解释为徒步运输、徒步运行,引申为步行、散步。《宋史·刘蒙正传》:“岭南陆运香药入京……由大庾岭步运至南安军”。“河上”,古人专称黄河为“河”,称黄河边、黄河附近为“河上”。《国语·晋语三》:“秦饥,公令河上输之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攻韩汾陉,拔之,因城河上广武。”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氏云:“此河上盖近河之地,本属韩,今秦得而城。”1947年中秋节前后,毛泽东住在佳县神泉堡,那里距离黄河约10华里,可称之谓“河上”,他在那里无论徒步运输或者散步、漫步,都可说成“步运河上”。据《汪东兴日记·随毛主席转战陕北》记载,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时,在河东的中央后委常运来粮食、草料和其他物品。新近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说:“(1947年)9月,后委向中央纵队送棉衣(包括棉鞋、棉帽)800套,土布1036丈,棉花1470公斤。其他如电台的摇手,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骡马的蹄铁、肚带、鞭梢等,也都根据前方的需要随时运送。”由此可见,诗人有可能随身边工作人员在中秋节到黄河边,或者就在神泉堡参加运输补给品包括过节物品等。在中秋节那天,周恩来给在远方的邓颖超写信,说那天吃了月饼和葡萄等食品。可以推断,这些过节物品是从晋西后委运来的。有论者认为毛泽东是统帅,不可能参加运输这类妨碍指挥作战的劳动。其实,据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指战员回忆,毛泽东常和战士一起帮住地农民干农活,如推磨、打场、掰玉米、刨山药蛋等等。

从周恩来在中秋节那天给远在河北平山的妻子邓颖超写了一封长信联想到,同周一起过节的毛泽东,在赏月时难道不会想到延安故里的乡亲,想到在晋西后委的妻子女儿,想到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于是拿起诗笔写下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诗篇?

【赏 析】

且行“秦塞”漫吟哦——《五律·喜闻捷报》臆说

杨胜群

毛泽东建国前创作的诗词作品中,许多都是和战事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第一次正式发表的《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又是两首“马背诗”。这两首诗体裁相同,写作时间相近,在内容风格上也可以说是姊妹篇。

1947年3月,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14万余人向陕北及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出延安,转战于陕北延川、清涧、子长、子洲、靖边、佳县等地。这一带古属“秦塞”。这里有大夏国都遗址,有秦皇长子扶苏和秦名将蒙恬的坟茔,有二郎山、杨家城等古战场,有绵延百里的明长城和风摇声动了数百年的明响铃塔……秦时明月曾照耀着这里的农人荷锄而归,汉时关前仿佛还回响着胡马啁啾和“五千貂锦”的喊杀声。唐人陈陶曾有著名的边塞诗句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定河,就在这里流淌。

毛泽东指挥三军转战这古秦塞之地,履险如夷,逐鹿中原,酣战之余,研墨挥毫写下这两首五律,挟边塞诗风,带古风余韵。前者写的是霜凝大地、露重飞难、战马踟蹰行军作战的情景,后者则是写晚风朔气、明月边秋的战地风光;前者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征战图,后者则是一曲征战小憩间的轻哦漫吟。两首诗诗意古朴高远、壮丽优美。这里,就《喜闻捷报》一首作些臆说。

这首五律的标题“喜闻捷报”,是编者根据诗的小序和诗意代拟的。经考证,这首诗当写于1947年9月29日(中秋节),写作地点是佳县神泉堡。

1947年7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它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区为主要战略重心,逐步展开。毛泽东仍“不肯过河东”,不避艰险,转战陕北,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这场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每一个战场都装在他心里。而在陕北战场,钳制和消灭国民党胡宗南军,收复延安的战斗更牵着他的心。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发动沙家店战役,一举歼灭胡宗南军主力之一部6000多人,取得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的沙家店大捷。西北野战军召开干部会议,毛泽东等亲赴会场祝贺。他在会上高兴地说:沙家店这一仗打得确实好,陕北战争已“过坳”了,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快过去了。9月中旬,西北野战军又乘胜追击,收复青化砭、蟠龙等拱卫延安的重镇。此时,中共中央驻在靠近黄河的佳县神泉堡。捷报传来,又逢中秋佳节,毛泽东喜不自禁,吟成这首诗。小序中所说“运河”究竟指哪条河已难以考证清楚。黄河之滨的人民历来就有凿渠引黄灌溉的传统。“运河”可能是某条古渠。

秦塞古渠,中秋明月,胜利捷报,为诗人提供了绝好的起兴。全诗遣词造句通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起伏迭宕,于平淡中见雄奇,于温婉中见豪放。第一至第六句为对仗工整的三联,次第展开。

