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繁体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

管仲饱读群书,博学多才,社会阅历丰富,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对商品的价格规律有着深刻的把握,多次以贸易战为武器打击或征服对手,取得许多成功的案例。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01、家境贫困,历经磨难

齐庄公五十六年,管仲出生,他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管仲出生不久父亲就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贫困。

在管仲年轻时经历了许多艰辛,他曾经做过许多种的职业,他入过兵营,当过几次小官,但被辞退,也经过商。

他辗转多地,接触了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对各行各业社会现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些人生阅历为他后来成为春秋第一大宰相埋下了伏笔。

02、与鲍叔牙相识相知——管鲍之交

管仲20岁时认识了鲍叔牙,两人相识之初,管仲是个没落贵族家的穷小子,生活过得很苦。

而鲍叔牙父亲是齐国大夫,家境优渥, 是有钱少爷,他欣赏管仲才华,不嫌弃家境贫寒的管仲。

鲍叔牙很想帮助他,但又怕伤管仲面子,当管仲提出一起合伙做买卖时,鲍叔牙马上同意并全掏本钱。

在经商时赔了,由鲍叔牙兜底,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从不和管仲计较,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

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当兵时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

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

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有些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

管仲——“货币战争”第一人

无论管仲做出了什么事,鲍叔牙总是会替他找到合理的解释,管仲曾经感慨说,生他的人是他的父母,懂他的人是鲍叔牙。

03、忠心侍主,箭伤公子小白

管仲在经历多份职业之后,后来成为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成了公子小白的老师,他和鲍叔牙各自都有为自己的主子尽心尽力。

(1)为避乱管仲和鲍叔牙带领两兄弟逃难

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太子诸儿虽然居长即位,但品质卑劣,齐国前途令国中老臣深为忧虑。

不久,齐襄公与其异母妹——鲁桓公夫人文姜私通,被发现后他们秘谋杀了醉酒的鲁桓公。

对此,具有政治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都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所以他们都替自己的主子想办法,设法找到出路。

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因此管仲和召忽就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

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卫国离齐国太远,所以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齐国的南邻莒国去躲避。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去的地方虽然一南一西,打算却都是一个,都是静观事态的发展,伺机而动。

(2)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双双回国争权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齐国内乱终于爆发。

齐襄公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因齐襄公即位后废除了他的特殊权利而恼怒。他勾结大夫闯入宫中,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前废公。

公孙无知在位仅一年有余,齐国贵族又杀死公孙无知,一时齐国无君,一片混乱。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

(3)忠心护主,射伤公子小白成阶下囚

管仲得知公子小白已先行动身,有可能比公子纠提前回到临淄,于是选择去截公子小白。

管仲带了一小队人追赶公子小白的车队。好容易追上公子小白,管仲射箭中了他,得手后不敢过多停留,急忙忙带人离开。

本以为王位非公子纠莫属了,没想到公子小白并没有真的被射中。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铜制衣带勾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装死倒下。经此一惊,公子小白与鲍叔牙更加警惕,飞速向齐国挺进。

当他们来到临淄时,由鲍叔牙先进城里劝说,齐国正卿高氏和国氏都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国君。

于是公子小白就进城,顺利地登上君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鲁庄公得知齐国已有新君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企图武装干涉来夺取君位。

管仲建议鲁庄公,当趁小白人心未定速攻,但庄公却说:“如果一切如你所料,小白早就被射死了。”

鲁庄公不听管仲的话,结果遭遇伏击,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败归鲁国,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

齐桓公为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叫鲁国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

在齐国压力下,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和召忽擒住,准备将二人送还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

04、鲍叔牙荐贤,齐桓公隆重迎接管仲

管仲成了阶下囚被带到齐国,他一路恐慌,以为自己命不久已。鲍叔牙在齐国边境堂阜迎接他,老友相逢,格外亲切。

鲍叔牙马上命令打开囚车,去掉刑具,又让管仲洗浴更衣,表示希望能辅助齐桓公治理国家。

原来是他的好友鲍叔牙替他求情,并向公子小白推荐了他。

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

鲍叔牙却推辞说:“臣实在能力有限,根本就没有做相的才能,如今大王想封我为相,是大王对我太过偏爱了。

如果大王想偏安一隅,臣可以为您分忧,若是大王想称霸中原,则非管仲莫属。”

齐桓公怒道:“你难道不知道管仲是本王的仇敌吗?他曾经差点要了本王的命啊!”