第一联“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读来马上使人联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暮色苍茫,挟秋带晚的风冉冉从河上吹过,晚来一眼尽收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这是只有用水墨画才能画出的陕北黄土高原秋天的晚上。到过陕北的人都知道,走在黄土高原上,犹如一履平地,只有当眼前突然横亘一道沟壑时,才意识到自己是置身在海拔上千米的地球隆起处。一年一度秋风劲。这样的秋日晨昏,在这黄土地上不知已重复了多少万年了;在这秦塞古渠之畔,也不知上演过多少场城头换旗的悲喜剧了。而今,一场崭新的人民解放战争在这里拉开了新的大幕。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随着一支从南中国的红土地上走来,身上还带着乌蒙泥、岷山雪的队伍的到来,中秋佳节悄然而至。一轮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江月年年只相似。四时更替,节令轮回,本是自然规律,并不因人们的聚散来去而改变。但是,在这位三军统帅的诗人眼里,佳令明月是胜利之师带来的。作者借景寄情,对革命战争胜利进展的喜悦,溢于言表。

中秋赏月是中国人的美好传统。自然美、生活美与人情美,同一时刻在千千万万人的眼屏上定格。明月是一斟人们用真、善、美的心灵勾兑的醇酒,明月是一方寄托着人们美好情思的素笺。千里共婵娟。征人游子虽然和关山遥隔的故土、亲人共享一轮明月,但还是觉得“月是故乡明”,禁不住牵动万里归心。

今夜月明人尽望。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诗人又会怎样呢?

哦,他也未能超凡脱俗,和普通人一样怀土思亲了。“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作者的感情突然涓细起来。月到中秋,家山万里,在胜利的喜悦中,在战后的平静中,他生出缕缕乡思来。

毛泽东1910年离开家乡韶山,外出求学,随后投身革命。在阔别家乡的漫长岁月里,他深深眷念着养育了他的故土,思念着家乡亲友。1937年11月,正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紧张时候,他还给表兄文运昌写了信,深情地说:“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并表示希望家乡亲友和他通信,即使是得到他们的“片纸只字都是欢喜”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查阅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我们竟没有发现毛泽东一封1938年到1949年间与家乡亲友的通信。诗人这里说“故里鸿音绝”,完全可以得到证实。我们还可以从史料证实,毛泽东写作此诗时,妻子和几个子女也不在他身边。

有人认为,“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两句是作者写战士,写战士征战的疾苦和怀土思亲之情。这样解释,反映人民领袖悲天悯民和革命战士舍家报国的情怀,自可聊备一说。但是,我们倒希望作者写的是自己。

毛泽东的感情世界是博大、深邃的,而又是细腻的。这在他的诗词创作与欣赏活动上也可表现出来。当他曾寄予很大希望且为之奔走的大革命胜利发展时,他豪情满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革命失败前夕,风雨如磐,他“苍凉唱大风”;当为革命远走天涯,离别妻儿时,他也感到“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他喜铁板铜琶唱范仲淹笔下的衡阳秋雁,连角边声;又喜击节轻哼范翁的“碧云天,黄叶地”,芳草与斜阳。而范翁的这两首词中,却分别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黯乡魂,追旅意”,这样同是离情别绪的句子。

怀土思亲,今人与古人,常人与伟人都是相通的。古时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之所以当时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并流传后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表达了人们这种共有的感情。如果没有这种感情色彩,光有那些“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描写,恐怕就可能淡乎寡味了。其实,把“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理解为毛泽东自我的感情,并不会损害其伟人的形象,而只会使其在诗中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而且还会使诗的意境更加完满。唐代诗人岑参的《五律·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一首将国事放在首位的边塞诗的代表作。诗中写到为国远赴边戎,不敢“道远”之后,接着就是一句“私向梦中归”。这是多么真实的感情!这里的“私”心不仅不影响其公心,而且还更衬托出其公心。边塞诗人中有许多自己并不是长驻边塞的征人,只因眼见戍边将士之苦感同身受而发。而诗人毛泽东却是一位征人,自己就是诗中的主人公。作为革命军队的统帅,此时在战地,他自然比别的人更加深切地看到和体恤将士们的牺牲和疾苦,希望早日结束战争,让他们解甲归乡与亲人团聚。他推己及人或由人及己,从心里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真是太在情理了!

然而,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他的秋思不是秋愁,他的“边塞诗”,不是边“愁”诗。

接下来的两句,也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使诗的意境得到最高的升华,诗人的感情由涓涓细流又汇入了浩瀚的河海。如果说,这前面句子中出现的明月是独照伊人,那么到这里便化成了满天星斗,普照人间。此时此刻,毛泽东最终想到的还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疾苦与愿望。而广大人民此时真正翘望的不是中秋明月,而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佳音。可以告慰江东父老的是,“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人民解放军在秦塞古战场又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边城高奏凯歌时,不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吗?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