鲍叔牙回答道:“管仲是天下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超众。”当时管仲射国君,是因为公子纠命令他干的。

现在如果赦免其罪而委以重任,他一定会象忠于公子纠一样为齐国效忠。齐桓公被鲍叔牙说服了。

管仲对鲍叔牙说:“我与召忽共同侍奉公子纠,既没有辅佐他登上君位,又没有为他死节尽忠。现在又去侍奉仇人,那该让天下人多么耻笑呀!”

鲍叔牙诚恳地对管仲说:“你有治国的奇才,桓公有做霸主的远大志愿,如你能辅佐他,日后一定会功高天下,德扬四海。”

经鲍叔牙的建议,齐桓公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05、齐桓公和管仲倾心交谈

齐桓公迎接管仲后,两人一见如故,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齐桓公向管仲询问如何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

管仲答说:“想要国家走向富强,首先要获取民心。您如果能爱惜百姓,百姓就会拥护您,真心实意地为国家出力。

其次要努力发展经济。我国靠近海滨,应大力发展盐业和渔业,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齐桓公听到管仲一番话,非常高兴,觉得管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国家内务全部交给管仲来处理。

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斋戒三日,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06、管仲大刀阔斧改革,齐国迅猛发展

管仲为齐相后,根据当时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慢慢强大起来。

(1)划分整顿行政机构

在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管仲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

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

他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

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

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

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

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

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2)兵制改革,保甲制和军队紧密结合

管仲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敌我。

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

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可补充军队的装备不足。

管仲强调寓兵于农,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每轨设一轨长,由轨长带领,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

四里为一连,一连二百人,每连设一连长,由连长带领。十连为一乡,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

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子三人就是元帅。

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

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3)实行粮食准平政策,合理收税

管仲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

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

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4)积财通货,发展经济

管仲提倡发展经济,规定国家铸造钱币,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发展陶瓷,炼铁等。

管仲利用齐国靠海发展渔业、盐业,他还鼓励老百姓与境外的贸易。

管仲面对当时“竭泽而渔”的经济开发,为了有效利用齐国的林木和渔业资源,制定了“山泽各致其时”。

即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禁止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滥伐滥捕,以保护树木和鱼类的正常生长,因此生态环境很好。

由于管仲推行一系列改革,齐国出现了民足国富、社会安定的繁荣局面。

07、劝谏齐桓公守信用

公元前682年,齐国与鲁国在柯(今山东东阿北)会盟。

此次会盟中,管仲陪在身边,在齐桓公与鲁庄公交谈之时,鲁将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来到近前,想要偷袭齐桓公。

管仲急忙护住齐桓公,对曹沫说:“将军这是要干什么?”

曹沫说:“齐国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占我领土,我要为国家讨还失地。”

齐桓公吓得不知所措,连忙答应将土地归还给鲁国,曹沫这才走开。

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十分气愤,想要毁约,管仲却说:“君不可言而不信,否则定会失信于天下。”

齐桓公听后,渐渐冷静下来,后来听从管仲建议,将土地还给鲁国,赢得了诚信之名。

08、尊王攘夷,辅佐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

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1)分析形势,提出尊王攘夷主张

齐桓公见国家越来越富强,认为称霸时机来临,就征求管仲的意见。

管仲说,天下诸侯之中,比齐国强大的国家还有不少,如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和晋国。

可他们都是各自逞雄,目无礼法,所以尽管强大,却仍不能称霸中原。

周王室虽然走向衰落,但仍是天下共主。自周平王东迁以来,诸侯不去朝拜,这是缺乏宗族法度观念。

大王可乘此机会高举‘尊王攘夷"旗帜,打击蛮夷,四海诸侯必定会臣服于您。"

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大意是尊重周王室,承认周王的领袖地位,联合其他诸侯攻打蛮族,使中原免受侵扰。

(2)扶弱打强,伸张正义,树立威信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参与各国政治活动中,他们扶弱打强,渐渐奠定霸主的地位。

a、平息宋国内乱

公元前681年,宋国王子之间发生争夺王位的事件,管仲听说后,劝齐桓公出面调停此事。

齐桓公联合宋、陈、郑等国到北杏(今山东东阿北部)会盟,成功为宋国平息了一场内乱。

此次会盟还有一个小插曲,齐桓公还曾邀请遂国前来会盟。

但是遂国拒绝前来,齐桓公大怒,派军灭掉遂国,从而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b、联合周王室攻打宋国

公元前680年,宋国背叛北杏盟约,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一边联合陈、曹等国出兵攻打宋国,一边向周王室求援。

周王即派大臣单伯领军与齐、陈、曹等国军队会合,共同攻打宋国。

宋国寡不敌众,且不敢背负背叛大周的罪名,只得屈服于齐国。

c、宋国会盟,齐桓公被称霸主

晋献公十年(前667年)冬,齐桓公见郑国已屈服于齐国,就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君,又在宋国的幽会盟。

周惠王也派召伯参加,这是一次空前盛会,几乎全部中原国家都参加了这次会盟。

在这次盟会上,周天子的代表召伯又以天子的名义,向齐桓公授予侯伯的头衔,从此齐桓公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d、帮助燕国攻打山戎

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时候,西北方的狄族和山戎族也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时常率兵袭扰周朝边境,给边境地区的诸侯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公元前664年,山戎军队又来进攻燕国,燕国不敌,向齐国求救。

齐桓公正在筹划如何攻灭楚国之事,听闻燕国有难,也不想率兵支援。

这时,管仲向齐桓公进言:“如今燕国被犯,又求救于我国,举兵率先伐夷,必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觉得很有道理,遂率兵前往支援燕国。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北出蓟门关追击,杀得山戎兵落荒而逃,齐军乘胜追击西北数百里土地。

山戎首领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孤竹国,齐军一鼓作气,兵围孤竹国。

孤竹国派人诈降齐军,献上山戎首领首级,谎称孤竹国国君已弃国逃往沙漠。

齐桓公以降将为前部,率军追赶,孤竹国降将把齐军诱入荒漠,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

此时天色已晚,放眼望去只见茫茫一片平沙,狂风卷地,寒气逼人,齐军前后队失去了联系。

管仲沉吟片刻,遂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挨至天明。

谁知,天虽已亮,沙漠中却炎热异常,又无饮水,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

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

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齐桓公依其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

孤竹国国君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便举兵攻进无棣城,赶走了守城的燕兵。

管仲见此情形,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命令将士数人扮作百姓混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应。

然后,又分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三门,只留下北门让敌军逃跑。教王子成父和隰朋率一队兵马埋伏在北门之外。

当天夜里、忽见城中四五处火起,齐军内应砍开城门,放齐军兵马入城。孤竹国国君见势不妙,率众夺路而逃,直奔北门。

谁知一行人刚刚冲出北门;路旁突然伏兵四起,截住了孤竹国的君臣等数人。

两军厮杀,孤竹国国君死于乱军之中。齐桓公灭了令支、孤竹,辟地500里,悉数赔给了燕庄公。

诸侯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齐国的威望达到顶峰。

e.帮邢国赶跑狄人

晋献公十八年,狄人浩浩荡荡地攻邢,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形势十分严重。齐桓公和管仲立即联合宋、曹救邢国。

当齐、宋、曹军队到达时,邢国百姓如见亲人,纷纷投奔,狄人被打退。邢国却被狄人洗劫一空。

齐桓公看邢都一片废墟,乃命三国军士各具版筑,在陪都夷仪城帮助邢国建城墙,修朝庙。

齐桓公和管仲同宋、曹两国,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夷仪,这里靠近齐国,较为安全,使破乱的邢国得到安定。

邢国君民感恩戴德,一片欢呼。从此,浆水夷仪城一带便成为邢国政治中心——国都,延续了24年后被卫国所灭。

不久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考虑到卫国已是君死国灭,需要重新建国。

便于第二年(前658年)春在楚丘帮助卫国筑新城,使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

f.、解救郑国,楚国向齐国求和

公元前659年,南方楚国率兵攻打郑国,齐桓公在管仲的劝说下,联合宋、陈、鲁、卫、郑、许、曹等国军队南下,兵锋直逼楚国边境。

楚国在这种情况下,派出大臣屈完找齐桓公谈判。

屈完见到齐桓公便说:“我国在南海,你们在北海,两地相隔千里,没有什么交集,不知今天你们来这里想要做些什么?"

当时管仲就在齐桓公身边,就代替齐桓公回答说:“你我两国之间本无关联,可是你国国王不尊重周王,还欺负邻国,这是所有有正义感的国家都不能坐视不管的。

另外,周武王在位时期,曾对我齐国先祖姜尚说过,不管是王侯,还是相伯,只要犯了错,都可以去征讨。

所以,我王今天才会前来向你们问罪。"屈完理屈,告别齐桓公,回到楚国。”

不久,楚国君王向齐桓公求和,齐桓公这才率众国联军退回。

g、稳定周王室,拥立周襄王

公元前652年,周惠王死,太子郑本欲继位称王,弟弟子带却横加阻拦,郑无奈,向齐国求救。

齐桓公率军前来,教训了王子带,拥立郑登位,是为周襄王。

周襄王对齐桓公非常感激,齐桓公的威望又提高了许多。

09、管仲作风奢靡,提倡开妓院

管仲在成为宰相之后,过上了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的生活作风非常奢侈,他家仆人众多,出门处处讲排场,甚至和齐桓公享受同一规格的待遇。

而且管仲不仅自己享乐,他让来齐国经商的人一起贪图享乐。

管仲在淄博设立七处市场,为了吸引外来商人,还设立了七百处“女闾”,也就是妓院。

管仲的妓院作用很大。一是通过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社会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与敌,兵不血刃。

管仲的发明很快被其他各国效仿,一时官妓大兴。所以管仲也可以称为是中国官营娼妓的创立人和推动者。

10、管仲的小妾聪慧过人,为夫解谜,荐人才

像管仲这样一个名垂千秋的齐相,他的女人却出身妓馆。管仲一生都没有娶妻,唯一的一个女人就是他的小妾田倩。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管仲经常视察妓院,这里的头牌姑娘就是年纪轻轻的田倩了。

管仲通过观察,发现田倩举止文雅、美貌如花,多才多艺,从此管仲迷恋田倩。

管仲经常在妓院流连忘返,田倩也成了管仲一个人独享的名妓,田倩经常弹琴让管仲消除疲劳。

有个叫宁戚的人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又有才能,但家境贫寒,只好去给人放牛,平日就住在城东门外的车上。

一天桓公外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歌声悲戚。,成功引起了桓公的注意,于是派管仲去“接访”。

宁戚见了管仲,只说了一句“浩浩乎白水”。管仲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苦恼,五日不朝,满面愁容。

他的小妾婧看到后,就追问是怎么回事,管仲正烦着呢,说:“非汝所知也”。

小妾不高兴了说:“别把人看扁了,无论老少贵贱之人,都可能有翻身之时。”

管仲没有想到一个小妾竟然说出这么有见地的话来,于是向她道歉,并和她说了与宁戚相见的经过。

小妾笑了说:“人家把心里话告诉你了,你还没明白?古代有一首白水之诗。

古诗里有‘浩浩白水,倏倏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的句子。

宁戚用此诗句,意思是表白自己愿意听从齐王召唤,为齐国效力。”

管仲一听豁然开朗,立刻向桓公作了汇报。桓公当时正四处延揽人才,于是立刻下令给宁戚修建官府,并斋戒了五天后,亲自接见了宁戚。

从此后,宁戚和管仲等人联手佐齐,成为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五大功臣之一。

从此,管仲更喜欢他的小妾,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遇到有疑难问题,愿意和小妾讨论,他的小妾还为他解决了很多问题。

11、管仲病榻论相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

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

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

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15年。

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

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

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

管仲摇摇头,说:“他为了进宫侍候大王而自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

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

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然后慢慢闭上眼睛。

12、齐桓公没有听管仲之言,最后饿死

不久管仲病逝,遗憾的是,齐桓公不听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结果酿成了一场大悲剧。

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就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

有二宫女乘人不备,越墙人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

宫女便把易牙、竖习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

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

“货币战争”第一人

管仲是伟大的政治家,以一人之力助齐桓公登上了中原霸主宝座。

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主张依法治国,对后世法治的完善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是经济学家,担任国相期间,借助国家临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渔业和盐业,使国家仓廪实衣食足。

齐纨鲁缟

春秋时期,齐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一家独大,宋、陈、蔡、卫、郑等国纷纷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唯独鲁国纠集谭、遂等国,总是和齐国唱对台戏。齐桓公为如何征服它们常常发愁,这时管仲给齐桓公出了个主意,认为不用发动战争就可以让它们屈服于齐国。

当时齐国和鲁国各自都生产丝绸,齐国生产的叫做齐纨,鲁国生产出来的则叫做鲁缟,这两种丝绸在当时都是闻名遐迩的商品,各国贵族们也都喜欢穿。齐鲁相依,双方的纨缟贸易十分活跃,管仲建议齐桓公和大臣身穿鲁缟制成的衣服,一时间鲁缟成为齐国朝堂的工作服,齐国上下很快形成了“鲁缟热”。管仲还贴出告示,规定鲁国的商人凡能为齐国贩来1000匹缟的可以得到300金,贩来10000匹的可以得到3000金。如此一道怪异的政令,让不明所以的鲁国看到了巨大商机,鲁国商贾们开始大量收购鲁缟,鲁国百姓也有很多人放弃种粮,积极加入纺织行业中。结果,这一年,鲁国粮食产量锐减。

一年以后,管仲突然关闭齐鲁边境的关卡,禁止鲁缟入境,同时,齐国上下重新穿起了齐纨的衣服。齐国的禁令,导致鲁国措手不及,鲁缟滞销,农田荒芜,粮价暴涨,鲁国被迫向齐国进口粮食。管仲此时刻意抬高粮价,鲁国遭遇粮食危机,不仅原来生产鲁缟挣的钱还给了齐国,还要多倍加价购买。内忧外困之际,鲁国只得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

经济学有个理论,粮食缺口达到10%,粮价就会上涨十倍,因为粮食与其他商品不同,属于生活必需品。齐国利用鲁缟为武器,营造热销假象,控制要害,通过贸易战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衡山之谋

这招屡试不爽,距齐国不远的地方有个衡山国,兵器是这里的特产。而且衡山国民风彪悍、战斗力强,不服齐国的霸主地位。于是管仲故技重施,派人向衡山国大量订购各类兵器,这件事被齐国的对手燕国、秦国和赵国知道了,大家不甘落后,也加大了向衡山国购买兵器的数量,加入到这场“军备竞赛”中。面对这种情况,衡山国的国君一开始挺高兴,下令提高兵器的价格,同时鼓励老百姓都去从事兵器生产。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管仲又派人去赵国大量购买粮食,之后运到齐国以高价出售。各国商人得到消息,纷纷从各地收购粮食往齐国贩卖,各国间粮食贸易的价格迅速涨了起来,各地的粮食也源源不断运到了齐国,有的国家出现了“粮荒”,其中衡山国的情况最为严重。这时,管仲下令断绝与衡山国的一切来往,封闭两国间的关卡,尤其严禁粮食流入衡山国,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衡山国百姓守着价格不菲的兵器却没有粮食吃,于是纷纷逃亡,齐国趁机发兵攻打衡山国,衡山国只好投降。

买鹿制楚

类似的手段管仲对楚国也用过,楚国此时实力强大,非鲁、衡山两国可比,如果两国交战,必然两败俱伤,让其他国家收渔翁之利,就在齐桓公严重纠结时,管仲却一句话轻松破解:“公贵买其鹿。”(您不用担心,咱们买他的鹿!)

千古名相管仲——善治国善攻伐懂经济,堪称“货币战争”第一人

原来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

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结果,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与齐国同等强大的楚国。

来源:萤火虫张、古代史也挺有趣

1
0
590

名著精选